- 相关推荐
关于《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几点问题论文
《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课,在新形势下,课程内容设置应该更具有拓展性,强调设计视野的维度,注重对传统文字的学习研究,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多元设计思路。本文就《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所涉及到的几点内容进行思考,提出个人的一些观点。
学习历史脉络中的经典
文字的发展,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推进,是人类沟通的重要传播载体。文字,作为记录信息的符号,记载着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的进化、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字呈现出不断被革新、被丰富、被衍生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文字语系,并带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倾向。不同的文字语系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彼此影响,派生出新的文字体系。宗教、科学、艺术、技术等外在因素,都影响着文字语系的发展。因此,文字形态在不同的文字语系中存在明显差异,并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不断自我完善。然而,信息技术的革新、多元文化的碰撞、社会形态的变革等多方面因素,使得不同文字体系交织共生,在越发密集地交流、沟通与碰撞之下,文字开始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与多变性。文字的未来发展引人深思,是坚守传统?还是融合拓展?值得学生不断探究。
1.对字体精神气韵的理解
字体可理解为文字的形象、形态、形式,是文字的视觉呈现。不同的文字依据各异的文化土壤成长,与使用者密切相关。人作为文明的中心,创造和改变着文字的历史,有的文字字体是功能所需,有的是权利的依附,有的是宗教信仰的传诵,字体既要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要适应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所以,人的精神会融入字体,字体形态也同样呈现着人的气质和文化韵味。
2.把握字体的形态美感
字体可理解为文字的形象、形态、形式,是文字的视觉呈现。不同的文字依据各异的文化土壤成长,与使用者密切相关。人作为文明的中心,创造和改变着文字的历史,有的文字字体是功能所需,有的是权利的依附,有的是宗教信仰的传诵,字体既要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要适应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所以,人的精神会融入字体,字体形态也同样呈现着人的气质和文化韵味。
对字体的阅读与识别功能的讲解
1.关于字体的阅读功能
人类需要记录事与物,因而产生文字;文字因阅读方式不同而形成字体。文字以符合时代、文化、信仰、美学的形态呈现。字体也应该符合特定主题、载体、人群的阅读习惯传达信息。因此,字体的阅读性既是文字信息传播的关键,又是文字形成字体的视觉意义。除了在字型设计上需要发挥必要的识别性外,字体应用在不同场合中还要讲求阅读性。字型设计上的可读性代表字体是否在视觉上均称、均衡,让阅读者以特定的方式阅读,涉及到载体材质、版面安排、信息层级分布等实际运用问题。
不同观者有不同的阅读环境、阅读意图和阅读习惯,会呈现出不同的阅读行为。或扫视或凝视,相应的文字排印也不尽相同,对于字号大小、字体选择、行长、行距、字间距、排版中的对比与和谐、恰好的留白等排印学问题,都影响着观者对信息的理解,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持续引导阅读,成为排印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西方字体,大小写呈现出不同的文字形状和节奏感,对于字体的阅读性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观者的阅读感受也不尽相同。而中文字体因笔画结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对比度,因而对字号和字体的选择也成为调节和均衡的中介。
2.关于字体的识别功能
文字语言具有描述性功能,能够表述复杂的信息内容;而图形语言具备视觉感知功能,能够有意味的转述文字语言信息。设计中,文字与图形时常互换兼容、图文并茂的表达内容。当文字以特定视觉化形态表现时,其设计形态投射出文字的内在意义。在视觉转换中,字体讲求形意统一,“形”是“意”的生动表现,可以加强文字意念的视觉表现力。文字和图形相互渗透,但又互为依据。图形自身有语言承载功能,观者在阅读图形符号时,可以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具有文字的表意特征;相反,文字也可以描绘形象,可以将图像抽象化表述,保留图像的生动和直接。因此,强调文字的形态创意,推敲字体的视觉美感,可以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达,
文字用于阅读,字体更需要识别。字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即是对文字进行视觉化的设计,以达到合适的视觉呈现。
【《字体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几点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菜单设计课程改革论文05-31
C语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论文04-11
化工原理课程改革论文05-31
教学中关于物理问题的设计论文05-06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4-30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05-06
民商法的变动在国企改革中的问题研究论文04-27
德国中等教育改革中的争议与问题的论文05-03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论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