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

时间:2024-06-27 22:32:40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对目前的中小学教学进行反思,为适应当代教育形势的发展,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革新。仅从教学方式来讲,我们很有必要从教育观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对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小学教改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随之,中学历史教学也被推向了教改的前沿。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去改?改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都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问题谈几点认识。笔者认为,所谓历史教学方式,应是在一定的历史教学观念指导下,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教学程序、形式、方法、习惯和艺术等的有机结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给历史教学以新的认识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既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历史,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1]历史教师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王增科先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就历史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而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知识,二是训练基本能力,三是培养情感及历史思维的意识。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前一点,忽视第二点,特别容易忽视第三点,教学中以灌输为主,不但不能尽达历史教育之目的,而且使历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中有一个基本观点是教育的民主化,其中的核心之一则是提倡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观念认为,在课堂中学生应是主体,而教师则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育资源。中学历史课堂要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参与、多元交流、机会均等的教学原则。托尔斯泰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位富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体验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传授知识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其关键应是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笔者曾在开始教改时,选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个别章节进行试验,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相互提问、相互回答,先总结一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再就文化成就中的某一方面纵向归纳线索。在整个课堂上,主角由学生来唱,教师虽然只有三言两句,起一个组织与导向的作用,但却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有关历史知识。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教师教给学生的也会更多、更有用。 3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

  中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要求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亦即“教什么”的意识,其不仅牵扯到课程的设置,也涉及到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自己施教的一种材料,对教材的处理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例如,作为炎帝故里的宝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笔者在讲“中国文化的开端”一节时,针对陕西宝鸡籍的学生,加进了炎帝在宝鸡的有关传说以及北首岭彩陶文化的一些内容,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讲中国古代史中“发达的科学技术”一节时,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科技发达的中国为何在近代落后”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中国近代史讲完后,以“中国为何没有走资本主义”为题让学生试写小论文。笔者认为,教学并不等同于“教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善于调整、删减教材内容,而且要敢于大胆引进教材以外的内容;不仅要讲通史,也可以讲一些地方史;不仅要解决教材中的显性问题,而且要解决教材中的隐性问题,甚至于可以引进史学界还在争论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掌握一些知识,训练一些能力,培养一种情感,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在了解、理解、运用历史的过程中,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思维习惯,完善自身人格。

  4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师为主,一讲到底的“一言堂”式的教学策略,坚决摒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好的教学方法虽然各种各样,不一而同,但其中必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作为历史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角色定位上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局限于教材,应具有开放性。

  ③应把注意力从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从注意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从注意学习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上来。

  ④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从已知到新知,改变或提高其认识能力,而且要注意发展其非认识因素,如情感、意志等,“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去学习、去探索。”[2]

  ⑤要善于将教书与活动相结合。知识与活动是能力及非知识因素形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让其多练习、多活动、多实践、多探索。

  ⑥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除利用录像、幻灯等传统的电教手段外,还要更多地利用电脑网络技术。总之,就教学方法而言,从目前的历史教学来看,除提倡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外,应大力开发活动课,利用表演历史剧、搜集历史文献资料、故事会、调查、讲座、参观、写小论文等方式,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全新的历史课堂。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陈迹,但它不是死的,是鲜活的。教历史不只是介绍过去。历史的内涵非常丰富,留给历史教师及学习者挖掘的空间尤其广阔。中学历史教改的过程,既是历史教师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形成历史的思维意识和完善的人格的过程,它必然会带动一场历史教学新的革命,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中学历史教改不但有很多有利的条件,而且有较为广阔的有待发掘的空间,仅就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而言,从理论的研讨到实践的探索,需要我们做的工作确实很多。有感于此,笔者谈以上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王增科。新课程的关键: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J]。历史教学,2003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3]唐仁兰。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习方法报,2003—9—13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03-03

浅议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精选13篇)01-17

声乐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的论文02-26

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02-28

推进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01-01

声乐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论文02-26

任务型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20

物理概念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03-04

住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03-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