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而优则管论文
摘 要:通常情况下,教育领域的管理人才主要通过教学领域来选拔,所以优秀的教学人员大多数成为教学管理人员。“一心不可二用”,绝大多数进入管理领域的优秀的教学人员都被教学管理牵扯了主要的精力,使他们疏忽了教学凭借前些年的教学经验开始“吃老本”,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这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的主要现象之一,尤其是一些普通高等学校。
关键词:高校管理 “教而优则管” 高教质量
通常情况下,教育领域的管理人才主要通过教学领域来选拔,所以优秀的教学人员大多数成为教学管理人员。我们把这种选择教育领域管理干部的做法称之为“教而优则管”,这主要是受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孔子鼓励他的学生去做官,来以此服务社会“当大官”和“挣大钱”,即他所言“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
“教而优则管”的选拔教学管理人才的方法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做法,它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和依据,而且一直以来行之有效。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需要威信,没有威信的管理者的管理是没有力度的。因为被管理者大多是教学工作者,他们敬仰和佩服同一领域的佼佼者,认为他们的见解和观点高于一般他人,所以他们才干心情愿地听从这些佼佼者的管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威信,这使得他们的管理很顺和通畅。作为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大多对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了解和熟悉,所以管理起来得心应手。所以他们是教育行政领导部门选择管理干部时的主要目标。
但是,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汉代孔子”董仲舒认为“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人熟无善?善不一,故足以立身”( 董仲舒《天道无二》)。教学和管理都是对执行着有十分高的要求的职业,它们要求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全心全意的执著和努力。绝大多数管理者都开始局部脱离或全部脱离直接的教学工作,即使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仍然在坚持一线的教学工作,但大多数“惨淡经营”,备课和教学研究的时间都很少,因为教学管理牵扯了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他们疏忽了教学凭借前些年的教学经验开始“吃老本”。这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的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本可以延续下去,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但是被提拔到管理领域,使他们失去了本来可以继续攀登高峰的机会。这样,当我们看见一些普通高校的专家、教授、博士多在管理,而没有从事一线的教学研究,就不再感觉奇怪了。他们大多都用有比一线教学工作者优越得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再继续像以前那样为吃穿住行而拼命地工作。现代的“教而优则管”和古老的“学而优则仕”不期而遇。
但是,我们并没有理由认为教育管理干部的选拔已经走入怪圈,陷入不能自拔。专家治校、专家管理历来都是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法宝。在英语中的“technocracy”的意思是“专家治国论”,它强调了专家智囊团在国家、社会的管理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专家的'作用应通过特定的途径得以发挥。1933年初上任,任职时间最长,美国历史上公认的继华盛顿和林肯之后的第三位伟大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后的一周就奇迹般地将美国从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其主要手段就是利用美国当时各个领域的最优秀的专家组成的“智囊团”(“brain trust”)所提出并制定的“新政”(“New Deal”)。美国的许多重大行动多首先咨询并考虑专家的意见,美国的建国理论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罗斯福“新政”汲取了凯恩思的“国家干预”思想,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发动“冷战”时接受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思想,70年代将中国拉进“战略三角”的国际战略决策主要是采用了基辛格的“均势外交”思想,“冷战”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深受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思想所影响。
于是我们知道专家之所以是专家,是因为,他们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是“大家”。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由于各个领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他们可以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出发,对其他领域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极强的建设性意见。他们之所以能提出这些建设性意见是因为他们没有离开并精通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而离开这一领域的深刻的研究也许就不再那么具有建设性。换句话说,他们对另一座山顶看得清晰是因为他们站在相邻的山顶上,如果把他们请到另一座山顶,他们也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认为保护并让这些“山顶人”最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站在那里仔细地观察周围山顶的状况与动向,为教育领域的攀登者们提供理论依据和向导性建议。这样,他们就会得到最好的保护并发挥最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莫过于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尽其才”和“物尽其力”,只有“人尽其才”才能保证“物尽其力”。以人为核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应该充分体现让专家和学者在自己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他们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专家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由他们参加的会议,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进行讨论。学校领导则认真听取并及时考虑他们的建议。他们是立校的法宝和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态度和热情决定着学校的前途与命运,他们的待遇自然应该很高,他们的队伍也就会稳定。
而教育管理干部的选择则可以面向全社会包括全校进行招聘,择优选拔,竞聘上岗。也可以通过专家推荐、考试选拔等其他各种途径。总而言之,管理领域要培养管理专家,而不可借用或挪用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而导致其他领域的人才匮乏。如果这样,某一领域的繁荣就导致某另一领域的贫穷。“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堵“西墙”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才建立起来的最重要的“遮风避雨墙”,我们的学生是慕这堵墙来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要保护好这堵墙。
要保护好这堵“遮风避雨墙”,我们就要开始考虑是否放弃“教而优则管”的教育管理干部的选择手段,让普通高等教育经得住时代的考验,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比较教育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2]戴本搏,《外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康有金,《国际政治与中美关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5]康有金,《中外教育思想史比较》,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年.
[6]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7]王天一、夏之莲,《外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8]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浅议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而优则管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