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论文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246名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的外部问题行为、社会喜好、社会影响及孤独感均存在性别差异,内、外部问题行为和孤独感均存在年级差异;(2)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对其孤独感的影响方式不同:外部问题行为通过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两个中介变量实现对孤独感的间接影响.其直接作用不显著,内部问题行为则直接影响儿童孤独感;(3)不同社会地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孤独感也存在差异。
论文关键词:孤独感社会喜好社会影响问题行为
1 问题提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基本是在这样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儿童的社会行为会影响其同伴关系的形成。因此,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探索不同的社会能力或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例如儿童较多的攻击、破坏、抑郁、退缩等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其同伴关系较差。总之,儿童的消极行为特征是导致他们被同伴拒绝或孤立的主要原因。对儿童问题行为和同伴关系的研究通常与儿童孤独感的研究联系在一起。Cassidy和Asher发现,在三至六年级儿童中可以稳定地测到孤独感,而且被同伴拒绝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孤独。我们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Margalit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各种社会情境中儿童的孤独感经常是和同伴关系困难联系在一起的。而儿童不被同伴接纳的原因又多与他们的不良社会行为和贫乏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关。由此似乎可以推论,社会能力的缺乏以及较多的问题行为会导致儿童被同伴拒绝,儿童的同伴接受性较差意味着孤独感较多。
在本研究中,儿童的问题行为分成内部问题行为和外部问题行为,它们对孤独感的影响被假设以同伴关系为中介。
本研究还将探讨这些变量在不同性别和年级被试上的差异。有研究者2对小学男生和女生的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作了比较,结果发现男生的攻击行为显著多于女生,攻击行为多的儿童其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也更大。Delveaux和Daniels对儿童交往目标和交往策略的研究8也发现在交往目标和解决冲突的策略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通常以保持与同伴的良好关系为交往目标,而男生的交往则更多的是自我中心的,以控制他人为目标;在策略上,女生采用较多的亲社会策略,男生则较多地采用攻击、侵犯等策略,因此,男生的同伴关系比女生差。相应地,男生的孤独感也应多于女生。但是,有关研究却没有发现儿童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差异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与探讨。有关儿童问题行为和孤独感年级差异的研究较少,但结论也不尽一致。有研究发现六年级儿童比四年级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Parkhurst和Asher也发现青少年早期的儿童比小学儿童更孤独。但是,Crick和Ladd的研究却发现三年级儿童的孤独感多于五年级,三年级儿童的内部问题行为也多于五年级儿童。
综上所述,非常有必要验证和澄清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或年级差异的性质,本研究将以小学高年级儿童为被试探讨这些问题,并考察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被试选择方法
本研究中的儿童被试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社区一所普通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最后得到有效被试246名,其中男生142人、女生104人,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67、73、106,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1岁。这些儿童的家长参与儿童问题行为量表的填写。其中70.7%的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为中等学历,16.7%的有高等学历,极少数为初中以下学历;77.5%的家庭的月收入在500—2000元之间。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儿童基本来自普通市民家庭。
2.2测量程序与工具
测量分两部分进行。孤独感量表与同伴提名法由被试在班内完成,施测过程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管理。儿童问题行为量表由被试带回家,请家长根据详细的指导语填写。测查过程中同时收集有关人口统计学资料。主要变量的测量工具如下:
(1)采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同伴关系。同伴提名包括正向提名和反向提名两部分,题目为:“在你们班中,可能有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同学,请你分别写出3个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学的名字。”根据Coie和Dodge1983年提出的分类标准u引,以班级为单位将正向提名(ML)、反向提名(LL)的次数标准化,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二者之和为社会影响(SI)分数。在此基础上将儿童分成五类:受欢迎儿童(SP>1,ML>0,LL<0)、被拒绝儿童(SP<一1,ML<0,ll>0)、被忽视儿童(SI<一1,ML<0,LL<0)、有争议儿童(si>1,ML>0,LL>0)和普通儿童(所有其他儿童)。另外,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分数可以表示同伴关系状况。
(2)孤独感的测量采用Asher等人u于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项目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为了使被试在回答时放松一些),因子分析表明插入项目与负荷于单一因子上的16个孤独项目无关,这16个“孤独”项目的Cronbacha系数为0.838,信度较高。
(3)问题行为的测量。以Achenbach儿童行为核查表为基础,选取其中45个项目测量儿童内部问题行为和外部问题行为两大维度。内部问题行为包括焦虑、抑郁、退缩等,外部问题行为包括攻击、违纪、冲动等。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4,两个维度上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25、0.809,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量表被广泛应用,效度较高。
这两个量表均采用四级评分,1表示实际情况与项目描述完全符合,4表示完全不符合。上述所有变量上的得分越高均表示所测量的这种属性越强烈,如孤独量表上得分越高表示儿童越孤独。
3 结果与分析
3.1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以内部问题行为、外部问题行为、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X3(年级)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对多变量模型而言,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3,214)=4.672,=0.004),年级的主效应也显著(F(6,428)=2.524,P=0.021),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6,428)=0.625,:0.711)。具体来说,在外部问题行为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男生的外部问题行为多于女生(1.723>1.570);在孤独感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男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1.726>1.569);性别对内部问题行为的主效应不显著;年级对内部问题行为和外部问题的主效应显著,对孤独感的主效应接近显著(结果见表1)。
对年级效应的事后平均数检验表明,四年级的内、外部问题行为均多于五年级;事实上,无论在内、外部问题行为还是孤独感上都是四年级儿童得分高于其他年级(结果见表2)。
同伴关系是以班为单位用标准分数表示的,无法考虑年级差异,在这里只考察性别差异。平均数差异检验表明,女生的社会喜好得分显著高于男生(0.302>一0.022,t=2.657,p=0.008),但是男生的社会影响得分高于女生,二者差异接近显著(0.124>一0.170,t=1.849,p=0.066)。
3.2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
3.2.1主要变量的关系模式
根据有关文献和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我们认为儿童问题行为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孤独感,因此建构了图1中的概念模型,然后采用LISREL软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和数据(x2(1)=1.222,P=0.269;RMSEA=0.032;GFI=0.998;AGFI=0.967;NFl=0.994;NNFI=0.988;CFI=0.999;IFI=0.999;RFI=0.937)。
从图1来看,儿童的外部问题行为影响其在同伴中的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y分别为一0.313和一0.266),并通过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的中介作用导致较多的孤独感(分别为一0.228和一0.124),外部问题行为对孤独感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而其内部问题行为则直接作用于孤独感(y=0.328),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的中介作用不显著(y分别为一0.008和一0.150)。即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对其孤独感的影响是通过不同途径实现的:外部问题行为通过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两个中介变量实现对孤独感的间接影响(其直接作用不显著),内部问题行为则直接影响儿童孤独感。
3.2.2不同社会地位儿童问题行为与孤独感的比较
为了更细致地描述儿童的内、外部问题行与孤独感的关系,我们根据Coie和Dodge的理论,在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得分的基础上将儿童分成五类: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儿童、有争议儿童和普通儿童,然后考察这五类儿童在问题行为和孤独感上得分的差异(见表3)。
首先,占被试总数16.3%的被拒绝儿童在内部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被忽视儿童(占被试总数的20.7%)和普通儿童(占被试总数的42.3%),而与其他类型儿童得分的差异不显著。在外部问题行为上,被拒绝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受欢迎儿童(占被试总数的14.6%)、被忽视儿童和普通儿童,而与有争议儿童(占被试总数的6.1%)得分的差异不显著。其次,不同社会地位儿童的孤独感也存在差异。被拒绝儿童和被忽视儿童的孤独感较多,显著地多于普通儿童和受欢迎儿童,而与有争议儿童的孤独感没有显著差异。
儿童的内、外部问题行为和孤独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只有被忽视儿童和有争议儿童的孤独感与外部问题行为的变化趋势明显相反。这也正体现了两种儿童的特点:被忽视儿童问题行为较少,但同伴也较少,所以很孤独;而有争议儿童外部问题行为较多,但有部分喜欢自己的同伴,所以孤独感较少。
4 讨论
4.1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外部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和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外部问题行为多于女生,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一致,男生较多的攻击、破坏行为反映在他们的社会交往策略上就可能导致其较差的同伴关系,因此,男生的社会喜好程度显著低于女生,而社会影响高于女生,这一点也得到已有研究的支持。但是,本研究有关男生孤独感多于女生的结果却似乎与许多研究的结论不一致,例如Cassidy和AsherL、MargalitL及Galanaki和Kalantzi一izi等人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我们认为探讨、比较同类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不应脱离研究背景仅从研究的表面结论出发,而应该结合不同研究的具体内容从更深层探讨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没有发现孤独感性别差异的研究多数是以若干组不同类型的被试群体(如正常儿童与学习不良儿童)和性别同时作为方差分析的因素,由于被试群体类型对孤独感变异的解释率相对较高,掩盖了性别差异对孤独感变异的贡献,从而得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的结果。而本研究以正常儿童为被试,仅以儿童年级和性别作为方差分析的因素,能够相对明显地体现出性别对孤独感的贡献。另外,本研究表明男生的外部问题行为较多,这是导致男生被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而区分女生是否为被拒绝儿童的标准则是学习成绩和焦虑、退缩等行为,这说明男生和女生被同伴拒绝的原因和最终发展结果可能不同,同时也有研究证实糟糕的同伴关系对男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对女生的影响,即男生可能比女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以往研究认为儿童问题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儿童对孤独感的理解和体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本研究却发现四年级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显著多于五年级儿童;同时四年级儿童的孤独感也比五年级儿童稍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考察。但问题行为与孤独感相同的年级差异模式却暗示这一结果的稳定性,或许从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年级差异。
4.2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关系
对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考察这几个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分类学角度考察不同社会地位儿童的行为与孤独感的特点。
以往很多研究都发现儿童问题行为影响其同伴关系,例如,攻击、破坏行为较多的儿童,其同伴接受性较差;也有研究发现儿童孤独感与较差的同伴接受性有关。但很少有研究区分考虑内、外部问题行为对孤独感的不同影响方式,以及社会喜好与社会影响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而本研究发现,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对其孤独感的影响是通过不同途径实现的:外部问题行为通过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两个中介变量实现对孤独感的间接影响,其直接作用不显著;内部问题行为则直接影响儿童孤独感。我们曾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列出最不喜欢某些儿童的原因,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各种攻击性行为,如破坏性、身体侵犯、语言或情感上的攻击等,可见,影响儿童社会喜好的主要因素是外部问题行为。社会影响是正向提名与反向提名得分之和,外部问题行为较多的儿童往往是被反向提名最多的,也就是同伴最不喜欢的儿童,虽然他们的社会影响较大,但是这种影响通常是比较消极的,他们因而体验到较多的孤独感。Cillesse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大部分被拒绝儿童有攻击、冲动、破坏等外部问题行为,而很少有儿童因为内部问题行为被同伴拒绝。本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外部问题行为较多的儿童是因为被同伴拒绝或不被同伴喜欢而感到孤独,而内部问题行为较多的儿童却是“主动”闭锁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而孤立于同伴群体之外,加之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孤独体验的“阈限”较低,因而体验并报告出更高的孤独感。由此可见,区分考虑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对孤独感的不同影响方式是很有意义的。
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社会地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孤独感的特点。被拒绝儿童的内、外部问题行为和孤独感都较高,受欢迎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情况与此相反;虽然被忽视儿童的问题行为较少,但他们却有很高的孤独感;有争议儿童有一定问题行为但并不孤独。许多对不同社会地位儿童的分类比较研究都得到了类似结果。例如,陈欣银等人的研究表明,被拒绝儿童倾向于具有攻性和破坏性,被忽视儿童容易表现出羞怯与焦虑这两种儿童都缺乏同伴之间的亲密感,而产生较强烈的孤独感;但是,受欢迎儿童、有争议儿童和普通儿童都被或多或少的同伴喜欢,因此并不孤独。普通儿童和受欢迎儿童的孤独感显著地低于被拒绝儿童和被忽视儿童,也说明儿童被正向提名的次数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较大,例如,本研究中受欢迎儿童、有争议儿童和普通儿童(无论被反向提名的情况如何)被正向提名的标准分数都大于0,表明他们都有自己的同伴群体,他们的孤独感因而较低。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论文04-02
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的特点及关系探析论文12-10
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04-01
数学与医学的关系论文04-26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02-18
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9
优秀教育论文写作特点05-16
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