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时间:2024-06-03 09:48:19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部分共同组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农村人才的培养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农村家庭教育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1]。

  随着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条件有所改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提高,凸显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天生有着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感情上的挚友、行为上的榜样、学习上的蒙师、生活上的参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式等都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发展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二、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缺乏积极的沟通。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我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体会到这一要求在我国农村学校贯彻得并不到位。首先从农村家长方面来说,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他们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其次,学校也主要将精力放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上,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学校和家庭才偶尔进行交流。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只重学生的学习而轻家庭教育的现状,把家庭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系统中,使学校教育与家庭密切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子女的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一些家长对子女采取了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同时,对子女包办代替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子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知识和技能,家庭关系的简单化也引起人际交往向外转移。另外,电视、网络、DVD等现代媒体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减少了家庭教育的时间,不利于父母与子女形成积极有效的对话和指导。我们应该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形成长效的积极沟通方式。

  (二)家长教育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缺乏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

  多数农村家长缺乏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识。有关调查显示[2],我国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也不高。大部分家长只凭自己的经验教育子女,“树大自然直”等传统的教育思想被很多家长所接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另外,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依赖也日益凸显弊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我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普遍出现了临时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甚至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家庭[3]。家庭角色缺位现象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学业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家长也缺乏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参与意识。因此,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是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发展的根本。

  (三)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轻家庭教育。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家庭教育被忽略、边缘化。学校的目标是升学,家长的目标是分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农村的家庭教育、农村的社会教育(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农村的成人教育与扫盲教育)都让位于学校教育,农村乡村中小学几乎涵盖了不同类型教育机构的所有教育功能[4]。同时,由于受历史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被看成一种跳出农门的功利行为,教育本身的价值也被忽略[5]。在被异化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农村家庭缺少对孩子正确的“爱农”和劳动教育,有一大部分农村孩子不爱农村,不爱劳动,这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所在[6]。一些外出务工家长在获得相对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后希望通过物质补偿来减轻他们因长期不在家而对子女的愧疚,造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失衡。我们应该改变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轻家庭教育的现状,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将家庭教育尽快融入到正规教育系统已刻不容缓。

  三、对策

  通过对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反思,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针对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学校应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开设和完善家庭教育课,通过各种资料、图片、案例和多媒体等方式来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家长要在生活中运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观念。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与学校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生活性和随意性,由于孩子对父母天生的信赖,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技巧,选择恰当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正确定位学校与家庭教育,农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充分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不能过于依赖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是教育主体,对孩子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的职能,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行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教育活动,仅凭家庭单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联合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力量。家长在加强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教育孩子。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情境化训练,通过言传身教,使家庭教育达到实效。总之,学校、家庭应相互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前言).

  [2]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3]吴磊,钟国芳.赣南农村家庭教育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2007.6

  [4]李伯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5]李连英.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5).

  [6]刘守义,李凤云,刘佳君,韩惠鹏.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