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新时期党校组织结构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党校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弊端入手,论述了信息环境下党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因素,以及对未来党校的组织结构作了积极设想,以期对我国党校事业发展有所启示。
[论文关键词]信息环境;变革因素;新模式
党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科学研究和为领导决策咨询服务的职能,党校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其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办学要更贴近实践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其内部组织结构要适应教学的变化,需要组织做出快速灵活的应对,需要组织采取快速的变革举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党校的组织结构必然要经历_系列变革,而每次变革都将带来党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带来管理效率的跨越。
一、党校传统组织结构的特征和弊端
组织总是处在特定的内外环境中,不同环境时代,组织结构也应不同。
(一)党校传统组织结构分析
目前全国省级党校的组织结构主要是直线职能制,这是一种最早、最简单的组织形式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党校内各级部门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指令,是在有初步管理分工下,实行上级集权控制,按职能划分部门,各部门独立性相对较小,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的结构。党校普遍采用的这种传统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制结构,是建立在以分工为基础的职能部门制基础之上的,部门的设置是沿着学科管理的主线来展开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责任明确,命令统一,适应了传统党校教学管理相对比较简单、管理工作比较精细的特点,发挥了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
(二)党校传统组织结构模式存在的弊端
1.管理幅度大,效率低
管理幅度和组织规模足正相关关系。在组织管理层次不变的情况下,组织规模越大,管理幅度越大。近年来,很多党校是由原省市行政学院和原党校合并而成,甚至有的新党校山两个以上学校合并而成。新党校大都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学校管理层的协调任务越来越重。由于规模日益膨胀学校的管理层次没有发生改变,管理幅度因组织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然而,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幅度受到管理者的能力被管理者水平、沟通有效性、监管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党校管理者能力和被管理者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监管手段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再加上沟通渠道没有明显拓宽影响沟通的有效性,这样就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低下。
2.权力集中,基层活力不足
由于许多新党校多为几个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并且成立时间短,为了真正实现实质性合并,保证学校总体政策的统一性,学校管理层往往推行集权管,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学校一级和各职能部门,各种决策均学校做出,各教研部和教学管理部门没有决策权,必须逐级请示。权力的集中带来事务的集中,相当部分的管理工作留在学校一级,集中在职能部门,管理重心高高在上,以致造成学校会议多、职能部门下达任务多、基层教学部门请示多的现象。处于基层的教研部门主要任务就是被动地、机械地执行来自学校的指示。长此以往,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们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被逐渐磨火,工作热情消失。
3.沟通困难,协调乏力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对不同岗他以及部门问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党校多是在短时间合并而来,人员市¨互之间不太熟悉,缺乏信任感,这在主观上造成沟通的障碍。在客观上,党校多校区的存在,也限制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增加了协调的难度。
由于上述弊端已经严重影响了党校高效运转,造成党校现有组织结构不能为教学、科研、咨询提供更好的保障,需要进行变革。
二、推动党校组织结构变革的因素
管理模式包括静态的组织结构和动态的运营机制两部分内容,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起了变化,管理模式要随之发生变化;组织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管理模式也必须跟着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党校内外环境及组织的功能都发生了变化,此时,党校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必然的了,而组织结构是组织效率的首选因素,美国管理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效的组织结构”。党校要用新的符理理念和科学的标准创设新的组织结构,要进行组织内部结构变革,首先要考量的是组织结构变革的相关因素。
(一)环境因素。外部因索足影响党校组织结构变革的决定因素之一。现代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对党校组织结构变革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党校处于一个竞争激烈、反映灵敏的社会环境中。这就要求党校组织结构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内部因素是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党校内部的交流趋向多元化,强调部门间的横向沟通而不是垂直的等级控制,这就要求组织结构进行相应变化。
(二)技术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以几何级数迅速膨胀,互联网广泛应用,成了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又一主要途径。现代技术的全面渗透,促使党校必须进行有效的变革。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党校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督促党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组织的“技术”功能是影响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条件。每个正式组织都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网络、多媒体、远程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党校巾的应用正在不断地冲击着党校的传统运作程序,影响着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影响组织活动的内容划分、部门的设置和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使用信息技术将成为党校的常态,贯穿党校活动的全过程。技术成为推动党校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索。
(三)发展因索。当代社会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对党校职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校要想在这种大背景下求得发展权,就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形象,以优质的决策咨询服务在竞争中赢得先机。表现在组织结构变革上,就是要强调“服务”的职能、“决策咨询”的职能,而不仅仅是“教育”的职能。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谁能抓住发展机遇,在第一时问将满足学员、领导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学员、领导提供最快、最好的决策咨询服务,谁就能在竞争巾获取优势地位。这需要党校的组织结构具备足够的灵活性,需要新型的组织架构。 党校组织结构是为党校的发展目标与规划服务的。当前,科学发展战略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党校要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尽快从单纯教学培训中心转变为决策咨询中心,这种转变不仪会影响组织管理职能的变革,而且会影响各部门在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发展战略的变化要求党校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信息环境下党校组织结构的新模式
党校组织结构如何变革,朝着什么方向变化,是党校各位同仁关心和探索的闷题。信息环境下党校的机构设置应允分考虑党校整体功能发挥的需要,以及未来党校的发展趋势。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
所谓扁平化是指合理压缩管理层次,将原来仅在垂直通道内传递的信息尽可能扩散到水平层次,使其更快传播,加快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巾,强调程序与控制,教职员工只是被动地服从上级的指令,适合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外界环境,例络信息时代党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的特点,很然,过去那种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难以适应动态环境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必须寻找新的组织结构形式。扁平化组织结构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以“基层为主”为主要特征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是尽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基层转移,让基层单位如教研部或教学管理部门拥有允分的自主权,并要求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强调更加灵活的组织机制和对教职员工的充分授权。教职员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享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并能极大地鼓舞和增强党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使之能够自觉、及时地向领导反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有益建议。机构设置的扁平化也是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过程。为实现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校级职能部门机构要调整和压缩,要将大量的学术管理、具体事务管理的职能下放到教研部、所,学校工作重点放到研、规划、监督检查等方曲面。机构设簧的扁平化以及管理重心的下移可增加教学的实效性。
组织扁平化是变革对组织的要求。彼得·德鲁克在1988年就曾经预言:“未来20年后的组织结构其管理层级将不到今天的1/2,管理人员不到今灭的1/3”。
(二)组织结构弹性化
所谓弹性化,即指为更加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组织结构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变革将成为组织结构存在的常态。随着党校教育对象需求的日益多变且个性化,党校可成立跨学科的项目工作小组,这种项目工作小组由校内具有各方面专长的专家学者组成,可以针对特定的需求、特定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个性化定制。由于是根据项目需要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因而在成立的工作项目组里,相互沟通与融合会比较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越来,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工作热情,有利于工作组顺利完成任务。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组织弹性化是变革组织结构的又一趋势。这种弹性化对于创意的激发和新项目开发是很重婴的,同时这种弹性化以制度的形式构成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它会改变教员的心态、行为,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三)组织结构网络化
所谓网络化。就是在党校内部打破部门界限,各部门及成员以网络形式相互连接,使信息和知识在党校内快速传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实现党校内部的“元边界化”。无边界化使党校内部沟通畅通无阻,极大地提高了党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效率。组织网络化也是变革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打破传统组织固定的职能划分,党校在内部和外部都呈现一种松散的联合,以团队和网络组织的形式开展创新项目服务,网络化的组织沟通渠道丰富有效,容易开展跨部门协作。可建立以“学校内战略伙伴关系”为特征的虚拟网络组织形式,这样既能增强本部门教师主动发展的动力,又淡化小团体的边界,促进学科之间、教研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四、结论
组织是个系统,组织结构要和组织的目标、文化、制度、员工、技能等要素匹配。新的组织结构设计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学员的问题,结构安排要保障组织对于教学需求变化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预见性,要强调与学员、教员沟通,审视组织是否存在这样的沟通渠道并使之保持高效率,同时保障信息能够在组织内部充分沟通。新的组织结构安排要服务于教学科研,要与教职员工相适应,要有利:激励机制的实现和运行。
党校组织结构新模式是由党校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键,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可以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传统结构向新型结构的变革,将从根本上保障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
【新时期党校组织结构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3-30
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3-04
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9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01
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4-29
分析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22
企业在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05-09
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