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推动创造力发展的活力论文
【摘要】问题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活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探讨,即影响学生积极质疑提问的因素;培养信心,激发问题意识;采取多样形式,培养提问能力。
【关键词】问题 语文教学 培养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活力。而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主要采取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探究的前提,就是要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才有探究的可能。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若想在某个领域有建树就要学会问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一、影响学生积极质疑提问的因素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一个班级中能够积极主动提问的学生并不多,而能够不屈不挠、坚持提问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心理上的顾虑太多,怕提问的举动遭到同学的嘲笑、讽刺;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为老师和同学所不屑;怕提的问题离题太远,在全班同学面前出“洋相”等。
2.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课堂中的提问成了教师的权利,学生只需回答问题,很少有主动提问的机会,那么表面上,学生是在积极思考问题,实际上还是被教师“牵着牛鼻子走”。
3.学习思考的主动性长期受到压制,形成了一些制约思考、恐惧提问的心理障碍。如恐慌,一想到提问就心理紧张、说话发慌、冒虚汗等。
二、培养信心,激发问题意识
针对以上几点,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要竭力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上的突破,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提问,敢于提问。对此,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
1.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教师的授课语言要尽量轻松活泼,甚至可以幽默风趣些,可以适时将授课内容向课外延伸一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听讲,通过精神上的放松,为积极思考和提问做好了铺垫。因为只有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灵感的闪现,闪现的灵感就是思维和提问的契机。
2.想方设法对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和做答,都从正面给予积极的回应。学生能够主动地提问和做答,意味着他已经迈出了战胜自我的第一步,最初的这一步固然迈得很难,这一步也很容易退缩回去,这时候,最能坚定他继续走下去的因素,就是来自于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哪怕仅仅是一个眼神。即使是那些经常提问和做答的学生,他也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正面回应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他能够做到“经常提问和做答”,正是老师一次次肯定和鼓励的结果。
3.用榜样的力量教育、激励学生勇于提问。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都是从质疑发问开始,每一次的质疑解惑,都推动人类文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时随地用这些榜样去启发、教育学生,勇敢发问、勤于探究,是磨砺思维的最好方法。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也不是所谓优秀生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发问的权利;不仅要敢于课堂提问,还要把提问延伸到课外和生活中去。
三、采取多样形式,培养提问能力
明白了提问的重要,也有了信心,学生是不是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主动地、有意识地、积极的去思考、去发问呢?不是的,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只是意味着学生有了初步的提问意识,并不等于就有了提问的自觉行动。事实上,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问不仅不能一蹴而就,相反,还需要假以时日进行培养。
1.提供“问”的示范
学生的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的提问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题目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学生就提出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他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
2.鼓励“问”的创新,敢于向权威挑战
教师要大胆重组教材,为学生做表率,要善于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并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课文作者,敢于提出异议。即便是“班门弄斧”,又“未尝不可”呢?如学完《愚公移山》这一课内容后,课堂上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就提出:“愚公”真的不愚智叟真的不智吗?如今,我们学习这一课还有他的现实意义吗?通过这样一些思考发问、讨论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3.教师要精心设计,巧于设问
来自老师的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能够与学生产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循问而问”的问题,应该是一个能让学生产生做答欲望的问题;也应该是一个能让学生找到突破口、有话可说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仔细揣摩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要认真琢磨学生心理。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我结合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就文中“一个20岁的大男孩,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还这么容易掉眼泪,是否可信”的问题,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接受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同学的质疑,在全班展开讨论。这样的话题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近,使学生不仅有了表达的愿望,更有了质疑的可能。话题一开,学生们纷纷发问,相互质疑,台上台下,教室四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和较好的落实。
总之,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把质疑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重视发问,养成质疑习惯,提高质疑能力,想方设法让学生脑子动起来,嘴巴动起来,使得他们想问、敢问,会问、善问,主动探索,积极展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生的创新思想也一定能激发出应有的耀眼火花。
【问题是推动创造力发展的活力论文】相关文章:
运用价值工程推动企业发展与经济工作论文11-10
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05-25
浅谈推动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11-16
工业发展的论文03-23
谈发展教育博客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02-26
以校本教学评比推动研训一体的发展11-18
工业发展研究论文12-09
运用新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推动教育发展12-1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