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会计国际问题分析论文
一、我国商业会计国际化中面临的问题
商业会计国际化,是指以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为推动力,通过各国商业会计的相互影响及政治职业组织的活动使各国会计逐渐走向协调、趋同的过程。我国商业会计国际化中面临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商业会计准则与我国经济环境的相矛盾的问题。我们目前所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来完成的,而国际会计准则是以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为背景制定的。这种落后的经济基础与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否有效的结合,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考证的问题。尤其是国有商业企业,由于诸多历史和社会因素造成的现实困难,直接影响他们在短期内难以执行新制度。
2.会计制度建设与会计制度实施发生严重脱节的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财政部一直忙于制定各种会计标准,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会计标准体系。按常规来说,在这种会计规范的框架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应该是迈上一个新台阶,会计基础工作应该是越来越规范,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不断提高,可事与愿违,假账、假凭证、假报表仍充斥会计信息市场,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
3.商业会计国际化的在思想认识的问题。商业会计是由经济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规范要求。但商业会计又不是被动的,当会计制度、会计规范、会计模式适应经济发展的外界环境时,它又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变经济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商业会计改革的基本策略应是伴随经济的发展顺势而为,不能人为破坏这种秩序,任何超越客观实际拔苗助长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4.我国的商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较大差距。国际会计准则(IAS)不停地进步,目前已经比较完备,现已制定了41项,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了100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13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此外,差距还主要表现在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坏账准备等方面。这些差距的存在,使得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实行显得非常必要。
二、推动中国商业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商业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基本推动力量。建立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规范体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之举。
1.商业会计国际化应分阶段推进。商业会计的国际化绝不是统一化。理性地来看,沟通、协调和趋同应是商业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即商业会计国际化既包括会计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了解,又包括商业会计在国际间的相互协调与趋同。其中,“沟通”阶段是基础,其重在沟通思想,取得共识,是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协调”阶段是途径,重在国际组织和各国会计组织的具体领导、推动,强调通过国际协调、制定统一准则,促进可行性;“趋同”阶段是目标,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其会计事务处理中,尽量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主要表现为各国在会计处理方法之间的差异缩小到可接受的程度。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基本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些新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定义基本一致,这是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所迈出的重要步伐。
2.正确处理好商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者并非完全等同,因为会计实务可能会偏离会计准则。对于这种偏离,弗雷德里克、乔伊等给出以三种解释:一是很多国家对不遵守官方会计公告的处罚力度是很微弱的,甚至是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的;二是一些国家允许公司脱离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可以低于准则要求;三是自愿地报告一些与要求不完全相符的信息。因此即使一国的会计准则达到了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其会计实务也有可能无法与会计准则所要求的达成一致,这样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的会计达到了真正的国际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计准则国际化只是为会计实务国际化提供一套基本标准,一国只有达到商业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才是该国商业会计真正的国际化,而其他一切国际化的工作的计划与实施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点开展。
【商业会计国际问题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问题分析论文03-04
商业会计管理目标及方式论文03-12
会计毕业财务分析论文12-04
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论文11-11
怎么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商业模式本质论文11-26
网络会计存在问题分析论文11-20
有关财务分析论文01-01
集团财务分析论文03-21
财务问题分析论文03-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