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时间:2024-08-09 08:28:19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的使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遵循自身教育规律外,同时应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特征相适应。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为学生健康教育服务,而且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因此,高职体育教育者应积极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关键词:高职体育现状;改革思路

  21世纪是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综合能力特征的培养,必须通过高职教育改革来实现。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其课程目标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相一致,围绕高职职业能力特征的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探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找到一条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崭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育观念还十分落后

  高职教育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内在信念,学生会受益终生。体育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把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和竞技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实践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滞后于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教学的观念远远落后于高职教育的理念。大多数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以传授体育教学知识、体育技能为核心。这种观念和理论违背现代高职体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忽略了高职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终身体育”的观念没有深入到课堂中,深入到书本中,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忽略了高职体育课程本身的创新性,导致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改革相脱节,影响高职教育既突出专业技能又全面发展的宗旨。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时空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时空发生冲突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把知识智能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把综合能力培养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学习钻研能力培养与竞争生存能力训练相结合。在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大幅调整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校课堂授课时间缩短,加大了校内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与目标面临着时数、内容与场地等方面的冲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前开设两个学年的院校仅占25%,甚至高职学生在校学习不足两年,无法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又赋予体育课程新的内涵,希望通过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今后职业所需的特定身体素质与心理品质。目前的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还没有完全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刚要》的要求,是体育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3、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内容严重的脱离学生职业能力目标要求

  高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设置应由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向重视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但目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现状还没有完全改变;教学手段落后,形式单一古板;体育科技信息落后;教学设施陈旧,且管理不到位;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缺乏体育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我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应与我省产业技术工人培养目标相一致。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大纲制定、课程规模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课程设计,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与适应岗位能力方面的培养。在群体互动中忽视对学生健康心理、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完整人格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能动性。

  4、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教师是贯彻高职教育目标改革的重要桥梁,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成果。经过对几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调研显示,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低、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与独立研究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差等。这些因素无法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其知识层次、能力结构和理论结构还很难达到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5、学生体育成绩量化考核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考核还是量化打分一种形式,以学生的体育技能为主,从实践的情况来看,体育教育过多地强调了学生的体育技能,而忽视了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中心的教育指向性,致使在体育教育评价的具体操作中偏离了高职教育目的。为此,高职体育教育评价中应以差异性“身体素质”的达标、运动机能的测定、“终生体育“意识的测试等综合指标,作为评定量化的尺度。否则将与高职教育目标错位而导致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特征相适应

  高职教育以市场为杠杆,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性、应用性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学科同其它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有所不同,它的本质属性是掌握身心健康的基本理念,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高职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职体育教学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最终目的。其次,围绕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影响的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学生相应的专业及职业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的在自我学习、自我克服、意志品质、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危机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加以培养,树立主人翁和服务意识,注重责任感、诚信感、敬业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些观念和意识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和影响,因为在体育运动中每一项运动都是会充满挑战、困难、艰辛和极限,需要勇气,需要激励,需要团队团结与合作,才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如撑杆跳高、攀岩、障碍跑项目需要勇气和胆量;马拉松需要耐力和毅力;接力跑、排球、足球、篮球等集体性的项目需要全局意识和团队的协作精神;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个人项目需要谨慎、淡定和强势的自信心;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都可锻造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有些职业培训内容都是凭借一定的体育活动,拓展人的认知和视野,培养队员的团队合作和信任的建立,磨练人的意识品质,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所需的关键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如计算机操作、应用电子、会计专业等职业,需要手指的灵活性较高,可以选择各种徒手和克服阻力的手腕和手指练习;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强化服务意识,牢记“客人永远是对的”服务语言,可以选择形体动作、体育舞蹈、健美操。道桥和测量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野外施工,风餐露宿,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可以选择攀爬运动练习。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设计培训方案,培养学生职业所需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审美能力等。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职业实践活动的能力、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三、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1、“优化生命,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中华体育道德宗旨是塑造理想而健全的人格。孔子认为,理想人格塑造要“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精通体育射御看成塑造理想人格的必备的要素。儒家主张通过人的身体教育和训练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实现人身心的全面发展,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教育与训练是身心统合的优化生命过程。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粹,传达到学生的意识中,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因此说,体育教育具有多功能性,在教学过程中,找出适合学生的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基本锻炼方法和练习手段,学会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一般技能,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措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修身”的内涵一旦被人所消化,将影响终生。

  2、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体系

  为学生健康教育服务和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是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着眼于学生个体健康身心与胜任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两大范畴。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比例正在缩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按照课堂教学精华、课余锻炼广泛化、网络教育实战化的思路。根据学生个人爱好与兴趣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把训练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不同运动项目与企业素质拓展有机结合。在满足学生终身追求体育与健康兴趣的同时,高职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紧紧围绕职业特征建立“高职校本教材——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的体育课程体系。遵循市场对职业劳动者的身心素质需要、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及个体“修身”的要求,作为开发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体系。

  3、提高体育教师知识层次与能力

  高职教育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对体育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体育教师是实施新的体育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者,与专业教师一样,同样面临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还必须涉猎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具备管理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首先,在体育专业素质理论与实践领域要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定期参加教育机构的培训与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其次,深入研究高职教育改革相关知识,树立体育教学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最后,深入研究古代传统的养生与中医健身理论,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明心见性和修身养性”的境界。

  4、制定合理的体育考核评价方式

  体育考核评价要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应多标准化。高职高专学生来源不同、年龄与身体素质情况也参差不齐,不能用唯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应在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各项体育合格标准。其标准应当能促进不同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的全面发展。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高职学生要在校期间获得必修和选修体育课的学分,在必修的体育课堂上要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基本知识和终身健身的观念。在选修课堂上,学生按照自己兴趣选择体育课程。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体育课外学分,获得省级比赛名次的运动员可获得体育奖学金及体育学分奖励。这样,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在学校期间拿到规定的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当然,学分考察不是绝对,在过程考核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

  总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目标,在播种知识、强健体魄的基础上突出高职职业能力培养,将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改革体育教学体系,有效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职业运动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审美能力、体育教育能力、体育卫生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飞腾。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

  [2]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以菏泽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个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2):91—94。

  [3]胡振浩,何健。工学结合与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5):41—43。

  [4]李妮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200912—105—0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3-13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03-19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12-03

浅析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论文11-2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2-17

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之初探论文03-06

高职院校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03-19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3-07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改革探索12-0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