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4-07-25 11:54:09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我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指出我国包装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并提出可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创造力、加强人文修养、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以及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

关于我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论文

  关 键 词:包装设计教育 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些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已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所替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特别多,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当前,大量包装设计作品如出一辙,这跟我们在设计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原创设计有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向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应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课题,比如“可持续包装设计”等新理念包装的探索、包装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包装材料的革新与重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等等,提供一切可能条件让学生去做大胆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设计为创造性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或者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譬如专题讲座与讨论的结合,与学术报告的结合,与学生作品展示的结合,与参观实习的结合,甚至可以多种方法交替进行,穿插进行等等。课堂教学也可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如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幻灯展示、效果图表现等等,手段尽量丰富。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扮演引导者、策划者的角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加强人文修养,注重对学生伦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人文科学”是指一切与神学相区别的,与人生、社会有关的科学门类,包括文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等门类。包装设计不仅仅需要技能和创新能力,它同样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不断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因为设计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多人都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包装设计以极大刺激消费为最终目的,一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我国的包装法规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法律措施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设计师是创造合理适度的包装方案的源头,也是提供浮华过度包装的源头。这与高校设计教育不注重学生伦理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关系。每一个有良知的设计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为人们不断提供更合理新颖的生活方式,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持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尊严。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从教育入手,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文化、包装法制法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系统地纳入必修课程,还可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包装设计师在社会上的精英作用。

  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大规模扩招,迄今为止占中国大专院校50%的大学都已经开办了设计专业,而90%的设计专业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基地,导致“闭门造车”和“干活主义”的教学形式并存,这都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使得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

  而如今在欧洲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中,将包豪斯初期创建的“双轨制”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教学工作。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创造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创造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能够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

  包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笔者设想,我国的艺术院校也可根据条件建立包装设计工作室,包括各类包装材料、工艺、设备等设施,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在工作室完成作业。工作室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可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需要进行的专题设计则自己承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教学项目最好在学校的工作室完成,而实际训练项目则可以与企业合作完成。

  同时,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实践经验。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把有创造力的实验性课题深入下去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和效果图表现上。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等信息交流技术的迅速发展,渗透到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术交流便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教与学将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面临着挑战。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时更新观念,贯彻可持续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课题设计和组织能力,完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向现代的启发、引导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总之,教育是设计的基础,包装设计教育决定着我国的包装设计现状、设计水平和设计的未来发展。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创造新知,为推动我国21世纪的包装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占军著《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原载于《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2]朱蓝 黄灵子 胡小惟著《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改革三人谈》,原载于《艺术与设计》,2003年第8期

  [3]《海峡两岸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4]林家阳著《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三联书店,2004年5月

【我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包装印刷教育改革论文03-16

我国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思考论文03-01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论文02-25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思考教育论文11-23

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论文02-25

色彩特征酒包装设计论文12-20

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12-12

当前我国物流保险的现状分析和思考论文11-19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论文11-23

文化产品包装设计论文提纲03-2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