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工作过程导向的外贸单证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与研究论文
一、课改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简单化、模式化,综合性、复杂性不强。课改前外贸单证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根据合同或们来函电审核信用证、根据合同或信用证制作外贸单据、审核外贸单据。流程虽然符合外贸单证的操作规律,但内容上不够丰富,单证内容跟实际外贸业务、具体产品结合度不高,未能反映实际外贸业务综合、复杂的特点。现实中的外贸单证是一个复杂、综合的工作,但在教学处理中被抽象化、简单化、模式化。究其原因,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获得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外贸单证教学资源大多来自学校教材和模拟软件,直接取材于企业的原始资料不多。
2单证流转、协同配合等社会能力的培养较少。单证工作有其独立性,但也需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并恰当把握单证的流转。一个典型案例是某单证员到台州某节日灯工厂上班的第一个月,因没有与业务员很好沟通、对九城单证软件不熟悉,而将同一份产地证做错了二次,也导致二次修改单据内容、二次们返商检局交费并领取产地证原件、二次跟客户确认,产生了大量的时问成本、经济成本与沟通成本。该单证员也在公司要求承担部分责任后辞职。
外贸单证课程虽然岗位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然而以们的课程实施过分强调了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静态技能、具体环节的操作确实比较突出,但对单证的传递和流转等动态环节涉及较少。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考虑单证在各部门的流转,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调整单证进度和单证内容,需要从业务进度角度把握单证制作与传递的时问结点,需要考虑出口国或进口国政策的变更对单证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可能对整个外贸环节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单证课程改革,在课程中创设工作情景,让教学更加富有背景,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综合性、动态复杂性。
二、课改思路
1.教学情境体现完整工作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的顶层设计,关乎后续建设的方向,因此我们在重构过程中始终秉承两个原则:一是课程是否符合真实工作的基本要求,二是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情境源于企业工作情境,是对职业工作的模仿,并经教学化处理和重构,具有工作和教学双重属性。课改前,外贸单证课程虽然也采用了“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但往往以简单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目标,较少从整体化工作的角度将各要素有机联系起来。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保持了工作结构的完整,学生在复杂动态的工作中不仅能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关注到整体工作中各个环节、要素之问的相互联系,学会选择工作方法、调控工作过程。
课程按照实际工作情境设定课程结构,每个学习情境对应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接受学习任务、开展工作和学习。在具体教学情境的设定上,尽量丰富背景资料和具体细节,使学习情境更接近于实际工作。同时也引入地方元素,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和具体产品,使课程内容更有地方性、更接地气。
2.教学内容源自企业工作实际。课程框架和教学情境设计重构后,教学内容的薄弱成为制约课程改革和实施的主要问题,而教学内容薄弱的主因是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实践能力较弱。课程教学资源不足不是表现为量的不足,而是质的薄弱,体现在单证教学资源的真实性、丰厚度不足。单证资料虽有部分资料来自于企业,但大多只有主体资料,背景材料缺失或不齐全,深度不够。而教师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课堂实施,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必然无法设计出跟实际工作贴近的课程内容,课堂上也无法深入涉及实务性强、经验要求高的内容。
丰富的、源自企业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可以保障课堂教学有血有肉,避免陷入一般流程性教学的窘境。与课堂教学相比,企业实际单证工作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进行,工作中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甚至意外,随机性、动态性、复杂性远甚于理想教学状态,这也决定了实际工作中过程的复杂程度、资料的丰沛程度都远高于学校教学。一旦外贸单证课程吸收了企业实际工作元素,并将其转化到教学内容中,其效果必然远甚于学院派教材、单证模拟软件。
然而教学内容源自企业工作实践,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企业真实资料获取,更包含教学所要求的完整、系统、有详细业务背景的含义。“完整”是指资料基本齐全,能用于教学目的。“系统’,是指资料应该是一笔完整的业务,而不是报关货代资料属于一笔业务、报检资料来自该公司的另一笔业务。“有详细业务背景’,是指整笔单证资料有详细的业务背景、产品背景等,让学生在真实、复杂、动态的业务背景下进行综合性学习。以往单证教学建设过程中,很多教师从己毕业的学生中或熟悉的企业里获取单证资料,但现在对资料获取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资料不仅要是来自企业的真实资料,而且要求每个获取的资料都“有故事”,即需要这些资料有详细业务背景、单证流转的相关部门和流程、单证可能发生的错误与更正之处等。
三、课改实践
1.根据岗位调研和教学规律,重构课程结构。课程改革之初,一般需对外贸单证工作岗位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调研的对象不仅包括专门的单证工作人员,也包括兼带单证职能的其他岗位的外贸从业人员,如自己负责单证的外贸业务员。根据专业就业特点,调研的对象不限于上规模的外贸公司和工厂,也包括众多中小外贸企业。 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规律与实际工作情境重构课程结构,每个学习情境对应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接受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根据企业调研和长期的教学经验,确定了三个教学情境,分别是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出口制单、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出口制单、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进口制单。三个教学情境有两个出口、一个进口,是因为就目前的岗位需求而言,无论是浙江省还是全国,仍以出口居多,但进口也有较大发展;而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出口制单主要是T/T结算方式,因其在出口贸易中应用广泛,而且最简单。
三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安排和难度关系上,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出口制单安排在第一个教学情境,因其最简单和常见;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出口制单排在第二个教学情境,该教学情境与第一个教学情境有较大关联,且在难度呈递进关系;第三个教学情境是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进口制单,该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进口单证业务,更能从进口商的角度理解出口商单证工作的意义,巩固了前面两个教学情境的学习。因此,这三个教学情境的设计既考虑到难度的递进关系,也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求。
2.开展校企紧密合作,保障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模拟有较高的要求,学习情境的设定需要大量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资料,这必然要求课程教学资源更加真实、更加具体、更加深入,教师需要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课程的这种内在要求只有通过向外发力、与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才能解决。
解决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课程内容不够真实最有效的办法是派驻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脱产实践锻炼。教师在实践中不仅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且便于收集原始教学资料,应用于外贸单证课程内容的建设。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也力所能及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帮助企业开展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等,实质性地推进校企之问的长期合作。教师在企业期间收集的材料都有实实在在的企业和产品背景,都对应着每一笔真实的外贸业务,尤其是那些错误单证有更高的教学价值,从另一个角度让教学更加真实、丰满。而这些珍贵的素材除了能用文字描述、纸质记录的资料外,还包含很多隐性的、默会的、经验性的东西,以及难以被正式记录的过程性的材料。这些东西蕴含在具体的工作细节和业务流程中,教师只有去企业亲身实践了,才能有所体悟,才可能把这些隐藏在显性素材后面的东西带回学校、带回课堂。
3.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优秀的总体设计和内容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课程改革以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的参与度不高,学生没有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此外,也有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信心不强等其他客观原因。
课改后,外贸单证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采用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与实际工作相同,每个教学情境都对应着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单证成果,优秀的成果甚至可以等同于企业的真实单证。这种基于真实工作的结果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成就感。
专业英语是外贸单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生因为英语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保证教学过程完整性的同时,适度进行单证英语的强化。课程授课中,教师一般在两个地方有针对性地安排英语强化训练,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让学生突破单证学习中的英语关。在单元教学设计上,按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动静结合,动手和动脑结合,精心设计单元教学环节。
4.注重课程评价。外贸单证虽然是结果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但也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重。结果评价不仅体现在期末考试中,也体现在三个教学情境的最终成果上。过程性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根据企业工作特点,考察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如学习与作业过程中的态度是否严谨,工作效率如何,还包括学习与工作纪律与参与度等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模式下,过程性评价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这对于今后他们参加实际工作大有裨益。
四、外贸单证课改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程整体规划、协同建设。外贸单证工作是整个外贸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外贸业务、外贸跟单、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环节密不可分,校企合作获得的教学资源往往是整笔完整的业务资料,不但可用于外贸单证的教学,也可用于外贸专业的其他课程。外贸单证课程要进行深入的课程建设,必然不能仅仅关注单证工作这个环节,而是要立足于整个外贸业务链。一笔完整的业务资料,不仅能应用于外贸单证教学,也能应用于外贸专业的其他课程。而目前的情况是,每门课程的教师都各自独立地进行课程建设,每个教师都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寻求教学资源,很少进行相互协调,更没有系统安排。教师获得这些资源后,都只选取自己有用的部分进行教学加工和处理,其他资料很少进行共享,这导致资源和精力的浪费。同时,每个教师都在各自的课程中使用自己的资料,导致了整个专业学习下来,学生学习过若干企业、若干产品的各个零星的工作环节,但却没有一笔完整的自客户开发开始至最终出货结汇的外贸业务。
课程协同建设包含以下三个内容:重新确定外贸专业的课程,分析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协同推进课程的建设。首先,重新确定外贸专业的课程,是指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流程对整个外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梳理,以外贸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外贸专业的课程,确定课程门数、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其次,分析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应于各工作环节,课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以往教学中,有些知识或技能会在不同课程重复教授三四遍,有些则都没有涉及,原因就在于每位教师仅从自己的课程出发,没有与相关课程做好衔接,因此,需仔细分析课程的分界点和衔接点,以便于课程资料的联合收集和后期的教学实施。最后,协同推进课程建设,根据课程群的综合需求,系统集中地收集相关资料,而后根据课程需要以及各课程之间的分界点和衔接点,各取所需,避免了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交叉或缺位。
2.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课程协同建设的延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来自企业的原始教学素材库和经过教学加工后的资源库。来自企业的原始教学素材库是整个教学资源的起点,原始教学素材的质量决定教学内容的质量,目前大部分高校外贸专业课程不接地气的原因正是在于高质量教学内容的匾乏。因此,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收集教学相关的企业原始资料,逐步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原始教学素材库是整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经过教学加工后的资源库是指能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包含教学文本、课件、案例、试题、教学影音文件等各类教学资料。这类资源每个教师都有差异,也可相互借鉴、合作共享。
【工作过程导向的外贸单证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与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论文04-13
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论文05-11
化工原理课程改革论文05-31
论《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05-29
浅议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04-24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论文08-23
菜单设计课程改革论文05-31
大学生美育类课程改革的研究性分析论文05-31
试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的制约因素论文05-11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论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