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思考论文

时间:2020-10-08 13:21:32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思考论文

  摘要:1997年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新课程改革的序幕。新课程改革取得很多突破性进展,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文章对新课改之前的历史、目前的情况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分析造成新问题的原因,并对新课改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思考论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进程;现状;原因;意见和建议

  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新课改之前的历史

  语文,作为母语性的学科,在教育体系中一路走来,步履艰辛。20世纪初,“语文”便开始单独设科,但在20世纪前半世纪经济落后与战乱频仍的情况下,关于课程改革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提高上都拘泥不前。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提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文见解。进而,我国确立了中小学教育体系,确定了学制“,红领巾”教学开始引领课堂。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汉语与文学课分开教学。分科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由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大大促进了教师业务进修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广大教师边教边学,学习和钻研业务的劲头很高;另一方面文学教材分量过重,大纲对学生掌握的作品及文学史知识要求也偏高,学生学习得费劲,教师也教得困难,脱离了中学教学的实际。因此,这一政策实施了仅3年时间,后又提出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劳动”的论断,将教育领向生产。于是出现了政语课、政文课,语文成了政治的附庸,课程被砍掉了三分之一……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纠正使得经济建设得以恢复,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缓慢前行,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指引下,语文教学挣脱了多重精神枷锁,在传承“文道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双基”教学。国家设立重点中学和大学,又颁发了《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文件,从制度上保障了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语文思想理论才逐步脱离长期以来被政治绑架的束缚,真正地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二)新课改的前奏和发展

  1997年,中学语文教师王丽的《中国语文教学手记》、剧作家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大学中文系薛毅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当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时间,诸多媒体纷纷转载评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讨论的焦点直指语文教育思想的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僵化、教材单一、考试制度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引起了人们对新课改的要求和关注,语文也从工具性和思想性回归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这使我国现代语文教学有了实质性进展。从新课改的历程上来看,大致可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念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普及到教育队伍中。第二阶段,模式探索阶段。即理念透过怎样一种模式来贯彻执行。于是各地各校都纷纷做研究课、观摩课等各种各样的课,探索新课改理念实施的载体。第三阶段,增强效能的阶段。对课改大家开始进行反思,反思课改这么多年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没解决,哪些问题更严重了。

  二、改革的现状及原因

  新课程的变革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使社会朝着更科学、先进、合理、人文化的方向发展。各地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学生为本;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多元解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学习中多了自主、合作、探究;注重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融入大量的素材,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火如荼的改革也不免存在弊病:形式主义过多,遮掩了“语文味儿”;有的语文课预设性过强,被拆解的阅读失去了原有的美感;语文课堂人文性与生活脱离,变成索然无味的说教;应试教育下,语文学科被模板化、套路化,作文教学的前途更是堪忧。究其原因,我国的语文教育状况,就如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先天不足,没有什么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课标”的理解不够全面,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标,没有结合自己学校的师资力量、生源状况因校制宜。二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工作滞后,只重视教学工作,却忽视课程评价,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课程评价体系。三是应试教育对课改的冲击。高考制度的不变革,让很多学生和教师仍旧只要成绩不要过程,关于“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应试教育、升学率面前显得不足为重。

  三、对语文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加大教育考试改革力度,改变将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切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个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促进其个性发展。

  第二,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应通过加强自我培训和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学校要组织教师培训,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交流学习,多听一些课改较为成功的学校的课。各级教研部门也要多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

  第三,注重并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同时,注重多元知识的渗透、学科间的交融。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学、创造发明小活动,在办刊、策划、商议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关心身边的,拓宽眼界,增长见闻,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体现主体性与自主性。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加以指导,创新发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让学生真正将语文学习用于生活,实践是根本途径。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即多读)。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即多写)。读和写这些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回归到语文学习方法最根本之处,足够的输入才会有适量的输出。

  第四,在多媒体、多元性知识渗透的同时,勿忘“本”。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可偏废。要让学生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人”的教育。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在落实语言因素的同时积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语言的赏析,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领悟人文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当前我国物流保险的现状分析和思考论文

2.关于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认识与思考的论文

3.《初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考论文

4.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状的思考的论文

5.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的高等教育论文

6.《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论文

7.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8.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9.对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