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引言
高职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多以培养掌握技术、善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的环境类艺术设计人才作为教学宗旨,在教育中倡导以技能为基本,以艺术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来强调书本、强调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需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改良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已经成为关系到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1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当前高职景观设计教学普遍存在定位不清、课时不足、开课时间晚的现象,课程设置简单化,很多就是大学课程的“浓缩版”和“精简版”,并且实践教学时间比例小。
(2)教学模式单一。多年应试教育的培养,使得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以教材为本进行教学与学习,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反复练习,形式较为单一。最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手段单一,往往采用一次快题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作为成绩评定。
(3)教学内容单一。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有限,在教学中,教师围绕课本教学,所授内容覆盖面较小,也比较滞后,甚至少数教师的授课内容数年不变,固步自封。
(4)教学环境单一。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场所主要集中在教室,实践教学环境较单一,而且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中听讲,在真实环境中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
1.2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主动性。高职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存在被动学、学不进等情况,对于一些理论知识集中的课程较为排斥,学习的主动性不足。
(2)缺少互动性。教学形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对所学不感兴趣,教师也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导致常常是“你讲你的,我玩我的”,双方都缺少互动提高的热情。
(3)缺少创造性。由于教师授课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单一,导致学生没有接受到更多的学科前沿讯息,认为课本上的会了就够了,缺少创造的方向,也缺少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4)缺少实践锻炼。学生满足于完成作业,进行方案交流与汇报的机会较少,参与真实项目的实践机会更少,以致于在毕业实习中产生茫然无措的感觉。部分学生存在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遇到问题缺少思路、有思路但是表达不出来等问题。
2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2.1明确课程定位
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的定位也有所区别。从选修到必修,从辅助课程到核心课程,从一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教学来讲,建议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景观概念入手,培养动手能力。同时,根据定位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时间,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时间的权重。[1]通过课程教学,应当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概念、一般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拥有出方案、绘图纸、做模型的能力。应当根据课程定位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以及熟练运用景观设计技能。
2.2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设置应当立足于景观设计领域,以顺应社会需求、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加强专业认知、突出技能培养为教学宗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需要符合学制特点,满足学校的教学性质要求,以联系性较强的基础课和应用性较强的其他课程群相结合,突出实践课程,推动教学有序开展。
(1)加强专业认知。高职院校教材普遍存在更新速度较慢的缺点,一些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并不能完全与本领域的发展情况相吻合。在景观设计专业领域,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现象。因此,在课程内容设定时,教师应当有所界定和选择,同时应当鼓励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相关讯息,知道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就可以利用报告、文献,或者邀请从业者开展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接触景观设计具体案例。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学生了解这一专业的魅力所在,知晓从事这一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所需具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课程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经典作品、行业内最前沿的案例等来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水平,要坚持将经典的、最好的、最新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提升学习热情。
(2)突出技能培养。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更多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会动手”的毕业生更加受到青睐。因此,在教学期间,应当更多地以学生的技能提升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里,一方面可以更多地设置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比如:在已经掌握最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一些知名设计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设计项目,通过专题形式,由教师由浅入深引领学生设计,并且通过指导临摹、自主设计、分组讨论、综合评定等环节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选取案例时应当注意具有典型性、完整性、统一性,尽量辐射到多样的景观设计类型,如:广场设计、庭院设计、水景设计等等。另一方面,由于景观的生态性越来越重要,软质景观(植物、水体)愈发被广大设计师所重视,但高职院校的“景观设计”课时往往远低于本科院校,故软质景观中树木、花卉的认知部分在教学中常被压缩甚至忽略,造成了学生在课程设计实训以及今后工作中无法独立完成方案中植物配置的问题。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应重视此现象,需要合理安排课时来保证学生对于常用园林植物的了解与掌握。
(3)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与景观设计公司加强交流,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实现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可以充分利用设计公司项目多、实践性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强等特点,定期选送优秀学生前往短期实习,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实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对于行业技能的需求程度,知道社会需要哪些技能,自己应当掌握什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一定程度的参与设计,通过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来达到“练兵”的目的,让学生所学更贴近实践,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2.3转换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改良教学方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之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缩短了从课堂到工作岗位的距离。
(1)减少“照本宣科”,更多“实例教学”。实例教学法就是创设含有真实问题的情境,可以不是一个大的综合性的项目,而是从项目中分解出来的与知识点相关的小问题、小案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提高认识,鼓励分组合作,以实例带动学习。在此过程中,高职教师主要起到的是一个提出问题与评价结果的作用,当然也要做好指导和帮助,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这一改变培养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工作任务”串联“实例教学”。实例教学是将景观设计项目中一些组成单独提出,作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果缺少串联,则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连续性上的缺乏,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提倡引入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严格执行工作任务流程,使学生能够对项目的不同阶段都有切身的体会,也通过流程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景观设计工作任务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完成项目,串联实例教学,力求使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能够由此串成线,形成面,培养学生综合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领悟,在领悟中掌握,在掌握后再付诸实践,形成一个上升的通道,不断提高。
(3)通过“任务分析”指导“技能提高”。在课程进行到终期,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之后,可以将授课内容更加开放,借助与企业合作这一平台,将景观工程公司的某些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实践,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资料。[3]将企业实际完成的资料与学生完成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照,教师能够较为轻松地知道学生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同时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有条件情况下可以形成自我评价报告。通过项目的比较和汇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
2.4改进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增加专业技能的考核,改变原先以视觉审美为主的、较为单一的考核评判标准,实现考核标准的多元化。
(1)考核标准务实。所谓考核标准务实,就是在不同项目的考核中侧重方面有所不同。按照一般的做法,景观设计课程中对于艺术性的表达、图纸画面美观性的展现往往占主导地位,但对于工艺、技术的了解,工作流程的执行等方面则比较弱化。作为高职毕业的学生来讲,在就业市场上与本科院校毕业生比审美能力、拼艺术表达显然不太聪明,而务实地在培养良好工作习惯、强化实践能力上下工夫,则是较为明智的做法。因此,在课程考核中将考核标准务实化,除了起到客观评价的作用外,还能发挥一种导向作用,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更多关注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思维表现、设计表达、图纸实现等方面的技能应当是高职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考核内容,根据课程的类型区分考核的内容表现,如:评判思维表现,则美感的实现与否可以更多地加以考虑,加大权重;评判设计表达、图纸实现等方面的技能则更多考虑工程技术层面的要求,兼顾美感。
(2)考核手段多元。无论何种考核方式,景观设计课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应用都是主要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目的是尽量使考核结果能够较为科学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体现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常规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考核多用平时课堂作业成绩加上快题考试成绩,建议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技能考核的占比,比如:除了将学生完成的作业作为考核依据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程最终阶段设置课堂技能评价单元,对学生在作业中无法展现出的能力加以客观评价,兼顾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此外,也可以营造开放式的考核环境,如加入第三方评价方式,请景观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对学生的作品、表现、能力等等给出参考意见,作为整体评价的一个辅助,使得考核更具客观性。
(3)考核结果细化。课程的考核结果应当遵循客观真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面地涵盖学生与景观设计课程相关的认知程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艺术表达能力等。比如:同样90分,一名学生可能在认知程度方面比较强,另一名学生可能在创造能力方面更胜一筹。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考核结果的细化,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能力做出更为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清楚地知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利于教师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3结束语
从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升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素质、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与学中仍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正视。本文提出的四项措施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其他教学改革方向也需要进一步开拓与实践,期待这种尝试能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03-19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论文03-19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3-06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3-13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12-03
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之初探论文03-06
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2-14
艺术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论文03-07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论文03-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