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的秤与砣概念的解读论文

时间:2024-09-03 22:28:19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声乐教学的秤与砣概念的解读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在新时期里日新月异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演唱者为了能够在乐坛上脱颖而出,越来越注重体现个性化的色彩与风格。在追求个性化演唱的过程中,音色和风格方面的打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色的个性化,它体现了一个歌者独特的声音特点,是个性化展现的第一要素。但是,不同音色的建立和调整需要把握好平衡的问题,因此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可以用“秤与砣”来比喻如何平衡声音,目的是找出每个学生所特有的最美丽的音色。

声乐教学的秤与砣概念的解读论文

  【关键词】声乐教学;秤与砣

  一、“秤与砣”概念的解读

  “秤与砣”这一名称源自古代,最初是叫“权衡”。《汉书》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权”实际上说的就是秤砣;“衡”说的是秤杆。如果在杠杆上安装一根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被称的重物,另一端挂上重量已知的砝码或秤锤,当两边的力臂相等,即杠杆平衡时物体的重量就等于砝码的重量,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平。我国古人使用这个方法称重量,并把它称为“权衡”或“衡器”。那时就有“权其轻重”或是“衡其轻重”的说法,由于称重量时,秤锤和秤杆要配合在一起使用,所以,人们习惯性称作“权衡”。笔者在这里讲的“秤和砣”的概念,是以秤和砣的原理来借喻歌唱时声音状态平衡的调节问题。这里的“秤”是用以比喻通道,通道是具有通畅性混合声的关键;这里的“砣”用来比喻支点,支点是在通道中调节声音色彩的着力点。歌者演唱时通过调整通道的大小长短和支点的大小、虚实、明暗、位置的关系,获得身体的协调与理想的声音效果。在课堂上,我们强调“哼与叹一条线,哼在头顶,叹在脚后跟,两个点连接形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我们把它比做秤杆,这个秤杆好比一个人的立场,这个立场树立在后脊梁骨处,要使其成为一个柱状直线的形态,立场越是坚定,哼与叹之间的这条线就越垂直,声音才能稳定。”这“秤杆”有了,“枰砣”自然是不能缺少的。歌唱的支点就好比秤砣,它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秤杆”是一个立体框架的作用,它的意义在于建立声音的通畅性。声音有了通透感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声音具备一定的色彩,这个支点起到调节声音并为声音润色的作用。关于支点的运用问题,声乐界早期一致认为,美声唱法的支点在中山装第二颗纽扣处,民族唱法的支点在中山装第一颗纽扣处。这种固定支点的提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声乐演唱中音色多样化的需求。这种音色多样化的需求实际上来源于现代创作中作品类型的多样化。随着声乐演唱技术的发展,支点的选择和应用越来越灵活多样,这就如同秤与砣的关系。秤是直的,但是砣的位置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砣的作用是保持平衡,因此当秤两端的重量不同,砣的位置就要相应改变,只有灵活定位“砣”,才能始终保持住声音的平衡,这也是声乐教学研究深入发展的一种体现。歌唱时,支点一定要在通道内,但并不是说只有在通道的正中央时声音才是正确的或色彩才是美妙的,而是要根据作品的要求来润色。支点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在秤杆上的支点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变。当然,无论怎么调节,都一定是在通道内调节,离开通道的支点便毫无意义可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道中歌唱的支点无处不在”的真正含义。

  二、“秤与砣”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一)“秤”是通道,是“砣”在“秤”上定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我们所说的通道存在于歌唱的身体里,其实质是一条垂直的管子,它是要求全身歌唱和腔体打开的形象比喻。在“秤与砣”的概念中,我们首先要有“秤”的概念,并且要始终想象声音、气息在我们身体的“通道”里流动。想象一个挂在树梢上的苹果,树梢是挂住哼鸣的位置,起音时气息就像苹果落地,“嗵”的一声落到地上的感觉,想象着地球的吸引力,使气息上下通畅,从而使声音产生并传递出来。

  (二)“砣”是支点,是歌唱时声音的着力点,是调整音色和整体平衡的关键

  “秤杆”是我们的歌唱通道,“秤砣”是我们歌唱通道中的支点。“秤杆”这个基础有了,“秤砣”的平衡作用就应该发挥出来。“秤砣”其实就是歌唱的支点,也就是歌唱时声音的着力点。它好似身体的重心,对身体起着控制和平衡的作用,失去重心,身体就会失去平衡。支点又好像一个磁场,使歌唱的气息、声音的发力、吐字的转换等都集中在这一点。“砣”(即支点)的位置有前、后、上、中、下的区分,其大小也各不相同,演唱时要因人而异。总之,在声音教学中,以“秤杆”与“秤砣”的比喻阐明了声乐演唱的声音位置和建立风格特色的方法,让学生仿佛有了可以触摸到声音的感觉,使声音有了真实感,从而很好地记住声音的正确位置,找到自己最好的音色。

  参考文献:

  [1]罗依琪.声乐艺术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声乐教学的秤与砣概念的解读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声乐教学论文02-23

声乐教学论文提纲11-17

声乐教师声乐教学论文03-22

浅议声乐艺术下声乐教学的应用论文03-01

对教育学中几个概念的解读研究论文03-17

中职学生声乐教学论文11-19

声乐教学论文提纲模版11-21

高师声乐教学探析论文02-18

最新的声乐教学论文提纲03-21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论文11-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