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新型教育氛围就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教师要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重视培养和发挥团队精神。
摘要: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的议事日程,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高尚等条件。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健康第一”,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在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体育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且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条件与优势,因此新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重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自信
体育教学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贯彻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的固有特点,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有三种途径。一是运用“我能行”心理暗示。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时,容易产生畏惧怯场心理,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畏惧心理,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自信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练习前反复默念“我能行”,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通过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来增强情绪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紧张程度,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二是要循序渐进。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或因缺乏自信不敢尝试的练习,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克服小困难开始,并逐步增加难度,当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一个个分解任务后,教师要适时鼓励和给予肯定,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享受获得成功的快感,提高练习的乐趣。学生在一次次通过努力取得进步之余,就会不断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三是开展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面,充分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使不同层面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训练目标和目的,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为增强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新型教育氛围就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那么体育课堂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要确立师生人格上平等,实现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充满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和谐的心理气氛中得到健康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善于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多给予赏识性表扬激励,尽可能少批评指责,切忌求全责备,“恨铁不成钢”。多给予学生鼓励的话语、赞许的目光,理解的表情,亲昵的动作等都能达到这个效果。即便是批评,也应该坚持正面引导,讲究表达的语气,多采用目光暗示,温馨提示,多诱导启发学生自己反思认识错误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三、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情趣
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兴趣对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每位体育教师亟待关注并认真研究的重要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爱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体育教学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努力做到既有系统性,又有趣味性。课堂中的准备活动要多样化。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利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尽快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唤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开发课程资源,采取一切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与情境,多给学生创设自由遐想的空间,多创造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多开辟相互帮助与学习的场合。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丰富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团队精神、合作与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之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真正达到乐学的目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注意集中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往往对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与练习会产生厌倦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积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逐步喜欢并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如游戏的穿插、竞赛的适度应用均可达到此效果。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要发展心理品质,要根据教材特点尽可能地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故事法、情景法、游戏法、音乐渲染法等,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认真分析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因素,努力采用创设情景等游戏方法,辅之以赏识性、激励性的评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在教学中逐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强化心理训练,保护学生心灵
目前的初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都存在一意孤行,缺乏团队精神等问题。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拼搏。教师要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重视培养和发挥团队精神。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精选通过互助合作方可完成的竞赛或游戏让学生参与比赛,结束后组织分析成败原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体验,使他们真正懂得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可以战胜一切挫折和困难的,从而有效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纪律意识和主动精神,扭转他们的弱势心理。
参考文献
[1]郝树源.论体质与健康[J].体育学刊,2003(3).[2]张立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谈谈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12-03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03-09
谈谈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05-21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讨02-24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01-17
谈谈中学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初探03-21
当前体育学科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03-23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论文02-18
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01-09
谈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05-0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