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时间:2024-10-08 04:25:45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物理吧,物理实验作为课堂设计的重要选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设置悬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定理、概念都需要以物理实验为支撑。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科研究的基础方式,也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物理定理与现象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实验演示具有生动、真实、有趣等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实验器具的准备工作,具体包含:硬纸片、杯子等,然后往杯子里倒水,将纸片放在杯子上,让盛满水的杯子和盖在杯上的纸片倒立,最后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此时学生发现硬纸片不仅没有掉下,杯里的水也没有流出。接着,教师自然地引入大气压这个知识点,再带领学生实验,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知。在实验中,学生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

  这样的教学方式,拉近了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引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节课开始,学生都处在情绪激昂、精力旺盛的时期,所以教师要通过有趣、生动的内容,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物理实验作为课堂设计的重要选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设置悬念。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组织教学,以说明浮力大小和影响因素,让学生认识浮力,从而领会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播放“南海一号”打捞视频创设情境,并提问:你是否明白沉船被打捞的原理?它蕴涵着怎样的物理知识?然后让学生思索为何气球会升空?人为何能浮于死海海面?带着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基于弹簧测力计,挂上用细线拴住的石块,并且让学生记录弹簧测力计变化,让学生发现石块受弹簧测力计的影响,其数值不断减小。再将石块放到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示数。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测力计变化与向上托的力量。最后由教师点明浮力概念。事实上,浮力大小直接影响实验活动与教学设计。

  二、物理实验与生活实践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都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教学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物理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与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在挖掘教学资源的同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增强现实生活与物理实验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方向”时,教师可以借助《刘三姐》中的抛绣球,将绣球作为实验材料,让全班都参与到课堂实验中。

  三、利用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来看,很多老师都存在这种误解:课本中的小实验都是课外知识,和考试没有太大关系。在应试教育影响深远的今天,课本小实验经常被教师忽略,根本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些小实验具有贴近生活、取材简单、明了直观、容易操作等特征,不仅有助于学生领会所学知识,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例如,在讲“电磁铁”时,教师可以提供自制电磁铁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通过实验操作,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电磁铁的学习特征与制作方法。总之,学习兴趣作为保障物理学习质量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从学生感兴趣的领域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手脑并用,踏实细心地做好每一个实验。

  首先,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切实做好各种实验,使实验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讲座,修理或自制教具等。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在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实验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知道实验原理。第三,要知道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第四,要知道该实验如何做,要测量及记录什么。

  实验时,首先要对器材进行检查,了解仪器的用法;其次,要回组装器材;第三,要能按步骤操作。

  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清点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完成实验作业。

  全书共安排10个分组实验以及许多演示实验和实践性问题。其中大多数实验器材易得,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通过做本学期的实验,使学生能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测量,归纳出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和思维能力。

  二:本学期学生分组实验安排

  第二周9.10——9.1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七周

  第八周

  9.17——9.21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9.24——9.28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15——10.19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10.22——10.26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第十三周11.26——11.30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第十四周12.3——12.7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第十五周12.10——12.14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十六周12.17——12.21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中的电流

  第十八周12.31——1.4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

  一、注意实验方法和安全教育

  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就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因此,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教育,通过语言讲解、演示实验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另外,在课外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管,实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每一次课外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实验安全教育,让学生尽量远离实验危险。

  二、注意实验活动的小型化

  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方面尚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本身年龄较小,在开展课外实验时,如果开展的实验活动过难,内容和过程过于复杂,则在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实验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学生独立实验的自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小型实验活动。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将一张纸卷成筒状,在阳光或者小灯泡后面产生影子,从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性质);又比如,在演示惯性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将一张小纸条或者一块平滑的布条放在笔帽、杯子等物品下面,然后迅速抽出压在下面的小纸条或者布条,上面的笔帽或者杯子原封不动地立在那里,从而说明惯性的存在。类似的例子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这些实验的特点就是简便,容易操作,并且实验现象非常突出,在课外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小实验,对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与课堂实验相比,学生在课后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往往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做实验,是否愿意认真地做实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实验呢?这要求实验本身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实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的实验,这样才能保证课外实验效果。例如,纸杯烧水实验,当教师告诉学生用纸杯可以将水烧沸时,大多数学生都持怀疑和不可思议的态度,这个现象显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违背,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学生都愿意课下尝试,看看究竟纸杯能不能把水烧开。由此可见,比起教师的强行命令,实验本身的吸引力更能有效保证课外实验的有效性。

  四、鼓励学生自制器材

  与设备器具齐全的实验室相比,课外实验能够用到的实验器具十分有限,即使学生能够配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但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内容繁多,种类多样,再加上很多物理实验都带有一定的即兴性。例如,在做某一道练习题的时候,可能需要做个小实验,这个时候要求专业的实验工具是很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的开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制工具,学会利用身边器材进行实验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能拓宽实验活动的范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做彩虹实验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喷雾器就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获得,材料很容易获得,只需要一支圆珠笔、一个塑料瓶及一小块铁皮就可以了,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把圆珠笔拆开,卸下笔杆和笔芯(一定是用完的笔芯),然后用钳子把笔芯的金属头拔掉,得到一个塑料管,接下来把铁皮拿过来做成一个支架,保持笔杆与笔芯成直角,并尽量使笔杆和笔芯的端口靠近,这时候,再把塑料瓶的盖子上打上两个小圆孔,孔的大小以能插入圆珠笔芯为宜,然后把圆珠笔芯插入其中一个小孔,另外一个小孔就作为进气口。这样,一个简单的喷雾器就完成了。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简单的喷雾器演示彩虹实验了。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能够对课堂实验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因此,课外实验活动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与课堂物理实验教学相比,课外物理实验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并且会给教师带来更为繁重的工作量。因此,初中教师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开动脑筋,多积累一些课外实验活动经验,努力提高课外实验活动的质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外实验中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03-28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02-23

激发初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01-08

如何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1-20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12-06

浅议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2-23

谈激发初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03-09

激发学习兴趣 快乐学习数学03-29

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08-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