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通用12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1
一、数学语言的含义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符号语言,另一种是直观的图形、图像语言。数学符号和图形、图像是数学中的“文字”,通过它们表达概念,判断、计算、推理、证明等思维活动。
二、数学语言的功能
按照数学符号和图形在数学中的应用,数学语言的功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数的字母或几何图形的符号.具有确定的符号意义的功能。如在代数中,用“a.b、C ”表示已知数,“X、Y、Z ”表示未知数,几何中用“ ”表示角,用“△”表示三角形,用“∥”表示平行等,这些是数学中的象形符号。
2.数学符号具有形成数与数、数与式、式与式之间关系的功能。符号“=”表示数或式相等,“>”、“<”分别表示大于和小于,“ ”、“ ”分别表示几何图形的相似与全等关系。
3.数学符号具有按照某种规定进行运算的功能。符号“+ ” 、“一” 、“× ” 、“÷”分别表示数或式的加、减、乘、除,“ ”表示乘方,符号“sin”、“cos”、“tg”分别表示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正切,“s:”表示方差。
4.数学符号具有约定辅助功能。符号“△ ”表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fl” 在数学中起辅助功能的作用。数学符号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内涵深刻、丰富简明的数学语言。
三、数学语言的特点
1.一般性。研究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地用简明而基本的'语言去解释世界,数学不仅是事实和方法的总和,而且是用来描述各门科学和实际活动领域的事实和方法的语言。
2.简洁性。数学语言具有明显的简洁性,它尽可能用最少的语言符号去表达最复杂的形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某个数学规律,比用自然语言要简洁得多,例如勾股定理,用自然语言需表述为一大段话,而用数学语言则简单明了 数学语言大大缩短了语言表达的长度,使叙述、计算和推理更清晰、明确。
3.准确性。自然语言具有多义性,含糊不清,而数学需要准确而清楚的语言。每一个符号、式子只能有一个意思,一个数学符号确定表示某个意义后。一般不再表示其他意义。在数学语言中可能出现含混的情形只是极少数。例如几何中表示三角形的符号“△ ”.与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符号一样,但即使这样,从上下文的意思,仍可判断它们的确切意义,不会发生混淆,从而明确区分。
四、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是一种形式化的符号语言.数学内容就蕴涵在这种形式化的符号语言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数学就是教数学语言,学数学也就是掌握数学语言。
1.把直观和数学语言建立联系。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律,学习数学也不例外.感知是学习数学语言的初始环节。数学语言中,名词、术语是量与空间形式的抽象,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学概念,既是数学的特点,又是数学的优点。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就十分抽象,加上用符号表示。从而使概念更抽象化,因而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形象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真正使学生掌握概念符号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2.注意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 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常常用数学符号表示,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防止概念、原理与数学符号脱节,注意充分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例如,在绝对值概念的教学中,引人符号laI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符号laI的涵义和实质:
(1)应使学生从正面理解Ial的意义,它表示的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并给出几个具体数,如a=3,一5,0,求绝对值I al;
(2)从具体数引出laI的值的范围为非负数,即l al≥0:
(3)引导学生从反面理解lal的意义,若lal=4,则a为多少?结合数轴上的图形,得出a可为两个值,以加深对绝对值l aI的理解。符号只是代表概念的物质外壳,如果学生不了解符号的涵义,不理解数学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只是一知半解地使用它,那么他们的知识将是形式主义的、无益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给数学语言赋予具体内容,并通过符号、表达式的形式结构,了解其本质内容。
3.重视数学语言中语义和句法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其原因之一是在数学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的配合不当。形结与内容脱节,实质上就是数学语言的符号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脱节,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这可能由于在教学中对数学语言的语义注意不够, 以致使学生将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时产生困难。许多数学符号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条件,如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若方程有解.则判别式△ ≥0,要结合实例,随时提醒学生,不能忽视数学语言中的条件,不能滥用数学符号。
4.把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适当结合。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是有困难的,他们必须通过自然语言去理解数学语言 初中代数和几何都是数学语言的入门,在教学中,凡引进的数学符号应当用自然语言作解释性说明,使学生理解符号语言的语义,即它的内容和意义,并明确符号语言的句法,即符号语言的形式、构造、规则.才能使学生懂得这些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数学内容,否则将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表面化,使形式和内容脱节。
5.循序渐进训练数学语言的叙述。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描述过程、概括结论、说明思路,让学生渐渐从不知如何开口,到会用,进而善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具体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数学语言训练,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1)模仿叙述。教给学生一种说话的模式,让学生仿照模式进行思考回答,体会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2)简化叙述。让学生用尽量简洁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思想。
(3)准确叙述。把自己的思想转化成符号或图形,准确表现思维的过程。
(4)推广叙述。由一个问题推广到一类问题都能用数学语言叙述。
(5)辨别真假。将错例呈现出来,通过争论来辨别其错误所在。
(6)独立叙述。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6.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数学教学过程必然伴随交流过程。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交流对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形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通过交流.学生能把自己的思想以自然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比如把一个概念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用图来表示实物模型,转化成符号或语言等,进一步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2
摘要:
通过讨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五种教学语言特点,分析这五种教学语言各自的优点及正确运用能带来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口头语言 体态语言 实验语言 板书语言 媒体语言
在新课标的推行及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无疑是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老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一、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言也是老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口头语言相对其它语言来说最大的特点的是它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强,通过口头语言的,老师可以将知识和情感完整和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缺点是时间的延续性差。所以,老师要充分掌握口头语言的特点,趋利避害,老师的口头语言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做到准确、精练、生动、清晰,力求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任务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
⑴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的持久性差,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口头语言和文字不同,时间延续性差,因此老师在讲课时最忌语言拖沓、冗长、繁琐复杂,否则学生就很难完整地记忆和理解。老师口头语言应该简短精练、富有层次,不拖泥带水、重复啰嗦。同时,口头语言的灵活性强,所以有些老师不免有些随便,但学生很难将整节课的老师所以有话都听完记住,如果学生刚好听到和记住“随便”的话而漏过正确的内容,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响,老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强调严密准确和逻辑性。例如,对于同类项的概念如老师说字母与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学生就会造成“a2b与ab2是同类项”的现象。对于学生回答中的语言不严密的地方,老师也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指出,默移潜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⑶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中,这一点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的课程要求教师走下千百年以来”师道尊严”的神坛,与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做一做,练一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那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上该门学科的。课堂上老师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使学生热爱你和你所教的学科,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切和蔼的语言还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很难想象一位从来不苟言笑、语言生硬的老师能让学生大胆的进行质疑和回答。
二、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教学如果能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为老师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节奏,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科学间的情感交流。
⑴表情语言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面对面进行交谈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对方交谈时的表情获得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应恰当利用表情来帮助教学,会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如课堂上有学生开小差,一个严肃的眼神使他迅速改正;学生回答对问题,一个赞许的目光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励。学生在认真听课时,一般都会盯住老师的脸,如果一位教师总是一种表情,就会使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于缺乏变化而容易分神。老师的在讲课中随着知识讲述而起伏变化的表情,还可以还是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人性本质,避免知识的机械性。如讲述一位科学家的成就时,一个崇仰、神往的表情胜过任何的语言陈述。
⑵手势语言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做老师这一行的人,说话时特别喜欢打手势,其实这是一个职业习惯。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都喜欢使用手势语言,因为手势动作和表情一样,都是老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使满堂生辉,增强教学效果。手势有时还可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语言
实验在验证数学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它的语言无法比拟的。很多数学知识如果只是单纯从课本和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学生经常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过实验语言却可以无声胜有声。
⑴实验语言是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工具。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将不单要求学生机械的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使用实验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实验就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若能运用好实验语言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由感知兴趣提高到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完知识发现、形成、拓展(质疑、假设、验证、结论、运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方法。而且数学的实验和科学典故、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经验的提炼,避免科学的给人哪种冷冰冰的感觉,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特点,从而产生科学情感和科学思想。
⑵实验语言是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充分训练。要真正观察好一个实验,就要求学生充分集中精力,发挥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把握住观察的重点,训练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对注意中心调整和运用能力。
⑶实验语言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创造知识能力的最好训练。新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又是以前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我们运用好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和设计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最好方式;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和寻找规律,更可使学生完成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更高层次。同时这种让学生自己在动手中所形成的知识要比课本和老师讲述要真实和牢固得多。
四、板书语言
板书不是讲授内容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板书语言受空间限制较大,但时间延续性、对重点内容突出性强,老师的板书应做到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
⑴板书的计划性 要求老师事先要吃透教材,将学生最容易忘记、混淆的内容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板书的先后顺序还能使学生看到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看到思路和方法。而通过板书的位置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不同,把握到知识的脉络框架。
⑵板书的启发性 板书的空间限制性强,老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板书,所以对板书一定要强调其的启发性,利用几个简短句子甚至一个大的问号或文字所加几个点,将学生的心中的疑问和好奇心吊起来、引出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探究,帮助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⑶板书的规范性 板书的时间的延续性强,不象口头语言过了就过了,它会留在黑板上,所以板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的要求都更高。统一风格的规范性板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重点和记忆的规律,形成良好记忆和思维习惯。一个规范、完整的板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美,还体现出老师个人对艺术和美的理解和表现,坚持下来可以薰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使学生自觉地鉴别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五、媒体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电教媒体,不但可展示内容中的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宽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把具体和抽象结合。例如,在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可以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从而揭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又如,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研究中,利用电脑显示△ABC和△A’B’C’及直线L,再通过动画演示其折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轴对称的定义,并指出对称点、对称轴、对称线段等概念,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多媒体的动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因此,能促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问题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种语言也各有其优缺点,是相辅相成的,过度依重于一种语言,会使课堂变得呆板枯燥、缺乏变化,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规律,使教学效率变低。各种教学语言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阐述能力也各有长短,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吃深吃透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自身和教学的规律,有针对性的设计、运用好教学语言,取长补短、趋利避害,让课堂摇曳生辉、新奇多变,紧紧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让课堂起伏松紧得度,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的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会有更多的“语言”进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但只要我们把握住各种“语言”的自身特点,灵活的运用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3
内容摘要: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课堂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不仅应该具有准确性、科学性、简明性、精练性、生动性、形象性;而且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亲切、幽默,具有激励性,富有感情。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 教学语言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课堂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课程改革呼唤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那么作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就必须准确科学。对于数学概念、定义必须准确的表述,必须准确地揭示其内涵和外延;对于数学定理规律的表述必须严谨,准确地提示它确定的重要条件。摒弃生活语言中的感觉和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的掌握概念、领会定理,并形成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比如在教学平行线定义时,一定要说清楚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果无;同一平面内这个定义就不成立,就扩大了概念的外延。
(二)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简明性、精练性。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表达就应该简明、精练,不可拖泥带水,翻来覆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管住自己的嘴巴。摒弃非数学的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后行,想想这是重点、难点吗?想想对课堂进展和学生发展有无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教师应该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墨如金、言简意赅。
(三)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生动性、形象性。
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更明确的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数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为学生的认知带来不小的困难。但众所周知,数学构成内容‐‐空间性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生动恰当的比喻,形象通俗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亲切、幽默。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个性得到张扬,素养得到提高。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树立全新的学生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通过自己亲切、和蔼、自然的语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其情感,融洽其关系,在加上和蔼的微笑、亲切的眼神、丰富的手势等身体语言必然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收获新的知识。前苏联教育家斯威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rdqu;我们的学生每天一堂接一堂的40分钟的课,加之数学内容的本身呆板枯燥,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就应尽量使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以使学生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师的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艺术魅力。幽默的数学课堂语言应具有深刻的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开启学生智慧,提高思维质量。
(五)数学课堂语言应具有激励性。
有道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那如何才能授之以欲呢?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语言功能,通过语言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已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教学中对学生记理性语言应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
(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富有感情。
许多教育家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也就是说情商或者非智力因素要比智力重要。所以说作为教师就应该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这些就离不开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气氛的渲染和对学生心灵的呼唤,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新知活动的进行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在饱满感情的支配下,教师课堂语言也必将是抑扬顿挫的、富有感染力的。
总之,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落实素质教育,践行新课程的重要途径,既能体现教师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又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4
一、语言要准确、精练
准确、严密是数学的突出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述时应努力做到停顿得当、准确无误,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的表述更要分毫不差。语言精练也是一名优秀数学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的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要干净利落,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经常频繁使用“口头禅”,不仅降低有损教学语言的连贯性,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二、语言要通俗、形象
中学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转换处理,善于运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事例,运用通俗易懂、直观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明朗化,达到学生易理解、易接受的教学效果。其中,比喻法最简单有效。得体的比喻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而且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到一种会心的微笑,使学生在获得美好感受的同时,还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欲望。例如,针对一些学生在解答分配律题目时经常出现漏乘的`现象,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假如A楼住的全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春节自己去拜访的时候,如果只拜访一楼的,不拜访其他楼层的,其他亲戚肯定心里不悦。乘法分配率同样如此,在乘的时候要先乘近的那个数,再乘远的那些数,可不能漏乘。通过这样一举例,学生出现漏乘的现象一下降低不好,正所谓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重要性。
三、语言要幽默、活泼
一堂课,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效果肯定大不相同。教育家斯维特洛也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利于调节学生学习情绪,有效组织教学,还有利于增添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些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课堂上时常出现学生情不自禁的笑声但学生秩序良好,这无疑得益于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的运用。如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有教师授课时有个别学生在底下睡觉,针对此情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说:“啊,看来我的课讲得非常好!大家看,有的同学都因我的课而陶醉了!看看是不是还津津有味呢?”全班学生因此而笑,这个学生醒来后很不好意思,从此之后一直专注听讲。这位教师的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肯定比揪住学生直接训斥的效果好得多,而且也彰显了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学中,一些顺口溜的总结运用会机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课堂锦上添花。顺口溜语言形式活泼,不仅读起来脍炙人口,而且用起来轻松自如,对提高解题效率大有裨益。如学习对称点的坐标内容时,总结如下顺口溜: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四、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感悟到这一点,时常会将自己的目光洒遍教室每个角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正在注意自己,可以用严厉的目光来警示正在违纪的学生,这种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而且还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无声中就控制了课堂秩序。因此,教师应善于将有声的语言艺术与“无声的语言”艺术相结合,达到和谐的课堂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肢体语言的时候不应刻意,避免过多的重复和夸大、夸张的动作,当然,更不能有有损教师形象的动作。
五、语言要饱含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说教师语言表达要饱含情感体验,只有发自内心的包含情感的语言才具有感召力和表现力,才能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它不是某一学科的专利,数学教学中也同样需要它。教师心情愉悦,课堂倾注情感,教学语言富有感情色彩,更容易激起学生积极地情绪体验,促进师生情绪互动感染,达到“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的效果,从而创设高效课堂。反之,教师情感低落或消极,师生易产生情感隔阂,进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教学语言的情感表达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将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正确表达教学内容的同时,传达蕴含其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体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此外,情感表达时语言的节奏感,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都要恰到好处。
六、小结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是一门很丰富但又很难掌握的艺术。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者都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精神把握好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有效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将中学数学中那些抽象的、深奥的知识具体化、明朗化,使学生易懂更易接受。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相信通过努力学生“闻其一,盼其二,听而思,思而得”的局面最终会呈现在自己的精彩课堂。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5
【摘要】教师的语言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还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记忆、思考、想象等智力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精准明确的提问语言,可以导引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思考;精练流畅的过渡语言,可以完成承上启下的转换,让课堂完美无痕;精确优美的评价语言,可以渲染美好的意境,触发深远的思考。
【关键词】简约,精确,优化,丰富
“语言之外无教学。”这是教学语言之于教学重要性的精辟概括。教学活动中,讲解、点拨、启思、评价……可以说,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教学语言。《学记》中有记载“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言中之意,良好的教师口语是使人“继志”的前提,也是“善教”的标志。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作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技巧的人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丰富性,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也是如此。
一、精准明确的提问语言,可以导引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思考。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语言比较干瘪、零碎,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指向知识教学的,较少有突出课堂教学主干的结构性问题,随意性很大,无效提问多。提问方式上,问答式、解答式多,疑问、追问、设问等几乎没有,更少见带有启迪、质疑、激励等情感语言。
例如:(上课开始,出示一组分数)老师这里有一些分数,如果请你从中选出两个组成一道加法或者减法算式,可以吗?(生汇报组成的算式后)如果将这些算式分成两类,你想怎样分?如果根据所选分数分母的异同可以怎样分?(指着其中一道划分错误的算式)这个对吗?应该怎么办?有没有异分母分数可以做减法的?有没有考虑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算?等于3/4对吗?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对照折纸你发现是多少?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哪些人是这样做?哪些不是?……
这样的提问语言在家常课中常有。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的数学到底需要怎样的教学提问语言?
第一类,用于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地学习”。
“其他人对他所说的有什么看法?”“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有没有人用其他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或能用不同的方法对此作出解释?”“你能否使其他人确信这一结果吗?”
第二类,用以帮助学生学会更多地依靠自己去判定某一结果是否正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这为什么是真的?”“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你能否做出一个模型来对此进行说明?”
第三类,用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这是否永远有效?”“你能否想出一个反例?”“如何对此进行证明?”“你采用了什么假设?”
第四类,用以帮助学生学会猜测、发现和解决问题。
“你能否看出某种模式?”“这里有哪些可能性?”“你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建议?”“你认为他应当做出怎样的解释?”“你的解题方法和他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第五类,用以帮助学生把数学及其思想和应用联系起来。
“这与……有什么样的联系?”“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用到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些思想?”“在昨天的报纸中你有没有发现任何对数学的应用?”“你能否举出关于……的一个例子?”
这些教学提问语言,充分地显示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和位置。每一个提问都短小精练,但指向明确,价值很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回归简约和走向丰富应该成为数学教学语言的追求。所谓“回归简约”,就是数学教学语言要化繁为简,剔除那些毫无价值的“正确的废话”,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所谓“走向丰富,”是指教学语言要多角度、多层面、多样化,点拨、提示、启思、悟道、勉励……丰富多彩,精妙灵动。
二、精练流畅的过渡语言,可以完成承上启下的转换,让课堂完美无痕。
好的数学课堂的过渡语具有串线、激趣、启思的功能。观摩众多名特优教师的课,几乎每节课都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有高超的“搭桥”艺术,即善于精心设计和运用课堂过渡语。很显然,如果忽视对各环节教学内容的起承转合,课堂就会生硬、凌乱、松散,甚至于支离破碎,缺乏美感。
(一)对于知识面的过渡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
例如,在教学了“认识分数”时,当课始复习完“4只小猴平均分1个苹果,每只小猴分到1个苹果的1/4”的旧知,准备分第二盒没有打开盒盖的苹果时,老师的过渡语是“第一盒分完了,我们再来分第二盒,猴妈妈为了分得公平,她也会怎么做?”这里的一个“也”字,暗示了“平均分”“平均分成4份”“一只小猴1份”等不变的思路。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讲“分数的认识”一课,在认识“1/2”后,张齐华老师就问学生:“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一个“你还想”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蹲下来”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既尊重学生的自由,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激起学生求知的情趣,又自然过渡到下一步的学习之中,实在妙不可言。
(二)对于方法层面的过渡语言,要力求清晰精当。
例如,在教学含有“中括号”的计算时,当初步梳理了运算顺序后,老师安排了两组练习,第一组是按要求“添上符号”,第二组是“看算式说运算顺序”。第一组练习完成后,教师的过渡语是“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个游戏----添上符号。在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要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候不但要用到小括号,还可能要用到中括号,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看一看,能不能说出运算顺序,再把得数算出来。”
(三)对于思考层面的过渡语言,要力求启思简约。
例如,在研究“抛硬币”的可能性时,随着抛的枚数由1、2、3枚逐渐递加到4枚、5枚后,学生感觉到向上面的“可能性”情况越来越多,研究陷入困境。这时,老师用一句过渡语杀了一个“回马枪”:“千金难买回头看,刚才我们研究出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1/2,抛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1/4;抛三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1/8。从中你是不是能发现点什么呢?”
三、精确优美的评价语言,可以渲染美好的意境,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的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力戒廉价表扬、肉麻吹捧、空洞无物,要是非分明、真实坦诚,这样的语言才有评价分量。数学课堂评价从其作用来看可以分为三种:
(一)诊断性评价。
张齐华老师在“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把它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张老师特意走过去,跟她握着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这样的评价与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赞同你的意见,但我誓死保护你讲话的权利”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里张老师不是“誓死保护”,而是“倾情呵护”!这样的评价语多么富有哲学意味,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这样哲学思想是熏陶。在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实践后,第一个女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知道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张老师又评价说:“你的退让让我们更接近真理!”“你的退让让我们更接近真理!”我认为这里的评价并不十分恰当。第一个女生是很有主见的(有思想的前提。)她并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退让与妥协,而是她自己在参与辩论,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经过自己思维的内化,转变了自己的观点。最关键的一点:并不是她的退让使我们更接近真理,而是她思维的参与使她自己也站到了真理的这一边!在接下去的环节中,为了引导学生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张老师这样评价学生:“都说实践出真知,数学讲究的是深究,就这5个图形,难道你们就不想深入研究说点什么?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
张老师的这句没有说完的话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后面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系列问题都从这句没有说完的话开始。
(二)鼓励性评价。
例如: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主讲的张齐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对于这样一道题三年级学生比较容易解决,一般列式为:288-36×5=108。可张齐华老师点去板演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将式子错误列成:288÷36。看台上几千名老师、专家、记者顿时鸦雀无声,仿佛一根针掉下去也听得见,而台下的几个大胆的学生窃窃私语:“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真是的,丢人现眼。”板演的学生如背生芒刺,脸涨得通红,如果这时地下有一个裂缝他恨不得钻下去。张齐华老师赶忙示意大家安静,和颜悦色地对板演学生说:“你并没有做错呀!可能比我还紧张,以至于题目没有写完。”学生们不解地瞪大了眼睛,一副欲知究竟的模样。DDD机会终于来了,张齐华老师趁机引导学生用一种新的方法解出这道题:36×(288÷36-5)。板演学生高高兴兴地回座位去了。张齐华老师的机智在于将错就错,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良好思想境界。北大的一位教授说过:三流教师教学生的知识,二流教师教学生的方法,一流教师教学生的思想。教师的品质和思想不但在教学行为中表现,也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显现出来。“你并没有做错呀!可能比我还紧张。”一句简单的话体现张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之情,从另一方面显现老师对教学过程的驾驭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因为张老师深刻领会了教材的内容,博览群书;因为张老师对受教育者的无私热爱,平等对待,才能以智慧的语言主导教学。
(三)导向性评价
张齐华老师的语言富有磁力,常常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蕴涵着元限的意趣。如“省略号来得太迟”“边做作业边思考,再作出决策”“不要忙于下结论”他时刻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一位学生在写36的因数时,漏掉了2。面对学生的错误,张老师幽默地说道:“看了以后,你想说点什么吗?”“听听他是怎么找的。”“有很多人一个也没漏掉,相信他们一定有窍门,一起看看吧!”……一句句简短的心灵对话,一个个与学生心灵交汇眼神动作,无不渗透着关爱。
每一种评价者有其独特的作用,如使用不当,不仅会导致学生积极性的缺失,还会造成课堂时间的隐性流失。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人说,语言的舒展即是思想的流畅,语言的优美源于思想的精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教学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要能贴近儿童的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从美学的角度来考量,数学教学语言不仅要形象生动,更要简洁精确,“丰而不余一言,约面不失一词”,简约而又丰富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特色的“招牌”。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教育过程》布鲁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三个美学趋向》王锡宁2005年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6
一、数学教学要重视语言的规范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上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概念要准确把握,不同的内容不能混淆,不能因为一字之差,引起学生的误解"例如,轴对称和对称轴、和的平方和平方的和、直线和射线等等都会是因为词序的颠倒或者一字之差,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要用准确、贵方的语言将数学中的有关概念表述出来;另一方面,数学的教学语言必须要有简约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不需要过于复杂抽象,要抓住重点,简洁明了,将抽象的定义、概念准确转换成学生可以理解的语句,用最简洁的语句表达重要信息,同时要避免语言的重复,因为语言的重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积极性,还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语言要有幽默性和有趣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幽默,将乏味的数学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诙谐幽默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新的知识"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性质时,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教师可以这样跟学生解释把三角形的每条边当做一个人,人多力量大,因此,两个人的力量大于第三个,从而形象生动的将三角形的性质表述出来,既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教师在讲到一元线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如学生人数、销售问题等建立对应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求解"教师通过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求解,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数学没有用处的观念,活跃数学教学课堂的气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语言要以鼓励为主
初中的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还没完善,容易受到身边事物和人的影响,而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受到父母或者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将语言和肢体动作相结合"教师只有做到语言和动作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例如,当提问某个学生问题时,学生沉默不语或者因为害羞而不敢回答,这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旁边,摸一下学生的头说:孩子,你很聪明,不要害怕,大胆的将你心中所想的说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第二,要将语言和眼神相结合"熟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心中所想都会从眼神中有所体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和眼神的结合,具体而言,教师在提问哪位同学解释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时,教师可以一边说:老师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各自的算法,请大家积极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运算过程,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一边用眼神扫视全班,与全班同学进行眼神交流,通过眼神,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心,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眼神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改变学生对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能通过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语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课堂语言策略,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透过教师艺术性的语言,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提高教师授课效率"。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7
小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师的语言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考虑学生的语言发展。只有做到准确清晰,合乎逻辑性,富于启发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儿童化,幽默风趣,才能调动学生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语言富有艺术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数学语言要准确清晰,合乎逻辑性
小学数学概念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内涵,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概括性。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明白、简练的数学语言进行层次分明的概括与表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决不能随意删减、增加、调换,更不能故弄玄虚,旁征博引,离题发挥,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层次不清,学生听起来抓不住要领,对容易理解的反而混淆不清。如“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用词不当就会引起学生错误的理解。如“大人高4米,小孩高1米,大人比小孩高几米?”这种说法既不准确、不科学也不符合逻辑。
二、教学语言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态度
语言的随和可以激发学生巨大的潜力,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积极追求。如:讲一声“请你回答。”学生回答完毕讲一声“好,请坐。”当后进生有一点进步和取得一点成绩时说一声“今天××同学表现很好,希望他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话语不多,但这是感情的交融,是学习内在的驱动力,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火花。
三、教学语言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质疑问题
教师要善于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丰富的思想和联想,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既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切不可常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懂不懂”等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就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呢?做成方的行不行?”就能启发学生围绕圆的性质这条线索去思考,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上达到新的高度。
四、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教师语言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广泛的知识,还要善于把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为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教师要借助于自然协调的手势、表情等态势语,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同时还要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如:“这个,这个……什么呢……什么呢?我说,我说”等等千奇百怪的口头语。一堂课就重复百余次,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有的教师过多使用指示代词,一味地“这个,那个”“这个三角形的这个角等于那个三角形的那个角……”这样学生看不清他指的是什么,也根本无法理解他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因此,教师不良的语言习惯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力,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时某一数学问题比较枯燥无味,可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事例,多点幽默。这样,可引起良好的辅助作用,唤醒学生听课注意力,调节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比例尺的含义”前,教师可以有意问:“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学生一时不敢明确回答,教师幽默的问:“邮局卖油的吧?”学生齐答“不是”,“那是什么?”在学生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教师自然引出“比例尺是一种特殊的比。”
教学过程就是让教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数学之美,美不胜收。数学是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科学,只有勤于思考,努力钻研,才能领略数学“天地”里的“无限风光”。
总之,教师课堂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语言水平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8
摘要: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标、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的教学语言,本文旨在探究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
语言,艺术;数学教学
一、严谨准确,滴水不漏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严谨是科学性的体现,教学中要表达一个数学概念、定理或书写一个符号,表达时必须严密、完整、准确无误,不得信口开河,更不可随意编造,任意发挥,例如,“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决不能简单地说成“过三点确定一个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决不能把“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省略,数学符号语言和数学形式化都体现出数学对严谨性的追求,因此,数学教学语言还表现在引导学生正确读式,恰当地使用“当、仅当、当且仅当、和、或、且、都、不都、都不”等关联词。
二、语言精练。概括性强
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比如,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口诀来精炼地表达一些知识,例如,在总结有理数运算步骤时,我是这样给出口诀的:一分类型,二定符号,三求绝对值,在规范学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一对中,二合线,三读数,使用了这些精炼的语言,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起课来语言哕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最终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渐渐地对数学也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师真是吃力不讨好。
当然,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概括性,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数学的严谨性,必要的表述绝不能随意省略,课堂中,教师应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这样教师的语言便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及时表扬,重在激励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教师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夸赞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即使学生错了,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再对其进行一番鼓励,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教师到厌恶数学学科,因而,平常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用“你答得很好”、“非常棒”、“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掌声鼓励一下”等这样的话语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激励和震撼,肯定会情不自禁地去努力学习数学。
四、语言幽默。增加趣味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址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使他们感到“学习乐”,继而“乐于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讲有理数加法运算中的异号相加时,在如何确定和的符号时,我是这么说的:“这个和的符号就像墙头草,谁的势力(绝对值)大,他就跟谁跑!”学生在一片笑声中立刻理解和记住了异号相加和的符号应该如何确定。
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那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
五、无声语言。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比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是用食指指着对方,还是手心向上有请这位学生,自不必我说,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于在课堂上回答出色的学生投以赞许、嘉奖的目光,有时效果会比几句夸奖还好;对于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投以严肃、谴责的目光,有时远比大声训斥两句要好。
以上所谈,仅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肤浅体会,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标、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到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中来,使得合理的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帮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9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处于小学的学生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而且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这些共同的因素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学习工作。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并且,课堂的提问实质上依然是教师的知识传授。同时,又能够在师生的交流中完成彼此之间的情感交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然,这种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师在提问中所使用的语言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问能够完成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课堂的注意力本就容易分散,而数学课程又是令学生头疼的一门科目。因而,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上更容易出现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课堂的提问显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形式之下,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从而慢慢进入数学学习的正常轨道之上。而一旦学生能够以正常的心态进入学习的状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其次,提高学生的活动热情。课堂本身是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的。这种严肃性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视。但是同样,过于单调的氛围却让学生慢慢进入数学学习的疲软状态。而课堂提问却能够召唤学生进入良性活动的状态中来。而且,当这种互动具备了稳定性之后,学生会形成提问或者询问的习惯,并慢慢促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活动,也必然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对于帮助小学生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后,提问能够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在小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面对他们所不喜欢甚至不适应的数学课堂中,很容易出现开小差和交头接耳的现象。而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安排提问的环节,看似令一学生措手不及,实际上却也是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数学课堂的秩序得到正常的维护,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价值,也要真正理解提问的语言艺术内涵,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提问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也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明确目的,确定提问顺序
相关研究证明,教师在提问环节如果能够完成连续的提问,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如果问题得以以有序地方式进行有效提问,那么就能够使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连续的提问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同时也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更深层次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提问顺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要真正完成这一具有完整意义的连续提问,教师就必须注重两大问题:问题的重点以及问题的层次。换句话说,教师必须完成一个具备目的性的`,有核心的连续发问。当然,这一核心问题的存在价值并不是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记忆,而是帮助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回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认真的态度精心设计核心问题,同时要保证问题求解的有序性。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核心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和讨论欲望的目的。把握问题切入点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环节时,应当准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的节奏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要达到这种精确把握,教师可以丰富设计问题的方法。
其一,设计生活情境问题。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体育课上,小明发现自己的前面有6个人,而自己的后面有4个人,那么请问小明所在的这一竖排一共有几个人?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同样以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的规律。具体的情境内容如下:“有学生a、b一同去看望教师c,(a+b)*c,然后这两个学生分别同教师握手可以得到:ac+bc,那么请问教师c握两次手的做法正确吗?如果学生a先伸手,教师c却先于学生b握手,即结果是a+bc,那么请问教师的这种做法对吗?结果很显然,在后一个情境当中,教师c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并用式子表示出来。对于初学乘法分配律的小学生来讲,其意义和结果都是很难掌握的,但是通过教师对这一式子进行情境的加工设置之后,很显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分配的“内涵”。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又在学生理解范围之内的情境问题设置,不仅能够简化教师讲解的任务,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形成完整的认识。
其二,以教材知识为切入重点。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陷入了提问的误区,在这种误区之内,教师过于频繁地向学生发出提问,不仅让学生产生过度的紧张而形成排斥心理,同时可能因为问题过多和过杂,让学生对于章节内容的学习形不成主次印象,造成课堂的无重点。而且,高密度的提问,会造成教师成为课堂的完全主导,而学生却成为被动的回答,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激发的限制。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好问题的提问数量。尤其是,在知识日益增长的今天,教师必须有一个问题提问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实际上就是教材。教师可以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掌握到的重点。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丰富问题特性 任何一个问题的设置都必须具备鲜明的特点,这既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语言艺术的要求,同时也是让学生对问题印象深刻的必然。因此,教师要想提升问题的效能,就应当丰富所设置问题的特性。一般来讲,问题可以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其一,聚焦性。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重新聚焦的方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陈述,以告诉学生他们的回答不正确的原因。例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四个相同的正方形能够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当学生回答是一个时,教师也可以继续深入解释,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的这一个长方形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对此,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只能是一个长为4宽为1的长方形?而不是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这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重复问出这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了。
其二,解释性。这种性质的提问一般是教师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解答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的时候,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问题解法。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中,对于25+8=?学生会使用计算器、数小棒等方式,教师就可以提问是否还有用别的计算方法计算的同学。例如,学生说使用分加:先将25分成5和20,然后让5和8先加,算出结果是13,再计算13+20=33。在数学中,一道计算题往往会有多种计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更多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释。这种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还能够形成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本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特性,以帮助教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障碍,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10
高中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给人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并不断精细、完善、完美的思维和认知程序、规则、方法,它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多方面的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是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表现手段,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和他们准确的数学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的备课内容设计要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所以要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制定分层的教学内容。习惯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以优等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了中下等生的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但最终以落脚优等生为归宿;而“抓中间促两头”,是以中等生为教学起点,这比起“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来得公正一些,但这是以优等生和学困生的部分无效和低效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中设计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
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恰到好处
首先要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
其次要合理配制课堂练习。数学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练习,这对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课堂内容起关键作用。因此,如何设计好练习,也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要优化课堂练习,让学生的练习练到点子上,练在易混易错处,使练习题的针对性强,同时注意内容的迁移,要有利于深化理解,活跃思维。这就要求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能体现新旧知识的比较综合以及对新知识的引申发展与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减缓梯度。当然,还需要设计适量的综合练习,允许学生不做难度大的题,精讲多练不能以时间论。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加强实践的操作练习。练习要有一定数量,但要与效果成正比。同时,一个知识网络是由知识点连续而成的,练习设计必须覆盖到该堂课的知识点,因此必须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技能的典型性,选题的针对性,力求小题量获得最好的练习效果,增强趣味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每位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实现教学目标要采取合理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也应该进行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特征。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训练高中生的口语表达
高中数学课从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发生、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感情的交流,育人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设计、回顾、小结,都是高中数学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功底。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高中生心灵,引导高中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高中生学习的轻松气氛。同时积极调动高中学生运动参与意识,让学生来组织活动,在老师有效的控制下,让他们畅所欲言。
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公式、定义、定理等叙述都是很严密的,是训练高中生进行口语表达的好材料。高中生在真正理解知识内在结构,逻辑上的关系后才能熟练背诵。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提问不仅要考虑知识的承上启下,而且也要考虑高中生的实际,使高中生稍加努力就能回答。
五、教学训练高中生的书面作业
高中数学的书面作业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由于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常常会出现学生几何证明题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应及时指导学生分析思维上的原因,帮助纠正。作业的`书写是学生思维的直接表达结果,正确的思维影响规范的作业,同样规范的作业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
规范的高中几何作业格式,对培养高中生正确的逻辑推理能力尤为重要。在高中几何入门教学时,对几何语言书写能力的培养,应从最基本的语句书写格式开始训练,紧紧抓住基本语句规范书写以后的良好逻辑书写能力,在數学作业讲评时,数学教师要对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加以评价,从而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教师不仅能从高中生的书面作业中享受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乐趣,而且一定还会捕捉到高中生书面作业的各种问题,从而指导高中生正确的思维学习和出发点。
六、加强高中生三种数学语言转换
高中数学的定义、定理中用文字来描述的称之为文字语言,像(a+b)(a-b)=a2-b2这种用数字、字母、运算符号来表示的语言称之为符号语言,用△表示三角形,等称之为图形语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特别要注意这三种语言的转换。
总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精妙的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必须注意语言修养,力求生动形象、准确凝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调语气引人入胜,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才能完美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并取得最佳效果。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培养。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11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语言以其精辟、生动而又循循善诱的艺术特征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如果在遵从数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将数学语言艺术化,必定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吸取数学知识,拓展数学学习思维,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利用语言艺术达成精彩的数学教学效果呢?现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的语言,体现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的语言指导也必须准确、具有逻辑性,不能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而忽略了数学的科学性。例如这样的题目:给二年级学生发跳绳,每班发2根,共8个班,一共要发多少根?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列出以下几种解答方法:(1)8×2=16;(2)2×8=16;(3)8+8=16;(4)2+2+2+2+2+2+2+2=16。对于第(3)种答案,教师提出了质疑。师:你认为这样对吗?生1:我认为是对的,先发给每班1根,一共发出去8根,再发给每班1根,又发出去了8根,即8+8=16。师:可题目规定的是每班发2根。其他学生也提出质疑。生2:这道题目是求8个2是多少,相同加数是2,而不是8。生3:每班分2根,是说一次就拿2根,不是1根1根地分。在这个案例中,学生8+8=16的答案出现了逻辑错误。8+8=16表示的是2个8是多少,意思是说有2个班,每班分8根跳绳。这样就有悖于原题目的要求,随意变换相同的加数,混淆了科学概念。教师这时应该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理解“每班2根”,通过交流做到语言准确,使逻辑错误得以纠正。
二、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将一些数学知识幽默化、生动化。例如,讲解“长度单位的进率规律”时,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容易混淆,此时教师可以将他们的关系比作祖父、父亲、儿子和孙子,其中经常应用到的“1米=100厘米”知识可以比喻为隔一代的“祖孙关系”。如此幽默与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欢笑中理清了长度单位的进率规律。
三、巧妙的导入语言,优化数学思维
1.针对性的导入语言,启发思考方向
教师的导入语言应体现指向性。如二年级下册“统计”的一则案例,教师出示动物运动会场景图,目的是引导幼儿运用统计概念算出运动服共有多少件。但这位老师一开始是这样引导的:“你们想从图中知道些什么呢?”这种指向不明确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有的说想知道谁得了冠军,有的说想知道谁是最后一名,没有从图中提炼出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如果换一种直接的导入语:“每位长跑运动员需要一件红色运动服,每位跳高运动员需要一件绿色运动服,红色和绿色的运动服分别需要多少件?”这种导入语言明确、清晰,学生自然就会思考:要知道红色和绿色的运动服分别需要多少件,就要数一数分别有多少只小动物参加了长跑和跳高比赛。
2.直观的语言,导入学习情境
如在导入“循环小数”知识时,教师让学生跟随“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拍打节奏进行击掌,而后语言引导:“像这样不停地拍下去要拍多少次?”学生答:“很多次,或者说无数次。”老师问“: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答“:是无限的。”老师说:“如果限定3分钟内,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回答“:是‘有限的’。”在如此直观而又情境性的语言中,学生层层递进地理解了“循环”“无限”“有限”等知识点。
四、鼓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增强信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进步与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是成正比的。有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有些犹豫不敢举手,细心的教师注意观察并请这类学生来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就立即给予肯定与表扬,并鼓励他们以后要更加勇敢,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后,学生就会变得大方又积极了。如果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也要鼓励:“你虽然只做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赶上!”或者说“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过没关系,能勇敢地站起来就已经很棒了。”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学生深受鼓舞,自信心倍增。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增加课堂情趣,激发学习兴趣;精炼语言,传播数学知识,巧妙导入,扩展数学思维;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借助语言艺术的魅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他还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
那么,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优化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教学语言必须规范
1.字的读音要正确。
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另外,在教学中多音字的读音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2.数学用词要准确。
教师对有关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二、数学教学语言必须精练
教学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要力求精炼,不罗唆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地进行概括,并且能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送最大的信息。
三、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逻辑性
数学语言中“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数学教学从揭示主题开始“步步生花,丝丝入扣”,要让学生目不转睛,跟着你思考、探求,最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靠的也是逻辑性。违背逻辑的语言,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困惑。
1.数学语言的逻辑性要讲究根据。
2.数学语言的逻辑性还应做到严谨。
三、数学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
1.语言的快慢必须和教学内容本身相一致.
如果是一堂课的开始,因为学生课间休息,精神松弛,有的没有很好的预习、复习,害怕老师提问而精神紧张。此时,教师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导入新课,课堂语言都宜慢,就像汽车轮船刚刚启动,有一个逐渐导入轨道航向的过程。当学生情绪已调动起来,思维进入正常轨道时,语言和教学进度可逐渐加快。
2.语言的声调要有抑扬顿挫
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有时教学语言要带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有时教学语言宜平缓清晰。
总是平淡低沉的声调或是慢慢吞吞的`声调,使课堂气氛太沉闷,往往会起到催眠曲的作用。
3.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恰当、灵活地运用"停顿"来控制节奏。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考虑的时间。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如果对数学问题用"连续"不间断的语言讲下来,则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四、数学教学语言要能展示感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语言里倾注激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感知教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思维,巩固记忆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将“理”传达给学生,必须做到“情通”,然后才有教育意义上的“通情达理”。也就是“亲其师,信其言”。
五、力求幽默风趣
1.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的语言变得风趣、诙谐,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教师的一句妙语、自编一个顺口溜,会让学生在一笑中放松紧绷的思维,在品味中调动积极思考的弦索。
2.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3、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六、有时还可用无声语言
1、表情语言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
2.手势语言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七、渗透符号化思想
我们能深刻体会到:符号以它浓缩的形式,可以表达大量信息。同时,运用符号化思想还能大大简化运算或推理过程,加快思维的速度,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但是对中学生来说运用符号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因为符号化有一个从具体——表象——抽象——符号化的过程。为此,必须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浅析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小纸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8-02
浅析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05-08
浅析幼儿游戏教学论文04-16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文(通用5篇)05-06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作用探究论文05-03
浅析广告传播中的话题设置论文05-02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读讲精练的思维训练08-22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04-12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论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