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课程的特点

时间:2024-08-11 10:52:52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学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特点

浅谈学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课程的特点

  第一,学院针对电力行业,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的发展方向,从事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特别是确定了“凝练方向、构建平台、汇聚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电气工程学院”的奋斗目标。

  第二,符合新世纪的要求,取得和加强新学科与专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本专业中包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城市供用电技术、高电压及信息技术与电力市场等专业方向,形成了以电气、电子和通信为一级学科,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省部级重点学科。

  第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与管理等本科专业形成了电气与信息、通信与电子、自动化相融合的学科体系。

  第四,明确编制每个专业的学制与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基本要求、学时与学分、主干课程、总周数分配、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专业选修等,进行学科建设。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力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与发展,获得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和门类齐全的选修课外,主要的必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信号与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电器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等。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一个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目标是电气工程师。毕业去向: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计划院、电力建设部门、发电厂和科研开发部门等。

  二、本科生教育课程的特点

  1. 在课程编制原则上的特点

  (1)在课程编制原则方面。强化基础工程教育而扩大基础的原则;知识构造与学科全体的优化原则;培养一定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是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在保障互相结合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上,增设相应的学科。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的教育方向在新环境下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建成专业结构合理、科研平台先进、研究成果丰硕的服务电力行业,面向社会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科。

  (2)在课程设置构造方面。降低理论课程的工程学时比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学时比例,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每个学科的理论教育每个学期平均周数为14 ~ 16 周,但公共有实习与综合实验,特别在专业与专业必修课教学中上机课程比例高;降低必修课比例和增加选修课比例,让学生自主选择。

  2. 在课程设置与学时配置的特性

  (1)在课程设置方面。原则上学校安排基础外国语教育,学院安排专业外国语教育。基础外国语教育1 ~ 4 学期间每个学期平均4 学时。1 学期为60 学时,2 ~ 4 学期分别为64 学时,学生每个学期要达到一个级。外国语主要是英语。专业课程不是各专业规定的核心课程,而是专业方向上的特色课程。

  (2)在学时分配方面。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分配每个学科的是一个特色。各学科的学时、学分与比例见表1。

  各学科学生在上大学期间总学分在192 ~ 200 分,总课内学时平均在2486.4 学时,其中必修课程平均占66.3%,专业必修课程平均占16.12%,集中进行的种类教学环节平均占18%。

  3.实践教学的特点

  如表所示,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占总比例的近1/5。

  (1)实践教学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在每个实验课程中计算机应用比重较大。例如,“工程电磁场实验”课程在ANSYS上让学生进行电磁场数值计算,“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利用Pspice 分析直流、交流动态电路。“发电厂与变电站仿真模拟”与“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利用PSCAD/EMTDC 等进行仿真。电力系统综合实验,高电压综合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等专业方向,综合实验课程也逐渐强化。

  为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创新基地的活动,学院建立健全了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

  ①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实验室面向学生全体开放,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申请到基地进行工程实践和创新活动。

  ②开设一系列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可供学生进行“点菜式”选做。

  ③教学计划内的实验项目,采取预约的办法,对学生实行时间的开放。

  ④教学计划外实验项目,对学生实行实验内容和时间的开放,既可通过实验室设立自选实验课题,进行创新设计实验,也可通过自行拟定的科技活动课题或参加各实验室设计类竞赛课题,到相应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2)课程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比重也较高。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谐波与无功补偿”课程进行基于MATLAB 滤波电容器设计,“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课程进行基于MATLAB 电力系统数字建模,“工程电磁场”课程进行基于EMTP 电磁暂态仿真,“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进行基于PSASP 电力潮流计算,而“电力系统潮流”、“电力系统暂态”、“电力系统过电压”与“故障分析”等课程大体是上机课。

  (3)实习中计算机的仿真实习比重也比较高。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电力工程及其管理专业的“发电厂变电站仿真实习”、“发电市场仿真实验”、“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力零售市场仿真实验”等课程是其代表。

  (4)在新课程开拓方面,学院继续拿出符合每个专业培养目标的新课程或不断修正补偿已有课程内容的工作。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中“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直流输电与FACTS 技术”、“GIS装置与绝缘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等,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中“电力系统数字仿真”与通信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课程符合21 世纪发展水平的要求。

  4.学科建设与课程编制的优越性

  (1)在整个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较高的计算机水平的情况下,学生们在大学期间不但掌握了如MATLAB、ANSYS 等工程应用软件与EMTP、PSASP 等电气部分应用程序,而且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成为能够从事专业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较高。学生在大学期间1~ 4 学期学习外语,使其能掌握一门水平较高的外语,并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学院对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严格要求,强调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并明确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与生产实际、工程实践、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相结合,难度相当,分量合理,过程完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并使优秀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目前,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科研、工程和社会实际的比例高达96.4%,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部分专业达到了100%。优秀论文约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15.3%,良好的占41.5%,中等的占31.2%,及格的约占11.5%,不及格的约占0.5%,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要求。

  参考文献:

  [1]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教学课程案,2006.

  [2]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宣传手册。2007.

  [3]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8):14-15.

  [4]常汉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55-57.

  [5]朱晓萍。应用型本科电工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8):84-85.

【浅谈学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课程的特点】相关文章:

学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课程的特点03-09

浅谈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11-18

浅谈课程教学音乐教育论文02-17

浅谈建立初中物理学科资源库的必要性03-25

浅谈艺术院校中建筑设计课程的课程解读及设置特点分析11-18

浅谈学科馆员的学科角色探析12-06

浅谈学习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11-18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12-10

浅谈语文教学的特点03-0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