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我们看到,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资本,生产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资本和技术构成相对较低,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困难,发展缓慢且很难做大做强。究其原因,除了外部资金、政策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围绕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 3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以下简称《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
有效的内部控制,通常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构成。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风险评估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它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它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它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它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那么上述要素控制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又在哪里呢?《规范》同样给出了答案——建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 “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认为对中小企业而言,“合理”二字尤其重要,控制尺度过严,可能严重影响经营决策效率,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快速发展;但控制尺度过松,又可能使整个控制体系形同虚设。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
前已述及,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要素能否发挥和怎样发挥作用,影响着控制目标的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早期的个体、私营经济,这类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中董事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企业内部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经营体制,缺乏分工制衡、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在经营层面上,通常企业内部机构分工混乱、职责不清。企业股东、管理者和广大员工整体缺乏风险意识,遇事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活动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通常以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和绩效考评等为手段,而内部监督机制是则是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因其生产经营规模和人员规模有限,无法配备足够人员实现以不相容职务分离为基础的一系列控制手段,亦无法设置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完成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缺乏严格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有的即使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但也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缺乏管理人才
内部控制着眼于过程,其成功实施来源于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但在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源于早期的私人小作坊,业主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内部控制不太熟悉也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这种治理层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许多中小企业里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在管理层和员工层面,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高管人员甚至普通员工的配置和选择上,更多地依赖基于血缘和亲缘的“自己人”,限制了优秀的管理人才进入企业,使得企业很难从外部引入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理念和体制。即使在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的企业,受内部员工固有的血缘和亲缘关系牵制影响,其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与建议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资金有限、人员有限,在这类企业中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更应该善用一切合理有效资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对于这类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本文提出如下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功与否,良好的控制环境至关重要。考虑到有限的资源,中小企业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着眼于企业的实际控制者,从最高层入手,提高企业治理层的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明白,正是这种让他们总觉得自己被牵制、被监督的制度体系,才使得企业资产多了一分安全、企业经营决策多了一分谨慎,从而使企业的经营少了一分风险,企业目标的实现多了一分保障。这一观念上的扭转将会使内部控制的最大阻力转化为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助力,是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其次,要借助企业实际控制者的力量,从经营管理层面入手,调整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分配,在保证信息通畅流动的前提下,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最后,要通过学习、培训、总结等方式,使基层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法制观,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控制文化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知、认同,从而最终在企业内部建立全员控制的理念和形势。
(二)建立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机制
中小企业要做到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特点和人、财、物的实际情况及控制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控制手段,科学搭建企业组织架构,科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范围。要尽可能地简单、高效、协调,既不能盲目追求面面俱到职能部门齐全,也不能因陋就简使得关键职能缺失。其次,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并根据各职能机构的职责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序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最后,根据所确定岗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才,通过持续的培训机制保证在岗员工的胜任程度,从而最终保证内部运作、控制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
而在内部监督机制方面,受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所限,我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去要求它们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监督通常可以通过财务部门或独立的财务人员的指定工作来进行,因为监督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合规性本来就是财会部门的基本职责之一。这类工作可以是日常的监督,比如对预算完成情况的总结和汇报,对财务报销业务和单据的检查以及对企业实物资产的定期盘点等;也可以是专项的监督,比如对某重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分析及盈利预测,或者对企业收发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穿行测试等。内部监督成功的关键是必须明确这类监督的动作由谁执行、向谁汇报,强调的是职责权限分工的明确性和监督的独立性。
(三)加强人员的配合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是由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共同完成的。由于在前面讲到控制环境时我们已经对企业治理层的配合进行了强调,所以在这里我们把重点放在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上。一方面,在人员的选择上,要摆脱原来多数中小企业采用的任人唯亲的选人用人方式。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要有能履行其职责的人来担任。要根据岗位选择合格的人才,并不断培养适合自身的人才。对于企业内部缺少的关键岗位人才,要依靠外聘手段挑选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端人才为己所用,充分发挥其才智,这对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使内部控制变成一个全员参与的大项目,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内控知识的教育,使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再小都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的观念,都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约束。只有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使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能更有实效。
(四)其他
当然,随着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理论、经验的不断提升,对于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逐步通过一些其他的新型控制手段来更好地“合理”保证实现控制目标,比如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来配合内部责权利的分解,比如在中小企业中引入ERP系统,通过流程的固化和运维权限的分解对主要风险点进行有效控制等。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立稳脚跟的那根“定海神针”。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让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研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01-01
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精选11篇)01-30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成本问题及对策论文02-19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12-02
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2-01
预算管理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12-04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7
大体积砼施工裂缝控制对策研究11-2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