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车辆器材保障研究
[摘 要]精确、及时、高效的车辆器材保障是夺取现代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受传统保障模式影响,我军的车辆器材保障在新环境下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运用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针对我军传统车材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对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车辆器材保障供应链建设,提高车辆器材保障系统效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车辆器材;保障
1、引言
车辆担负着与重要武器装备配套的任务,是战斗兵器的一部分。随着我军技术装备的发展,各种新型火器和技术兵器装备到部队,必须有车辆配套才能发挥兵器的效能。武器装备越现代化,汽车装备就越多,战争对车辆的依赖性就越大。未来高技术具有战争爆发时间短、对抗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突出特点,车材(即车辆器材,下同)的消耗量日益剧增,品种日趋复杂,战争对车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依赖性,精确、及时、高效的车材保障成为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未来战争敌我双方的对抗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物资供应链保障体系之间的对抗。
2、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就是为了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对供应链内某企业内部及跨企业之间的传统业务职能和跨越这些职能所采取的合作策略,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的协调。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理念的出现,给地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军事物流的发展,特别是车辆器材保障模式的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契机。
供应链管理思想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供应链管理具有战略整体性。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了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二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同步化的动作。供应链管理是以用户为驱动的,拉式的管理模式,集成了用户需求和企业合作计划、供应计划和生产计划等功能,以保证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间同步化地进行供应链管理。三是供应链管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它以EDI、Internet/Intranet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实现企业间同步化动作、适应市场需求,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四是供应链管理强调节点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要想在当前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 (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这个成本包括从运输和配送成本到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库存成本。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
3、我军车辆器材保障模式
长期以来,我军的车材保障机构为三级车辆器材保障机构。即总部、军区(军兵种)、部队三级。保障行动基本上采用“信息逐级汇总,器材逐级供应”的方式进行,保障模式是典型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在这种多层次供应体制下,器材从总部订货开始,按照下图所示的流程,即供应厂家、总部直属仓库、军区仓库、集团军(师)仓库、团(旅)仓库,最后到达汽车修理分队仓库。
这种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新环境下显现出许多弊端:
3.1 订货风险高
车辆器材的订货方式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商品,通常由总部机关根据各军区的需求(申请)汇总和现有库存的情况,采用周期性分批订货策略,统一向器材生产单位进行订货,这种订货策略的订货周期较长、批量较大,一旦订货需求信息不准确,将造成紧缺器材库存不足,无法恢复部队作战能力,而无用器材却大量积压,仓储费用居高不下的局面,浪费了有限的采购军费。
3.2 供货周期长
如果把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节点单位所消耗的时间称为一个子周期(如制造工厂消耗的时间为生产周期,总部、军区、军、师等各级仓库消耗的时间为物流周期)为了满足汽车修理分队的器材需求,要经过整个供应链的所有阶段的汇总、分析、预测和申请,因此,其响应周期应是全供应链的周期。这个周期是由供应链上不同阶段的子周期构成的。经过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得出,工厂制造和装配只占整个供应链运作中物流时间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业务处理、信息处理、订货业务处理、运输以及等待上,尤其是仓储等待的时间占整个物流周期的40%~50%。在现行的保障条件下,基层部队从提出需求到获得上级的器材补充往往需要1个月时间,而这种需求反映到生产厂家往往是半年甚至1年,无法满足器材保障的时效性要求。
3.3 各级管理机构缺乏交流,供应链缺乏柔性
车辆器材保障中,车材供应商、车材管理与需求部门之间的互相协作与沟通是实现保障供应链无缝连接的关键。而目前,我军内部的车材管理机构过多,多是上级对下级的业务指导关系,由于缺乏交流,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网络体系。一旦车材在基层单位发生缺货时,缺货信息逐级向上反映,造成了信息低效率传送。如果由于消耗的不确定性使需求信息失真,会顺着供应链逆向向上扩大形成“牛鞭效应”,以致造成对基层部队的器材实时消耗所需的补充做不出快速、准确反应,缺乏柔性。因此如何在器材保障中有效快速传送需求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车辆器材保障中运用新供应链管理理论,重新考虑器材保障供应链运作的管理,缩短响应时间、提供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供应链管理对我军车材保障的启示
4.1 建立器材保障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
解决当前我军器材保障问题的关键点是转换思想,供应链管理这种新的管理策略和思想强调供应链上各节点的整体性,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供应链管理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供应链管理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间的各种业务看做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企业内部发扬团队精神、企业外部竞争对手间的合作竞争,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企业外部供应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具有整体性,负责军用物资保障的物资系统,从全局的角度看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原来军队系统的装备器材供应链的各相关节点间由于自身利益(局部的)和局部的观念,并没有形成整体的战略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车材物资的分散,无序、混乱采购,削弱了物资保障效能和大集团消费的优势。因此,军队用户与军用物资部门之间、军用物资部门之间,供应商与军用物资部门之间就要建立整体协调的关系。当前,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保障体制已在运行,军用物资统筹供应正在顺利开展,军用物资集中采购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切都需要全局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想,可以说,这些重大举措与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性思想是一致的。
4.2 探索“直达配送”式的器材保障模式
目前,美军实行由总部直供到军的“直接补给制”,在实现器材快速保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直达配送式的器材保障模式省略常规层次和中间环节,进行一种点对点式的快速、高效、精确的物资保障。该保障模式强调第一时间“一传”到位。“直达”强调的是大间隔跨越,突出保障的快速性;“配送”则侧重物资保障的精确性和主动性。这种供应模式,体现了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的供应链管理思想,极大地提高了器材保障的时效性。特别是对于车材具有军地通用的性质可以就地取材,减少供应环节。因此,建设我军车材保障供应链一体化的同时,要在进行车材保障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集成上,积极探索直达保障模式在我军的应用,在部队和各级保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车材储备供应分队,配备各种先进、高效的运输工具,以确保各种应急保障的需要。
4.3 建设一体化器材保障信息化平台
供应链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强调信息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动作模式,这种作用性的竞争要求节点间企业的信息共享。只有实时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才能做到需求的准确测定、计划的有效制订和控制的有效实施,也才能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协调、同步化动作。
车材保障行动离不开信息服务。前方部队需要什么,本级库存有什么,需要上级补充什么,工厂能够生产什么,这些信息都是做好车材保障工作的根本依据,实时、准确、透明的信息是车材保障系统各个节点实现无缝链接的基本前提。因此,应注重顶层设计,加强信息标准化工作,建设一体化的车材保障信息化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快速流通;利用条码、射频数据通信等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在储资产、在运资产、在处理资产的可视化管理;应用传感技术,提高车材消耗情况的预报能力;以实时的快速反应、精确的投向投量和灵敏高效的处置调度,实现及时、实地、实量的“零差保障”;依托作战指挥网络和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实现物资器材的管理、供应与作战指挥和保障指挥的同步,采用全域直达、远程遥控等一系列新的保障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上装备保障的盲目性,谋求车材保障供应、管理全维全程实时化的可视可控。
5、结论
供应链管理是种从商业企业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先进管理思想,并成为当前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热点,供应链管理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的目的,使得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车材保障成为未来的发展所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军的器材保障能力,减少库存浪费,缩短供应周期,提高反应速度,就必须转变思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做法,从现代供应链管理中吸取有益成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将我军的车材保障模式调整为最佳的运行机制。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车辆器材保障研究】相关文章: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通用7篇)05-13
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08-22
基于遗忘理论的英语移动学习模型探究的论文05-20
基于财务分层管理理论的公司财务风险控制08-06
基于信息安全管理的物联网技术研究论文(精选15篇)05-13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范文04-27
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08-0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实验教材建设研究08-14
浅谈基于营销新形势的电话营销策略研究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