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探究式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研究
一、课题指出的背景(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先的思想政治课变更为思想品德课,新课标更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正确的思想品德理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包括课堂内活动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两部分,加强课堂内活动教学将丰富思想品德教学的形成和内容,进一步深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在教的分面,我们已普遍认可建构主义知识观,即知识是主动建构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尚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亟待加强新课标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学这一方面,获取知识不再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更不是唯一目标,学生更要在学习中得法、激趣,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形成探究—发现—创造的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应得到均衡发展。根据这些要求,我校学生在上述方面的主观能力性普遍欠缺,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能保障学生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与机制。从教与学的关系看,亟需形成平等、互动、合作的新型的民主的教学关系。
本课题研究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1)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特点逐步建立“突出情景—提出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教学模式运用课堂教学。
(2)加强与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研究,建立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使评价师生的方式多元化、系统化。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发展差异及发展中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4)运用现有教学资源,逐步形成我校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建立思想品德课研究信息资源库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思想品德课堂年活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支撑。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践的方式提出验证和发展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理论,提供活动教学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内活动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特色应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与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我建构的目的。
三、研究的内容要点
(1)根据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逐步建立“突出情景—提出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教学模式运用课堂教学。
(2)加强与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研究,建立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使评价师生的方式多元化、系统化。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发展差异与发展中不同需求的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4)运用现有教学资源,逐步形成我校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建立思想品德课研究信息资源库及相关的管理机制。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英国实施“国家基础学力战略”,强调通过课程发展各项技能,如交流技能、信息技能、改进学习技能等。美国中学课程设置广泛,综合中学一般分为三科:学术科、职业科、普通科。
澳大利亚中学教学在初中阶段提出若干组合课程,由学生选其一类,组成自己的学习范围。日本将培养“生存能力”作为教改的基本方向,基础教育阶段12门必修学科,设有模跨各学科的学习主题。新设综合学习时间,注重体验性学习,初中课程扩大选修学科,课时从每学年35课时扩展到70课时。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各中学率先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模式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理论学习、钻研与借鉴,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运用自己的眼光来筛选。大面积的有重点的研究我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报告、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的教师,在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建立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各试验教师主要运用制定计划、实验记录、实验报告、总结、论文等形式进行研究与交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资料上的经验,拓宽课题研究的视野。
六、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1、起始准备阶段(2003年1月~2003年8月)
学习宣传新课程标准,进行理论上的深入学习和讨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明确我校的特色和发展趋向,确定大致发展思路。
2、实验研究阶段(2003年9月~2004年12月)
调查探索阶段:作全面的有重点的调查,分析研讨,确定试验班级,拟定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撰写调查报告及相关论文。
实验形成阶段:试验班及其他非试验班的同类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做好个案分析,完成阶段性的实验报告,初步形成新课标研创教学模式。
3、结题评价阶段(2005年1月~2005年6月)
在实验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完善,有步骤推广实验结果。
七、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完成本课题,我们有以下有利条件:
(1) 本课题得到市教研室思想品德教研员的指导;
(2) 课题组成员具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3)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给予极大关注和投入,在探究经费和资料设备上均优先保证。
【初中探究式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研究】相关文章:
论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11-25
初中音乐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02-18
浅谈山区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03-04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中探究活动的开展11-16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12-05
汉字教学模式探究03-28
浅析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与研究02-21
浅析有关科学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教育论文03-04
关于高职行业英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究11-1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