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探析
摘 要: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立足于福建龙岩地区部分中学开设语文选修课程的现状,探析其教学问题,并给以解决办法。关键词:新课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教学探析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在此时间应运而生。选修课程可以称得上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史上的亮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选修课呢?[①]一般来说,它是指供学生可以选择地决定是否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不上。[②]2006年秋季,福建省同浙江、辽宁、安徽、天津等省市搭上进入全面课改实验的班车。笔者就以福建教育质量较好的龙岩地区为例来探讨农村高中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在选修课程开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本文在最后给以解决建议。
一、龙岩地区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情况
为了更好的反映整个龙岩地区语文选修开设情况,笔者按学校教学质量不同,对各个学校进行归类,采用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参考文献法来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一)各学校遵照新课标理念,适时开设,灵活处理必修课程的关系
在2006年2月新课改实施前,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各个地区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在遵循新课程标准与《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前提下都对有不同的实施方案。下表是该《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提供的一种选修课程供参考开设时间方案表(见表一)。
表一:提供一种供参考开课方案
高一4学段 | 必修模块1 | 必修模块2 | 必修模块3 | 必修模块4 |
高二4学段 | 必修模块5 | 选修模块 | 选修模块 | 选修模块 |
高三2学段 | 选修模块 | 选修模块 | 自主安排 | 自主安排 |
(二)语文老师按照实际,合理开设语文选修课程
1、开设语文校本课程,与征订选修教材相适应
对各个学校调查,多数学校选择人教版教材。为研究方便笔者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为例来分析各个学校如何开设与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
人教版选修教材分为“诗歌与散文” 、“语言文字应用”、“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新闻与传记”5个系列,共15册选修教科书(见表二)。
表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表
选修系列 | 课程名称 |
诗歌与散文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
小说与戏剧 | 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 |
新闻与传记 | 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 |
文化论著研读 | 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 |
表三:龙岩一中近两年来语文选修课校本开设部分
名称、课题模式、时间、对应课程 | 开设内容概述 |
课题名称:金陵十二钗 课题模式:需求主导模式 开课时间:高一下期第3学段 对应课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想用短短的十八课时,来详尽讲解此书,很有些难度。选取其中作者所塑造的“十二钗”人物形象进行逐一介绍,以取得学生对此部作品的一点点认识、了解。 |
课题名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课题模式:目标主导模式 开课时间:高一上期第2学段 对应课程:中国民俗文化 |
介绍有关古文化常识:1姓名称谓;2科举教育;3风俗礼仪;4古代职官;5天文历法;6古代地理;7武器刑罚;8饮食器用;9典籍辞书;10音乐文娱。 |
课题名称:唐诗宋词鉴赏 课题模式:需求主导模式 开课时间:高一上学期第2学段 对应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古诗词的发展概况2、古诗词的鉴赏问题3、古诗词的鉴赏技巧4、侧重唐诗的鉴赏:几大流派的诗作、代表作赏析5、侧重唐宋词的鉴赏:特点、发展史及几个流派的作品赏析 |
同样《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或者考试中阅读文言文作品直接受用,这比学生自己积累文化常识更有意义。再如,开设《唐诗宋词鉴赏》,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鉴赏一首诗或者词,更使得他们学会一种考试答题的技巧,规范的答题,端正学习态度。学生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具有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的古典文化,激起爱国主义精神和树立民族自豪感。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龙岩是一个革命根据地,又是一个客家文化聚集地。因而开发特色区域文化也成为各校的首选。上杭地区一些学校如古田中学开设了《客家文化概论》,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自己客家文化,这与上杭一中开设的《紫金之光》课程不谋而合。《紫金之光》包含“紫金之光”、“上杭地理”、“客家人和客家文化”、“杭川之旅”、“上杭美食”等五大块内容,这里面内容很大一部分与上杭历史有很大的联系,“紫金之光”就能学习革命故事。记得笔者小学时,学校曾发给我们《红上杭的故事》《光辉的榜样》、《红色的足迹》革命传统教育教材,“紫金之光”里就有《红上杭的故事》里面的内容。因而不管学生还是老师对于此种选修课往往更受欢迎。
(三)教师选修备课与教学方式多样化
由于语文选修课是新事物,很多老师刚开始一时适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学校都进行过新课程培训,使得每一个老师都能理会新课程理念。语文在备课时,一般有三种方式,即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
语文教研组在为《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时,语文教研组成员或者全体语文老师召开会议探讨这门课采取什么方式讲授、使用什么教具、评价方式等,每个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附上一篇课文的几种教学设计。个人备课就是每个语文老师因为面对的学生素质不一样,所以语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往往有针对自己所教授的班级。具体针对《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走进汉语的世界》、《语言的艺术》、《言之有“理”》等几篇课文,是精讲还是略讲,老师自己心中有数。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就是语文教研组选按照各个语文老师教学水平选不同层次的语文老师几个老师备课,然后让一两个老师上课,其余老师听课,最后点评。不过此种方式很少采用。
由于选修课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而讲授着这种课程就与必修课程讲授有很大的不同。必修课程讲授主要是采取讲析式。而选修课程因为考虑到人数、授课内容等因素主要有以几种:讲座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式、专题式。以往必修课授课只在自己的教室,而选修课程更多的是在大教室或者电化多媒体教室。
对于一些课程,如上杭一中开设的《紫金之光》课程,有的课时的上课地点不在学校,可能在当地文化历史博物馆等。
(四)学习方式灵活多变
按照选修课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随着学校设备的增加与更新等,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大的主动性,通常是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后者交叉一起。
开设《客家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有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开设老师要有这方面的综合知识与研究意识,不明之处还要像专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客家风俗”这一日常现象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起点。在《唐诗宋词鉴赏》前,学生可以主动的先去了解有关诗词方面的综合知识,甚至可以以自己的认识试着对将要学的知识自己先梳理,如唐诗中有几大流派,苏轼了解多少。这些不外乎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性学习意识与研究性学习意识。
(五)和谐处理与必修课、高考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③],可以说有的是必修教材的延伸拓展。
1、合理利用选修课程资源为必修课程服务
参看各学校征订的语文选修教材,通过比较发现,选修教材有很多内容是与必修教材联系的。因此不外乎有些学校把征订选修的选修教材也当成必修课来授课。比如,一些学校老师上《先秦诸子选读》这教材时,在讲授《孟子》《庄子》单元时就把必修教材中的有关孟子、庄子的课文(文言文)的一起作为专题来教授,这其实也是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课文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语文老师自己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些也是以必修课程联系很紧密的。如表三中列举的《唐诗宋词鉴赏》开设,通过开设可以使学生知道古代诗词发展的概况,懂得古诗词问题,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这门课程开设会弥补必修课程中诗词章节教师可能会遗漏的鉴赏诗歌的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从大的视域去学习必修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章。
2、如何处理选修课程与高考的关系
语文老师开设语文选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突显自己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程永远不能与高考脱轨!
从上面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具体可以分析以下几点:一是几乎所有学校开设选修课程都会比《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提供的一种选修课程供参考开设时间方案表早,早就是意味着可以较早的完成选修教材内容,赢得更多时间,更好的进入高中复习!二是从开设的课程与必修教材很多联系性,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很有系统性,形成一种所谓的“高考素养”(笔者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早的熟悉高考的答题技巧。比如拿一首诗词鉴赏,学生如果选修了《唐诗宋词鉴赏》类似鉴赏诗词的课程,他们的答题规范性、答案准确率往往比没有上过这样课时的学生好得多。三是开设选修课程后,平时考试与练习多少会有点选修课的分值,再经过一两次学校或者地区的统考(月考)的检测,语文老师就能够了解到学生的整体水平,以便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例如,下面一道高考题,学校老师是可以有意识的去注意搜集此类练习让学生练兵练兵。只有这样的准备,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够既正确又熟练快速的答题。
11.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0字左右。)(10分)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2)《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3)“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4)《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此事结局如何?请简述。
——节选自2007年福建高考题[④]
类似的题目2008年福建高考第9、10题《三国演义》、《子夜》、《围城》、《欧也妮•葛朗台》、《复活》、《家》、《巴黎圣母院》作品也出过,2008年江苏高考附加题出现过有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家》,《三国演义》,《红楼梦》中对“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理解。这些题目基本出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所列篇目,文化名著考查的是文章意思的理解(包括翻译),文学名著题主要和作品的人物情节有关。
看了这道高考题,语文老师能否开设类似这样的选修课程呢?或者能否把《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所列篇目文章综合一个大专题选修课程“文学名著导读”呢?语文老师是否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读名著,对经典情节做点扼要的纪录?甚至是否开展一点名著介绍会?或者比赛?安排在早读或假期?还有是否有意识的做点文化名著,如《论语》《孟子》等专题练习?
二、选修课开设目前的困境
(一)高中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最大阻力——高考
开设一门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其实是要很受许多条件限制。选修课开设其初衷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但是现实中,面对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们群体,我们有个不得回避的话题——高考与升学率!学校、老师一切工作都是围着高考转,高考就是指挥棒!下面高中开设语文选修课的阻力因素调查表很好的说明了这点。
表四:高中开设语文选修课的阻力因素调查
类别 主要 群体 |
教材因素 | 设施、经费阻力因素 |
高考阻力 因素 |
师资条件因素 |
观念阻力 因素 |
|||||
N | % | N | % | N | % | N | % | N | % | |
领导 | 1 | 8.33 | 3 | 25 | 5 | 41.66 | 3 | 25 | 0 | 0 |
专家 | 0 | 0 | 1 | 25 | 2 | 50 | 1 | 25 | 0 | 0 |
班主任 | 1 | 5.55 | 2 | 11.11 | 9 | 47.36 | 5 | 27.77 | 0 | 0 |
语文老师 | 3 | 10 | 4 | 13.33 | 13 | 43.33 | 10 | 33.33 | 0 | 0 |
其他老师 | 2 | 10 | 3 | 15 | 8 | 40 | 7 | 35 | 0 | 0 |
家长 | 1 | 6.25 | 2 | 12.5 | 8 | 50 | 4 | 25 | 1 | 6.25 |
学生 | 4 | 10 | 7 | 17.5 | 15 | 37.5 | 14 | 35 | 0 | 0 |
从上表经过对比可以看出,开设语文选修课的阻力主要来自高考。各个主要社会群体一致认为高考是影响高中选修课程开设的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关乎学生一生命运的是高考,学校也要谈升学率、教师要谈业绩、家长要谈声誉,就是从学生高考来体现。
(二)学校配套设施不足、学生选择受限制
开设一门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其实是要很受许多条件限制。除了高考与师资力量外,很重要一点就是学校的设施:图书馆藏书量、多媒体大教室或者电教化教室、学校的研究经费等,至于其他的都是后话。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很少甚至都没有,就连一些常见的语文期刊杂志都很少或者没有,这主要是三类学校。一二类学校较好点,但是也存在图书馆馆藏量不足问题。还有就是学校的多媒体大教室或者电教化教室较少。三类学校这些多媒体大教室一般才一两个,一二类学校较多点。不过一二类学校几乎每个班级教室有配置电脑音响等多媒体设备,可以与互联网相链接。比如,有的选修课程有很多课时要又能够多媒体大教室授课,尤其是教师授课可能会有讲座式、讨论式等,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校外别人是怎们学习这一课时的,别人是怎么研究的等。学校研究经费也是值得语文老师考虑的,一些学校对选修课开设只限于学校征订的教材。学校要求只要语文老师上完教材内容就可以了,不要去开设什么了,没有研究经费开设其他课程。学校教室面积限制,一般情况一个正规教室容纳人数七十个是最多了。可是新课标规定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因而他们也许不会在自己班级教室,可能去隔壁班,更有跨年级选修,因而产生流动性走班制学习。
正如一线语文老师说:“选修课还不是必修!高考制度不变,学校设施不添加不更新,即使我们想去开设也只能望而却步!”语文选修课开设不是一个语文老师所能左右的,一门课程得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投入才能胜利开设。如果无法提供必要的选修课教学设施,学生可供选择的也仅仅只有类似于必修课程,在室内学习,不太需要网络教室。但这不意味着选修变必修了!
(二)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优秀教师缺乏
从高中开设语文选修课的阻力因素调查表可以了解,师资条件也是影响选修课开设的主要原因,其影响程度仅次于高考。要实施语文选修课并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能胜任的,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必要条件。笔者在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几乎每个学校语文老师培训率达100%,但是仍然还有优秀选修课老师缺乏的问题。为便于说明,以上杭地区学校为例,其他地区学校情况类似,故不一一列举。请看上杭地区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授选修课人数统计表:
表五:上杭地区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授选修课人数统计表
人数 学校 |
高中语文教师人数 | 参加过选修课程培训人数 | 讲授过选修课人数 |
新课程 培训率 |
选修课程授课率 |
上杭一中 | 20 | 20 | 15 | 100% | 75% |
上杭二中 | 25 | 20 | 20 | 80% | 80% |
古田中学 | 10 | 10 | 10 | 100% | 100% |
2、在调查问卷中,原本数据是“5-10”、“11-15”“15-20”、“20-25”,以每“5”为一个单位。为研究方便,笔者统一“舍小取大”数据,即“10”、“15”、“20”、“25”。如有错误,统一以该校人数为准。
笔者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选修课程的教师还是由必修课教师担任,所以教师的任务就会更繁重,这些现象尤其在三类学校较突出,几乎全部上岗。选修课程又涉及的知识面广,新内容多,这样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教师的整体素质又偏低,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生冲突时,教师如果不能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的话,选修课的开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即使是能够胜任选修课程开发的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也各不相同。
(三)学习测量评价标准单一
选修课毕竟不同于必修课,其测量标准怎们可以完全一样呢?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关于评价方式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平时作业(上课表现、课后思考题、答辩等),期末研究性论文(具有学术水平),期末上交学习新得体会或者感想。很多学校采取的测量方式多数选择的是期末闭卷考试。这不是完全又把学生拖入考试的死胡同了,这不是又给学生增加学习的负担吗?还有有的学校是开卷考试,而另一学校则是闭卷考试。学生选修初衷是希望能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添或者培养某方面的素养或技能,看来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评价测量标准值得学校、老师、学生,甚至专家的思考的问题。
三、解决办法
从上面高中开设语文选修课的阻力因素调查表中就能够得出语文课程改革,特别是选修课,会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因为语文选修课开设前提条件要解决课程资源、教师资源、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还要迎接忽视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传统教育目的观和价值观的强烈挑战;还有更为严重的是涉及政策、财力和招生等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那么,能否获得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就是选修课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以下是笔者在对龙岩地区语文选修课开设给以的一些解决办法:
(一)学校应积极探索高考与选修课教学规律
语文老师开设语文选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突显自己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可是我们的高中选修课真的能够达到学生自由选修、自由学习,教师自由教授吗?残酷又竞争的现实告诉我们的学校不能!为什么?因为是——高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绕着高考转,高考就是指挥棒!
面对新课改后高考语文试题,学生是要有能够完整又准确答题的素质。这种素质怎么培养呢?除了学生在必修课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该不能忽视选修课学习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知识与能力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语文老师的工作除了讲授好语文必修课外,更应该讲授语文选修课。开设的选修课应该侧重于与高考有关的课程。正如笔者提倡学生形成一种所谓的“高考素养”。如拿一首诗词鉴赏,学生如果选修了《唐诗宋词鉴赏》类似鉴赏诗词的课程,他们的答题规范性、答案准确率往往比没有上过这样课时的学生好得多。
(二)学校教学资源增加投入,区域资源交流运用
1、大力投入教学资源设备的投入与教研经费
前面说到因学校的图书馆藏书量不足、多媒体大教室或者电教化教室少、学校的研究经费少等因素制约了选修课程的开设。那么学校应该从长远利益考虑,学校经费可以适当投入到的更新或者增添设备方面。学校可以增添图书管的藏书,征订各类期刊杂志,扩建多媒体大教室或者电教化教室,还可以增加教研经费。学校可以适当给以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专题研究经费,正如有些老师说到:“学校每年给以的教研经费本来就不多,如果分摊到选修课研究经费,这是很不可能的。再说学校更关注的是能够把必修课研究经费用到实处就不错了!”
2、建立合作关系,区域资源交流合理利用
学校可以与兄弟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利用学校资源,以弥补自身学校资源的不足,落后学校应向先进学校学习教学经验。学校可以同学校周边的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社区资源。例如,针对学校图书资源不足,学校可以像当地社会图书馆借阅书籍。针对学校电教化教室缺乏,学校可以同学校临近的网吧以协商的形式租借其场地设备等。针对学校多媒体教室不足,学校可以同当地戏剧院、电影院以协商的形式租借其场地设备等。
(三)师资不足,需大量培训合格教师
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来说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都在考查之列。因此在进行语文选修课讲授之前都应该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不能让老师讲授选修课像必修课模式进行讲授,经过培训后使其能胜任选修课的开发和教学,尤其是在新课程下的语文选修课,它是全新的运作模式和教学理念,更应该上至领导阶层下至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系统的培训。据调查很多学校,尤其是师资力量薄弱的乡村中学,语文老师在上选修课时,他们不管选修课与必修课,没有什么区别,往往选修课就当成必修课来讲授。语文老师要考虑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异同,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或活动课。
选修课开设使学生有了选课的权利,在客观上要求教师由原来考虑如何上好课,变成目前如何吸引学生来听课,这样势必出现“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的局面。这既是挑战——教师过去“统一”要求下的“顺从”,也是机遇——必须在选择中学会进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成长。因此,对于教师来说,看来提高业务素质对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具有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针对学校师资不足的学校,尤其优秀教师缺乏,适当招兵买马,聘请优秀语文教师,对于学科交叉之处,可以临时聘请优秀教师、一线专家。尤其是很需要这些优秀教师与一线专家,这些课程如果就按现有的学校师资力量很难达到优秀教师、一线专家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紫金之光》时,可以请当地文史管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授课,让他(她)讲授“紫金之光”、“上杭地理”、“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内容,再请当地旅游部门工作人员讲授“杭川之旅”、“上杭美食”等内容。甚至可以请知名的厨师给学生讲授“上杭美食”内容,必要时让他们展现他们的厨艺。
要从师资力量根本问题解决这选修课程授课问题只有大量培训老师,使得在岗的语文老师要熟练的讲授选修课程,以杜绝不合格的语文老师讲授选修课程。
学校可以参照与借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江苏新课程开设较早的省份,他们对选修课程碰到的问题也许会较早,能否批判性的学习别人现有的成果,让学校较好的适应高中语文新课改。比如,广东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开设的“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专题讲座”《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置》就吸引了湛江市各个学校语文老师的参加。建议龙岩地区的各个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高中语文教学交流会,让各个学校共享新课程教学的成果,就像很多一二类学校做法,要求高一年段的教师上岗前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学校会统一安排老师分期分批参加省、市、县新课程学科培训,配合教务处要求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利用组会时间由骨干教师主讲进行学科培训,使担任新课程教学的老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四)完善学习评价机制,以求测量标准尽量统一
有人认为,语文课程改革成败的标志是选修课能否落实,而选修课能否落实的关键是学分制能否施行。
针对学校选修学习最后评价标准不一问题。学校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选修课程评价机制。哪些课程该用什么方式评价,学校尽量要使学生懂得其评价方式。对于语文选修课程,学生采取什么评价方式取得学分。有些课程用现有的必修课程学习评价机制是行不通的。选修课往往注重的是学习过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学校可以给学生以人性化处理,不能用必修模式束缚学生学习动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在教学评价方式上采用学分制。学分制必须以选修课制度为基础和前提,在内容、层次、进度方面都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的余地,体现了人文性、多样性、差异性、过程性原则。
选修课应该由平时分与期末考试(考查)成绩构成。平时分由上课表现、课后思考题等构成。期末考试(考查)成绩并不是学生全部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与兴趣也许平时分值很高,上课表现、课后思考这两方面做得很好,即使期末考试(考查)成绩不是很理想也不会使得最后成绩不理想或者不及格。
结语
如果把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当成一个人来看,那么它无疑是一个三四岁的儿童,她要走的路还长,她可以自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 语文选修课的开设还刚刚开始,其中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探讨。本文只是对龙岩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一些如浪花打在船舷上问题呈现给大家一起探讨。目前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最后祝愿语文选修课有个美好的明天。刘国正先生曾认为:“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而上者九万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澎主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郑国民著.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语文教学指导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S]2006年2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方案(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徐才根,曹跃平,孙晓峰. 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5下P21-22.
[8]戴红燕.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学刊,2008.8 P31-33.
[9]郭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选修课的课程结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韩静静. 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困难何其多[J].文学教育2009.1 P124-12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探析】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词汇教学11-21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课堂的研究12-08
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11-22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12-12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习模式12-07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12-04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策略12-1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探析12-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