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技能训练中的原型定向

时间:2024-10-25 07:48:36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语文技能训练中的原型定向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最为重要而根本的任务。语文能力是学生对其言语活动过程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特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不能等同于语文能力,但是,语文能力的这种稳定调节作用是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通过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迁移,概括化和系统化,可以逐步形成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技能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前提。我国语文教育自五、六十年代起就一直强调“双基”训练,然而,由于一直没能建构起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双基”体系,以致许多人对“双基” 训练本身产生了怀疑。基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忽视以及语文技能训练的无序性现状,实有必要对语文技能的形成过程做一些梳理。按冯忠良先生的智力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本文旨在说明言语技能形成中的第一步:原型定向。

试论语文技能训练中的原型定向

  一.关于技能以及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由于当前人们对技能的认识有着种种偏差,有必要对此作些简要说明。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技能有不同的认识,但还是有一些共识。总体而言,他们都认为,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它和知识系统不同,动作系统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合乎程序的必要动作,同时,动作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学生通过审题、立意等一系列的动作,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技能。另外,他们都肯定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点头、握手等简单动作就不能被称为技能。

  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动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又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经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接近自动化的认知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相比较,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语文技能主要从属于心智技能范畴。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他认为,心智技能按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以及言语动作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北师大冯忠良教授认为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五个阶段可以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以及原型内化。三阶段论在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二.语文技能形成中的原型

  1.关于原型

  心理学中,原型也叫原样,指那些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由于心智动作的内隐与观念性,使得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像自然现象那么直接,也难以完全认识清楚,只能是对典型的心智活动作些模拟和设想。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原型是外化的实践模式,是物质化的了的心智活动或操作活动程序,通过这种外化的实践模式,使得学习者认识到技能本身的活动过程以及技能动作的操作程序。

  必须强调,原型并不等同于心智技能活动本身,它实质上是一种简约化或者说是理想化的心智技能的模型,它可能是某一个人的心智技能的动作,更可能是对一群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关于某个心智技能动作的概括。“心智技能的原型不应是原始的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型,而应是对理想的科学思维过程的模拟,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因此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①

 
2.语文技能的原型

语文技能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语文技能的原型不同于语文技能本身,它应该是人们对言语活动中规范合理言语活动方式方法及策略的总结与概括(这里将策略也视为高级技能),它可以是某个语文教育专家或是一批从事语文教育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是关于语文技能学习模型的概括化与综合化,这种原型必须正确反映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以便使得专家头脑中的经验能够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心智技能,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心智技能的培养过程。

  我们有相当多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认为社会生活实践是语文技能学习的主渠道,混淆了学校语文技能原型与言语实践活动的区别,学校语文技能学习实际上是科学世界的语文学习,它不同于生活世界的语文技能学习,它是在专业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言语技能训练,学校语文技能的原型应该说是来自言语交际的生活实践但又是对言语交际生活实践的进一步概括归纳总结,它比生活实践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技能的形成。

  这里,我们将语文学习策略也视为技能。语文技能的原型中应该包括学习策略。关于学习策略,林崇德教授在《学习与发展》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识(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语文教育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中,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它直接影响到语文技能活动的结果,它要求专家在这一原型活动过程以合乎规则的方式,对专家的思维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

  为了向学生传达明确而又科学的语文技能原型,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要有清晰的语文技能实践模式与学习策略。

  三、语文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是一种心理定向。心理定向是指人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和注意的指向性。

  智力技能学习的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五阶段中的动作定向阶段。加里培林认为,在这一阶段就是要了解、熟悉活动,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像。这不仅要向学生呈现活动的模式,而且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客体和方式。

  冯忠良教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了突出“原型”,冯忠良教授用了“原型定向”这一概念。他认为,原型定向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②

  原型定向阶段实际上是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形成定向映像的阶段。为实现原型定向目标,教师可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各种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引导学生了解构成心智活动的各个动作及其执行的顺序和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定向映像,使他们建立起活动的初步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做出相应动作。

  2.语文技能的原型定向

  语文技能其核心是言语技能。言语技能可以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两方面。在原型定向阶段就是要了解言语活动心智操作规则的要求,掌握言语技能形成的程序性知识,形成言语技能活动的原型映像,并进行相应构思,在大脑中明确要接受或表达的信息,并做出如何接受或表达的初步规划。

  当然在语文技能原型定向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使言语活动外部动作向内部转化的过程符合规律。内部动作映像的形成是学习策略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

  3.语文技能原型定向的教学要求

  原型定向阶段总的要求是确定操作活动的程序,使这种操作程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明确而清晰的映像。语文技能的原型定向也是如此。

  首先,使学生了解所学语文技能的活动结构,包括这一活动结构的步骤、顺序,以及完成这一步骤顺序的方式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操作活动的程序,头脑中形成所学技能过程的映像。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作文的一般过程、步骤,从命题、审题、立意、取材、谋局布篇以及拟好提纲进行语言表达,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命题、审题等,让学生明确方式方法,在头脑中形成作文过程的完整映像。

  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语文技能原型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和步骤的必要性、目的性。这对于学生进行言语技能形成的自觉和主动性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教师通常会向学生强调,阅读过程中,整体感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文阅读不能拘泥于字词句段的阅读。如果仅仅是这样讲还是不够的,要进一步使学生明确,整体感悟在阅读理解中到底有何必要性,缺少这个环节会对阅读理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进行整体感悟环节训练的自觉性。

  再次,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是原型定向阶段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根本的是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语文教师在确立原型定向程序步骤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使学生体会到这一步骤程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为学生所理解。例如,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需要,只是根据教参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告诉给学生,这样的效果不如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来确立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也更符合学生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四,语文教师在原型定向中要善于示范。原型定向阶段要求教师善于将原型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活动映像。当然这种示范包括教师的行为示范和言语示范。教师的发音、书写、朗读、说话、甚至语法造句中的范例都是学生模范的对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动作指令要规范,讲解要确切,力求做到语音规范、用词准确,条理清晰、生动形象。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要做好自身的示范,还要意识到自身的示范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模仿,所以还要结合示范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掌握原型,不至于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例如,在阅读分析时,教师要进行课文分析的示范,但是这种示范目的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记住结果,教师还要结合阅读本身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分析,从而掌握阅读分析技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不能仅限于下水作文的行为示范,还要用言语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不但知其然,好要知其所以然,形成清晰的作文原型。

  最后,对学生是否达到原型定向阶段学习要求语文教师还要进行检查。学习结果检查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复述活动过程要领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教师将朗读原型示范讲解给学生之后,为了解学生对原型定向的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复述朗读的要领、注意事项,这对于接下来的原型操作也是很重要的。

  2.语文教师在原型定向教学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是语文教师要将所进行的原型定向教学活动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原型进行匹配。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每个学生头脑中的原型是不同的,程度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概括能力强,可以通过解决一些问题后主动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个人特点的程序,并经巩固后进入长时记忆,成为个人问题解决的“原型”。而程度较差、学习不主动的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较差,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习惯去钻研或发现学习中的规律,他们的原型概括性系统性就较弱。语文教师要尽可能的在学生已有经验原型中进行新的原型定向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所学技能的原型定向。例如,在进行学生朗诵技能的原型定向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将课文读通读顺技能的原型定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声调、情感等朗诵原型定向教学训练。

  二是语文教师在原型定向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果学生只是对语文教师的现成“原型”进行模仿,这对于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或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建立“原型”的方法,而对于一些程度较高的学生,由于强调“原型”,要给学生准则,学生容易按部就班,有些内容学生原本是可以靠自己分析得出结果的东西,由于教师“主动”地展示原型,使得学生只要模仿、接受就可以完成任务,这对于培养学生想象空间、创造力是不利的。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的原型定向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原型不能只是单由教师给予,向学生灌输,而应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来建构原型,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不仅有助于他们原型的形成,还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四.语文技能形成中原型定向的意义

 

1.要说原型定向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方法论上的。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语文技能训练时无章可循,使得语文技能训练变得像无头苍蝇,使训练机械化、盲目化,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语文技能训练。原型定向理论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得语文技能训练走向科学化道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道路,这一点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我们从当前众多提出要淡化语文知识、淡化语文技能训练的声音中可以反观这一理论对于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2.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原型定向的操作流程把学生始终置于一个受目标指引的操作序列之中,使大多数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语文技能学习的程序设计与语文学习策略中来,将语文程序性知识和技能训练较好的结合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③

  3.原型定向中的每一种模式都能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策略的调整,从而使学生学习策略得到发展。如前所述,学习策略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技能,学习策略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技能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技能训练的原型定向不仅激活了学生能动的主体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体能力,使语文技能训练做到科学而有效。

【试论语文技能训练中的原型定向】相关文章:

试论语文课程中的思维训练03-03

试论高校散打教学中的表象训练02-2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11-28

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技能训练12-04

试论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02-24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2-01

试论企业战略的源头技能11-27

体育教学训练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运用02-21

试论拓展训练的意义、过程及作用11-1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