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一、当前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与成本会计岗位契合度不高,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很少对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岗位进行介绍,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成本会计工作的要求和方法。现实中成本会计岗位能力包括成本核算能力、成本报表编制的能力、成本核算电算化的能力、成本计划、成本管理能力等。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将手工方式下的成本核算作为主要内容.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对成本核算电算化和成本管理的介绍,这与工作岗位中成本会计人员全面实行成本核算电算化、参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相脱离。学生往往只熟悉教材中相关的成本核算.不能真正理解成本会计工作的要求和方法,以及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服务的职能.因此在实习时。学生往往不能独立地对生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另外,由于学生对成本会计所涉及的会计岗位以及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也不是很清楚,难以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联系起来。由于没有充分认识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岗位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落后于工作岗位实际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大多还是采用“讲授+板书”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存在相应的弊端:授课教师很难将所有成本核算所涉及的表格在黑板上板书进行讲解。只能从书本上针对表格解释某些数据在各表格中的关系。这一方面导致学生不易很快地理解数字勾稽关系,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听课较为枯燥,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实现了成本会计电算化,将成本会计从繁琐的核算中解脱出来.但现行的各成本会计教材手工方式下的核算方法讲解占主要篇幅,而很少反映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另外,各高校的实践教学受场地、资金等条件约束,没有购买专门的成本会计核算软件,实践教学仍以手工核算为主,使学生在实践中把大量的精力投人到低层次的成本核算中,没有或很少关注高层次的成本管理,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不利。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但该课程内容主要以介绍财务会计电算化核算为主,很少涉及到成本核算。
(三)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步,实践教学效果不能保证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模式一般沿用“理论— — 实践”教学模式.主观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成两部分。在理论学习中学生往往感觉成本会计理论很抽象,且内容前后综合运用难度较大,对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而在学期末进行模拟实训以及就业实习时.感觉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得不到有力保证。
(四)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目前,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束缚,成本会计教学中更多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更多地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学习的环境受到限制,自主学习的激情受到抑制,因而很难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五)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单一,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闭卷笔试的方式,无法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却无法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改革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以适应岗位能力要求
(一)按照成本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根据企业现行的成本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笔者认为成本会计岗位可细分为一般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成本会计主管岗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岗位层次确定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如:一般会计岗位要求其具备最基本的成本核算能力,并能协助参与成本分析;成本会计岗位要求具备综合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并能协助参与成本控制;会计主管岗位具有成本分析与控制、成本计划的能力,并能协助参与成本决策。通过上述细分成本会计的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构建并优化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使成本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此外.通过细分成本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成本会计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即岗位的能力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
(二)引入ERP进行成本核算,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目前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采用了ERP软件进行企业财务管理,而高校中,虽然已经开设了ERP财务应用等相关课程,但主要介绍的是总账、固定资产、工资薪酬、应收应付、报表等模块,基本没有或者很少讲解成本管理模块。即使有也只是简单介绍,缺乏详细讲解和应用指导,使得实际工作和教学差距较大。笔者认为将ERP引入成本会计教学中十分必要,具体表现在:一是成本会计的特点就是计算多、图表多,利用ERP进行成本核算把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教学重点可以更多地放到成本管理等高层次能力的培养上;二是虽然目前在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培养中单独开设了ERP财务应用等类似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教学由于课时等原因基本没有或者很少讲解成本管理模块。因而笔者认为在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应加入ERP成本核算的内容,使实践与理论同步,强化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三)运用“一主二辅”的教学模式,改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所谓“一主二辅”就是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主.以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线,贯穿整个成本会计教学过程。在整个成本会计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按每个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分模块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把成本会计的知识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指导,按照成本会计的流程,学生边学边做,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思考、去行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另外,针对高职学生一般学习主动性较差的特点。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来驱动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化
2.以案例教学法为辅线,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案例为出发点,引出相关教学内容,并以案例为基础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案例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以合作式教学法为辅线,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某些实训环节设计时,一个任务下设若干个子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四人为一组,每人对应一个岗位.依次为数据计算和分析岗位、审核数据并填制原始凭证岗位、审核原始凭证并填制记账凭证岗位、审核记账凭证并登账岗位。在完成一个子任务转入下一个子任务时,进行岗位的轮换。任务实训完成后,每一个小组完成了四个子任务,每一个人都操作了四个岗位。
(四)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要针对理论教学内容分别设计专门的单项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通过相应的单项实训任务使学生对某一模块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最后再通过综合实训,来达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针对成本会计内容多、图表多的特点,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地演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另外,成本会计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进行交流,完成各个教学环节。
(六)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化.成本会计的考核应采取卷面理论笔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多种学习角度,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全面科学考核。如,总评成绩要兼顾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理论笔试、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实训部分实行“操作验收”制度,适当增加实训成绩比重,降低理论成绩比重,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体现“理论够用为度,注重能力培养”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参考文献:
1.伦丽珍,李建玲.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U].中国科技信息,2009,(18).
2.叶群利.行为导向在《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07,(9).
3.蒋贤品,胡双丹.试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U].消费导刊,2010,(1).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相关文章:
基于胜任能力的MBA培养模式探讨12-10
关于基于胜任能力的MBA培养模式的探讨12-06
浅谈基于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创新探讨12-12
面向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探讨11-24
新课程下生物教学模式探讨12-04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索和探讨03-29
改革毕业实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论文03-0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