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英文译本《红楼梦》的语言

时间:2022-11-23 13:02:41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索英文译本《红楼梦》的语言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探索英文译本《红楼梦》的语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藏宝箱”,囊括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文试图通过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的分析,略述文学翻译应灵活运用语言。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学语言 名著

  但丁说:“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之于骑士。”的确,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总要以语言为载体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艺术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而小说《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的深刻思想主题正是借助完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的。《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纯真之美和个性之美,可以说达到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一、修辞凸显语言材料自身的文化价值

  修辞的本义就是修饰言词,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多种表达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红楼梦》的语言就很好地运用了双关、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与内容的表达完美地结合起来,新颖、多变、丰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双关就是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作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小说中的谐音双关极多,这些双关都具有某种暗示作用,特别是人名最为显著,暗含了人物的命运。如,贾府的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将每个名字的前一字相连,音同“原应叹惜”,暗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再如“甄英莲”意为“真应怜”,“王仁”意为“忘仁”,“娇杏”意为“侥幸”,“霍启”意为“祸起”。除了人名,还有一些地名也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如开篇写石头所处地为“无稽崖青埂峰”,“无稽崖”为“无稽之谈”之意,“青埂”意同“情根”,可知此故事与情有关。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从而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小说中的比喻多不可数,这些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对书中人物有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人物对话中的比喻,极富创造性。如第十九回:“袭人道: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禄蠹’。”蠹,是蛀虫。禄蠹,即追名逐利的蛀虫。此是借喻,借虫喻人,对热衷功名、追逐利欲的贾雨村之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又如第七十七回:“他这一下去,就同一盆才抽出来的嫩箭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这是晴雯被逐后,宝玉对袭人说的一段话。他将晴雯比喻成兰花,而且是“才抽出来的嫩箭兰花”,极言其非常鲜嫩,美丽可爱。若只用兰花作比就显平庸了。不仅如此,还将这兰花与“猪窝”相连结,美丑相形,对比鲜明,这就更加突出了晴雯命运的凄惨。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将一物借来代替另一物出现。通俗地说,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陈述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之。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使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红楼梦》第二回写道:“一落胎胞,嘴里便衔出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宝玉。”宝玉本是人身上可佩戴的装饰物,作者抓住宝石玉器的特征,令笔下的人物以此来代称贾宝玉,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在《红楼梦》第七回中,宝玉“乃自思道:……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这里的“富贵”很显然是借代其所标志的生活状况。

  二、文学作品应尊重原文的“文学性”

  优秀的作家每一个字句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文学作品与报刊杂志上的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诗学语言、关注作品的结构安排。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个感知的过程,也是一个玩味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所以文学作品仿佛一幅画、一段音乐那样,是要来欣赏的。作家通过诗学语言、文学构思等形式增加了感知过程的难度和长度,也同时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这是文学作品所谓“文学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作家每一个字句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正如霍克斯在其《红楼梦》英译本的导言中写道:“我敢假定小说(《红楼梦》)中的每一处都有其作用,必须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处理,我恪守的一条原则是要把一切都翻译出来……”他的这一原则被已故著名学者周珏良称为“足译”。“足”有完全、完美之意。“原文的一切”不仅包括原文的语义内容,还包括原文的交际信息、文化内容、作品风格、文学作用、文学效果等更深层次的概念。“足译”作为译者的目标和态度,要求译者不仅忠实于原文形式上的内容,而且应忠实于原文所蕴藏的内涵。一部文学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翻译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像《红楼梦》这样一部富含文化信息的巨著则更应如此。王东风先生还指出:作家的语言选择是诗学取向,译家的语言选择是信息取向,结果造成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因此,笔者认为,文学翻译不应仅仅以传达信息为目的,文学翻译的“忠”与“不忠”还应看译文是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学性”。

  以“交际”为目的的霍克斯在翻译时不可避开地有“过译”之嫌《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工程竣工,贾政率领众人赏园并为之题名,其中提到了“杏花村”这一典故:

  众人道:“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

  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之意。”

  杨宪益在翻译此段文字时直引“Apricot Village”,没有过多的解释,而霍可斯在译出“Apricot Village”之后,又有以下一段文字:

  To a village far off in the apricot trees,…“The Hopeful Sign”,echoed the literary gentlemen admiringly,‘Very good! The hidden allusion to“Apricot Village” is most ingenious!’

  前一段文字是霍克斯加入的一段解释,尽管行文非常流畅,毫无累赘感,不仅译出了“杏花村”之典故,也很容易被西方人所理解,仍有“过译”之嫌。其“过译”之嫌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所加文字为原文所无;第二,失去了原文的耐读性,虽然“杏花村”之典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很生疏。但译文中第二处加了“allusion”一词,点出“杏花村”乃一典故。因此笔者认为,此处可通过加注的方式,将杜牧的诗介绍给读者,这样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一典故,又可以较好地保留原文的审美过程增强读者的美的感受。

  综上所述,忠实原文是语言翻译的基本要求。文学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行为,文学语言是带有强烈的情感意志的文字,具有独特的审美或诗学功能。文学语言与其他文体的翻译有所不同,“忠实”在原文中并非只是要求传达语言表层的含义,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传达了作者所要传达的深层涵义,如:作者的情感、原语的文化,甚至更高层次上的作者的风格以及作品的文学性等。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力求“忠实”,不“过”,不“欠”,只有找到了表层与深层的契合点才能做到“忠实原文”。

  参考文献

  [1]浦安迪.《西游记》和《红楼梦》中的寓意[A].《红楼梦》研究集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赵丽娟.浅谈霍克斯《红楼梦》版本主要人物命名[J].语文建设,2013(06).

  【拓展阅读】

  《红楼梦》评析

  【品红楼】

  品红楼,不可不品林黛玉。在小时候的我看来,林黛玉的敏感性格,最是小家子气,登不上大雅之堂,在那时的我看来,林黛玉就像小家碧玉一样,而薛宝钗才是那登得上大雅之堂的大家闺秀,那时的我,太天真,对红楼梦的解读,只是在最表面,直到我报了品红楼的选修课后,听老师一解读,才体会到黛玉的真实,她的身上的那种人性的纯真,一生都没有被世俗所污染,寄人篱下的命运,在黛玉的内心深处接成了解不开的隐痛,致使她十分敏感,显赫的北静王在她眼里是个臭男人。她蔑视权贵,从不讨好封建家长。她感打趣凤姐,对贾母也不讨好,这从湘云的话中可以看出:“她再不放一点,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她心直口快,不会守拙随时,对周围的庸俗和虚伪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予以投刺,被人认为“刻薄”,“专挑人的不好”,的确,有时候的她“尖酸刻薄”,但是她从不做违心的事,她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口之所述即为心之所想,她,活得真实。

  依心而行,不做违心的事。这句话,就是黛玉一生的写照。

  我对红楼的解读一直绕不开秦可卿这个人物,这点与刘心武先生不谋而合,秦可卿这个人物,就是一个迷,一个研究红学的人都普遍认同的话题是秦可卿可她的公公有染,作者在《石头记》手稿中,原确有“秦可卿自缢天香楼”一节,然于此后,又突然将其删改,改成了“秦可卿封死龙禁卫”书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到秦可卿与家公的“那事”,只不过有几处隐约暗示罢了:如焦大喝醉酒的时候,骂出了宁国府的人“扒灰的扒灰,养小叔的养小叔”;而在秦可卿的判词中,则写到了“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秦可卿死的时候,哭得最惨的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家公。她的家公简直哭成了泪人,甚至说“恨不能替她去死”! 秦可卿《红楼梦》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贾母夸她是最顺心的孙媳妇,而且在家世显赫的贾府怎么会接受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怎么会不嫌弃一个小小营缮司抱来的“野种”,反而赞不绝口,还有就是她那场豪华的葬礼,还有她托梦给王熙凤的话,怎么会是一个营缮司家庭的孩子说得出的份量?一切的一切都暗示着秦可卿身份的不平凡。刘心武先生认为,说贾府与秦业的关系,有用到红楼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法—谐音,古时侯“业”与“孽”同音,“秦业”即是“情孽”的谐音,暗示着一段孽情,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秦可卿这一形象在今本红楼梦中是个不完整的形象,由于某种原因,删去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四五页的内容。 刘心武认为,秦可卿出身并不寒微,是个公主级的人物。我非常赞同秦可卿身份不平凡这个观点,同时对秦可卿这个人物解读,也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是你所不欣赏的,可是你却不能发表任何意见,更不能对其进行讽刺,因为我们要做尊重他人的、有教养的人,心中什么都明白,但什么都不能说,这在小时候的我看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在品读红楼的过程中,我却看透了这件事,我联想到了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他们与王熙凤一样,都是贾府这个显赫家族所需要的识大体的、会察言观色的媳妇,他们都非常聪明,也都是能干的女子,此时若拿敏感的黛玉来相提并论,不免会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但她们对待相似的事物,不同的处事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当可卿遇到她们所不欣赏的人或事时,她选择保持沉默,憋在心里,在秦可卿病逝前夕,她的弟弟秦钟告诉她自己在学堂被欺负的事时,她的婆婆尤氏就曾说过,她这个媳妇,平时一件小事,就会想上个两三天,秦钟的行为无疑是给多疑的秦可卿火上浇油最后秦可卿病逝了。她的一生,在我看来,说好听的,是忍让,说难听点,就是憋屈。而对待相似的事时,宝钗却缺选择把这件事看开,原谅别人,在我看来,这便是大方。我认为黛玉和可卿的死都是她们内心长期积蓄下来的事的必然结果,所以,当一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是你所不欣赏的时,不去评价他人,这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选择原谅他人,也是对自己内心的解脱,我们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错来折磨自己呢?真正体会到这点,便也会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

  小时候的我,最爱的还是薛宝钗,我甚至想做一个像宝钗一样的人。黛玉的一生,活得太高洁,她仿佛不适合在这个充满功名的世界,她是干净的,而宝钗的一生,太高贵,身为皇商后代,又是贾府的宝二奶奶,既富又贵。直到现在,我依然非常欣赏宝钗的处事方式,从不议论别人的是非,一问摇头三不知,真正做到心如止水,长辈们都对她赞不绝口,谁不希望自己做到像宝钗一样讨人喜欢呢?宝钗在当时她是大家闺秀,在现在这个时代,她就是上流社会的名媛。宝钗最重要的特点是行为循规蹈矩,性格外热内冷,曹公对薛宝钗的判词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和“金簪雪里埋”,雪代表冷,这句话第一次为薛宝钗的性格埋下伏笔。周瑞家的和薛宝钗闲聊,薛宝钗告诉她自己常年服用“冷香丸”。药方奇特,所奇之处,连颇见多识广的周瑞家的都被吓了一跳,连说“等十年都未必这样呢。”那意思就是,这个药方可不简单。那薛宝钗得的是什么病呢?她自己说是“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热毒须用冷药来治。看看,薛宝钗的冷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冷,是从里到外的冷。而林黛玉的冷,只是看上去很冷,是一种伪装出来的冷。她看起来很冷,可心比谁都热。当然,我不太欣赏宝钗有时候的心计,“宝钗扑蝶”时听到小红她们在谈论贾芸,宝钗听到心中吃惊,因想到:“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没趣。”由于她已经到了亭外,躲不了了。所以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故意喊“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还问红玉坠儿:“你们把林姑娘藏那里了?”可以说,宝钗的“金蝉脱壳” 的法子使用的非常成功,一点也没有引起怀疑,当然,不可否认,在社会中,有太多的生不由己,她的初衷,也只是保护自己。

  一百个读者,对红楼有一百种认识,以上仅是我的一点看法,对于红楼的每一个人物,我的观点都是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的好,红楼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分析人物,看到别人的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三观,教会了我社交,也使我虽然是一个理科生,却又是一个文艺小清新、汉服爱好者,品红楼,品人生。

【探索英文译本《红楼梦》的语言】相关文章: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08-17

谈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06-15

试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08-21

网络影响教育的分析和探索08-14

高校感恩教育载体探索论文05-24

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索论文06-19

幼儿教育新思路探索06-12

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分析探索08-22

探索当前拳击实用拳法及训练06-08

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