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时间:2024-07-12 18:01:36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高中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起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审美品质。美术学科的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和得天独厚的优势。综观许多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不管是在教学目标、观念、方式还是在教学评价上,依然存在着许多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相偏离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新课程改革

  以功利为目的的美术教育依然盛行,教学目标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国的美术教学,长期采用的是前苏联和法国的教学模式,虽然其中有过一些改革,但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它的弊端很多,首先是在旧教学认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受升学压力支配下的高中美术教育,为着强烈的功利目的,把教学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忽视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课堂学习方式单一,使其要么像其它学科教育一样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么只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忽视通过美术学习提高学生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目标。

  (二)教学方式滞后新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尚欠多样,教学要求和评估标准依旧整齐划一。近年来,我国许多高中美术教师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发现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他们也开始对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然而从整体上看,在美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依然带有较为浓厚的传统色彩。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美术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教学中依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主导意识强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成为被动、消极的镜子式反映,学生必须根据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以及提出的要求来进行学习。

  (三)教学评价阻碍新课程改革

  在教学评价上,绝大多数仍以绘画中的技能、技法评价为主要标准,以教师的评价为权威,很少给学生发表意见的空间,将作业作为美术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这就导致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展,个别差异性受到压制,学生不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完全依照教师的要求去学习,自由表现的幅度受到限制,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导致在全国一些地方组织的美术大赛和美术考级活动中,出现了很多为了迎合部分家长和老师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的现象。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课堂学习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全方位学习的需要

  目前承担美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多半是在自己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缺乏班级管理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教育观念滞后。模块教师知识的准备不足,教学思想不明确,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就是仍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缺少教学方法的指导,缺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美术素养形成的能力。由于缺少相关培训学习,教师对教学管理的认识不足,综合业务素质和总体知识结构不完善,在具体实施教学管理时存在许多困难。同时大部分学校只是为学生进行艺术模块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场所和充足的条件,只是满足了部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问大多被高考科目占去,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美术。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美术课程是高中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但现状却是,尽管国家提倡重视素质教育,但无论是哪所学校,美术课都只是单纯的强调学生安静的上完这节课,一味的追求教师讲完、学生听懂,而不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想法来为他们设定适合他们的美术课程。这些都源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理解程度、学习状况、喜爱程度等,学生主体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在我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学生在参与时间、参与范围、参与角色等方面,明显的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局部参与多,整体参与少;一般参与多,创造性参与少;形式参与多,实质参与少。这种现状的存在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受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高中美术教学多以灌输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其次,教师观念障碍,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为了方便课堂的管理,多以权威化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没能把学生主体的发展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第三,迫于高考压力,受教材局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量化为主,没能及时的关注到学生主体状态,阻碍学生主体的深人参与。另外,学校对美术教师的备课管理流于形式,对教师的备课往往只进行结果性抽查,而忽略对过程的控制,对教师的备课内容缺乏实质性的核查,难以形成个性化的教案。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能适应课程深层次实施的步伐

  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教学评价方式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其一,现在只有部分美术教师在上课,剩余的人被派去打杂,或兼做其他工作,仅此一项,分值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要低得多。其二,领导评分较低。由于美术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弱势学科,在领导看来,美术教师的作用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发挥的作用较小,因此评分较低。其三,教师互评得分不高。由于学科地位问题,在教学部教师心目中已形成定式,无论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有多大,其它文化课教师总是对美术教师存在偏见,评分较低。其四,学生反馈评分较低。受学科偏见的影响,学生对美术教师的评价己经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总之,受学科等级观念的影响,学校对美术教师较低的评价,挫伤了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改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标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因此,未来美术教育较之以前应更加重视美术学习与学生终身生活的关联。

  (一)课堂学习方式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种理念应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以参与者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融入自己的人格,增进知识,发展能力,呈现出生命主体的内在力量。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是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核心问题之一,新课程理念呼唤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性转向全面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使教学更加民主和人性,使之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让身体的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就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也就是说,我们优化课堂教学不仅是设计教师如何教,而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当前的课程改革正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更大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学生的学,正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围绕学习方式的变革,聚焦美术课堂,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从发展的角度,通过不同类型的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凸显学生在学习方式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美术课堂要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正确交流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表达,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在合作学习的艺术实践中,提高学习与动手的能力。要深入实施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改变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依赖教科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采用不同的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以探究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新的理念,合理呈现教学问题,有效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凸显问题解决的意识,展示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改革主要是改革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方式,促进高中美术的信息化发展,授之以“渔”者必胜于授之以“鱼”。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以学科的自身优势,聚焦课堂,关注热点问题,贴近课堂教学,突出教学的有效性。第一,创新精彩教学片段的备课方式。在美术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实施了新版教材,其观念、内容、形式、活动、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解决美术教师在课程理念把握、教材内容理解、教学目标预设、教学环节研究、资源有效利用、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提出“难点克星”、“多重演示”、“对策锦囊”等具有时代特征和研究性、实用性的教学小栏目,丰富集体备课的内容,解决操作问题,提高备课效益。第二,创新针对问题的课堂观摩方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环境、研究媒体为前提,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着重把握目标预设的有效性,以及教材、资源、活动、媒体、环节设计、教师讲授的有效性。从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授课主线、有效师生互动、有效媒体辅助、有效评价形式等方面,展示美术课堂教学问题与策略。在课堂教学的研讨中,反思美术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问题,聚焦课堂,紧密联系教材、学生、媒体,把握有效的教学设计,正确处理美术教材与资源利用的关系,重视“双基”与创新的关系,把握教学中的静与动的关系,理解教学媒体与专业基本功的关系,遵循教育规律,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和艺术性,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切实提高教师教的有效途径,学生学的有效方法。第三,创新信息手段的听评课方式。由于美术学科思维的发散性,必然带来矛盾冲突的不可预见性,使得美术听评课变化的潜在因素增多,对听评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测提出了特殊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以美术课程的标准、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导向,基于生命教育的原则,面对课堂教学的情境与问题,举一反三,以一知十,深刻挖掘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同时根据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测量手段,坚持科学的态度、学科的特征、教师的智慧,通过对数据分析,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

  (三)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美术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目标,在内容与目标上应当体现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应该不断突出评价的导向性,使其诊断功能、改进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在评价中得到印证。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不应强调太多的规范性,而应根据学科审美特点和情感体验,崇尚多样性,注重人的情感与智慧品质。第一,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体现真诚性,要发自内心的评价;要体现针对性,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着不同的认知与心理特征,要依据教学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分层次、分对象的评价;要体现多样性,根据青少年学生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特点,评价要经常变换方式,体现灵活性、多样性、适时性。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制定《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美术课程的理念,坚持教学基本常规,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差异,强化学科特征,鼓励教学创新。第二,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性。以往的评价往往是采用量化考核的分值来硬性评价,忽视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现的丰富情感和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由主观的量化向客观的描述性分析评价、软性评价转变,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和信心,适度地指出问题,减少随意性和主观性,尊重学生审美个性的差异发展,关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规范与务实,由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根据高中美术课程选修模块,突出教学的基本常规,以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及主要知识点、学生活动、教学资源、教学建议等项目,编制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模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第三,注重成长记录评价的导向性。依托一定的氛围和载体,根据模块选修、学分认定,以成长记录的方式,鼓励学生完成高中阶段的规定学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审美素养。

  (四)强化课堂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呼唤更多的学习型、科研型、反思型教师。我们要在聚焦课堂教学问题时,总结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形成综合性、创造性地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素质。第一,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在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和理解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紧密联系美术课程改革的实际,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深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在问题研究中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有效提高反思的效益。第二,增强教师科研意识。美术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通过美术教育科研提高认识,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线,以美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对象,以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方向,以大量鲜活的案例,通过高中五个系列九个模块的分析,有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智慧与能力,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第三,拓宽教育教学领域。美术课堂教学的反思要体现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方面,要全面理解美术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准确把握美术课程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学的效益,拓宽教学的思路,针对美术课堂评课的现状,在观课、议课中加强反思,多视角深化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翠莹.更新教学观念,紧贴时代脉搏[J].新课程学习,201l(12):19—21.

  [2]杨斌.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1):249.

  [3]薛佳.对有效开展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04).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析】相关文章: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03-13

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析12-05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论文02-26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03-24

试论新课程下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探析11-1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11-18

探析高中数学的情境问题教学策略12-08

浅析新课改下的历史有效教学11-20

探析建立有效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策略12-09

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教学策略探析03-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