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税法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是文化这些方面.简单的说就是“心里有做事(从业)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下面是一篇关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税法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供参考!
论文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各门课程教学安排也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从当前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来看, 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涉税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税法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指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给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掌握比一般高职院校学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情况来看,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一、会计专业税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法内容多,课时少目前本科阶段的教育在“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指导下,一些院校的基础课课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使得专业课的课时越来越少,一般高校会计专业税法周课时只有3课时,有的学校甚至只有2课时。而税法课程体系一般包括税法基础理论、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部分,其中实体法是重点,主要介绍各税种构成要素、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管理等。目前我国税法有近20个税种,每个税种都有各自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算方法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习税法基本理论和程序法。税法课程理论体系庞杂,知识点较多,要想让学生全面了解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现行各税种的基本内容、掌握每个税种的计算方法,三、四十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课时较少,任课教师一般只能着重讲授流转税和所得税等主要税种,不得不忽略财产税和行为税等小税种,对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也涉及较少,各税种的立法精神、改革前景等也不得不忽略,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不系统、不连贯、不深入。
(二)重理论,轻实践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同时贯穿于税法教学的全过程。但目前这门课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课,究其原因:
一是税法实践教学尚未弓I起大家的重视。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没有税法模拟实验室,也没有比较实用的实践课教材,客观条件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税法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缺乏。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税法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现在的税法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另外,税法教师中有注册税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大多数院校在税法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法律规定的讲解为主,然后,老师结合所讲内容留适当的练习题,至于如何填制纳税申报表、税款如何入账等问题一般很少涉及。这些理论基础的确是最核心的,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必须经过实习才能用于实践,缺少了实践教学带来的结果是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异常薄弱,从而使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对于实际问题无所适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由于税法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实践性很强。
在教学计划学时少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材内容多以讲授为主,没有充足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费时较多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达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另外,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提高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已成为实现《税法》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目前,许多高等院校中虽然配有多媒体教室,但受客观条件所限,仍满足不了教学需要,使教学效果大受影响。
二、应用型人才目标下税法教学改革思路
(一)完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税法课程的重要性是由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公民生活中的普遍影响决定的,也与会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密切相关。
从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企业或金融机构做会计工作,在基层会计岗位上从事具体的会计核算、税款计算与缴纳等,他们要经常和税务部门打交道,报税等。另外,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毕业前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课程之一是 税法 。可见,税法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满足税法课程教学的需要。合理的教学计划一是体现在课时分配上,二是体现在时间安排上。由于税法内容庞杂、琐碎,课时量一定要加大,从多年的税法教学实践来看,理论课最少需48个课时,实践课至少16个课时,这样才能基本保证正常教学的需要。另外,税法课程教学要求有前期财经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课程作铺垫,为税法课程的学习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如,财政学的学习对于理解税法基本理论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而税法实务部分涉及到销售额、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又和财务会计密不可分,因此,从知识的连贯性角度考虑,课程应安排在第五学期比较适宜。另外,在上课地点的选择上,应尽量给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保证税法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为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税法课程建设方面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课堂实践教学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在理论教学分税种介绍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教学法将不同类型企业涉及的相关税种加以归纳,如把与生产、经营企业相关的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所得税等,用经营业务串联起来进行专题教学;把与房地产企业联系较多的税种:
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用房地产企业销售案例进行综合讲述;把与进出口相关的税种:关税、进口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用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的经营、进出口业务进行联合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企业的综合纳税业务,增强知识的连贯性,提高学生税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建立模拟纳税申报实验室,采用纳税申报软件和手工填制等方法完成一般纳税申报、税收优惠申报实验。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聘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人员、税务部门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共同指导模拟纳税申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合作,安排学生进行短期实习,通过为纳税人代理税务登记、代领发票、代理申报纳税、代理建账、代理制作涉外文书、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尽快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综合素质由于税法具有理论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税法教学必须结合课程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传统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以上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对立的,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缺一不可。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一谈改革就完全舍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在讲增值税时,首先要介绍为什么开征增值税,其立法精神、优点和特征,法律内容等,这部分内容必须以传统讲授法为主,如果不先讲税法的基本规定,直接以案例开篇导入教学过程,难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税法内容。在讲授法律规定的过程中,同时也可把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其中。如,讲到增值税不同销售方式销售额的确定,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设想一般情况企业有哪些销售方式,结合会计上的规定,先提出自己对不同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确定方法的看法,然后对照税法规定看是否一致,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较深,学起来不感觉枯燥,有助于记忆。最后,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税法条文,可运用案例教学法,选择贴近实际的税法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税法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充分感知教材中的税法理论,使获得的概念更加清楚,结论更加准确、记忆更加深刻,有利于增强实际操作的能力。
总之, 税法 在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税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涉税业务处理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优质的硕士毕业论文服务就在中国硕士论文网,如有业务需求请联系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1]赵恒群.税法教学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关高峰,刘慧敏对税法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圈,2007, (10).
[3]丁蔚 高职税收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O08, (9).
【试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税法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单片机原理教学03-30
试析发电集团的人才培养12-03
试析高中历史教学改革01-17
应用型人才培养案例教学探究11-21
试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12-02
试析应用型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12-04
试析初中语文教学改革03-2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