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实践性研究

时间:2023-05-18 13:33:08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哲学实践性研究

  教育哲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包括严谨的理论研究,更是重在实践的参与。他立足于现实生活,以解决教育问题为主要目的,同时也重视理论的科学性。它要求教育者不断的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直接的矛盾冲突进行思考,为将来的教育提供修正的方案和宝贵的经验。

教育哲学实践性研究

  摘要:教育哲学人性哲学的一个延伸,通过做到对教育本身进行整体性考量,从而成为教育价值的合理尺度。而教育本身存在哲学化与实践化的结合,若是可以区分,反而容易失掉教育的真理。偏向哲学化的一派被指责为脱离现实,不切实际,单纯哲学化的研究教育是毫无实践价值的;而偏向实践化的一派则被指责为缺乏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研究不成体系,毫无章法可循。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应在价值偏向的基础上审慎地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理论研究的同时,保障教育哲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教育哲学;哲学化;实践化

  一般而言,教育哲学是教育与哲学的联姻,是应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问题的一门学问。但教育哲学研究容易陷入困境,比如过度哲学化或者过度实践化,从而导致对于教育哲学价值的判断不清。由于人们习惯性将教育哲学定义为单独的整体性的哲学思维,导致教育的哲学研究与实践分离,越来越有排他性和局限性。教育哲学研究的东西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实践不相匹配,不仅没有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反而愈来偏离。所以,强调教育哲学的哲学性研究一定要与实践性和现实意义相联系,是其日臻完善的需要。

  一、教育哲学实践性

  教育哲学可以被认为是超现实的、理论性较强的一门科学。教育哲学的哲学性不是要凌驾于现实,而是要扎根于现实,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思考、总结,来引领并指导教育实践。同理,教育哲学的实践性不是主观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而是在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架构和布局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二、教育哲学实践性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哲学过于“形而上学”哲学化

  教育哲学研究偏向哲学化这一派常常属于“形而上学”,容易将教育哲学研究等同于哲学研究,用哲学理论冠上教育的名称,伪装成教育哲学。这样就只沿袭了哲学研究的术语、论题和理论,与实际的教育问题没有任何联系。若教育哲学的研究与反映的教育问题无关,也不以发现、观察、分析、解决教育问题为中心,那么,这样完全脱离实际的、过于哲学化的教育哲学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是对教育实践没有任何作用的,甚至还造成了教育理论、哲学和实践的分离。

  (二)哲学化与实践化之间的对立

  长期以来教育哲学的研究都较偏向哲学化,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情况愈演愈烈,引起各国教育哲学家的关注,使哲学家们开始把教育哲学的研究着眼于实践化层面,但又逐渐地把哲学化与实践化对立起来,形成了亲哲学派和亲实践派。亲哲学派被指责为“无病呻吟”,将哲学研究与应解决的教育问题分离开来,使教育哲学研究毫无实际意义;亲实践派被指责为“纸上谈兵”,没有足够科学理论的支撑,一味的重视实践操作犹如无头苍蝇乱窜,将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而在我国,一直强调实践要以理论为基础,理论要以实践为目的,所以我国的教育哲学研究是以实践操作为方向,是基于教育哲学理论来发挥教育实践功效。教育哲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问题,不仅要关注哲学知识和理论,更要关注教育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三、教育实践性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教育价值的判断标准

  明确教育价值的判断标准,是教育主体顺利接受良好教育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了合理的教育价值标准,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方向,才可能实现教育的价值。而这个标准,一定程度上是靠教育实践来获得和检验的。教育不是一味的教化,也不是盲目的服从,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标准,当不同利益集团发生矛盾、各种因素出现对抗的时候,教育将陷入困境。

  (二)确定实践导向的本源

  教育哲学是实践导向的本源,它不是仅用一系列术语和概念堆砌而成的哲学,而是在实践中观察、总结和反思的哲学。它要求教育者不断的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直接的矛盾冲突进行思考,为将来的教育提供修正的方案和宝贵的经验。这不仅仅是教育哲学自主的理论进化,更是根据实践反映的问题,不断自主进行的超越和创新。

  四、总结

  教育哲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包括严谨的理论研究,更是重在实践的参与。他立足于现实生活,以解决教育问题为主要目的,同时也重视理论的科学性。教育哲学家只有以哲学理论为工具,依托现实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将教育的理想与价值真正的实现。所以,既不能将教育哲学研究“形而上学”的哲学化,也不能盲目实践。哲学带给人们明辨的乐趣,实践带给我们收获真知的喜悦,只有将两者融合,互相引导和规范,人们才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愉快的进步、寻找真理。

  参考文献:

  [1]陈友松.当代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25.

  [2]金生鈜.教育哲学的实践意识[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京),1992,(1).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41.32-34.73.

  [4]张夫伟.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出路nJo.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1):7-11.

  [5]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

  [6]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维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

  [7]郑金洲.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J].教育研究,2004,(1).

  [8]巴罗.教育哲学:分析的传统[A].胡森,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第二卷)[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60.

  [9]刘庆昌.教育工学初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1-6.

  [10]郭国勋.从哲学中分离出应用哲学的根据[J].江海学刊,2002,(5):25-27.

【教育哲学实践性研究】相关文章:

关于哲学性的哲学教育论文02-12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11-22

谈中国哲学人生研究01-18

顺应理论和语言哲学研究11-16

中国哲学与生命艺术观研究11-17

文化哲学基本问题研究12-03

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提纲11-15

浅论工程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走向03-09

中国哲学社科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目标论文10-08

教师实践性知识视域下的校本培训研究12-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