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需要学生自身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更应该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身所困惑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共同形成问题意识。只有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才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大胆的提出问题。
摘要:在心理学中,对问题意识的定义为人们通过自觉地确定一定的目的与目标,根据要求而不断的调节并支配人类自身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若是学生能够自己的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若是学生能不断的完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则会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现有问题意识培养方式与手段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并提出学生问题的意识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能力等,帮助历史教师丰富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授与学生思考的过程,这之间二者除了需要各自完成自身职责之外,还需要进行互动活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为学生答疑解惑。而学生需要自己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并主动像老师寻求解决方法与答案。而在现有的教学中,学生会出现有问题但是不敢问的现象,这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意识,完善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研究
11.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由于历史知识自身的局限性,会使得很多的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等不好的学习习惯。而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课中大多通过教授知识点的方式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并不会太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是否会产生学习兴趣,也并不会针对课堂学习效果而进行思考。反而是通过考试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在在现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教师学习进度的增快而对历史学习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同时在对历史题目的思考上也会因为课堂节奏紧凑而不敢问问题。在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与对知识的好奇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知识的局限性而不断的产生问题,若是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因为自身对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自身成绩。反之若是教师不能够为学生解答疑惑,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则会打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与提高成绩的念头,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优秀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的循环。
1.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自身的局限性
在历史考试中,大多数的题目会涉及到背诵与固定的时间概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教师主要侧重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背诵来完成对历史知识点的应用于理解。同时又因为上课时间有限,且历史知识大多数是通过不同的任务与典故表达,因此教师在教授时不仅需要对每一位学生考察,更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于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
(二)没有良好的探讨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因为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适当的加快教学进度。且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进行回答,从而使学生与知识点进行加固理解。因此在对学生自身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上,时间便不是那么充裕。且由于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因此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方法
2.1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问题意识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首先要思考不明白的问题,在思考的同时要提出问题。这便要求教师需要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在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根本上转变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改变单纯教授模式,应该以学生的体验为根本不断的完善课堂知识点。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共同形成问题意识。只有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才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大胆的提出问题。
2.2引导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需要学生自身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更应该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身所困惑的问题。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断的对问题与同班级同学进行探讨,并最终教师答疑解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可以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思考中,最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计划[3]。2.3完善校园基础文化建设在倡导学生勤问问题,多思考的教学环境下,需要不断的完善学校的基础文化建设。在学习中需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这种培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历史这一单一的学科。更应该拓展到每一个学科当中。营造良好敢想敢问的学校学习大环境,让学生在自身努力的同时受到学校的大环境的影响,不断的提升自身,从而树立问题意识的思考模式,不断的提升自身好奇心与素质。教师也应该溶于这种校园文化当中,要多角度高层次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与思考,同时接受学生质疑,在学科问题上与学生共同探讨。
3.结束语
在对学生历史教学中的培育中,可以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将学生由原有的不会提问、不知道如何讨论,逐渐的转变为对课堂教授内容感兴趣,认真听讲的同时课后积极探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面,虽然有很多的培养途径与培养策略,但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对课堂认知与课堂合作上都有一定的提升。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也要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理解认知系统。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改革根本目的都是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作为现代历史教师来说,需要长时间、多角度的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综合而复杂培育,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育工程。
参考文献
[1]郭湖海.《历史教学导问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36-37.
[2]张树刚.《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9).74-76
[3]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4]辛翰.《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湖北教育,1999.10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相关文章: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1-21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2-06
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01-15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与对策11-14
浅谈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12-23
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03-04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01-13
小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12-24
论文:浅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01-24
初中数学与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论文02-2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