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跨文化交际中的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不同,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旅游英语翻译技巧是?
一 引言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岛屿,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从成为国家经济特区以来,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就意味着海南岛已正式拉开了通往国际化旅游的帷幕,与国际旅游全方位接轨。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观光海南的异国客人会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旅游英语翻译不仅起着沟通国际间旅游桥梁的作用,更承载着东西文化交流的使命。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所以不正确的旅游资料翻译不仅会阻碍交流的有效性,甚至还会引起误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要想把海南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来说,不是简单地提供旅游翻译服务,而是必须了解异国文化的差异,使语言、文化与旅游三者在旅游英语的翻译应用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使之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把博大精深的海南文化和现代海南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外国游客。因此,迫切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要求他们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要担负起传播和保护本土传统文化的责任,又有能力巧妙地逾越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翻译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 重视、尊重文化差异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例如,西方人视红色为血腥,而中国人视红色为喜庆。海南历史悠久,虽人口不多,却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汉、黎、苗、回、藏、彝、壮、侗、瑶、白、泰、佤、水、京、土、布依等37个民族,这造就了海南复杂的文化背景。著名的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不了解目标语文化,翻译出来的只是语言;了解其文化,才能翻译出符合目标语文化需求的篇章。所以,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能克服旅游业中跨文化交际时所遇到的障碍,这是海南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1995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三 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体现
1 语言结构差异
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不同,致使英语在这两个层面上汉语化。如:“有两俄国人要来海南”,正确的译文为:“two russians will come to visit hainan”。中国人往往受到母语的干扰而错译成:“there are two russians will come to visit hainan”。该句子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there are属于存在结构句型表示某地存在某物;而two russians will come是主谓结构句表示某人要做某事,这是句型结构的混用。在“有两俄国人要来海南”的句子里,强调的是动作“来”,应采用主谓结构句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2 思维方式不同
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出语误。例如:“四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我就要返乡了”。中国人认为这句话的主语是four months,所以谓语应与主语一致,理应为fly;而外国人认为这句话的主语是指时间four months’time而不是months,所以谓语理应用单数形式的flies,因此,不同国度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3 背景知识匮乏
旅游涉及知识面极其广泛,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要忠实于原文,但有些句子不能直译,更不能生搬硬套。从业人员不仅要懂人文地理,更要懂一些旅游常识,包括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例如,“天涯海角”是海南著名的四a级旅游景区,如果译者对当地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无法准确地翻译该景区的内涵,因为看到“天涯”二字即知“天之边缘”;看到“海角”二字即知“海之尽头”,但现实中人人皆知天无边、海无角,所以对“天涯海角”的理解真是一头雾水。当了解到关于两块石头的民间传说就很容理解其文化内涵,恰当的译文就迎刃而解了。
四 翻译技巧
翻译家们归结了诸多的翻译方法,无论是国外的纽马克的《翻译问题探索》、尤金·奈达的《语言文化与翻译》,还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从各个角度渗透着不同的翻译技巧。但无论哪一种技巧都必须建立在对异国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差异尊重的前提之下。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所接触的诸多的翻译技巧,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应用更为可取,愿和同仁们一道探讨。
1 音译和意译的融合
景点翻译是旅游英语中最常见的,外国游客是通过景点的英文翻译来了解中国文化。景点翻译主要是地名翻译,其特点是有的需要音译,很少涉及文化内容,如“海口”、“三亚”等地名可音译为haikou、sanya等。但景区地名的翻译,仅用音译无法表达完整的含义,需要采用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如“海月广场”为“haiyue square”、“亚龙湾”为“yalong bay”等。如果采用完全意译的方法,把“海月广场”翻译成“sea-moon square”,则把景点完全西化了,易产生误解,游客会以为是大海和月亮广场,无法准确地传递出地名的信息。因为这些名词的翻译不同于普通地名的翻译,它们大多用词古雅、风格独特、音韵优美、寓意深刻,或者出自历
2 专名和通名相结合
旅游景点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是景点地名的实体部分,通名则表明景点或景观的类别。旅游景点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每类通名所使用的字互不相同,各有其明显的特征。如人文景观:南山寺(nanshan temple),南山(nanshan)为专名,“寺temple”为通名。又如,自然景观(河、泉、山、湾、石、谷等):万泉河wanquan river、五指山wuzhi mountain、蝴蝶谷butterfly valley等景区都是专名和通名相结合的翻译,既要明确表示景区的类别,又要确切反映自然景点的地貌特征或人文景点的实体情况。
3 适度删减法
由于中西方旅游文体风格上的差异,一些汉语特色文化信息如果进行逐字的翻译难免会显得罗嗦而累赘,所以翻译时应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的删减或更改,只有把那些多余的对译文理解没有多大帮助的内容删改才能达到突出主题信息,以加深外国游客的理解。如:“鹿回头的传说代代相传,故事感人至深。据说很久以前,在现有村庄的地方只是一片荒芜的无名海角。”该中文采用了过度修饰,言辞华丽的描述,若直译则使译文累赘冗长,令人厌读。为有效传达其中文化信息,译者灵活处理了中英文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将原文三句改译为两句,调整了句子长度,删去了“鹿回头”和“故事感人至深”。因为“鹿回头”在上文中已经提过,所以在该句子中翻译纯属多余。“the moving legend”以简洁明快的语句,表达原文中“故事感人至深”的内容,所以就不必要译成“the legend from which people are moved and touched deeply”。通过改译后的译文既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又保持了原作的韵味。如按原文把定语从句一一直译,译文反显得罗嗦而拖沓,效果会适得其反。译文在经过删减和重组之后,反倒更加简洁流畅,文意通顺,直观朴实,更加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心理。
4 恰如其分地增添相关背景知识
海南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恰当地增添一些解释性文字对国外游客是很重要的,使他们对海南特有的历史事物、历史上的典故、神话传奇和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等能更好的理解。例如,“海南欢乐节”是每年一度的国际性综合公共节日,也是大型的商贸旅游促销活动。译文为:“hainan carnival”is an annual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public festival.it is also a large-scale business and tourism promotion activity.”如果不加上解释性翻译,外国游客很难理解“海南欢乐节”真正的涵义。补充后的译文:“hainan carnival starts from 2000,and now has become…not only for…but also for,even…”该旅游资料的翻译对“海南欢乐节”的内容做了补充解释,便于外国游客对海南文化有个较为透彻的了解,获知“海南欢乐节”是一个国际综合性的节日,始于2000年,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狂欢节日之一;节日期间,人们可与世界著名的影星、世界小姐以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商人、运动员等一起共享快乐。所以,译者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对本土文化知识的导入非常必要,不仅便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对旅游信息的理解,而且还可能激发他们对所宣传旅游景点的兴趣,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 巧妙使用文化类比
人类认知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式就是通过已知的知识借助类比手段推理出尚不为人所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达到认知的目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灵活并恰当地运用类比的方法来翻译海南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人物、历史朝代,将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把三亚比作美国的夏威夷;把南山寺的海上观音比作东南亚的盖迪斯观音;把亚龙湾蝴蝶谷民间中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比作西方的罗米欧和朱丽叶。采用这样跨文化类比手法能使外国游客将他们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代与他们熟悉的历史或人物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使游客可“以彼知此”而缩短在旅游目的地的人文差距,消除文化陌生感,以迅速、有效地实现交际和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也能使游客在自身背景文化的基础之上深切感受异国的文化风味,会给外国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产生认同感,达到宾至如归的效果,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五 结语
文化差异给旅游英语翻译带来的困扰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旅游从业者仅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还是不够的,要做到既要懂得历史文化知识,又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如历史、宗教、地理、民族、风土人情、风物特产、文化艺术、古建园林、旅游景点、历史典故等。如果了解当地的文化便可变通翻译方法。如“天涯海角”译为“the end of the earth”,假若游客不太理解,你可以换一种方式翻译,用“the remotest place of the earth”来解释,或者补充说the chinese call it“tianya-haijiao”,it is only a name of a scenery in sanya,it means a place where the sea and the sky are so vast and wild that they look as if they were joined together.这样游客就明白了。只要译者有了丰厚、广阔的文化背景知识作后盾,就能够把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介绍给外国游客,就可以唤起游客们的游览兴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文化服务于经济的目的。
【简谈跨文化交际中的旅游英语翻译技巧】相关文章:
分析跨文化交际下的旅游英语翻译11-17
简谈中学英语翻译的技巧02-25
谈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06-05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11-14
试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2-11
谈口译中跨文化意识02-19
谈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02-19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06-0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