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时间:2024-05-22 06:11:02 外语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前言

关于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及现状,与外语其他技能如听、说、读和写相比,翻译技能不受重视乃至被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语专业人才尤其是翻译人才的需求缺口非常大。所以,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成为当下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大学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对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度不够

  调查表明,学生们对长句和难句的翻译有相当高的驾驭能力,但是对某些句子的部分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却不甚明了,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情况很普遍,有的学生擅自揣摩、臆测,有的则跳过,甚至有的同学视而不见。如此情况下所做出的翻译,其表达含义与句子本意必然有很大差异,更可能风马牛不相及。

  (二)教师的片面强调和误导

  对于翻译教学而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然而,现状是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对于自己以前学过的理论不加以改善,照本宣科,直接往学生身上生搬硬套,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不能让人满意。笔者对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大致总结了一下,可分为两点:

  1.对小词、短句不够重视。在外语翻译中有长句和大词的存在,也就有与之对应的短句和小词。过于强调对大词和长句的重视而对小词和短句的关注度不够是外语教学方面一个很大的弊病,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不甚透彻,对翻译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一名翻译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基本素养,这也是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翻译,不仅要有高尚的“译德”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具备翻译工作所要求的英语水平,较好的国学和汉语修养以及海量的系统学科专业知识。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翻译工作的顺利完成与否与翻译者在以上这几个方面的素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基础词汇量和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对学生进行着重培养,还要在汉语修养方面,加强对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研修,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引导学生的阅览方向,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

  (三)我国翻译行业的现况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翻译对于跨国性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翻译事业在整个学术发展过程中却始终未得到与其贡献相对应的关注与重视度。翻译作品通常都不被承认为学术成果在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几乎成为惯例。同时,在很多已出版的翻译作品中,有些翻译作品十分优秀,质量上乘,然而更多的作品却出自学生之手,由于他们大多没有接受专业训练,更无足够的翻译实践经验等等,翻译作品往往流于轻浮。而且翻译行业的现状又使当前不少有能力的学者望洋兴叹,进而使翻译行业所处的局面更加尴尬。这样的翻译环境对我国翻译教学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翻译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由于高职类外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要求未作具体细分和规范,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很难进行相应的操作。再者,由于教材更换过于频繁,教材内容难免出现重复和缺乏系统性。这对人力和时间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学生积极性也遭到挫伤,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明显提高。

  2.对翻译教学的重视不够。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翻译的基础理论和技巧传授则视而不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文章处理的侧重点集中在语篇讲授,对文章的翻译则仅仅在讲解的时候逐字逐句翻译一遍就草草了事,对长句和难句的翻译技巧的传授方面不够重视。再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很少考虑到基础知识教学与翻译训练的内在关系。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强调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基础教学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两者割裂开来。众所周知,要想有过关的翻译能力,丰富的词汇和扎实的句法知识功底以及很强的阅读能力是基础。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翻译能力对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巩固、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很有益处。

  二、翻译与外语教学法

  笔者选取了三种较有代表性的翻译教学法在如下做了简单的阐述: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通过对词汇的记忆,然后学习语法,最后进行翻译。语法—翻译法对教学技巧和口语的表达能力要求都不是很高,就其操作程度而言,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意味着学习者要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艰涩难懂的翻译。语法—翻译法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过于忽视,因而对培养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有了很大欠缺。介于其语法规则的过于难理解、翻译与句子语境脱节,所以语法—翻译法不再流行。

  (二)直接法

  直接法采用全外语教学,以各种模仿手段为主来重复所学句子,使学生的语境发生变化,进而使其养成自动化的习惯,直接法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外语口语,而非书面用语。

  直接法并不依靠母语翻译,这种方法看似对学生学习使用外语思维十分有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况。因为,此法对教师的水平要求很高,对外语的掌握要达到母语的感觉,而且教学效率与母语相比较为低下,所以,直接法在我国并不适用。

  (三)暗示法

  暗示法强调了外语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它要求学习者放松心情,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由教师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外语对话内容展开引导,并进行母语和外语互译,从而使学生对语句的理解更为透彻,两种语言的不同也通过对比更为明显,对学生的语感提升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翻译策略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从心理层面来讲,明确外语词汇在母语中的意思可以使学习者获得一种标准,最终理解并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个词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新词汇的含义需要有清晰的了解,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翻译的过程。这种翻译不能脱离文本,或者死板的一字一译,它要求学习者通过翻译的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汇做出准确的定义,进而掌握与词汇相关的语法知识,并对其使用的语境了解。学生通过这样深入学习的过程,对词汇的记忆和使用就更加容易。

  (二)对外语写作质量的提高

  大量实践证明,在外语写作的过程当中,使用翻译进行母语思维对写作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培养写作纯正外语文本的能力是外语写作的最终目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使用外语,适度使用翻译以保证其外语写作的流畅。学习者也可以用母语思考题目,然后列出写作的提纲,最后将其译为外语。这样,通过借助把关键词翻译为母语,使文章构思更具条理性,思路表达也更为清晰。

  (三)对外语阅读水平的提升

  翻译对于语言的学习具有总体的促进性。对于母语和外语之间的不同、句法语义以及问题层面的冲突,高水平的学习者总是能够通过翻译的过程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使他们的目的语水平最终有明显的提升。翻译作为高层次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工具,对他们了解这门外语所蕴含的原则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伴随着人类语言认识的不断深化、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持续更新与深入,外语的教学方法也日趋合理,新的教学实践随着历史发展而取代老的教学实践已成必然。当前大学外语翻译教学的模式已然落后,对当前外语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要认真研究外语翻译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从实际出发,发掘出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翻译人才。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相关文章:

探析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03-28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分析11-16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如何体现论文02-27

大学外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03-25

浅析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3-04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论文(精选15篇)02-23

浅析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论文11-22

服务补救理论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策略分析论文02-21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11-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