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块理论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 语块理论的定义
“语块”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Becker于 1975年提出的。语块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语言是由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语块(lexical chunks)所构成,语块的最大特点是语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者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高频率的语块构成了外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大约70%的语言由存储于人体大脑的各级各类语块组成。以语块为单位来学习不同题材、不同语境下的词汇,一个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可以避免词汇的语域使用不当的错误。这是因为语块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它们的使用往往局限于某些语境之中。语言习得过程中,词汇短语这样的语块可以被看作是固定或半固定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在语言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证明预制语块在语言习得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言学习的中间阶段,它可以使学习者提高语言流利度和理解力,增强语言的语用功能意识,进而激发语言学习动机。词块作为语言交际中最小单位和主体,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外语教学中有巨大的潜能。然而,预制语块在中国外语教学中如何应用却被研究者们长期忽视。
2 传统翻译教学的特征
现在的翻译教学,往往强调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解,以句子为核心探讨直译与意译、语法对比与句式转换等翻译技巧,强调句子转化的艺术,注重翻译技巧的讲解,孤立地向学生灌输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固然揭示了翻译现象中的某种真相,但这些真相的揭示无法替代译者运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恰恰是这种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才决定着译者的水平和翻译质量的高低。
3 翻译教学中如何应用语块理论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调查显示,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等复合型人才。但是,通过笔者的翻译实践教学,发现学生翻译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词汇量低,贫乏的词汇影响了译文的逻辑性、连贯性、句子产生歧义;知识面狭窄,翻译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文体、语境选择合适词汇。归其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储存足够的词汇及一些相关的固定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大量接触语言实际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手段,以使学习者大脑中储存足够的预制板块,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语块”意识以及培养他们正确组块的能力。翻译教学的“语块”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词级语块。指的是词语之间的一种固定组合搭配。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这类代表有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以及习用语等。第二是句级语块。属于句级语块的有:谚语、名言、会话套语等。例如,法律文本、商务合同、理论着作、学术着作等除了内容准确之外,都要遵循一定的格式,都要规范使用词汇和遵守句法规范。术语和专门语都是规范化的,不能任意创造,需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译者如缺乏相关知识且不知术语在两种语言中的对等说法,则根本谈不上正确的翻译。将这些规范化的表达作为句级语块让学生掌握,必定在翻译实践中事半功倍。
4 总结
语言的产出就是把适合某一特定场合的现成的词汇单位组合起来。语块教学就是把教学重心放在具有一定生成性的语块上,使学习者熟悉并掌握大量的语块,在运用中通过一定的加工、组合,形成符合语境的恰当表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语块作为语言的半成品,有较为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译文更贴切原文,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地道性和美观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浅谈语块理论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激励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03-08
浅谈中医特色理论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12-09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应用03-25
论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3-11
浅谈建构式教育理论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12-04
等值理论在医学翻译中应用的翻译论文06-13
浅谈OTN 传输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论文03-16
浅谈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01-01
浅谈钢管混凝土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论文12-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