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互文性理论建构了一种开放的体系,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观,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根据互文性理论,从互文性的两个基本层面入手,以教材《走出牛津》的语篇为例,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互文性;英语;教学
自从互文性理论提出以来,学术界就很关注这一理论,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最初,这一理论应用于文学评论方面。近来,随着学者们对这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不只限于文学领域,还应用于语言学、文化和翻译领域,而且在教学中也有所应用。笔者在英语语言教学活动中也尝试着应用这种理论。本文从互文性的两个基本层面入手,以高职英语教材《走出牛津———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以下简称《牛津》)的教学篇章为例,来探讨互文性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大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原型
互文性理论起初是一种文学理论,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它聚焦于某一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中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她认为诸多文本都是由类似于马赛克的引文拼凑成的,其中的每一个文本均是对其他互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这就是互文性最初的概念。随后很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突出的有罗兰·巴尔特、雅克·德里达和热拉尔·热奈。热奈认为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和与之相关的其他文本的相互关系;罗兰·巴尔特认为文本都具有多种含义,凡是与该文本意义相关的知识都是互文性的体现,它们不是静止于文本之内的,而是通过文本间的相互联系来体现的。这些专家都认为互文性是一种转换和联系,是指某一特定文本同其他类似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能够使读者辨别出该文本与互文本的具体互文要素以及理解它们在构建文本方面的巨大功能。
迄今为止,对互文性的研究主要有四个层面,即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积极层面和消极层面、具体层面和抽象层面。以上都是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概括互文关系的,其中也有些重复。但笔者仅从其中的一个层面出发,即从具体层面和抽象层面来看待某一特定文本,以此来阐释互文本在意义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为英语教学提供帮助。
二、互文性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互文现象,笔者以《牛津》中的英语教学篇章为例,从互文性的具体层面和抽象层面来阐述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互文性的广泛应用,以及互文性对高职英语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1、具体层面的互文性
具体层面的互文性是指从微观角度来审视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指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存在有具体来源的其他文本的话语。对当前文本中的一些词句或段落的解释要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一个或几个互文本,能够形成互文关系的主要手段有引用、用典、仿拟、剽窃以及参考等等。
笔者在这里只介绍一下常用的引用、用典、仿拟三种具体互文手段,以便于阐述英语教学中的互文现象。引用是指引用以前的文本中的话语或段落;用典是指在当前的特定文本中通过运用一些原型形象或者传说故事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它们可以来自圣经故事、神话传说、童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故事等等;仿拟则是指通过有意模仿已经形成的较为正式或稳固形式的语言,如谚语句子、四字成语、名言警句、民间俗语等等,以此来形成新的词语篇章,以达到强烈的对照效果。因此,在文艺学、语言学、翻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里,我们能够利用这些具体层面的互文手段,也能够充分利用它们来建立诸多的互文关系,达到绝妙的互文效果。
相关文本和文化背景都会对当前的特定文本形成重大影响,而且,如果读者很熟悉文本中使用的互文手段,那么他们就能很容易地识别当前文本中的互文性,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它们。在具体的互文本中,读者比较容易注意那些通过仿拟谚语句子、四字成语、名言警句、民间俗语等形成的`互文关系。例如,在《牛津》第五单元中,标题“To be fit,or not to Be”(Unit 5,P50)本身就是一个仿拟的例子,读者自然会想到莎士比亚的那句千古绝句“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这个句子出自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的经典独白:王子面对父亲的猝然离世,母亲的改嫁及叔父的篡位,他内心充满猜疑、矛盾、犹豫和痛苦,于是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这反映出当时他的痛苦和疑惑,对人生充满怀疑,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自杀更好;可又对死亡很恐惧,不知人死后会不会下地狱。所以在这段独白里,他非常犹豫,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To be,or not to be),是应该“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清扫”。文章作者通过仿拟这一著名的问句来表达人们在面对健康时常常会遇到和哈姆雷特一样的难题,即不选择健康,就意味着死亡。这种表达更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自觉地进行健身强体的运动。若是学生没有对这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他们就不会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一含意。
又如,在第四单元中,标题“Never too late to learn”(Unit 4,P。41)就是仿拟英国著名的谚语“It’s nevertoo old to learn”。这一谚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作者用这一表达来突出当今时代学习的紧迫性,暗示了作者的态度(提倡终身教育),也提示学生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应通过一切手段(如e—learning)来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上两个例子具体地表明了互文性为语篇意义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为语篇解读提供了特定的视角,同时也会表明作者潜在的观点和态度。在仿拟中,语篇会受到互文语篇或相关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学生在解读包含互文关系的具体语篇时,就要调动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展开联想,在不断挖掘互文联系的同时完成意义的建构。
2、抽象层面的互文性
抽象层面的互文性是指从宏观角度上来确定文本的性质和意义,即指一个文本中不同的风格、语域和体裁的混合交融,是文本在宏观上与其他文本的联系。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文本不再只是文学层面上的具体语言文化信息,它通过转变以前的身份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理论对象。罗兰·巴尔特在他的《文本理论》中阐述了这种变化。抽象层面的互文性将文艺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所有思想意识与客观存在都全部转化成为人类意识的一部分,它们正以文本的某种形式存在着。
抽象层面的互文性体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是篇章范式方面,尽管同类篇章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它们在篇章范式方面却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具有某种典型篇章范式的文章之后,如果他们能够掌握这种相似性,在这种互文篇章范式的引导下,他们在新的类似篇章中就能够辨认出这种范式,从而加深对新篇章的理解。
笔者以《牛津》第八单元题为“秘书与老板”的篇章为例,这一篇章很典型,它体现的篇章范式是提出问题—做出反应—给予评价。具体分析如下:文章先通过一个现象来提出问题:秘书在下班后应该给老板送办公室的钥匙吗?对于这一问题,作者介绍了老板、秘书、在华外企员工以及许多人的反应:老板认为应该送,而秘书认为不该送,其他人也反应不一。
最后,作者分别引用了企业文化专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做的评价:“秘书的行为是违反职业道德的,现在她很难找到工作”;“许多白领很压抑,当她们公然冒犯老板的时候,她们找到了发泄渠道”。学生如果能掌握这种英文书写的篇章范式,他们就能够正确理解篇章的行文框架,又能为他们将来的阅读提供互文背景。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如果也遇见了类似的篇章范式,他们自然会想起这一语篇模式,并自觉地去比较,很容易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互文性理论应用于英语语言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从具体层面的互文性和抽象层面的互文性两个具体角度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互文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这种崭新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洞察语言现象,增加语言的感悟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自觉性。
英语教师在透彻掌握这一理论的同时,还要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大量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谚语、俗语、成语、名言警句以及圣经、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宗教故事,详细介绍诸如引用、用典和仿拟等等的互文手段,逐渐引导学生深入识别庞杂的互文现象,充分分析和理解互文性的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互文意识,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自觉性。学生则应了解大量的文化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通过对互文现象的分析来提高对语篇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