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的模因研究

时间:2024-06-08 07:43:36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音乐欣赏中的模因研究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模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当一种现象出现并得到传播,那就是模因作用的结果。音乐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模因论应该并且能够对音乐及相关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音乐欣赏中的模因研究

  摘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作品和欣赏者是我们所着重关注的对象。作品在音乐模因及欣赏者的“期待视野”的作用下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了“似曾相识”的一种心理体验。同时,音乐模因抹平了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鸿沟,迅速进入欣赏者的记忆,并获得广泛流传。

  关键词:模因;音乐欣赏;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生物学家Dawkins在其专著《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Gene)(1976)一书中首次提出模因(meme)这一概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它的核心是模仿。具体说来,它可以是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的模式,也可以是科学理论、宗教信仰、决策程序、惩罚模式、客套常规等等。①

  一、模因的概念

  模因(meme),是基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是牛津大学新达尔文主义的倡导者Dawkins借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用meme这个词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进化。“meme”源自希腊词“mimeme”,意指“被模仿的东西”。Dawkins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引入了与基因相对应的模因概念。因此,他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他的学生苏珊•布莱克摩尔在1999年出版的《谜米机器》中,将这一概念更具体化了,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②

  由此,我们就可以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音乐之中,音乐中的节奏、歌词、旋律甚至演唱方法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的传播,就是一种音乐文化模因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传递,并能够打破文化的藩篱,准确复制并成功生存。

  二、音乐欣赏中的几个要素

  如何确立文学研究对象,是众多文艺理论家的研究重点。M.H.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从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文学的四要素说,认为在整个艺术过程中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因素有四个,即:作品、艺术家、宇宙、观众。对于四者的关系,他用了一个三角形来排列,如图:后来的美国学者刘若愚(JamesJ.Y.Liu)将这四要素的关系重新安排成一种完整的圆圈,如图:这样突出了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将文艺作品中的四个要素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的艺术过程。③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同样也需要关注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音乐作品、表演者和欣赏者共同构成了音乐艺术活动的整体,缺一不可。

  四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彰显了音乐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将作品创作完成,这只是第一步,还不能称得上是完整意义的艺术作品,只是一种“可能的存在”。④对于音乐艺术作品而言,要想被欣赏者感知和理解,还需要表演者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得以实现。作曲家写出乐谱,并不能直接被欣赏者所闻,只有通过表演者对作品的演奏(唱),变为具体的音乐音响才能够为听众所感知。表演者在音乐欣赏这一艺术活动中充当了“联络者”的角色,表演者通过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演绎和深入挖掘,赋予了作品第二次生命。

  对于音乐欣赏这一艺术活动来说,创作者是“隐身”的,音乐作品、表演者和欣赏者是显性因素(当然这是在“临响”情况下三者才会同时“现身”),由于本文研究视角的原因,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音乐作品和欣赏者这两个要素。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音乐的审美主体──欣赏者做一个界定。按照韩钟恩教授的观点,欣赏者分为:生物的人、文化的人、音乐的人和职业音乐家。⑤由于我们关注的是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者,所以本文研究中所涉及的欣赏者主要是指前三类人。

  音乐形态客体──音乐作品作为一种信息,对音乐的审美主体──欣赏者产生了从生理到心理进而到观念上的刺激,当音乐客体中的某些信息(如旋律、唱词、唱腔等元素)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或是作品中“存在一种‘结构’的本质,这种结构的本质经历许多世纪仍旧不变。但这种‘结构’却是动态的:它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读者、批评家以及与其同时代的艺术家的头脑时发生变化。”⑥这种“历史传承的东西”和“结构的本质”就是音乐模因,当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听到这些“似曾相识”的元素时,对音乐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就不会出现“找不着北”的情况,理解起来也相对会更容易一些。

  三、模因在音乐欣赏中的显现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供人们欣赏的,可以说,音乐欣赏使得音乐的创作或表演具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赛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⑦由此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音乐欣赏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的。

  (一)接受美学观照下的音乐欣赏

  学者对音乐艺术的研究(包括音乐的欣赏),经历了从关注创作者到以音乐本体为中心,最后到重视音乐接受者的转变,而这些变化正是受到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影响。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端于德国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ss)于1967年所做的一篇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就职演说,在该演说中,姚斯全面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构架,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姚斯借用阐释学“视野”的概念,以“期待视野”为中介,以“视野融合”为途径,将文学史转化为一种阅读者的积淀,在文学与社会、美学与历史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接通了文学与现实、过去与未来。⑧“期待视野”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欣赏、理解音乐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也为我们在欣赏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心理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从“期待视野”到“似曾相识”

  期待视野(Erwartungshorizont)又译作“期待视界”,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中心。姚斯综合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视野”概念以及海德格尔的“前结构”的概念,认为“从类型的前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了期待系统。”⑨作为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指解读者面对本文时,调动自己的经验并产生的思维定向及其他所希望的本文对他的满足。“视野融合”则是指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这里,“期待系统”实际上是指读者所具有的对于文学体裁、形式、主题及语言的理解之综合。

  “一部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感受。”进而,作品唤起了读者对以往阅读的记忆,“这一新的本文唤起了读者(听众)的期待视野和由先前本文所形成的准则,而这一期待视野和这一准则则处在不断变化、修正、改变,甚至再生产之中。”这里“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模因”。

  这就是为什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很多人感觉某首乐曲中的某些旋律或某种元素非常熟悉,有类似“似曾相识”的感受,但该乐曲又与听者所熟悉的并不完全一样。这种现象即欣赏者“期待视野”的期待融合。其实,听者“似曾相识”的是音乐作品中的模因,可见模因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四、模因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一)拉近了作品与欣赏者的距离

  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当作品中有欣赏者所熟悉的音乐模因时,很容易使欣赏者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够迅速拉近作品与欣赏者的距离,使欣赏者从心理上接受该作品。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欣赏中国的传统音乐时比欣赏外国的古典音乐更有一种亲近感的原因。可见,在欣赏者的期待视野中发挥媒介作用的音乐模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使欣赏者获得感官愉悦和心理满足

  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除了音乐带给欣赏者感官上的刺激之外,欣赏者还会对作品有一个心理上的“期待”,当作品满足了我们的这种“期待”,就会使欣赏者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这种愉悦和满足,除了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所带给我们超脱现实的幻想和内心体验外,还有就是作品能够被我们“听懂”和“容纳”。西方的古典音乐,对大部分欣赏者来说可能都存在“听不懂”“不知所云”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对于职业音乐家来说,也未必都能听懂。这除了与欣赏者的阅历、经验有关外,最主要的还是文化背景差异所致。如果欣赏的曲目中有我们熟悉的音乐模因,我们在欣赏时就会在一大片芜杂的音乐海洋中理出一点头绪,不至于被这陌生的音乐海洋所吞没。这些音乐模因就好像炎炎夏日的一缕凉风,使我们从生理到心理都获得一种满足。

  (三)便于欣赏者记忆,有利于作品的传播

  人们在欣赏一部作品时,由于每个人的审美经验及阅历的不同,作品中的音乐模因也可能不尽相同,对作品记忆的“黄金点”也存在着差别。但是,这些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似曾相识”的音乐模因,当在一部陌生的音乐作品中再次出现的时候,能瞬间被我们的大脑记忆系统所“识别”并一直“保留”,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抹亮色”。这“一抹亮色”会在某个特定的场合经由我们的口或是手再次登场,进入其他欣赏者的记忆里。

【音乐欣赏中的模因研究】相关文章:

试析模因论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2-21

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11-17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12-06

浅析语言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12-05

论中职学校冲压模项目教学研究02-23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利用05-26

课堂中的潜在课程研究11-19

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纯音乐”12-11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论文03-2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