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误读在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的论文
前言
自上世纪80年代,翻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翻译的文化方向发生了转变,并不单单仅局限于语言学层面的翻译,更将目光以及研究内容转向了对文化层面的关注与了解。然而对文化的正确解读成为当前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进而使得“文化误读”出现,如何在接受理论的大背景下,对文学翻译当中所表现出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一、文学翻译当中文化误读的成因及本质
(一)文化翻译中文化误读成因
站在接受理论的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两个方面的基础涵盖因素,认为艺术本身形态在本质结构上划分能够被分为艺术极与审美极两种,其中在艺术极所表现的是一种作者的文本价值,审美极则表现在读者的理解层面。很显然,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开展文学翻译的过程不单单需要结合作者对于文本内在艺术价值的表现,更应该注重读者的理解以及审美要求。在接受理论的大背景之下,其中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是指一种游离在两者之间的概念,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一个发展概况与范畴。在接受理论的背景下,文学理论当中所表现出“偏见”以及“期待视野”的个体,自身无法摆脱自身主观价值的影响。
作为一种审美期待的内在心理要素,期待视野当中包含审美经验与人生经验等全过程,是一个定性的心理结构。相较于简单的文学阅读而言,文学翻译所涉及到的过程则更加复杂,涵盖译者对作者原文的价值理解、译文读者对译文文本的理解,其中实质上是一种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等价交换,这一因素的出现,催生了“文化误读”的出现与产生。
(二)文化翻译中“文化误读”本质
“文化误读”实质上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结合文学翻译自身的特点以及内在价值分析,翻译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将作者的文本进行翻译,更要在完成翻译之后表现出其内在的含义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文化误读的出现,则会发现在文学翻译当中无法被解读出来的内在意义,使其具备新的发展意识,所以将其称之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文化误读”实质上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之所以将文化误读诠释成一种目的性的活动,主要是由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并非完全的处于被动的形态当中,不仅仅能够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也能够强调自身的思想层面的解读,进而赋予文学内容不同的内在发展要素。同时,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还需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入文学翻译中,掌握其中的翻译习惯以及传统的文本理解。
“文化误读”实质上是一种文学过滤形式。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根本内容,并不存在两种文化完全一致的状态,显然两个文化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融为一体。针对这一问题,则需要在开展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注重文化过滤。在过滤形式的开展中“期待视野”的出现被当做一种客观形态的存在,涉及到习俗、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而实现文学翻译的研究与文化解读。
二、接受理论背景下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类型
(一)作品形态转换与翻译文化误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运用语言表达出文学的内在价值与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素,文学具备形象化、民族化、典型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基于此,文学语言也必须具备这一基本特性要求。结合当前的文学作品实际情况而言,皆是外部形态与内在含义形成高度统一的认知。这就对文学翻译者提出了一定的考验,文学翻译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到的相近语义的表现形态、语法特点以及相近词汇表达的含义等基础内容。如果一首诗被译者翻译成一篇小说,那已经严重的脱离文学翻译的本质价值,导致整个形态以及文章结构发生改变。针对文学语言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价值以及文化内涵的融合与积淀,属于两种文学价值的内在要素,符合文化转换要求。例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七言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英国汉学家宾纳(Bynner)翻译为:
On the spring flood of last night’s rain
The ferryboat moves as though someone were pulling
针对这样的翻译内容,结合作者对于汉文化的理解,运用翻译的方式将文化进行表达,在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译文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其中的本质内涵,但依旧是一种艺术美的流失。总而言之,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其中的翻译则意味着误读。
(二)译者期待视野与翻译文化误读
结合接受理论当中对于读者的诠释,认为读者并非一张白纸,而是一种内在的文化构成要素。这种内在对文化主观价值的不同理解,实质上则是一种误读行为。译者的身份首先是读者,解读原作者在文学作品当中所想要表达出的情境与价值因素,进而开展研究与创造。而在译者对文章解读与翻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内在价值则包括思维方式、生活丰富、知识结构、语言表述方式等等多种要素。在漫长的社会发展环境中,不同的民族以及社会的积淀,构成了个人所具备的不同语言形态以及思维逻辑,使得译者翻译过程中审美价值的变化。
将美国新诗运动领袖庞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为案例,即以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其中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庞德对后两句的翻译则是:
But you, sir, 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
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
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
首先不单单将原句当中的语句形态进行拆分,造成诗词当中的对称美丧失。 其中的“西出阳关”被意为“come to thegates of Go”,“阳关”被意为“Go”,但结合英美读者的理解本质出发,可谓翻译的相当恰当,由于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阳关”一词在国外读者的眼中并不清晰。运用“Go”代替则能够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三)译文读者期待视野与译者文化误读
文学翻译的开展,主要是将不同的文化向本族读者诠释,使得国际文化的相互融合。换言之,译文读者所表现出的期待视野,是欣赏水平以及以译文能否发挥出本质价值的根本所在。可以说译者的根本目的是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的视野融合,在融合这一事实的基础之上,将其纳入到具体的交流与环境当中。例如我国在五四运动时期刚刚引入英语的Science与Democrace两个词时,音译为“赛先生”、“德先生”。但放在现代,儿童也明白是“科学”与“民主”的含义。
在文学翻译当中的“误读”,需要结合当时译者或者译文读者的心境与期待视野,赋予译文不同的内涵,强调本质价值与正确观念的树立。为充分响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译者的文化解读通常能够为更加贴近本民族语言特性,对其进行刻意的解读,旨在发挥出文学翻译的内在价值。
三、接受理论背景下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深远影响
自消极方面分析:“文化误读”顾名思义则是将原有的文化内容进行“曲解”、“误解”、“改变”,导致整个文化传播环节失败,使得读者无法发现其中的本质要素,文化解读出现失真状况。文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两个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各自将民族的优势进行诠释与展现,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目标。但对文化翻译当中的内容误读,势必导致所交流的内容存在差距,是指内涵以及想要表达的内容无法被准确的诠释与理解。并且结合翻译的实质内涵以及本质特性发现,文学翻译更应该与原著相统一,表达出原著的内在价值。自积极方面分析:本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长期并且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积淀,开展文学翻译能够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站在这一角度,则能够说明“文化误读”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误读”能够实现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在本民族流通,加强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其中的“误读”并非改变原来的内在价值,而是其所表现出的内在含义通过另一种诠释方式被理解,林秦南的译作则是如此。
(2)“文化误读”有可能在译者的想象空间中,发现在原著中并未被发掘出的内在价值。例如泰戈尔在中国被不同的诗人站在不同角度解读。
(3)“文化误读”承载着译者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在这一背景下,文学翻译当中所呈现出的是指内涵,有可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产生质的飞跃。
结论
综上所述,在接受理论背景下对文化翻译当中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是一种不同文化碰撞所产生的一种发展形态,能够具体诠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民族、社会、历史环境等新的特性,通过文化的翻译,使得不同国家文化得以交融。在文化误读的视角下,译者则应该注重自身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只是将其中的语义进行表达,更需要结合自身理解对其内在的价值进行诠释,最终形成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浅析文化误读在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