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论文

时间:2022-05-08 17:04:48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论文

  通识教育是目前在教育界广泛认同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之才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很多教学专家、学者和教师开始不断地思考如何将本科阶段的学生培养成既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的优秀大学生,能够在迈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并能充当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每个中国人从小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人文地理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分支,给予青年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够合理,没有系统的用汉语授课的中国文化课程,更谈不上用英语授课的中国文化课程。可是时隔这么多年,我们的学生对于西方主流文化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大学生还要不要深化中国文化的教育呢?本篇论文着眼于研究在校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现状及对人文素质提高的影响。

文化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论文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人文地理知识填空题,要求学生用汉语作答,题目基本上都是常识,一部分是高中阶段需要反复背诵的高频题。第二部分由两道开放题构成,第一题要求受试者提纲挈领地阐述人文地理在通识教育中的意义。第二题要求受试者介绍自己的家乡。本次调查共抽取大一至大三年级共八个班级,发出问卷153份,收回有效问卷153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所有题目都是有关中国文化各个领域但以人文地理为重心的很浅表层的常识性问题,在接受调查的这些班级中有两个是大一的班级,刚刚经历了高考,本应非常熟悉这些问题并能轻松作答,但是结果却与预想的差距很大。正确率最高的问题是问孔孟之道的代表人物,正确率为74.5%。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但仍然有25.5%的学生无法作答。接下来正确率比较高的题为第14题,所问内容为五岳之首的泰山位于哪个省份。结果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答对。而对于第三题的战国七雄也仅有32%的学生能准确作答;只有31.4%的学生知道世界屋脊为青藏高原。第15题问古代的城与池的所指是什么,只有6名学生答对,占总人数的3.9%。从表中看到,第10、11、12、18、19题竟无一人答对。题目分别问的是有关省份的简称、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中国的戏曲祖师等问题。涉及范围虽广,但作为已经接受了12年正规教育的中国学生来讲,竟无一人答对,着实令人感到遗憾。究其原因,一部分同学反映学习的时候确实记得,可是长时间不涉及也就忘记了,还有一些同学反映高中阶段的考试内容大多数都是很深入的内容,很少有这样常识性的知识。其实,最终的原因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考什么就学什么,成绩高就是最终目的,不考自然就不会去“浪费”时间。第二部分为两道开放题,第一题要求受试者提纲挈领地阐述人文地理在通识教育中的意义。第二题要求受试者介绍自己的家乡。对于第一题绝大多数的受试者都认为人文地理在通识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历史故事、中国节日由来、饮食文化、周易、名胜古迹、古诗词及民间艺术等等。有一半的同学强调千万不要把它设为考试,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考试的话,学习的重心就会变成应付考试,也就对此失去了兴趣。11名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引入中国文化的教学,本专业的学习已经很难应付了。如果想学习的话课后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或是上网等途径自学,没有必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第二题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受试者中有接近一半的同学来自沈阳,另外一部分同学来自辽宁省的其他城市,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来自安徽、新疆、内蒙,浙江等地区。有一位家乡为沈阳当地的同学的问卷十分详细地介绍了沈阳城市名字的由来及变迁,并提到沈阳大学的前身为奉天实业学堂。该受试者还提到其兴趣爱好就是四处走走看看,了解某个城市、地区或街路桥梁的名字,体会其背后的趣味。除了这位受试者以外,绝大多数的同学能够列举出家乡的名胜及历史人物、特色小吃等,但是无法对此进行追根溯源。字里行间表达出青年一代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却缺乏对一地文化底蕴的深层理解。由此可见,多年来大学生都始终在关注本专业学业的发展,未能注重个人知识领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脚下这一方水土的深刻认识,足见当前的高等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是一块短板。在国内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中就可见一斑。以演讲辩论以及写作比赛为例,参赛的学生能在已备展示中表现优秀,但是在即兴部分无法旁征博引深刻论述社会问题,使得很多比赛流于形式,无法成为大学生展示个性,挥洒青春的舞台。青年一代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承载着社会责任,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具有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三、对策

  对策一,提升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开展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尽管当前,国内的教育家和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欠缺,也看到了在各类大赛中体现出的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底蕴的不足,而且一些知名的学者已经开辟出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试验田,但是通识教育显然是没有广泛铺开,课程体系的建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内容,而是看他们在走出校园以后能否适应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目前,中国高校的现状是缺乏通识教育的意识,虽然有些专业开设大学语文、音乐欣赏、实事政治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数为选修课,大多数学生是抱着修满学分的目的,对课程中涉及的人文、地理、社会、文化、艺术修养等内容更是浅尝则止,勿论研究领会与内化。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着力提升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并积极论证与实践,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对策二,培育具有创新力和实践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教育出的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打铁需要自身硬”的道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容忽视。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为教师的进修和发展提供多种途径,提供便利的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竞赛、学习和研讨。鼓励能够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为之提供宽松的政策保障。师者不仅应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让其散发人文的光辉,一静一动都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对学生的发展也就会充满关怀,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升,力争全面发展。对策三,重视本专业水平的提升,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目前,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对于本专业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已较为合理。对于西方国家主流文化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输入却远远不足。生活即文化,文化涉猎之广之如人的生存需要空气和水。现代社会是一个跨学科发展的社会,没有历史、人文、艺术修养的积淀,单一的专业就向一棵孤树,终究无法像茂林中的草木那样争相汲取阳光和水分。扩大知识面,纠正学生只顾专业而远人文底蕴的学习理念,培养其了解一方水土,热爱传统文化的爱国之情,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其人文修养,完善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四、结语

  当前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相当大量的中国文化各个侧面的知识及社会生活的常识,其能量不可小觑。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们忙于专业课的学习,却忽略了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教学大纲指导全国的高等教学,而各个学校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如何在本校师资、学苗及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最好也是领导者需要研究的问题。许多教师也深刻地意识到自身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们不仅要了解以英、美为主流的西方文化,更要了解我们的本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深入了解实属不易③,但是深入了解又是一件十分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中西文化兼收并蓄能让我们的视野更宽,思维更加缜密。


【文化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04-25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通用6篇)06-08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3-25

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04-08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论文03-18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4-18

数字人文的含义与实际应用论文11-2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探讨论文(通用8篇)05-31

分析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22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论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