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实效性的思考论文
一、坚持学风带动,创新学术科技文化活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长远发展。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只有加快创新创造步伐,才能赢得主动、把握未来。为此,党和国家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人类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职责。高校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量化叠加,而是文化的积累和思想的不断推陈出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实效性,必须注重加强高校学术科技文化创新,引导校园文化建设逐渐走向学术化和科技化,使新思想得到不断涌流,优秀文化产品能够大量涌现。“实践出真知”,任何创造性学术科技文化成果无不来源于实践。大学生党团组织作为高校的先锋骨干,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校园学术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让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实体转化。在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解决实践课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前,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实效性,在创新学术科技文化过程中,要以奖励驱动,以制度带动,始终坚持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制度约束与自由发展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奖纳入到奖学金评定制度之中,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科研的积极性;要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学术科技文化作品集刊成册并出版发行,切实推动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常规化;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使其科研能力得到初步训练和不断提升,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以时代精神审视学术科技文化发展,增强文化产品创作时代感和吸引力。此外,还可以开展学术研讨、专题报告、主题征文、课题调研等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从而营造自由、活跃、创新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二、注重实效推动,抓实就业创业文化活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大学生寒窗苦读几十载的重要成果见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转型时期的攻坚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较为集中,广大青年大学生就业形式也较为严峻。“大学生群体最现实、最普遍、最紧迫的需求,就是就业创业。抓住了就业创业,就抓住了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关键。”高校党团组织要转变观念,在具体组织开展党团建设活动时,不能仅为服务于党团建设而开展活动,而应主动把党团建设的开展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在具体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党团组织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主动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思维和就业观念,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多种主题技能培训活动有效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素质和技能。同时,要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自我,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适合创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创业行列。具体而言,党团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注重入学和毕业这两大特殊阶段的指导教育。辅导员、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等不仅要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就业工作指导与帮助,更要高度重视学生在入学和毕业两个特殊阶段的创业就业工作指导。要对大一新生普及创业就业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和创业精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适当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创业就业。二要突出特殊对象。党团组织既要服务全体学生,满足最大多数学生创业就业所需,更要关注经济、学习、情感方面具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还要重视少数优秀学生及特长生,着力形成统筹全局,照顾少数的服务体系。三要把握重点环节。党团组织在开展创业就业活动时,要始终把创业就业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和技能这个重要环节上,而不能把工作重心放在过多的琐碎事务上。四要坚持适度原则。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校在促进创业就业过程中目光过短,整个学校的培养理念是服务就业、毕业立即上岗的学生培养理念,使高校原有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职能弱化。因此,党团组织在服务学生过程中要践行“育人为本”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效迎接新的就业压力与挑战。五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主任、辅导员等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使学生做出正确全面而又符合实际的生涯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适当调整。此外,实施创业就业教育还必须着力打造创业就业教育平台,营造校园创业就业氛围。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等可联合学校其他部门和校外相关企业、单位举办大型创新创业公益讲座,开展创业论坛,创业征文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同时可以设立稳定见习活动场所,使其融入创业教育氛围,树立创业意识;打造创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业素质;统筹管理,提供助研、助岗、助教等创业岗位基地,使学生在承办各项具体工作中,提升创业能力;还要构筑自主创业活动场所及创业园,如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作为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的主要场地,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而且显著锻炼了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三、重视传播促动,健全新媒体文化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实施,校园媒体在全社会的关注度也得到不断提高。校报、校园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已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形成相对稳定格局。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互动传播为特点、更具创新形态的媒体即新媒体在全社会,尤其在以青年聚集较为密集的高校校园内更具影响力,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高校党组织和共青团要发挥育人和服务功能,就要规范新媒体文化活动,促进新媒体文化健康发展,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学生,从而切实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第一,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信息较集中等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新媒体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和交流的学习的平台,不断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具体而言,可通过开展网络诗歌、摄影等比赛,有效增强学生艺术感和高尚情操的培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辩论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增强学生责任感;开展网上创业大赛以及网络征文,激发学生创造力。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习资料共享等网上服务平台,从而切实发挥网络资源在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第二,以高校党团组织为切入点,引导和规范校园新媒体文化活动的正确方向。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新媒体文化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操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高校党团组织要重视校园文化网站的建设,主动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有效发挥新媒体文化在推动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自觉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从而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拥有健康有益的课外生活。第三,对各项新媒体文化活动做好监管工作。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要积极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要及时引导、组织发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校园网络资源,有效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新媒体文化活动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此外,针对校园新媒体文化的大学生这一主体,要组织开展大学生培训课和专题报告会引导他们科学利用新媒体。新媒体文化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和跨空间性,学生可匿名发表言论,极易使一些不良信息和言论浸入校园。对此,可通过专业讲座和专题讲解,倡导学生端正态度、文明上网。针对新媒体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加大其监管,严格其审查,对不符合正面健康标准的内容和形式要及时删除,以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四、抓紧内容驱动,打造高质量文体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立体结构的动态有机系统。校园文化既要以高雅的学术科技活动为支撑,又要以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文化活动为载体,才会既生动活泼且健康向上。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与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特点相辅相成,深受师生的欢迎与热爱。体育类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拓展学生业余爱好;文化娱乐活动目的是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业余爱好者的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彰显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做好校园文化活动,就必须重视校园文体文化活动的开展。第一,搞好文体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领导重视,注重经费投入,是办好文体文化活动的关键。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等组织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投入。同时,可联合校内外相关企业、部门以及成功人士给予赞助。对于在具体活动中暂时难以解决的诸如场地设施等方面的矛盾,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要主动发动各院、各主管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开展。值得强调的是,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始终不能忘掉勤俭节约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安排适宜项目,避免过度铺张浪费。第二,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生参与文体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泼好动是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基本持征,而学习又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不少学生会陷入学习与活动的矛盾之中。这就需要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教育引导和实际帮助的工作,首先在思想上使其明白课外文体文化活动也是学习的重要阵地,再者,要根据他们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做好学习与活动间的科学统筹。此外,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要充分整合校园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校报、校园网络、手机等信息传播载体,做好宣传鼓动和表彰奖励工作,扩大活动影响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逐步形成规模。第三,打造校园精品特色文体文化活动。在开展各类文体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不能只追求数量而带来“劳民伤财”的后果。各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体文化活动也都有自身持点,要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形成特色品牌。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内容,适时改变形式,做到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第四,灵活安排,推动活动常态化。有计划地定期筹办大型文体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运会等。在具体开展时要坚持灵活多样的活动理念,根据学生学习生活进展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型活动,使小型活动发挥其“用武之地”,做到长效稳进,逐步形成良好的文体文化氛围,推动活动的常态化和实效性。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开展活动时要高度注意形式和内容不拘一格,要始终坚持富于变化,积极吸纳不同层次和年级的学生广泛参与其中。
五、突出爱心互动,做响校园公益文化活动
高校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场所,校园公益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高校党团组织应灵活审视现实,主动把握社会需求,发动大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和公益团体,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文化活动,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学生能力、锻炼学生意志。具体而言,公益活动形式多样,党团组织可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形式来开展: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开展参观考察,调研访问、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以重大节假日或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相关公益活动,如植树节开展绿化公益,助残日开展助残公益,大型体育文艺活动期间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如可组织物理、电子、机械等专业学生进社区免费为社区居民维修电器,医学院学生组成下乡医疗队,农学院学生去辅助农民农业,音乐学院学生下基层进行演出等。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开展公益活动时,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要明确志愿服务项目;二要充分考虑学生意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独立自主、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要加强学校有关部门的交流沟通,协调好各项工作,保证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四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活动;五要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对其适当给予肯定和奖励,例如,发放适当生活补助、颁发服务证书以及奖励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开展公益活动时还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要坚持校内与校外相融合。在学生党支部、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的带领下,党团组织要加强校内与校外资源整合,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二要坚持长远规划和短期实践相结合。虽然就单个学生和单次活动而言,志愿活动具有短暂性,但从整体着眼,公益活动却是一项得民心、利基层的长期事业。对此,大学生党团组织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必须协调好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坚持长抓不懈,使公益活动长期稳定,有序推进。三要坚持把贡献社会和促进学生发展相统一。开展公益活动,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还能够进一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是一个双向互利的过程,因此全社会要支持和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多做公益、多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