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思想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论文

时间:2024-09-27 14:57:02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文人思想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论文

  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的气势恢宏,还是江南私家园林精巧雅致,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耳熟能详的这八个字的确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造园手法:崇尚自然之真,仿效自然之意,营造自然之美,享受自然之趣。堆山注重起伏走势,理水讲究蜿蜒回转,植栽采取丛植片植,园路砌筑曲径通幽,是其景观要素的构筑手法;障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是其主要的组景手法。而文人积极参与园林的设计和营造,则给中国古典园林注入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国的文人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的历史上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代表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大多胸怀报国大志,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入世能为官治国,出世能归隐田园”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情操,虽然“淡泊名利、退隐山野”往往是其官场失意后无奈的托辞,并不是其本意,但文人阶层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颇深。著名的中国传统国画就分为宫廷画、文人画和民间绘画三大类,文人士大夫除了绘画功底深厚以外,在文学、诗词、书法等方面均有极高的水准,所以文人画最大的特点便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绘画的主题也大多是表现山野田园风光的山水画和表现自然野趣的花鸟画,以达到他们寄山水画以表明志向,借花鸟画来体现情操的目的。而文人阶层的浪漫情怀、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文人思想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论文

  一、道法自然,追求野趣

  儒家的中庸理论,其核心是“天人合一”,道家的无为主张,也是提倡“道法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认知层面,这两大中国本土思想都是非常先进的。整个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大生产、城市化建设之后,最终还是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性发展”等理论,终于再次认识到人与自然正确的“相处之道”。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文人阶层,都是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他们常常借景抒怀,寄物明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众多名词佳句都是文人墨客借自然美景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许之情。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野田园的向往使得文人在园林的营造中,始终秉承着构筑天然山水景观的宗旨,不显露任何人工痕迹。堆山叠石时,仿效自然名山之奇、峻、秀、险的不同动势,多采用湖石、黄石等天然石材,堆叠出类似天然山体的峰、峦、岭、崖、洞、谷等景观;凿池理水时,注重水岸线的蜿蜒回转,水面开合不一,驳岸采用天然石块堆砌,模拟自然水体的湖、河、溪、涧、泉、瀑等形态;植物种植时,仿真大自然的植物生长特点,多采用丛植、片植的方法,使之三五成林,或绿树成荫,花草与乔木、湖石、水景相互映衬形成花境,在植物的选择方面,十分重视植物的季相性;修筑园路时,在格局上不求平直宽敞,但求曲折自然,大多呈环状动线式,配合夹景和障景的手法,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意境,园路的铺设材料一般选用卵石、土砖和瓦片,其纹样以梅花、海棠的变形最为常见;园林建筑均采用传统木构建筑,依山傍水而建,形成与景观高度融合的塔、阁、亭、廊、榭等不同建筑形式。

  二、诗画入园,景如画境

  中国文人的文学艺术造诣高超而全面,诗书画印相融相通,并将之作为造园的灵感来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等代表文人对田园生活无限向往的诗句,正是他们创造园林景观意境的指导思想,并以写意山水画的重神、达意的精髓去造景。结合漏景、框景、对景、夹景等方式,配以花草树木,控制着观景人的视野,就仿佛作画时不时变换取景视角,使得园林景观能达到步移景异的画面感。除了作为创造来源以外,诗词、绘画在园林中也常常以雕花、碑刻、墙饰、匾额、对联、铭记等形式出现,使自然之景与诗词字画相呼应,引起游人的无限遐想。在细节处理上,“粉壁为纸,湖石为画”的立体中国画表达方式可谓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而山石、植物相搭配,结合听觉、嗅觉的精巧设计,营造美轮美奂的四季景象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如诗如画的显著特点。“春用笋石、夏用湖石、秋用黄石、冬用宣石”,“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正是对造园师营造季相景观时精选植物、山石的体现。

  三、淡泊归隐,禅意田园

  中国文人大多仕途多舛,动荡的社会环境或复杂的官场争斗都让他们寄情于山水和园林之中,并以佛学思想作为精神上的追求,在园林造景中融入禅意。因此,众多私家园林并不追求大而全的气势,而是追求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意境之美,观数只竹、几片叶、一块石便能感受到深入山林的乐趣和意境,这种以虚胜实的造景、观景艺术体现了文人对园林意境的追求意境到达了很高的精神层次。文人士大夫常借山石兰竹等自然事物表达自己清雅脱俗、不畏权势的崇高品德。例如:文人在园林中以竹子、兰草代表高雅脱俗,以菊花、梅花代表不畏权势,以孤峰怪石代表孤傲耿直。他们也借园林景观的匾额、楹联内容体现自身恬淡悠闲的生活志趣。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得月便佳,是山都好;无书不读,有酒即仙”等。

  四、欲扬先抑,含蓄之美

  中国文人另一大特点便是讲究含蓄之美,在文学、绘画、诗词各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话不可尽说,景不可全观。因此,才会有宋徽宗和李唐关于“竹锁桥边卖酒家”的佳话流传至今。而这种含蓄之美在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上的应用便是障景、夹景、隔景、漏景的处理手法。园林入口处常用高墙遮掩形成障景,使人无法轻易窥探园中美景;园路两侧用景墙或密植的竹丛形成夹景,阻断园路两侧的视线,配合园路的走势,引导人的步伐向前,达到取景通幽的妙处;在到达重要景观场景之前,用山石、花草、门洞等形成隔景,阻断部分视线;在景墙、隔墙、门扇上以镂空纹样形成漏景,使外景若隐若现等。这些方法都体现了中国文人先抑后扬而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艺术思想。

【文人思想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易传》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论文02-28

道家哲学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06-03

古代园林艺术探讨论文03-18

庄子人生哲学对大学生思想人格的影响论文02-14

高职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对策论文03-18

中国古典乐器鉴赏论文01-10

古典文学专业论文提纲12-12

新媒体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11-14

艺术设计论文-浅谈景观园林艺术设计11-20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论文06-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