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艺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论文1
影响着中国画的因素很多,“中和”思想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中和包括中、和两部分。中,即适中,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偏不倚之意;和,即平和,融合之谓。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对立统一关系。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就需要将“中和”思想渗透在画画的每个阶段中。本文将从造型、笔墨、着色等三个方面分析“中和”思想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一、造型
对中国画应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个是外在的物质方面,另一个是内在的精神方面。而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融合就是一幅成功中国画的体现。每个画家在处理画面时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人体比例的同时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加减、强弱等方面的处理。在观察客观事物时要抓住对人物的第一直观感觉,画家要根据自己的联想画出人物的基本形象。这时的画介入了画家的精神层面,但又不脱离真实的客观形象。主观或客观,这两方面的轻重也并不是按一比一来划分,而是应该根据画家在处理画面时需要进行分配,这就需要画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以此达到中和的目的。
工笔人物画造型更注重对人物的客观刻画。比如王美芳的`《鹦鹉面前不敢言》,画中展现了唐代宫廷妃子们圆脸尖下巴,身体比例协调,形象高大,头戴皇冠,她们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在深宫后院,被帝王冷落的情绪正是画面中女子们的真实流露生活的一个侧面,把人物画漂亮并不难,难的是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画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适当的夸张后的再造形象。这中间既有现实生活的影子,又有画家自己的情感因素。适度的夸张过后,画家们也要尊重客观形象,严格地把人体比例和结构如实地反映在唐时宫廷女子的整体处理上。作品是客观存在事物实体与画家精神情感结合的共同产物。
而写意人物画更注重画家精神方面的介入。如王西京的画追求的就是写实和写意这二者之间的契合,《知音世所稀》中无论是线条的表现还是墨的运用都让人感觉到他用笔的简洁和洒脱。画面描绘的是一位抚琴的隐士遇到知音,以及知音难求的喜悦心情。他们穿着宽松的衣服,一个人弹琴,另一个人依附在旁边认真欣赏琴艺。画面中人物没有工整严谨的线条,只用了比较狂放的线条来抽象描画,两人的五官有所改动,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知己难得的心情。周围的山和竹叶是用粗笔蘸墨横扫出来的,抛开了技法显的更加自如。人和景各占了画面的一半,人物大部分留白,竹叶以墨色为主,黑白分布均匀。画家以生动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命的态度。画家把自己的感情蕴藏在形体美,这正是自然与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中和思想的体现。
二、笔和墨
笔和墨是中国画最不可缺少的要素。中国画讲究笔墨相互渗透,笔中有墨,墨中见笔,追求笔墨与纸的恰如其分的渲染,达到苍润互应的笔墨效果。在《山水决》里就这样说“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要求用笔的时候要掌握好这个“度”。 成功作品应该是笔法多样,软硬适度,尽可能笔锋端正,不生偏侧,用力要沉着、压实,速度要保持均匀。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力度、速度,以达到“重而不板,坦而不滞,松而不浮”的适度和谐。另外在技法上多种墨法应刚柔相济,焦、重、浓、淡、清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墨色在山水作品中起到了“中和”的效应,这正是中和思想对立统一存在,相互统一的艺术体现。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充分体现了“中和”之美。碎而坚实的笔墨,凸出了雄伟壮观的山水形象。画中山和水的线条苍劲有力,又以淡墨抹出,湿软的墨迹与干硬的笔痕完美结合。
三、着色
中国画在着色方面也是有许多讲究追求画面整体色彩的搭配,要求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在上色上要淡而不薄,浓而不浊,艳而不俗。追求以适当为主,反对过而不及。着色时切不可着急,要保持内心的稳定,经过“三矾九染”式的调整,宁可染不到位,也不可以染得太过。因为,没染够的地方还可以在最后的调整中复加,而染的太过地方却不容易处理改正。由此也可以说明中国画的着色也是非常讲究对“度”的把握,要求浓淡适中,厚薄适度,而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达到画面的整体和谐的效果,所以说中国画的着色也体现着“中和”思想。
比如宋代小品《虫草图》就体现了着色的中和。画面背景用仿古色作为主体,画面的空间重点突出主体虫和草。画家是从草的叶子有一定体积感的地方开始分染,使得画面具有浑厚感和体积感。色彩大致一看是一个色调,其实颜色十分丰富,如对叶子中的深绿、墨绿、淡绿、黄绿、赭黄等颜色的描绘,很详细的从嫩叶、老叶、虫叶、枯叶的质感和色调进行描绘,都是通过在统一色调下的很细微的变化中得以展现。画幅虽然不大,但很细微的地方都表现得淋淋尽致。冷暖色适宜,厚薄度得当,达到中和之美的绘画艺术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造型、笔墨、着色等三个方面分析“中和”思想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和对绘画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处理画面时,要灵活掌握“中”的尺度,以达到画面效果的和谐。可见,“中和”之美在中国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中国画的继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郎绍君.笔墨论稿.文艺研究, 1999(03)
[2]刘治贵.中国绘画源流.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xx
[3]邓月琴.论中国画之中和精神.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xx
艺术论文2
摘要:音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状况和社会的精神面貌。因此,对音乐人才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而有价值的。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成为音乐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是音乐人才的重要素质,本文将对音乐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做一些浅尝辄止的探讨。
关键词:音乐人才 心理素 注意 记忆 创造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音乐人才从事音乐工作的基本前提,音乐素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涉及到与音乐活动有关的各种能力的潜在因素。从音乐素质的构成体系来看,主要是由音乐方面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心理素质又是音乐人才的重要素质,因为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规律,对从事音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但它却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平衡觉、运动觉等,这些感觉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开端。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为反映形式的,所以人们常用“感知”这一概念来表达这一完整的心理过程。
对音乐人才来说,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是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基本的音乐感觉是指通过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方面的物理属性,进而产生相应的音高感、音强感、音长感及音色感。音乐知觉主要是指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对各种音乐基本要素的感知能力,如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力度感与速度感。
由于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不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又都是通过听觉途径进行的,因此人们常以“音乐听觉”的概念来综合表述这两个概念。作为一种心理素质,音乐听觉具有一定的天赋性,另一方面,人的音乐听觉还可以通过训练而逐步得到提高。大量音乐教学实践的成果充分证实了音乐听觉这种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二、注意与记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和指向,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活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心理过程,对以往经验的一种反映。这两种心理素质在音乐活动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参与价值。
注意是一种具有智力性质的心理因素,它对音乐能力的形成,对音乐工作的效率,都有直接影响。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在音乐活动中都是存在的,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是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有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注意对象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不论是作曲、理论研究,还是演奏、演唱,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确立“必须注意”的意识,以提高音乐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艺术水平。注意力集中是可贵的心理品质,不过对音乐家来说,有时注意力也需要分散。例如钢琴家演奏钢琴时,就常将注意力分配到视谱、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听琴等几个部分。
音乐记忆的生理基础来自大脑的机能。从心理过程来看,音乐记忆力是音乐听觉功能的延伸,其心理过程是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识记,形成听觉记忆表象,与此同时还具备了保持和再现的能力。对音乐家来说,记忆力是一种重要的智力心理因素,对音乐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从事各种音乐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就作曲家而言,必须要通过记忆存储大量的音乐信息,如各种音乐素材、音乐主题发展手法、曲式结构法则等,才能在创作时运筹帷幄,借鉴出新。因此,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就有要求学生熟背几百首民歌的规定。至于音乐演奏家、歌唱家更需要熟背旋律和歌词,才能在表演时尽情发挥,挥洒自如。
艺术论文3
一、艺术呈现上的区别
呈现的第一性与呈现的第二性艺术呈现是指艺术作品展现、传达艺术中所要表现内容的过程。绘画艺术的呈现是艺术家在完成绘画作品后,艺术作品不受任何因素的干预,直接地呈现于观众眼前,犹如第一人称叙述,可以较直接、较完整地反映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而音乐艺术则不同,它是在第二人称——音乐表演的“转述”中被呈现。众所周知,音乐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但乐谱毕竟不是音乐本身,它只是一种符号,只有被演奏出来,成为音响,才具有音乐上的意义。由此,音乐在传达创作者审美理想显然不如绘画更具“本真”性,甚至出现表现上的歧义,然而,正因为音乐呈现上的第二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表演者在忠实原作品的同时,或多或少地融入自身的审美理想,从而一同传达给听众,所以这也是音乐表演至今依然散发着魅力和乐趣的原因之一。
二、存在方式的区别
(一)视觉空间性与听觉空间性
绘画艺术的空间性与音乐艺术相比表现的更明显也更易理解。绘画作品不但本身存在于空间,具有物质实体,而且在其呈现的内容上也具有表现空间的能力,即视觉空间。它通过构图、光线和颜色的设计等创作手段,以及欣赏者所处位置和角度,构建出一种虚拟空间,它是存在于欣赏者视线中的空间,如三维立体画。所以绘画是具有实体空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双重属性。然而,音乐具备空间性是存在一定争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音乐艺术的材料是音响,人们在现实当中并不能找到其物质实体,所以在此意义上音乐是不具备空间性的。然而,音乐可以通过模仿、象征、暗示等的表现手段以表现想象中的空间。如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之“牛车”,此作品鲜明地表现出“牛车”由远及近,由近至远的空间感。所以,在此意义上,音乐又是能表现空间的艺术,但此空间存在于审美主体的'想象之中。
(二)时间上的静止性与延展性
这一点犹如二者在物质材料上,区别是具有本质性的。绘画作品中的形象存在于二维平面上,不同于电影艺术和动画艺术中创造可视活动的图像,其展现的形象是固定的、静止的。与绘画艺术相比,音乐是的时间艺术,不仅由于音乐的存在需要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之上,而且,更进一步,音乐内容的呈现需要在一定时间当中展开,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比较,我们能更为深入理解音乐在形式材料、呈现表达、存在方式的特殊性,更能清楚地认识音乐在表现上的优势与劣势,“能”与“不能”,从而在欣赏或评论音乐时不至于陷入一种纯主观性的随意描述,或是表达上的“张冠李戴”。我们对音乐描述应限制于音乐的表现范围之内。
艺术论文4
【摘要】电吉他在现代电声乐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在一个精彩的乐曲中,电吉他往往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悦耳的音色往往会使乐段得到升华,相反,如果在以个乐段中使用了不合理的音色就会使得这个乐段显得很糟糕。产生电吉他最终音色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庞大的一个工程系统,所以我们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连接电吉他的音色系统。通过阅读本文,大家可以对电吉他在录音、现场演出以及在排练时候所运用的不同的音色系统的连接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可以在今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最科学最先进的连接方法和理念,使电吉他的音色更加良好的融入到音乐中去。所以必要的掌握电吉他设备调试与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所要讲解内容如下:
【关键词】电吉他 调试应用 流行音乐
一、电吉他常用音色的基本种类
随着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电声乐队在这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乐队中电吉他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一个精彩的吉他Solo演奏往往会给歌曲带来不同程度的升华。当然想要做好这些必须需要一个良好的吉他音色作为支撑。产生吉他的音色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庞大的工程系统。下面就为大家浅谈一下电吉他的设备调式与应用。
我们常用的吉他效果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压缩(COMPRESSOR)、噪音门(NOISE GATE)、哇音(Wah-Wah)、失真(distortion)、均衡(EQ)、混响(Reverb)、延时(Delay)、合唱(Chrous)、飘忽(Flange)、相移(Phase)、八度音(Octave)、移调(Pitch shifter)、和声(Harmonizer)、颤音(TREMOLO)
以上这些效果就组成了电吉他的一些音色效果种类。
二、现今中国吉他手的设备使用误区所带来的弊端,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与理念
现今在中国的吉他手中,他家对于设备的使用上有着很多很多的使用误区和消费观念的滞后。这样导致了我们得不到良好的音色,然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演奏和创作。很多吉他手会在选择设备上出现误区,比如会花很多的钱买一块最新的合成效果器,然后再买一把广告做得铺天盖地的吉他,然后代价就是为厂家支付高昂的广告费用,最后还剩下一点点可怜的预算去买一个只能出声音的吉他音箱。最后会在繁琐的合成效果器的调节参数中彻底的迷失自己。其实这些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因为首先我们对于设备的选择重点应该侧重于音箱上,因为这个是发声的最终媒介。所以一台音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的音色最终的好坏。所以当你拥有了一台出色的电子管音箱那你就几乎拥有了你所需要的音色了。再就是设备的连接方法。很多人对于设备的连接都是一头雾水,甚至胡乱连接,当然结果一定是糟糕的。正确的连接方法其实就是像前面说过的,效果器类(合唱、相移、颤音、八度等等)应该连接在音箱的Loop回路里面,而不应该连接在吉他与音箱前级之间。空间类效果器(延迟、混响)应该连接在Mic的后面,或者也可以连接在Loop回路里面的最后一个位置。在吉他进入音箱之前,应该依次连接哇音踏板、Clean Booster、压缩、过载。然后再接入音箱的前级接口(Input)然后在箱体喇叭的稍微偏离中心的位置放置Mic来拾音。最后通过台口音箱传送出你的吉他音色。这一套连接就简单的构成了一个吉他的音色系统。当然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实现的硬件配置。所以对于一些国内的经济基础一般的吉他手来说显得望尘莫及,所以都会去选择合成效果器,但是大家的连接方法多数都是错误的,因为合成效果器的芯片运算方式就是按照上述所说的连接方法进行设计的,所以我们的合成效果器一定不能直接进入音箱的前级,因为现在多数合成效果器都提出了音箱模拟这个概念,首先第一个运算的就是模拟了音箱前级,然后在开始模拟各种周边效果的回路连接。所以我们如果使用合成效果器的话这里推荐直接通过LineOut口或者开启效果器的软DI连接调音台或者声卡。如果想要音箱那种真实的喇叭声音,我们可以直接连接音箱上的后级输入(Poweramp In)这样按照上述描述的吉他连接方法和顺序去调节合成效果器里的参数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合成效果器的作用,而且要记住,均衡器永远都是后置起到衰减做用的,真正前级调节的对于吉他来说其实就是高中低三个频段。一些7段以上的均衡都是后置衰减作用,这个也是很多中国乐手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不会在一些问题上显得素手无策。当我们充分了解的设备的原理时候,我们就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在设备调试上,并且可以得到十分理想的音色,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经历放在音乐本身上,并且会通过一些精彩悦耳的音色来得到一些十分好的创作灵感。
再来说说如何正确的选择设备,好的吉他音色是每一个吉他手的追求,不过究竟什么是好的音色?有的人说昂贵的设备出来自然是好的音色,也有的说自己觉得好就是好的音色,也有的说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音色。我的看法是,以上说法都有正确的方面,也有偏颇的方面,应该结合起来看。
首先,很高档的设备出来的音色肯定比抵挡的设备音色好(绝对意义上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价格贵的就一定比价格便宜的音色,应该说当设备的档次到了一定的水平线之上后,那么基本就是音色特点的区别,而不是音色品质的区别了,特别是价格差距并非很大情况下。其次,音色的鉴赏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一个从来没有真正听过真实的现场好音色的人,他对于音色的理解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在提高自己的音色鉴赏能力之后,再来寻找自己满意的音色。最后,就需要在众多的好的音色和设备之中,凭借自己的鉴赏能力,去找出最适合自己音乐的设备和音色。
比如,现在我们要寻找一种类似S R V的音色,那么购买一台价值20xx美金的MESA BOOGIE音箱,虽然它的音色品质很高,但是音色特点并不适合,反而不如购买一台价格1000美金的Fender电子管音箱来的好。但是如果只花200美金购买一台中国产的抵挡FENDER晶体管音箱,恐怕是无法让人满意的。以上说的就是第一条的概念。再看第二条,如果演奏者本身对于音色的鉴赏能力有问题,反而认为一台恐龙音箱的音色比一台高档电子管FENDER音箱的音色更象S R V的话,那么就无话可说了,所以说并非自己认为满意的音色就一定是好的,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音色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好的音色的概念我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表达:
第一:绝对意义上的好音色,也就是用高档的设备堆积出来的音色
第二:相对意义上的好音色,也就是最适合自己以及音乐的音色
针对具体的音乐来说,我想后者的概念比前者更加重要,但是前者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在一定音色品质的基础上,再找出最合适的音色,那么这个音乐作品的音色方面才是真正完美的。如果可供选择的音色品质本身就很差,那么即使再怎么找,也不可能找到真正最适合的音色。
当然这个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环境造成的,就连很多从事乐器行业的从业人员,本身就存在这些问题。说到这里,有的人就会问,我们知道好的单块音色好,但是问题是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同时听说必须要配合电子管音箱才能发挥作用,使用抵挡的晶体管音箱还不如合成的音色好。下面我们就一样样讨论吧。
首先,单块是否真的只能配合电子管才能发挥作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管你是什么音箱,使用单块的音色肯定比使用合成的音色更真实,更好。当然你用电子管音箱,音色会更加好,但是同样的,你用合成效果器接电子管音箱,音色也一样会的提升。
单块是否真的那么昂贵?其实单块和合成一样,也有不同档次,不同价格,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单块。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一次性把各种效果的单块都购买齐全,你完全可以分开购买,先从主要的、常用的效果购买起,比如先买失真类型,这样的话,经济压力反而比一次性购买一个高档的合成效果器要低。我们等会可以来算一笔帐。至于单块的使用方便性问题,确实,这个是一个问题,合成的方便性是合成效果器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现在有一些单块控制的MIDI LOOP设备,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比如著名的CUSTOMAUDIO的控制设备,一套要上万块了。不过,如果你并非是一个经常演出的人,而主要是自己在家练习、录音为主的吉他手,或者说你并非是一个需要很多种音色切换的吉他手,主要也就是使用2-3种音色之间切换的话,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当我很早以前使用一块GT3的时候,尽管购买之前我为介绍上的音色种类、可自定义用户组音色的数量而吸引,但是当我后来实际用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用到多少功能,对于我来说,一组4个音色的切换也就够了,依次是CLEAN、过载、失真节奏和失真SOLO。现在我使用单块,在实际排练、演出的时候,也并没有因为音色切换问题而特别的感到麻烦,无非是提前想好如何切换,具体操作的时候提前准备好。
现在最昂贵的合成效果器价格大约在3500-4000左右,我们就按照这个预算,来配置我们的效果器。
其实我们前期只要购买3个单块即可,分别是失真、哇音以及一个DI箱体模拟器,这样的预算基本在3000左右,如果你购买便宜一些的单块,预算甚至更节省。如果你没有直接进录音设备或者调音台的需要,那么连DI箱体模拟器也可以不买,把多出来的钱再购买一块过载或者失真,或者合在一起买一块高档一点的失真效果器。
然后我们再购买一块1000以内的合成效果器,购买这个效果器的作用有2个,第一,平时在家,我们可以将它串接在音箱的LOOP里,然后只用上面的一些周遍音色,当然这样做,对于音色肯定会有损失,因此一般我建议,如果你仅仅是练琴的话也没什么必要加周遍效果,这样反而对于练习有帮助。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应付平时的一些商业演出。其实只要你演出前多花点时间仔细调一下,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酒吧的演出要求了。
三、电吉他设备的调试与应用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通过以上三个论点我们讨论了吉他音色的种类还有吉他大师在乐曲中使用的音色对于乐曲的影响和所带来的灵感以及针对中国吉他手设备使用误区所提出的科学解决方法。通过讨论这些,我们对于吉他音色在音乐中的影响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一个合适悦耳的音色其实不单单就是代表着一个乐器的声音好坏,它完全会影响着整个音乐的进程,完全会给一首作品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其实乐器的音色对于音乐与个人创作灵感的影响已经不单单局限于电吉他,对于键盘乐器来说同样起着关键作用,比如一个连音都不准的钢琴又如何会给你带来那份创作灵感,又如何会演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呢。当你演奏一台出色的三角钢琴的时候,随着手指敲击那份悠扬动听的音色一出现,相信创作灵感将会随之而来。这就是好音色对于音乐的深远影响。
所以,电吉他设备的调试与应用这一课题对于现代的吉他手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术,这门技术不单单只是音色的调节,它关乎到整个音乐的成功与否。所以综上所述,对于现代流行音乐发展趋势来说,电声乐队是重要的,在乐队中吉他手又是十分重要的,同样,支持吉他手的就是电声设备的音色,这些好音色的来源就是科学的掌握电吉他设备调试与应用的方法。
通过这篇文章的论述,大家可以对电吉他的设备调试与应用拥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对于现代的流行音乐来说,乐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音乐的成败,那么乐队的成败直接在于每一个乐件的音色,所以设备的调试在音乐中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应该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提高对于音色的鉴赏能力并且逐渐培养对于电声设备的兴趣和正确的使用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设备使用方法对于一个现代的吉他手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一个进入21世纪后一个合格的吉他手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国内这方面可能我们的步伐显得慢了些,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最合理最科学的器材技术。
艺术论文5
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必须经过传播,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并被后人所传承和发扬。音乐是具有自身魅力的精神文化,原生态音乐始终在连绵不辍的音乐文化里为创作者源源不断的提供音乐素材。她是具有原生态与音乐的双重特征,是以音乐为载体的原生态;同时,她是以原生态为载体,是音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原生态音乐具有民族性,凝聚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文化。
作为养育人文精神的高等学校,传承文化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原生态音乐这一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界应当将原生态音乐这一传统音乐文化引进高校,在高校开展带有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教育,通过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学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保护意识,从而切实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原生态音乐,促进其持续发展。
保护原生态音乐,实际上就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实施正确的教育传承发展战略,才能逐步形成文化品牌。高校能借助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原生态音乐,真正使学生认识华夏音乐的真谛,从而热爱我们的原生态音乐。
如何将原生态音乐引进高校,增强学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保护意识,促进原生态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极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任务,笔者对引进原生态音乐有如下构想:
1、引进原生态音乐的态度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生态音乐传播于广阔的大地上,其唱法多样,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形成了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高校在引进原生态音乐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允许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与多元化,让原生态音乐在校园里争奇斗艳。
(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原生态音乐不全是真金,也有良荞不齐。高校在收集整理原生态音乐的时候需精心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高校在选用原生态音乐时应当注意将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积极向上的、好听好懂的、自然流畅的原生态音乐加以引进和推广。
2、引进原生态音乐的方法
(1)高校参与编写原生态音乐教材并开设课程
学校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原生态音乐,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原生态音乐传承。原生态音乐来源于民间,它的学习对象不单是音乐类学生,还广泛涉及于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和开设有关课程的时候,要考虑面向更多的学生,更广泛地传播这一富有特色的原生态音乐。高校通过一系列有益措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原生态音乐文化、树立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精神,并对原生态音乐产生热爱,汲取这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有益精华,进而探索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2)通过“活态教学”的形式有效地引进原生态
“活态教学”即活动教学,综合教学,是音乐教育“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的教学途径。它可以采用录音、摄像、记谱等多种形式对原生态音乐本原加以保存并引进课堂;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等课外活动,使学生了解原生态音乐相关的.原生态活动;同时,高校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知名度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人才,有教学需要的时候可以请部分著名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负责特色技能教学;也可以请著名民间艺人进高校演出,通过多种方式以保证在校学生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利用课外活动补充课堂教学。高校大学生社团和各学院学生搞好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宣传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原生态音乐的比赛等。
(3)学校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原生态音乐教育
学校主管部门应认真考察、探究优秀的原生态音乐文化,重新评估它们的价值,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原生态音乐教育,为参与原生态音乐艺术传承学习的师生实施帮扶;在待遇方面也设立奖励;积极组织师生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化论坛、知识讲座或音乐会等形式进行原生态音乐文化教育。学校主管部门加大力度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人才,提高学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素质。
结语: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时时关注其他区域和国外先进原生态音乐文化成果,然后借鉴和应用,在与这些具体异域特色文化的交流中为原生态音乐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让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也促进了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丰富。
艺术论文6
论公共关系应聘中的语言艺术
摘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找工作的过程中应聘是不可避免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应聘的过程主要包括了简历的撰写和投递以及面试;应聘过程中语言艺术应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应聘的成败。本文将对应聘过程中的这两个部分的技巧和方法进行研究,特别会着重说明在进行这两步时的主要禁忌。
关键词:简历 面试 技巧 禁忌
一、简历的撰写
简历是我们求职时的敲门砖,简历制作的好坏关系到我们能否得到应聘的机会,简历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基本信息、求职意向、曾获奖励、所学课程、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自我评价等。简历的内容应该能够准确的告诉招聘者“你是谁”“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下面将逐一介绍简历的各个部分及注意事项。
1.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联系方式、出生日期、籍贯、婚姻情况、学历、英语水平、照片等。这里面前七项是最基本的信息应该准确无误的写明,而后两项虽然也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但是应当弱化自己的弱项。照片必须得慎重对待,你简历上的照片就是招聘者看到你的第一眼,所以照片最好是近期去照并且要经过一定的化妆。
2.求职意向
求职意向需要告诉招聘者你的工作地点、工作性质、职业目标、期望行业、期望薪资等,从这些意向中招聘者可以看出你的价值观和你对自己的评价。
工作地点、工作性质、职业目标、期望行业这四项尽量要具体明确,写这些信息前你要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制定一个方向。而在写你的期望薪资时则要以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公司财力为依据,绝不能给出一个过大的不现实的数额,这不仅不能显示你的价值还会让招聘公司留下一个你过于自大的印象,在写薪资期望时最好拟定一个合理的范围或者干脆写面议。
3.曾获奖励
这一部分是展示你过去学习以及工作成果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加深招聘者对你的印象,仍然是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
写这一部分时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所获得的所有奖励都写上去,这只会让人看了心烦,但是又不能不写,所以应当只写和你现在将要应聘的工作有关的奖励。其次要主次分明,因为招聘者一般只会着重看前几项,所以应该把主要的奖励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在后面。
4.所学课程、教育经历
主要就是大学课程和参加校外培训课程,这些会告诉你的招聘者你可能拥有的知识领域和可能的能力程度。
写这部分技巧仍是要主次分明,将你最高的学历以及和工作相关度最高的写在前面,让招聘者可以一目了然;在写教育经历时则应该从较近的开始,同时要尽量简洁。在最后要总结下自己的技术特长,让招聘者了解到你有能力轻松的完成你的工作,并且在竞选这个职位时有足够的理由让人认为你比较优秀。
5.项目经验
这部分包括曾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这是体现你综合素质的一块,招聘者通过这一块可以判断你是否能够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以及能否和同事积极的合作完成工作。
在写这一部分时要尽量详细的记录清楚,尤其是项目架构及所运用的技术、所使用的工具,同时要强调你在这个项目中的角色,但是切忌夸大和欺骗。
6.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推销的机会,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及心理等方面的评价,自我评价是让一个陌生人对你建立印象的最直接途径,但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环节。
自我评价中应该实事求是,叙述要简练、书面化,同时要能突出闪光点,一定不要一味的抒情;在描述自己的爱好时要避免写那些容易让人误解的爱好。
二、面试
面试可以说是应聘的最后一步了,这一关也是最具考验性的一关,这不仅仅要考验你的知识、反应,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面试前的准备
面试前最主要是要了解公司和面试信息,了解公司的背景你能从中知道这家公司需要人员具备什么样的特长和知识类型;面试信息主要包括:职位要求和面试官,职位要求自不必多说,而面试官是与我们面试成败直接相关的,如果能了解到他(们)的口味,我们的成功率就会提高很多。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穿着、语言和举止,你的一切表现都是你给面试官的一个信号,所以你的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会扭曲他对你的看法。
2.整理必备品
必备品主要包括你的资料文件,获得奖励的证书还有面试常见问题准备等,你所带的东西也是招聘者对你的第一印象的一个环节,所以与面试无关的东西就不要携带,所携带的证书、身份证等文件要携带原件及复印件。
需要整理的必须品之一是常见问题的准备,这些准备能让你有备无患,而且迅速的回答能让面试官感觉到你的自信、知识的全面性以及对待这场面试的良好态度,能够大大的提高你面试的获胜几率。
3.面试时可能遇到的麻烦
有时候面试官会故意刁难你,问一些不好回答或容易产生歧异的问题,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要清醒地明白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要多说哪些要少说。
考验性问题一:家庭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会涉及一些隐私而让你不好做答,面试官从你对家庭的回答中想要知道你的家庭背景,以便来判断你受教育的环境以及你的家庭会不会对你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影响,回答这类问题时宜强调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及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千万不要抱怨家庭环境或家人。
考验性问题二:对加班的看法,如果你对加班抱有敌意,那么公司一般不会想录用你,但是也不能对加班表现得太过积极,这会让人感觉你办事效率低习惯了加班。
考验性问题三: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或缺点是什么,这类问题就是要有所答有所不答的问题,你不能说你没有缺点,但也不能把你的缺点悉数列出,在叙述缺点时应该把跟这个工作关系不大的缺点列出,而对优点的叙述时切忌一味的给自己添加优点,只说一些重要的就好。
三、结束语
总之,招聘方通过简历能够对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评价,如果你不重视简历招聘方也不会重视你;通过面试,招聘方能够了解你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以及你和其他应聘者相比的优势,你在面试中的回答必须围绕这几个问题,而细分的问题也都围绕在你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学习能力、成长能力、压力承受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执行能力、沟通能力这几点上,所以你必须要在面试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在简历投递成功得到面试机会以及面试结束之后一定不忘感谢相关负责人,以表示你的诚意以及你的修养,同时及时调整好心态以迎接有可能的下一次考验。
艺术论文7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声乐艺术突出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审美特征。本文以对“韵味”的追求为出发点,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韵味;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也因此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民族声乐艺术顺应各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韵味”对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性
韵味,体现在民族的风貌特征上,它不仅是美的一种表现,更是美的一种突破与超越。民族声乐艺术对“韵味”的追求,正是其对美的一种追求。从古至今,对于音乐艺术的创作,都讲求意境美,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声乐本身的“韵味”,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更是不可少了“韵味”的内涵。民族声乐的创作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的“字”、“音”、“情”,都表现出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或是对未来的希冀。民族声乐是创作者感情的寄托与心声的表露,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民族色彩。此外,民族声乐的创作,旨在传达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演唱的表现形式,增强创作者与听众的交流,使得民族声乐更具民间色彩,被大众所推崇,进而将民族声乐的“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透过“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主要表现在“字”、“音”、“情”上,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些韵味中。其中,“字”是创作者情感的客观表现,“音”是其主观展示,而“情”则是将“字”与“音”结合展示给听众。将三者融合,才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此外,听者可以由此获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声乐艺术的感染力。
(一)从民族声乐中“字”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的创作讲究练“字”,字是创作者情感的宏观表现,字的“韵味”体现在语句的表达与词句的韵律上,同音不同意的字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有所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创作者在作词的过程中,讲究琢字。正确的“字”,可以很好的表现民族声乐的气势、情景等,因而,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作词者,才会创作出符合声乐旋律的词。中华文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民族声乐中“字”的韵味的体现提供了便利。民族声乐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字”的表现,在进行民族声乐表演时,如果只让听众倾听旋律,不足以传达作者的主旨思想,而“字”的出现,将民族声乐的特点及内涵放大化,将作者的情感通过“字”显示出,让听者在倾听旋律的同时,读取声乐歌曲的文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民族声乐的特点,感知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更好地表现出民族声乐的“韵味”。
(二)从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指的'是民族声乐中的音律,音律是民族声乐创作的基本要素,音律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感染力。在字的基础上,音律的变换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势,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如果只具有一种音律,听众会产生无聊的感觉,放弃对作品的深度欣赏,所以,“音”的韵味体现在音律的变换,时而急促磅礴,时而细腻柔软,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技巧,将字通过不同的时长唱出,体现创作者不同的心理,吸引听众,调动其对于歌曲欣赏的冲动与激情。民族声乐的音律表现在即使声音洪亮高亢,却依旧具有优美的特点。民族声乐的音律技巧以把握气息及共鸣腔体来表现,气息的把握对于“音”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气息的调节是音律转换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民族声乐的唱法中用气讲究“深”、“通”、“活”,运用这三个唱法可以将民族声乐唱活,唱动,使民族声乐具有一定的魅力。对于共鸣腔体的把握,可以将民族声乐的音律表现的铿锵有力,活泼明快。在腔体中,最为重要的是扣腔,头腔与胸腔,头腔的共鸣可以使声音浑厚深沉,增强民族声乐的表现力。而口腔与头腔的结合运用可以美化声音,更好的将“字正腔圆”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字”的韵味与“音”的韵味相得益彰,突出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
(三)从民族声乐中“情”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任何形式文化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民族声乐的创作也不例外,创作者通过音乐的形式为听众传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思想的投入程度成为听众判定民族声乐作品的一个标准。民族声乐的创作讲究声情并茂,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投入是不可小觑的。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可以更好的传达创作者的情感,通过音律的高低变化,为听众展示创作者的心理变化,此外,民族声乐还可以为听众与创作者的交流建立一个无形的平台。在演唱者表演的同时,将“字”、“音”、“情”结合起来,使听众了解创作者的情感所在,突出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
三、总结
对于”韵味“的追求即是对民族声乐“字”、“音”、“情”韵味的追求,民族声乐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将自身的情感很好的表露出来,通过演唱的方式,与听众之间建立纽带,进行交流,传达作者思想,从而突破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束缚,增强民族声乐艺术的感染力。使我国民族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提升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
艺术论文8
三大业务包的调整方向比较明确,就是顺应网络资费不断下调,互动、关联、定制服务不断强化的大趋势,增加公益服务、充实基础收费频道,并跟随新媒体脚步不断开发扩展业务。
单向与双向结合,各取所长CMMB手机电视在发射点建设完毕之后,具有良好的视音频信号下传能力,能够保障流畅的收视效果,而双向互动才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与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发展双向传播、培育增值服务,是应对流媒体手机电视竞争的重点,也代表了手机电视发展的大趋势。
但就目前的带宽和流媒体技术而言,最能体现电视特质的视频直播还无法以流媒体普遍实现,根据体验和调查,无论是在桌面网站如中国网络电视台、悠视网还是家庭平板网络电视上播放流媒体电视直播都还比较困难。
在笔者所做的用户深度访谈中得出这样结论:单向手机电视具有传统电视长期培育形成的较为牢固的收视习惯,频道资源虽不及流媒体丰富、选择性好,但操作简捷、视听效果好,而且原有频道和栏目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
一言蔽之,单向和双向分别代表了被动和主动两种传播需求,各有所长,因此CMMB手机电视发展更应扬长不避短,把握市场节奏,做好直播,以直播积累用户规模,同时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探索双向传播业务。
扼要地讲,新经济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经济一买一卖的简单性和直接性,具有间接性和复杂性。
商业模式的复杂性与间接性,决定了商业模式理论框架与现实中具体的商业模式并无定式。
概括地讲,目前新媒体商业模式的主流形式就是免费+广告+增值服务,具体而言,广告是展示型、内容嵌入型、互动型还是精确投放,以及增值服务的具体内容、数量、种类、价格、收费契机等等,要因具体业务进行设计考量,免费启动,规模用户和粘性用户为王,富于创造性的间接盈利模式是主流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
CMMB手机电视没有采取新浪、腾讯当初免费提供、跑马圈地的桌面互联网商业模式,而是继承了传统电视商业模式,即购买中国移动G3手机,免费收视央视新闻频道,每月6元收视其他6-7个频道,由于收视付费与流量付费相抵,仍较易接受。
CMMB手机电视由于双向互动功能的限制,增值业务短期还难以形成,目前这种传统的直接收费的商业模式算是一种权宜之计,该商业模式实质上直接把竞争的焦点指向内容和流畅体验,这就要求传统电视频道和CMMB自办“晴彩”频道要有精品意识,增加用户的必看性。
据资料显示,20xx年CMMB已覆盖人口8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广播网络,而其手机用户仅有1000多万,3如果按这个数字测算,经过4年发展的CMMB手机电视的`渗透率还很低,用户规模增长爆发力明显不足,目前收费虽然不高,但在免费网络消费盛行的今天,价格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要素,加上CMMB手机电视本身有设备终端门槛,二者可能是阻碍用户爆发增长的主要原因。
解决终端门槛,依靠与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的合作,而解决价格敏感要素,则需要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媒体商业模式的转轨。
目前CMMB正在加紧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完善上行通路、开发增值业务,届时将实现广播网与电信网的深度融合。
是等待还是放手一搏?广电系量入而出的传统经营理念占据了主导,而现在放手免费,迅速实现用户规模爆发,待增值业务技术条件具备时,直接进入收入黄金期,这种节约时间成本的方法也许不失为一种选择。
在全国一盘棋的推广格局下,地方手机电视在经营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也不排除地方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在自办手机频道上及与地方电信运营商合作上有所突破,沿着合作、第三方支付、间接盈利的思路,大胆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4)渠道渠道(place)在网络经济中已经不局限于具体的地理概念,而是商品或服务呈现到用户面前的方式。
CMMB手机电视的渠道是CMMB芯片———手机———电信网络———商店———用户,详细分解,这一线性渠道中仍有精耕细作的余地。
目前中兴、华为等国产手机是主要的终端供货商,中国移动网络是排他性的合作网络(根据双方协议),有实体和网店销售,学生是主要营销对象,如20xx年8、9月间,河南中广在新学期之际在8所高校举办主题为“畅享无流量收视乐趣”大型促销活动。
未来的渠道拓展中,CMMB芯片及插件供应商、手机终端供应商、电信网络仍有深度合作的余地,比如目前销量最大的苹果手机、三星手机都没有成为CMMB手机的主要供应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被排斥在外(20xx年3月中广与中移动协议期满之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CMMB手机电视的目标用户选择,目前情形(国产低价手机较多)实际上使CMMB手机电视更多地面向于中低收入群体以及重实用轻时尚群体,对他(她)们的营销仍需发力。
艺术论文9
一、制作的手工艺性
在拍摄每一个角色的时候制作人员都会有这么一张最重要的标准对照表,细节检查的提示图,因为在繁琐的工作面前你很有可能会忘记检查一些细节,有这样一张标准对照表是很重要的。场景的搭建也是拍摄前期工作的重要一环。动画里面创造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增加你创作的动画角色的可信度。在阿德曼工作室对场景的搭建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布料木头金属什么的都可以,但最重要的就是场景最后的装饰。“比如说《超级无敌掌门狗:面包房谋杀案》里面的房顶,一开始他们想给张各房顶做一个倒模,但后来发现效果不太好,于是还是做了独立的瓦片然后像砌瓦一样的粘上去。这的确是很奢侈的一种做法,但是我们能够做这件事,那为什么不做呐。”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的创意总监Merlin说道。
二、偶动画角色的表演
动画角色是不会说话的,都是通过表演去传达情感。作为一个动画师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你要懂得表演,如果你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实际的表演是什么样的话,是无法操作偶去进行表演的,更无法让观众理解你要表达的事情。首先,活动故事版基本上就是你进行下一步工作的蓝图,到底是特写还是用中景都要在活动故事版的时候确定,这是所有拍摄信息呈现的最简单的方式。改完活动故事版以后,会拿给制片人展示,如果想要打动制片人就要加入一些实际的表演。Merlin说“事实上我们在表演的时候都是动画师和导演在一起表演,当动画师对一些表演有一些见解的时候他不是直接去拍摄偶的表演,而要先是自己表演给我看,一定要先说服我才可以,如果他们演得很好,我就会说那就这样做吧。通常我讨论的都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的表演来达到导演的要求。
作为一个导演我都要很清楚角色这时候要表达什么情感,有的时候需要喜剧效果有的时候悲剧情感,我们就是讨论通过肢体表演如何达到这种情绪。”在真正制作前定格动画师都有会拍一个表演视频作为指导,但如果把每一个细节和情感都表现出来的的话绝对是一个情感的绑架。其实动画师在实际制作中只需要挑一两个细节表现出来就能完整的表现整个情感,比如说调一下眉毛长舒一口气等等。“当我和动画师沟通的时候我都是从一个演员的角度来说。我每次和我的动画师对话都不是说关于动画而是关于如何表演如何表现情感。如果你是一个初级的动画师,一个捡起东西的动作在你的脑中就是几个关键帧的分布,但当你忘记动画工作规律后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角色动画师,如果你脑中只想着他的动作规律的分布你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角色动画师。所以这就得到一个很奇怪的结果,当你去问阿德曼的一些很有名的动画师他们是如何做到那个表演的,他就会回答你‘我也不知道,我就这么一做它就出来了。’”定格动画是一次拍摄完成的动画,你不能说拍完了再回来调一下刚才的动作。对于定格动画是来说压力都是很大的。大多数情况都是1拍2,而在镜头运动的时候就要求全帧的,而角色的动作就按1.5帧来拍,这是相当困难的,按照这种标准动画师工作一天至多就能拍摄2秒。
三、拍摄与后期合成
除了实际的拍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预算问题,有一些镜头的拍摄成本是很高的,开始时都需要和制片人讨论镜头的.花费。无论片子大小都有一个拍摄的时间周期和片子成本,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整个制作,制片人的工作正是这样保证拍摄在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内内完成拍摄,而导演的工作就是如何讲好这个故事。Merlin在拍摄超级无敌掌门狗时遇到了一个会花掉大把制作费用的镜头,“作为导演我就坚持这个镜头必须得有,于是制片就说好吧如果你真的需要这个镜头的话那这个片子的其他几个地方你就要进行删减,我们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完成全部。这个镜头一共261帧,包括钢琴掉下来,Wallace跑过来,灭火器喷出来,这其中有很多难题比如钢琴掉下来会产生很多碎片,会有火花,还会有灭火器的泡沫喷出来等等,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角色的表演。当时是可以用一架相机完称所有拍摄,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分层拍摄,所以这个镜头也表现了定格动画作为最为远古的电影特效拍摄手法也可以和现在的特效技术结合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拍摄时,出现的泡沫就是真正的剃须泡,所以拍摄的时候有时也会用到真实的材料,不一定全是替代品。”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艺术与技术的协调就需要得到认真考虑,如果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可能会导致拍摄结果的不甚理想。
此外,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使如今视觉艺术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定格动画也不例外,它与电脑数字特效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定格动画提高拍摄的效率,并使得它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这其中的特效工作包括,擦除工作痕迹、制作特殊角色、特殊氛围和拓展空间场景等。而完成这些效果通常需要两个步骤。拍摄时会使用绿幕(蓝幕)技术。绿幕技术在定格动画制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特效合成的基础:便于抠像完成与特效的结合。扩展物理空间:增加场景的透视与景深感和增强时空转换的灵活度。电影拍摄时用绿幕和蓝幕制作背景,这样可以完全置换角色身后的背景,不必在去取真实的场景。这不仅提高了镜头调度的灵活性还极大地提高了拍摄和制作的效率。还有在定格动画的拍摄多以三维动画作为辅助,使得拍摄工作变得轻松,气、液、光、电等特殊效果得以实现,而且效果显著。在《神奇海盗船中》通过绿幕抠像技术和三维动画的结合,使的场景‘真正’的来到了海上;《通灵男孩诺曼》中各种飘荡的半透明鬼魂,《科学怪狗》中的雷电、火光和烟雾统统少不了三维动画特效的帮助。
四、结论
虽然说是定格动画特殊的制作方法本身就有很多局限性,制作难度高,步骤复杂,但它的魅力也是最为独特的,在众多影片创作风格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如星河璀璨的视听世界中发光发热。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始终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给动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定格动画的一些局限性通过一些新型偶技术和后期合成技术得到解决。突破自身的局限后,定格动画的创作领域也更加宽广。
艺术论文10
摘要:女性导演马俪文自20xx年拍摄电影处女作《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来,便成为新一代女性导演中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黑马”人物,其委婉、细致的表达方式,视角独特的镜头语言,情节并不跌宕起伏却丝丝入扣的故事主体,无一不体现着这个年轻女导演忠于自我内心的女性主义风格。在继《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马俪文又拍摄了《我们俩》、《我叫刘跃进》、《桃花运》等多部影片,其导演风格也在逐年改变,影片中女性主义表达手法渐行渐远。直至20xx年11月份上映的商业片《巨额交易》,在这部影片中,马俪文导演几乎已经完全褪去了她独特的文艺女青年气质,转型成为不折不扣的商业片导演。本文试通过对马俪文导演创作历程的梳理,探讨这位女性导演风格转变的过程及其作品中表达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细节;转折;商业导演
0引言
马俪文导演在拍摄作品《我们俩》之后,接受采访时对个人的创作视角是这样描述的:“我骄傲的是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母女生死之间、陌生女人之间最独特的东西。”事实上,这正是马俪文前期作品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感受。选取真实、平淡的生活场景,用细节贯穿始终的表达方式,将简单的故事拍出独特韵味的能力都得益于这位女性导演坚持自己最真实的个人风格。在创作上从女性视角出发,选取女性题材、关注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波折、命运起伏、感情经历,都是其作品的鲜明特征。近观马俪文的作品《巨额交易》,却依然完全找不到这位导演最初特有的那些表达方式与风格,这样的转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马俪文作品历程剖析
20xx年,马俪文拍摄的电影处女作《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自女作家张洁日记体裁同名散文。张洁——这位“从不准别人动自己作品”的女作家,将这部描述自己与母亲过世前点点滴滴的作品交给了刚从电影学院毕业不久的名不见经传的马俪文,应该也是被这位女导演真挚的热情所打动。《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部作品的确是倾注了马俪文创作电影之初的全部心血,还原了一个个细腻而真实的生活细节,影像风格平实的像一杯白开水,让观众从诸多细致处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将离世的母亲与女作家之间刻骨铭心的亲情与不舍,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让观众潸然泪下。
马俪文的第二部作品《我们俩》诞生于20xx年,是根据导演自身求学时期的真实经历自编自导的一部作品,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租房的大学女孩进入了一个孤独老奶奶居住的四合院,打破了老人原本的生活秩序而引发的一些冲突以及在生活中两人逐渐相依为靠的简单故事。《我们俩》延续了马俪文的女性主义视角,关注了一个独特的群体,孤寡老人和单身求学少女,展现了女性的另一种包容美。就这样一部创作历时三年,投资却只有20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赢得了多项电影赛事评委的推崇和广大观众的口碑。
尽管《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我们俩》为马俪文带来了诸多奖项和日渐蓬勃的声誉,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却一片惨淡,电影《我们俩》的票房甚至只有可怜的5万元。
20xx年马俪文拍摄作品《我叫刘跃进》,在这部作品中已经初步体现了导演风格的转变,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表达方式已经不再是影片突出的标志。由于这部作品是中国电影集团“作家电影”系列的第一部,由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整部作品完全被刘震云自《手机》就凸显出的冷峻黑色幽默的风格所笼罩,马俪文导演的个人风格并没有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至此已经是马俪文个人对商业模式的一次妥协。
20xx年作品《桃花运》,讲述的老年、中年、青年几个年龄段女性的感情故事,表面上看似是导演女性主义风格的回归,但通过对影片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故事主角是女性之外,马俪文导演那些细腻、入微、平实、质朴的风格已然难觅踪迹。影片从头至尾充斥着年末贺岁档喜剧电影的潮流风格。近期,马俪文带着她的新片《巨额交易》出现在观众面前,令人无不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已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标准商业电影,观众们看到的是无数俊男、美女、明星的组合,好莱坞大片式的转场方式和纯商业化的影片表达手法。对此马俪文个人的解释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改变自己过去作品中的商业和艺术不够平衡的缺点。”只可惜,观众们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了商业化的表达方式占有了压倒性的胜利,而文艺气息完全不见踪迹。
纵观马俪文导演的五部作品,其导演风格转变历程突出体现为由最初最真实的个人表达,取而代之的是商业运作迎合市场,从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游离,最终大尺度的滑向商业。其极具个人风格的女性主义表达与影片创作方向已经渐行渐远。
2对比《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巨额交易》两部作品的故事主体和镜头语言,看导演风格的差异性转变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故事由中年女作家和年迈母亲两位身份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构成,影片塑造了一位年老力衰,患有脑萎缩、神志不清却依然爱护女儿的老母亲形象和一位事业成功,又独自照顾年迈母亲的女强人形象。迈母亲的女强人形象。女性角色占到了绝对的主体地位。而男性角色在影片中则处于无关紧要的次要位置。影片的这个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女作家的丈夫本应是这个家庭强有力的支撑,而影片中却讽刺性的塑造了一个无情、自私、不可担当的丈夫形象,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个丈夫的力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象分量。这样的角色设置方式和表述方式具有强烈的女性性别主义色彩。女作家“珂”对年迈母亲的照顾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构成主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次情节则是女作家回忆在母亲离世前照顾不周的歉意,男性几乎是被完全忽视的情节之外的东西。整部作品的故事发展进程并不紧凑,没有特别的强调高潮,也没有特别的情节转折点,可以说是一部“反冲突”的影片,即使是这样,《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并不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一丝丝渗入了人心。导演用这样的浓郁的散文式抒情风格,将故事讲述的让观众感同身受,动情不已,却丝毫不见任何造作之态。作品的镜头没有花哨的剪辑,只有按部就班的叙述,看似有些陈旧,但在这些最简单镜头语言下流动着的感情却始终饱满。
再观20xx年11月上映的影片《巨额交易》跻身20xx年末贺岁喜剧的第一档,打响贺岁档头炮。这部影片中的导演风格体现出180度大转变。故事讲述三个青年男人在迪拜追梦的故事,人物设置是三个年龄不同,面目却并不鲜明的人物形象,基本可以形容为年龄稍长、身形矮胖的带头大哥,一个年轻设计师和一个海归金融男,这样的男性角色设置似乎是在迎合当前男性观众的主流认同,向男性观众的年龄层次的社会地位靠拢。片中零星出现的女性形象也基本上是花瓶点缀的作用,选用年轻貌美的漂亮女星饰演,清一色的面容姣好、妆容精致、造型新潮,主要是满足男性消费群体的观众需求。
影片开头就足以让熟悉马俪文导演的观众大跌眼镜,极富设计感的片头字幕,动感十足的配乐,直至字幕打出“马俪文 编剧/导演”才让观众不得不相信这的确是当年用朴实无华的影像讲平凡故事的导演马俪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影片节奏明快,视觉华丽,加上狂想喜剧的类型,非常有信心抓住大批年轻观众”,“目标是既赏心悦目又要有市场”。
3结语
电影无论何种题材,何种类型,大多数情况下,最终还是要经过市场的淘洗。马俪文导演这种从最初强烈的女性主义表达手法、性别鲜明的特点到现今开始从事纯商业化创作的操作的现象,笔者并不能从个人角度去评述这样的转变孰优孰劣,但从这个过程中却可以看出以马俪文为代表的女性导演所擅长的女性主义表达方式面对如今商业化气氛异常浓郁的电影市场,很难坚持最原本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精神诉求,无奈最终不得不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徘徊或者渐行渐远,甚至彻底走向商业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xx[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2] 许鞍华,等.一个人的电影20xx—20xx[M].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
[3] 高艳鸽.女性导演:徘徊于商业和艺术之间[N].中国文化报,2011311(006).
[4] 张聪.女性主义视域如马俪文电影创作[J].当代文坛,影视画外音版,20xx(6).
[5] 孙灵.渐隐的书协与女性意识——导演马俪文电影创作论[J].齐鲁艺苑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xx(6).
[6]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
艺术论文11
摘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已经全面地改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深入渗透社会各个层面中去。在艺术创造方面,敏感的艺术家们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全新的媒体来进行创作,它借助着对各门艺术元素的兼容并举,借助着数字科技的全面支持,形成了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本文我们将来比较一般审美与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间的区别,进而从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角度来阐述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在此,请教于各位专家、同行,希望共同交流,进步。
关键词: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交流
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 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1]。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2]。
2 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
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3]。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
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4]。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快感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 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20xx.
[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xx.
[3] 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xx.
[4] 杜雯.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特点分析[J].科技风,20xx(08).
艺术论文1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遵循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适当运用“留白”的教学艺术手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政治课堂更精彩,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乃至增强记忆力等都具有一定的显著效果。
在中国书画、篆刻艺术有“计白当黑”之说,通俗一些说就是“留白”艺术。“留白”一词表面的意思是说画面构图不宜安排得太满,而应该留有恰当的空白,使之虚实相生,画面更显空灵,景物更有生气;更深层的意思是说给画面适当的留下一些空白,给观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在中学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适当把一些学习内容不直接通过常用的教学手段明确告诉学生,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精心留下“空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去交流、去识记、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可以让政治课堂更精彩。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这样的教学“留白”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更能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感悟能力和把握能力,乃至提高记忆力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八年级思想政治上册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谈谈“留白”艺术在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
一、导课“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课是一节课的第一步骤,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导课阶段即通过精心预设,巧妙“留白”,有意给教材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以有效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教语“留白”———增强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
大家知道,一部小说是否吸引读者,小说叙述语言是关键。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便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惯常的教学语言,即便当时学生认真听讲,但是听后往往会很快遗忘。因为,惯常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思考,不能形成深刻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停顿,留下空白,给学生留下思考、消化、吸收的空间,这样更易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四、提问“留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提问后就急于让学生举手发言,甚至点名让某某学生发言。结果因为没有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要么回答不到点子上,要么是语句罗嗦,颠三倒四。这无疑是让学生难堪,老师气愤的尴尬事情。不仅影响课堂教学和谐的氛围,而且极易造成师生的情感隔阂。因此,笔者认为,每次提问后,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留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特别要让成绩中、下的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五、板书中“留白”———可增强概括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注重板书的设计,追求板书的醒目、精练、完整、新颖,但很少有教师在板书中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填补完善。其实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留下板书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填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地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六、重、难点处“留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
“在讲到重、难点处时,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因为是教学重、难点,所以更以作适时、适当的停顿,以“吊起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领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七、结课“留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一堂课虽然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过程,但如果结尾草草收场,也会功亏一篑。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好的开端必须有好的结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把握好这个最后环节,巧妙“留白”使之成为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为一堂好课的结尾注入浓郁而含蓄的教学艺术色彩,让学生去想象和回味,借以增强记忆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的“留白”教学手法,可有效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这样既能最大化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还可还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固有的沉闷气氛,改善和提生师生情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留白’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一切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且不可为‘留白’而‘留白’,否则会弄巧成拙,使教学‘留白’真的成为‘教学空白’”希望我们的教师都能掌握一定的“留白”教学技巧与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肖楚贤.语文教学的“留白”技法[J].现代教育科学,20xx(06).
[2]赵志远.“留白”,思维放飞的空间[J].科技资讯,20xx(06).
[3]赖世兴.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留白”的艺术效果[J].教育实践与研究,20xx(10).
艺术论文13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精神振奋地去思考并猎取知识,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英语课堂的导入艺术。
一、复习导入法
课堂教学的每节课都不是孤立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复习一下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尤为重要,既能弥补掌握旧知识过程中的缺漏,又能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运用实物和挂图导入法
直观的实物和图画对新课的导入有很大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和挂图,变抽象为具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清楚地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运用实物和挂图既直观形象又便于学生接受与记忆。
三、问题导入法
用富有启发性、连贯性的设问导入新课,既能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主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简笔画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物和挂图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尤其是简笔画,它既能创设情景,又直观方便、省时幽默。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如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3画人物简笔画,就可以做如下问答:Who’sthis?Thisismysister.Howoldisshe?Sheistwelve.又如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6中,画上太阳、云、雨就可以进行有关天气的教学。
五、情景导入法
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是用于日常交际的,需要语言环境。
直观真实的场景和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教师在情景导入中抓住时机,及时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现在学生面前,本节课变自然过渡到新课上去。如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往讲台上放一个小书架,让一位学生扮演图书管理员,另一个扮演借书人进行对话练习:
六、故事导入法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兴趣对人的未来活动有准备性作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爱听故事,而故事情节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之前,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性及趣味性是故事,讲给学生听,以达到巧妙引入的目的。例如:在讲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9前,讲了一个只读了三个月书,后来成为伟大发明家的故事,听完故事学生便知道是ThomasEdison.然后我问:爱迪生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为了弄个水落石出,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故事中去。
七、多媒体导入法
运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既有声又有像,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新颖,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录音机进行教学,让学生先听录音,再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听,这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投影仪、多媒体的运用既省时,又直观形象,还有动态效果,像电视上“现场直播”一样。
另外,用电视录像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镜头、片段,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如在教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的Thesport时,播放一些运动会的场面,最好是本校的,熟悉的镜头,使学生觉得倍感亲切,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当时的场面。
八、游戏导入法
中学生精力充沛,参与意识强,正是学知识的时候。因此,我们的课题应生动活泼,学生们有很高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和否定时,做Isitabus?的游戏,让学生用Yes,No来回答,直到猜对为止。在学习祈使句时,做Pollysays“Standup!”Touchyournose的游戏,既活跃了课题气氛,又进行了实际练习,学生记忆深刻。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一切新颖、有效的方法,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上课是一种乐趣,而不枯燥乏味,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境地。
艺术论文14
一、实行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说与教学本身俱来,《论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记载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启发弟子谈志的事例,其中便有提问的成分。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提问是一项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会设计提问,而且还要会运用提问,做到设计得精,运用得好,以下我们将探讨提问的重要意义: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而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这里所说的问题情境,是当代问题教学理论提出的概念。研究者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的,问题情境是形成思维的中心环节。问题情境的基本组成成分有三:
一是新的、未知的东西,反映的是思维的对象——内容。
二是对未知东西的需要,反映的是思维的动机。
三是学生的可能性,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已达到的知识水平。
问题倩境的这些组成成分表现了思维的内部条件。作为教学活动方式,课堂提问的形式有语言形式(主要的)和非语言形式(辅助的,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两种。语言形式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如字条、小黑板、投影仪等)两种,口语形式还有疑问句式和陈述要求两种,提问能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对问题的调节,语言会更加清晰易懂,更加适合学生,对交互活动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口语提问形式。
二、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分层次进行,所谓的层次提问的层次不仅仅指语义的层次,表达功能的层次或问句的'难易程度的层次,它还与精读过程的分析——缩合——引申三大步骤有关,即由浅入深,以下将详细分析这三个步骤:
1、第一层——表层分析性的提问
所谓表层分析性问题,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阅读内容中的句子或语段中的生词、短语和重要结构所提出的问题。这种浅层次的分析提问,可以为学生局部的理解课文铺平道路,教师这时是在启发学生由部分开始,对全句的意义和结构进行分析式的信息处理。这一步骤在教学法上是抓表层结构方面的问题,核心是初步认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以一知识点作为启发的切入点,然后随着展开趣味性的提问,如在教学《Healthyeating》,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瘦身男女》的电影片段,当同学们都笑话电影中男女主角肥胖的体型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着Health yeating展开提问,引入课堂学习:What is a healthy diet?此时学生就会思考,怎样才能拥有健康身体呢?必须要控制饮食,营养要做到均衡,这样自然的就过渡到课堂教学内容上了。
2、第二层——综合理解性的提问
一旦第一层问题引导完成后,教师即开始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和进行初步的综合理解。
即设置一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而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样就有效地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学习,并通过寻找教师设置的综合性理解提问,从而掌握课文的内容,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这一层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原句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解释,促使学生利用英语思维来进行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谈论,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这是一种运用分析、综合、回忆、联想等复杂信息处理能力的问题,在课文精读中,把这层问题的回答可叫做paraphrase,其核心就是对课文的综合理解。
QuestionA:What’s the mainidea of this text?
QuestionB:In your opinion,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healthy food?
QuestionC:Can you guess what theauthor will talka boutin the nex tor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通过设置一系列深层次的综合性问题,教师此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并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进行创造性的解答。
3、第三层——引申交际性的提问
第三层引申交际性问题包括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在完成前两层提问之后,提出这种引申交际性问题,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综合概括、抽象、归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该句、该语段的确切含义、真实含义、目的、情感、结构及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或对句中包括的观点、形象、情节、修辞、风格、写法,予以个性的评论鉴赏。
这一层次的提问是一种在全句水平上或超句子,超段落水平上进行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即席的信息交流。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某些教师把这一层问题或改在Paraphrase阶段,或用做练习题,可做可不做,实际上对这一层次的忽略,也就是对交际阶段的忽视。
QuestionA:Which foods do you like better,We stern food or Chinese food?
QuestionB:Why is Western fast food so popular?
QuestionC: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 show to make heal thyeating?
经过这样引申性的设问,学生之间就会展开讨论与思考,并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经验探讨如何才能实现“健康饮食”,通过口语交际达到对文章主题内容的深度理解。
三、结束语
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阅读教学的引路人,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并通过设置问题而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以达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教学目的。
艺术论文15
摘要:本文想把私影像纳入当代摄影艺术空间中来讨论私影像在当代摄影中的独特语境,来说明中国私影像的出现与形成既不突如其来,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文化的发展与发生可能面临的一个必然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私影像私化媒介亚文化
一、引言
关于当代摄影艺术与私影像的探讨,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里讨论此起彼伏。英国摄影家琼斯班斯的《把我自己放进照片中》一书,则通过讨论自己一生的私人照片来检验摄影与社会塑造的关系。她把私人摄影放到公共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加以重新考察。罗兰巴特说:“摄影的时代恰恰与私生活扩展到公众面前的时代,甚或是创造一个将私密公众化的新社会价值的时代相一致,私密被公开地消费。”从国外摄影家的摄影实践看,私影像与他们基本上是一种生活态度。
而在国内,最开始关注私影像的摄影评论家顾铮老师在《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中,他把私影像定义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情况。狭义的“私影像”可以只为一己之私拍摄、保存影像的行为与习惯。而广义的“私影像”,则是镜头的探视范围越出了个人与家庭而指向了拍摄者所愿意观看的一切领域。
二、私影像在当代中国
在中国,拍摄照片总是一种仪式,它总要包括摆好姿势而且还必须要征得同意。“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摄影理论巨著《论摄影》中曾描述中国人的摄影观。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时代的来临,文化多元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摄影原本在艺术家的应用范围中只作为记录过程与结果的辅助性媒介,在新观念以及当代电子文化的激发下,摄影从此具有了不同以往的观念诉求。当下中国年轻人的摄影观与他们父辈传统的中国人摄影观念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不在是某种严肃的仪式,摄影也不在是专业人士的特权,他们纷纷拿起小型轻便相机(包括轻便数码相机,傻瓜相机,LOMO相机,一次成像相机等)这一武器,处心积虑地想砸碎那些所谓的仪式。
最近十年数字网络环境的飞速发展,中国新时代的视觉呈现,自恋,充斥,个人,饱和色调,特写镜头,仿佛跟外界隔绝。数字网络环境的出现又提供了一种自我隔绝与大环境以外的小自由。私影像已经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同好和共识,也正在成为当下中国一种日益盛行的影像亚文化。
三、国内私影像的精神及特点
(一)国内私影像的精神
如果以现在较为红火的摄影师编号223的作品作为例子,在拍摄上他不以纪录或真相为表达方式,他只是用镜头交换生活。有时候拍摄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是捕捉身边的私人、私物、私事,与每一个可以用相机反映生活的人没有任何区别。编号223认为,他希望能与人分享的,是每一个被拍者不同于常人面前的另一些真实面,这或许是他们不经意流露的,或是刻意表现的,有时候甚至是被设计出来的另一面。顾峥老师曾评价编号223的作品“没有通过摄影区別自己与他人的野心”。
现在国内新生代摄影者在进行的所有的影像探索,几乎都是自发的,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游戏规则。他们的摄影在最初只和自己有关,但在摄影工具日趋普及,摄影成本迅速降低,传播渠道日益畅通多元的今天,摄影也变成了一种个体传播和社交方式。
(二)私影像的特点—私密公开
在摄影所处的时代,属于公众的东西不在是永恒的和普通的事物,事实上越是个人,越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事物,越是努力的要进入大众的视野。摄影这样一种媒介,既深刻地根植于个人的视角,又广泛地扎根于大众的意识形态。上海年轻摄影师samQ一系列80后的肖像照片,选取个人的房间做背景,我们虽不认识被摄的任何一位模特(都是摄影师的80后朋友),但通过照片,我们对他们的房间摆设,穿着打扮,爱好却一目了然。这批新生代努力营建自己房间内的世界,并不怕展现出来。这些私影像的代表人物,他们作品的拍摄过程,说出了这种(喜爱公开私密)的私影像的特性。samQ不断公开自己不同系列的拍摄计划,记录这个最有趣快速年代的城市新新人类景观。这都体现了私影像的特性:喜欢公开秘密。更有趣的是私影像不一定就表示着私藏,甚至可说摄影公开,才是私影像的另一目标。、
四、私影像在中国摄影发展中的启示
私影像这类另类人群所作的尝试与努力是有价值的,这是一种人类对生活现状与现实进行审视他者和自我反观的机会,它给旧的形态的意识观念一个奇袭,表现意图和表现题材方面也有了改变。随着第一批国内私影像走进了艺术范畴而成为了公众话题之后,第二批,第三批的摄影者不断地跟随。这个趋势与相机的普遍化,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大众投机心理有关。
第一,摄影具有成本低,十分容易的操纵的特性,使得很多梦想走艺术道路的人选择了摄影作为表现手法。摄影艺术是一种对现实的高度概括,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影像工作方式,是一种高贵的雅文化。然而,一批新型的“摄影人”,他们可能从未接触过传统胶卷,可能不熟悉各种曝光模式的特点,在他们的心中,摄影是一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如同电脑上网、手机发信息一样的生活技能。在他们的手中,照相机只是一种记录生活、宣泄情感的工具。
第二,中国评论家,策展人和媒体的介入,在很大的程度上主宰着艺术浪潮的定向。策展人的学术主张、艺术品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图像的品质。20xx年11月20日,首届连州国际摄影节,第一批走进艺术范畴的新生代摄影师在“自·私-中国新生代摄影联展”和“走神-上海9人摄影展”中集体亮相,在策展人曾翰和施瀚涛两人的组织下完成的。大批摄影青年以摄影为媒介探索自我表现的同时,媒体的介入,对于私影像的出现也起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广州的《城市画报》在助推私影像方面其推波助澜之功实不可没。
第三,生活在虚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中的人,很多人无法接受那种由于自发创作而耗尽精力的那种累。我这里所说的自发创作,是说透过自己的理解,努力,创造有意义的图像作品。每个人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引起别人的关注,就像每一个年轻的中国摄影者都渴望成为南戈丁、莎莉-曼,这也是正常的想法。私影像,间接性地给一些理想走上艺术道路的人一条捷径。
五、结语
情感和人文关怀是个人的,是不可复制的。在这么五花八门的私影像当中,很多造作、生硬、浮躁的作品,恍若我们天天过着同样的生活看着同样的风景,咀嚼同样的食物,令人怀疑作品创作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即使拍照片的人越来越多,真正对摄影,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人仍然不会很多。面对繁复的个人摄影图片世界,我们应该对摄影有全面的认识,既看到它好的一面也要思考它存在的隐患。不要盲目地追求个人化,制造一些开拓性的图像。为了摄影而摄影,这是最令人遗憾的。从私影像这个概念引申到当今摄影艺术的范畴上,什么是真正的摄影?这个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无论是不是私影像,都需要真诚,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真正的艺术不应该追风,应该与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章光和.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2]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装置艺术论文12-18
艺术论文致谢范文03-30
管理方法与艺术论文02-27
艺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11-25
声乐艺术的灵魂浅议艺术论文03-01
钢琴热现象研究分析的艺术论文03-11
视唱的技术处理浅议艺术论文11-16
儒家审美理念艺术论文范文03-08
略论古筝演奏延展与改革艺术论文03-06
建筑与装饰艺术论文参考文献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