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中,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使用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具有着双向的促进作用。
摘要:近年来,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职业人才的相关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为方向,模拟职场环境,结合实际工作,使学生进行实战化的练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随着社会行业的发展,各个企业对实用性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教学质量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是一种创意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人才的综合能力,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建立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其不仅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高职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征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将传统学校封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其以“工作室”为载体,把课堂知识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执行生产技术项目的同时,完成相关专业的综合技术能力的训练。1.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作室”是面向市场而开放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其学习直接渗透到生产实践中,课堂不再是教师、黑板、粉笔的组合封闭空间,而是将教学延伸到图书馆、资料室甚至市场中去,有效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使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与此同时,工作室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增加了其自主权,通过自己对专业知识进行主动的探讨和分析,然后总结归纳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2.项目式的教学内容。在传统高职的专业教学体系中,偏重对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强调,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主要教学内容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不再完全依附教科书以及教学大纲,而是将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扩展、延伸,使教育对知识学习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3.互动互利的师生关系。从某个方面上来说,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带学生学习的一个方法,通过示范性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尤其在实践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次序和目的,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另外,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生产实践方面的知识,也能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充实自己,在与学生互动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和学生双向的进步和发展。
二、我国高职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进行研究,发现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运行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一些院校由于资金缺乏或者实际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使用中,工作室规模较小,数量不多且类型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有的学校在工作室教学中本末倒置,以承揽业务为主,没有达到教学的效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还有一些工作室,接受的项目课题数量不足,使创新教学浮于表面,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工作室教学则沦为的课程作业的形式。最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工作室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上,其情况并不乐观,校内的教师严重缺乏一线企业的工作经验,由于受院校资金等限制,难以引进校外的专业教育人才,加之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室运行及管理制度,使工作室教学模式本身在教学中存在着基础性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1.完善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其课程体系应当以艺术设计行业的岗位点为中心,在工作室教学项目中,每个课程项目要对应一个岗位点,以岗位点的工作内容和能力为标准,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技能,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形成岗位能力点课程体系,然后整体构成一个以“实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工作室教学体系,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效率。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取更为灵活多元的教学形式,如方案讨论法、施工现场教学法、企业专家讲授法、单元作业汇报展览、方案(模拟或真实)招投标、课赛结合方式、创客项目、校内服务项目,等等。工作室承接社会项目、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管理,将项目充分融人到课程知识体系中。老师可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项目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实践,从真实案例和实际操作中去感受知识、掌握知识、提升团队和个人工作能力,成为具有“准工作”经验和综合能力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
2.加强工作室的教学团队培训。高职院校经费来源较少,因此难以引用专业的教育人才。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提高工作室师资力量水平,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开展一定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专家聘请到学校担任指导教师,协调好其与校内教师的关系和分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技术的培训,实现优势互补,建设出一支具有高水平、高技术能力的师资团队。
3.建设工作室教学评价体系。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仅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对评价体系也要进行配套性的改革创新。工作室教学系统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其教学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教学效果评价中,教师可以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如作品展示、原创主题、诠释设计过程等,通过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其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4.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工作室教学模式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中,加强组织建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强而有力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协调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教育任务,而科学合理的制度则能够细化项目建设的管理、评估等方面,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中,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使用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具有着双向的促进作用。对学校来说,工作室教学模式不仅能在高职教育中形成系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还能提高教师的生产经验以及实践技术水平;对学生来说,在改善学生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其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度,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然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其教学效果,我们要积极面对并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实用性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春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2010,(08):180-182.
[2]胡承武,万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09,(04):4-5.
【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相关文章:
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11-21
高职营销人才创新和创业实践教学模式11-22
关于高职行业英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究11-19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学素养培养路径03-29
高职院校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创新机制02-28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1-24
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11-26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1-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