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言剧的语言传播功能

时间:2024-08-04 05:58:39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浅谈方言剧的语言传播功能

  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结合地方语言形成方言剧供大家观看欣赏,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行为。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方言剧的语言传播功能之论文范文。

  “妹娃要过河嘛,哪个来推我嘛”的独白一响起,就算没听过这首歌的人大多也能猜到这是首湖北民歌,一个地域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它的语言,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方言,由于口音不同,人们便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判断出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作为武汉方言的武汉话应该是武汉人最普遍的日常沟通方式,可如今,越来越多的武汉人反而不会说武汉话,学习语言需要环境和氛围,随着城市外来人口增多,人口流动,五湖四海多种文化相融合,会说武汉话的武汉人也慢慢将方言向普通话靠拢,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听到一口地地道道的武汉话,作为方言的武汉话逐渐被普通话同化,长此以往,会说武汉话的人将越来越少。

  语言的改变取决于社会的变化,一个地域的独特方言正逐渐失去它原有的特色,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文化的流失?

  近几年,武汉涌现出一部又一部汉派方言喜剧,《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步步惊心》以及《海底捞月》清一色采用了武汉方言来演绎,这些剧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尤其是2013年在江城热演的《海底捞月》,刷新了武汉演出市场的多项纪录,呈现出一票难求的观剧景象。

  2015年,由武汉说唱团、武汉人艺等艺术院团创作的多部汉派方言喜剧齐聚贺岁档,实现了文艺市场的百花齐放。2016年,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武汉说唱团又将2005年颇具人气的《杠上开花》进行重塑,将老版提档升级为《杠上开花plus》,同样获得了满堂彩。

  市场终归由观众主导,这决定了戏剧必须回归观众,观众可以是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回归观众就是回归生活,戏剧要贴近观众就要贴近生活。

  生活中人们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是语言,方言剧的特点就是其贴切的生活用语,一个地域的语言范围毕竟有限,其针对的人群也有局限性,所以它必须遵循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当地人的性格特点,这是方言剧的灵魂。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说:“口音是语言的核心,它使语言具有情感的真实感。”方言所蕴含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地传达人物情感和性格,所以它也成为不少影视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电影《金陵十三钗》、《火锅英雄》分别使用南京话和四川话来演绎,《疯狂的石头》则容纳了重庆话、青岛话等几种方言,不论是为了制造喜剧元素,或用来刻画人物性格,都取得了不错的艺术效果。

  在各地方言中,武汉话也许是最不受待见的方言了,武汉的码头文化造就了豪迈、大大咧咧的武汉性格,武汉话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在吵架斗狠,所以武汉人也给外地人留下了彪悍、火爆的性格特点。

  虽然武汉话中有些词汇过于直白、通俗、刻薄,但它也是老百姓使用的语言,“信鸟你滴邪”、“个鬼打架滴”、“搞么司唦”……这些俚语在武汉老百姓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听上去还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它很“俗”,而“俗”是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同时,武汉话的鲜活、形象、生动,也令它成为一种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灵醒(聪明)”、“拉呱(脏)”、“照叶(可怜)”……不得不承认,武汉话中的很多说法还真形象又富有趣味。

  因为是日常生活用语,难免涵盖些粗鄙的词汇,将方言置于艺术作品中,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俗”,但不可“低俗”。

  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结合地方语言形成方言剧供大家观看欣赏,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行为。上述剧目均用武汉方言讲述演绎老百姓生活中的故事,浓郁的汉味让武汉观众倍感亲切,在观看剧目的同时,学习武汉方言,感受武汉方言的魅力和地域文化、人文风情,对于传播武汉话的作用不容小觑。

  汉派方言剧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在有一个好剧本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武汉方言的语言魅力,从最新潮的流行用语到最老的土语,涵盖了武汉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艺术与生活结合,它必将获得多数人的喜爱。

  出门在外,耳边传来一句家乡话总会让人感到温暖,若干年后,如果在我们的家乡都听不到家乡话,那将多么令人失望。方言剧的存在是有着深刻意义的,方言的存在更是十分必要的,方言是我们民族的原始血脉,是地域多样化的体现,是民族多样化的体现,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体现,保护方言,无疑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武汉话偏向普通话,说明武汉人更加文明了,可迈向文明不等于舍弃文化,语言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学再多门外语,都别忘了自己的家乡话,一个地方的方言可能不具备普及的能力,但它仍然需要得到保护,汉派方言剧的成功也成为保护武汉方言能够延续的一份动力。

【浅谈方言剧的语言传播功能】相关文章:

浅谈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12-05

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论文03-03

浅谈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功能03-24

浅谈旅游广告传播形式和策划对象12-06

浅谈数字新媒体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影响06-01

史诗片《孔子》与影视剧的传统文化传播12-04

传播学论文:浅谈解读网络自拍文化11-28

关于发挥高职院校校报文化传播功能的思考论文03-16

浅谈西方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11-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