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科建设评估对医学科的促进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对急诊医学科综合能力的具体指导作用。方法根据2016年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对急诊科5年来学科资源、梯队建设、工作绩效、科研状况、教学水平、社会服务等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汇总。结果系统整理科室5年的工作,编订成册。发现不足和欠缺,未来工作更加系统性和全面性。结论以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的内涵建设是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学科临床服务能力的提升、标志性的技术水平、代表性的疑难危重诊疗水平、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临床科研成果和辐射带动作用具有积极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医学重点学科;急诊医学;管理实践
0引言
2016年河北省卫计委组织申报新一轮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将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学科调整、淘汰增补等需要,评审确定新一轮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我科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按照2016年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全面总结汇总组卷。在提交申报的书面材料后,我们按照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的申报要求与自身实际临床工作对照,找出不同及差异,对存在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方案,分层规划,分层实施。
1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的意义
根据《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冀卫办科教[2016]5号)要求,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以5年为一周期,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2016年评审确定新一轮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通过资源整合,加大投入,联合攻关,使10个左右重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全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中培养和选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科骨干,逐步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雄厚、成果丰硕的代表省级医学顶尖水平的学科人才队伍。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的重要组成部分[1-2]。是促进科室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科室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也是科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创建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为契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科室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居民健康需要[3]。
2评估申报临床重点专科
2.1科室总动员
接到医院的通知后,科室高度重视,召开专项全体会议,包括我科的二级科室院前急救部、高压氧室、门急诊换药室、简易门诊和全科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制定时间表及截止日期,明确分工,明确工作方案和路径。
2.2汇总资料分析资料
科主任、护士长全面督导,科室医护人员按照规定时间上交个人全部原件、复印件打印件、科研项目主管单位批示文件复印件及个人所有资料电子版等。为方便大家及时整齐上交各项个人材料,科室指定复印地点,尽可能做到上交材料整齐、统一。科室秘书专职负责所有材料收集、整理,上报电子版资料的整理、排版,及最后上报材料的装订。整个提交材料过程科主任全面负责,随时跟进进度,核心成员多次讨论学科建设评估指标的具体事项,清晰明确按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指标体系一项项客观真实自我评价,认真组织每一项佐证材料。同时对差距、不足和欠缺认真梳理,归类汇总。
3评改结合
3.1找差距选亮点
对组卷材料首先对照标准分值自评分。同时请同行专家对组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及内容点评,尽可能做到对上报资料准确详实。同时对自己学科现状有客观清晰的评价和总结。
3.2抓实践
申报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既是一个总结,更是新的开始。更加深入的认识本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的确定、学术队伍的建设、科研的开展和系统性、科研成果的取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基础条件的完善、管理制度的健全等方面[4]。根据学科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和长期目标,分阶段强化改进,不断提高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4讨论及建议
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在于在更高的层面取得自身进一步发展,对行业发展有带动引领作用[5]。管理保障和学科资源方面:适逢医院十三五建设规划年,进一步在设备投入、实验设施条件与开展、经费匹配等与医院管理层、职能处室等多沟通多交流,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推动急诊信息化建设,在现有急诊病历系统电子化、化验影像学检查工作站同步传输的基础上,逐步开发更适合急诊区域工作的系统软件。急诊信息化建设,将更全面的进行患者就诊规律的观察、就诊时间分布情况、危重症数据分析、疾病群体分布分析等。可以为科室质量控制管理专业化提供基础数据[6],为本地区进行疾病监测提供数据支持,还可用于疾病预防及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管理好利用好这些数据,对于科室临床科研公关方向,与相关专科的合作方向,也具有一定的提示导向作用。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卫生事业管理”模式不仅必然成为卫生事业管理面对的重要挑战,同时也将必然成为卫生事业管理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战略选择[7]。梯队建设: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学科带头要求5年内科技进步奖是本次重点学科申报的核心条款。这一条核心条款我们的差距较大。对我们自己,未来更多需要实施的是如何让学科科研成果更加系统化、更加科学化。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在科室内成立临床科研小组,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基础,科研为临床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引领学科成员更加侧重科室标志性的技术水平、代表疑难危重救治诊疗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委员会中需要有更高要求的学术任职、学术地位。在人才梯队结构上方面,从年龄、学历、职称、发展潜力、专业发展方向等需有更系统的培养锻炼方案。工作绩效:在此次评价指标里,医疗技术水平及其服务质量情况、床位规模情况等都是被评价指标。同时侧重学科优势项目量和所处水平的考核。医疗质量是日常工作,包括大量的基础性的具体任务,是学科建设管理中最为复杂艰巨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强化过程管理,如何快速通过反馈系统查看环节处理的不足,尽可能地保证救治整体质量,如何持续提高专科化诊疗水平,如何管理提炼学科优势项目数据等。科室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将宏观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和标准,保证各项具体指标的逐一实现。急诊的信息化与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则有利于积极推进急诊质量控制与管理、降低医疗差错、优化急诊业务流程、提升急诊医学科研能力[8]。综上所述,临床重点学科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合理导向,更加关注临床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优化,以动态管理方法持续增强医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急诊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急诊特点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必将推动急诊危重症等本专业标志性的技术水平建设提高、促进新技术的采用。
参考文献
[1]邹如政,赵旭,乐才文.以动态管理方法促进重点专科建设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874-875.
[2]吴春华.医院重点专科的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402-403.
[3]杨进彬.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新思路与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1):2-4.
[4]苟正先,陈启勋,陈瑾.临床重点专科与医学重点学科的不同点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4):55-57.
[5]安宁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绩效管理的思索与探讨[J].现代医院,2013,13(4):1-3.
[6]张瑛琪,王彦霞,李欣忆.106551例急诊患者疾病谱与就诊规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3):254-257.
[7]王耀刚.大数据驱动的卫生事业管理挑战与机遇[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2):81-83.
[8]詹永丰,刘文岐,胡英杰.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急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9):806-808.
【医学学科建设评估对医学科的促进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医学学科的研究论文03-12
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01-14
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格式11-14
医学科技发展新局面论文02-16
胺碘酮医学科技论文02-17
最新医学科研论文的格式要求12-01
医学科学论文写作指导09-23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优化学科建设论文12-24
英语医学科研论文的格式和要求03-27
超声医学科研设计与撰写论文12-0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