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对青年人来说,考入医学院,做技术精湛且充满人文情怀的医学生是他们的目标,是社会的期望。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医生自身职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关注,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日渐提高,医学生全面发展问题逐渐摆上日常。作为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学会生活的基本教育形式,养成教育在中国延续千百年,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传统。社会逐步发展,教育制度随之不断变革,但是养成教育的传统在中国历久弥新。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医学生养成教育
西方自十二世纪起就实行住宿学院制,可追溯到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后来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效仿并延续至今。自2005年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书院以来,国内陆续有几十所大学尝试和探索了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乃至刮起了一阵书院制办学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事实上,书院是我国古代融教育、讲学、议政、藏书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之一。
始于唐,兴于宋明,并传播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书院制度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办学实践证明,大同不同专业的“书院式(住宿制学院)”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把医学生培养成好医生的目标为现阶段的医学生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要求。高尚医德和精湛技术,是通过长期和反复的教育、培养、熏陶,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养成的。加强医生职前阶段即医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贯彻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专业性极强,不仅要求学习各种基础专业知识,还要求熟悉临床操作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与临床相结合。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基本职责,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攻克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各项难题,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医学生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为努力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全时段的成长环境,南方医科大学从本科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入手,尝试书院制的医学生养成教育。因此,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看,高尚医德与精湛技术明确了医学生培养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方式上看,“养成教育”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形势,以人为本,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片试验田。
书院制的人才培养,“教”与“育”结合的新载体,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立体化导师制度的推行,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医学生本科阶段良好品行和医学素质的养成,为医学生培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建立师生互动、朋辈互勉、学科交融、注重养成、环境温馨、民主包容的良性循环机制,培养有责任感的完整的人,也呼应了医学生教育现在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南方医科大学作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具有良好的医学生教育传统与优势,紧抓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努力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单一、顺德校区师生关系疏离、朋辈教育不足等问题,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全时段的成长环境。学校于2016年9月在顺德校区成立书院,通过书院和专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分工与协作,努力在“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南医精神指引下,探索医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本文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的改革为例,分析书院制下医学生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举措、特征及其思考启示。
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医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深化改革需要寻找人才培养内涵发展的突破点。高水平大学培养学生不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强调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载体。传承古今、汇通中西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构建了师生共处的新型育人平台,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创新医学生教育机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书院制借鉴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现代书院的经验,探索医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书院是文化育人的社区,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书院是师生互动的空间,在对话交流中实现言传身教;书院是锻炼提升的平台,在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中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勤学乐学、崇尚科研蔚然成风,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
1社区制度:拓展学生社区的发展性功能。美国耶鲁大学校友回忆大学生活时,学生社区的围炉夜话和橡木餐桌的午餐会往往被部分校友认为是一生中所获得的最好教育。社区以其越来越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越来越便捷的人际空间,突破了原来仅是宿舍、仅能休息的单一功能,日趋成熟发展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休闲娱乐和人际互动的场所,成为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进行第二课堂、学生体验式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书院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与专业学院不同,又与之互补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尊重学生作为社区主体的体验性感受、主体性表达和参与性分享。首先,人性化的社区环境,打造师生共享的成长空间。书院制学生社区不止于满足学生身心休息的基本需求,也为学生提供健身房、影音室、活动室等,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的需求,更为学生提供讨论室、活动室、社区广场等交谊场所,满足学生学习和思想交流等需求。其次,个性化的混寝安排,探索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学生住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养成包容、尊重、体谅的人格品质。再次,自主化的社区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治参与。书院成立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设置学生值班室,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第四,民主化的社区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书院关注学生的社区体验,一方面启动互动留言板和院长信箱,以尊重平等话语权利。另一方面,开展师生午餐会,就书院发展进行主题对话。
2导师导生制度:教学相长与朋辈互促的师生关系。南方医科大学书院制建设结合西方大学导师制和中国古代“经长”制,按照学生的学术兴趣、学习背景和成绩分组,以一定的比例为书院学术选派导师和导生。导师制在教学方式上重视个别指导、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在教学内容上德智并重;营造的教育环境和谐、宽松、自由。这使导师制超越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功能,而成为一个过程,一个影响学生的过程。对医学生的养成教育,导师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立起一种基于“教”与“学”的师生关系,更是为医学生培养所倡导的尊重生命理念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范式。书院推行专职导师制度,落实辅导员常驻和一岗双职的管理模式,大力提倡朋辈互助教育和学科交叉融合。一是导师主要由各学科的教师担任,负责对书院学生提供专业课程的指导和科研训练。导师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约定时间,每人每月至少一次来社区与学生开展主题化的交流互动,通过读书会、研讨会等形式,师生之间平等讨论,质疑问难。学生的求知问学和导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效改善两校区办学师生关系疏离、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的情况。二是从书院二年级学生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朋辈导生团队,负责对书院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包容、懂得尊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社团实践:重视医学生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围绕医学生培养,通识教育是南医大书院制改革的重要特色之一,主要由大学通识教育部和书院通识教育两部分组成,打造一批在广大学子中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品牌活动。一是医德涵养计划。通过良师寻访、党员先锋、学友计划、体育竞赛等活动,加强高尚医德的培养。二是医学生涯导航计划。围绕提升职业认同、引导生涯发展,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练课程、大学生创业挑战比赛等活动,全方面促进学子的职业生涯发展。三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旨在提升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高雅审美情趣、积累深厚文化底蕴,多方位拓宽医学生人文视野。书院通识教育让知识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得到心智上的熏陶。学校借助社区研讨室、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空间进行开展,方便学生就近参与。
三、书院制医学生养成教育的特质与启示
书院制模式下医学生养成教育,在形式上强调学生参与,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自治性,除了学校的职能部门外,各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团将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学生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书院的建设和管理;在体制上以书院为中心,打破专业分类,以宿舍作为管理重心,实行自下而上的主动参与;在理念上注重师生共融、同学共进,知行合一,大力倡导学生管理者转变理念,从具体的管理者向管理服务者转变,师生相携和朋辈互促等,在延续医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也有自身在模式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在培养模式方面,书院制的医学生养成,区别于传统的医学生培养,主要在于增加了社区化的住宿学习,在此基础上强调专业学院与社区书院的双培养模式。书院是睡觉的地方,也是全天候的教学基地。在培养机制方面,扎实推进导师导生制,使不同专长的教师间有对话,使师生间有对话,使不同学科的学生间有对话,这种对话是经常的,是不拘形式的,使书院成为一个有机的学人社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帮助医学生品性的养成。体验式、探索式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朋辈互助互促中发展。书院制医学生养成教育应以社区为阵地,结合混宿和导师导生制度的推行以及形式多样的通识教育地实施。书院式的社区学习、师生共同构成师生交往的软环境,通过正式及非正式的教育、辅导咨询、兴趣社团和交流访话等多样活动,培养医学生的自我生活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新时期创新医学生培养提供体制机制,提升医学生培养水平,为国家本科生教育改革和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 薇,杨艳红.立德树人:书院制下师范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16
[2]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3]武立勋,冯文全,董卓宁.书院“教”与“育”结合的新载体[J].北京教育(高教),2015
[4]陈晓斌.新型书院制: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13
[5]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
[6]贤 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
【医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