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载体的论文
摘要:感恩教育载体是指教育者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一途径,向他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
政治教育信息,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从而提高道德认知、情感维度和行为向度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关键词: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感恩一词来源于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感恩节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和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迫使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1620年9月,“五月花号”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属离开英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还想借此节日加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和睦关系。
在汉语词典中,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思想。如《诗经卫风》中的《木瓜》,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名句,意思是,他人赠我以木瓜、木桃,我应以美好的佩玉相赠,正如后世人们所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唐代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则昭示母爱的伟大,教育人们不要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感恩教育载体的特征及现实意义
1.感恩教育载体的特征
第一,坚定的原则性。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对自己健康发展有益的帮助;另一种是对自己健康发展有害的帮助如为学生谋取不正当利益,危害社会提供帮助或为学生犯罪提供帮助等。对前一种帮助我们要感恩,对后一种帮助我们要坚决拒绝。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坚持坚定的原则性,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帮助才应该感恩,这是感恩教育的前提条件。
第二,丰富的情感性。感恩主要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体验。感恩教育通过丰富感人的情境活动,感人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共鸣,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思想境界。感恩教育最容易拨动学生那敏感的心灵触动其内心深处的灵魂,激发其对他人的爱心。
第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感恩教育是把学生思想政治信息渗透在其中,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它的作用常常是伴随着感恩教育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实现的。
2.感恩教育载体的现实意义
第一,以感恩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部分父母对子女产生溺爱心理,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甚至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也听之任之。
长期以往,使孩子享受了太多的爱和给予,依赖心理、寄生思想较重,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的不健全,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第二,以感恩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给学生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不断地侵蚀学生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缺乏感恩意识,使之堕落成“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己不严格”的情感冷漠一族。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内心等基本关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第三,以感恩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运用“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感恩格言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更好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腐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感恩教育载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认识层面。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就是不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他就不可能为善,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提高学生对感恩的认识是运用感恩教育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感恩内涵的认识。只有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才能做到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不是只要别人提供任何性质的帮助都要感激。别人提供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有益的帮助,我们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并对其帮助表示感激;对于别人提供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有害的帮助,我们要坚决拒绝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检举,对其进行惩罚。
其次,要提高学生对感恩形式的认识。感恩既要明确其内涵,有感恩的心,更要使未成年人明白感恩的形式。对于别人的帮助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达感激之情,这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的思想只有通过适当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如一个电话、一封邮件等都可以表达感激之情,而不一定非要用物质回报才是感恩。只有内容没有形式,感恩之情是无法表达。
最后,要提高学生对感恩重要意义的认识。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他人,因此,感恩是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发展自己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二,情感层面。在认知的基础上,学生对感恩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只有对感恩内涵的认识,没有对感恩的一种愉悦之情,学生难以自觉地去践行感恩的行动。所以情感层面是连接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中介,也是践行感恩行动的催化剂。
第三,实践层面。引导学生将感恩的意识和感恩的情感转化为感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一方面,鼓励学生明确感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感恩形式,来表达对别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未成年人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01.
[3]袁春平、匡茜.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7-15。
[4]谢纳泽.感恩教育之我见[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4.
【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载体的论文】相关文章:
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载体12-05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6-01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1-05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2-14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2-18
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2-10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格式03-06
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论文02-18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观念研究论文03-17
高校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2-0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