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观的审视论文
1 什么是哲学观?
什么是哲学观?这是任何一个哲学家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关于哲学观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受到哲学界的高度关注。以前哲学只是属于某些少数人高雅的学问,人们谈论的也是一些空洞的哲学问题。哲学教科书只是针对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哲学原理的条条框框。对于“哲学观”问题,大家从来没有思考过。现在对于哲学观问题的研究开始有了相关的专业论著,以及哲学观研讨会等。很多高校还开设了“哲学通论”的课程。因为哲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受文化的熏陶不同,从而哲学观也不相同。对于“什么是哲学观?”这一问题的回答同样见仁见智。孙正聿在《哲学通论》中,提出了八种主要的哲学观。杨学功在《哲学观的批判和重建》一文中认为,“所谓哲学观,就是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1]。郭庆堂在《哲学观的历史演变及未来趋势》一文中将哲学观分为广义的元哲学问题和狭义的哲学的元问题。孙正聿认为每个哲学家首先要思考的是“哲学观”问题,哲学观是一个哲学家的哲学理念,这也影响着这种哲学能否独树一帜,成为一种新哲学。正是因为哲学观的不同,出现了哲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哲学观是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称作哲学问题,只有是最根本的问题。哲学家自身的观点和态度进而表现现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哲学学说。不同的哲学观以“哲学理念”的方式贯穿于哲学理论之中,因此,认识任何一种哲学理论,我们都应该把握该理论所持有的哲学观以及它所具有的“哲学理念”。哲学观是一种哲学思想最为根本的精华。哲学家独特的哲学观不是任意的创造出来的,不仅要把握哲学史的发展,更应该置身于时代和民族的境遇中。马克思哲学观,是马克思站在西方哲学的高度上,继承批判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马克思本人及其研究者对哲学的根本性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2 马克思哲学观的文本考察
马克思站在时代和民族的高度上,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独特见解,也是区分该哲学与其他哲学的界限。马克思一生著述胜多,但他并没有给哲学下过明确的定义。马克思的哲学观分散在各个文本著作中,现在我们通过文本考察来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观。
在马克思一生的众多文本著作中,早期的著作最能体现马克思的哲学观,尤其是《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1842)关于马克思对哲学本身的论述最为集中,构成马克思自身对哲学观界定的最重要的文本。下面我们来考察该文本的相关内容。
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就哲学是否应该在报纸上讨论宗教事务这个话题,对德国哲学进行批评:“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同报纸那种反应敏捷、纵论时事、仅仅热衷于新闻报道的性质形成鲜明对照。哲学,从其体系的发展来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內部进行的隐秘活动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超出常规的、不切实际的行为;就像一个巫师,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语,谁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2,3,6]。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哲学”的批判来表达自己对“哲学”的看法。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哲学”不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俗文化,因此不应该让哲学去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话题性;另一方面,马克思批评“哲学”所提出的思想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任何一种哲学应该来自于现实、回归于现实。哲学是为现实生活实际服务的,它起到思想上的引领作用。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问题。
哲学是一种关于真理的学问,哲学关注的是大多数人的真理而不是某个人的真理,哲学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哲学不是人脑任意的产物,它来源于客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紧密联系。哲学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真理,解决外在世界的问题。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马克思指出哲学和其他科学的不同,提问的方式不同,是一种知识性的问题方式。另一方面,哲学所关注的是大多数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马克思曾把哲学家的成长与雨后春笋作比较,并且道出哲学产生的背景以及作用。他们是首先马克思认为,哲学家的成长历程并非易事,哲学家的思想只有深入的反映现实问题,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时代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哲学。也就是说哲学家的思想是自己时代和人民的产物;其次,马克思通过形象的比喻手法来揭示了哲学与现实的关系,哲学思想来源于现实,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最后,马克思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3]。
我们再考察一下其他文本中关于马克思哲学观的阐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4,5]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是从客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当作感性的活动和实践去理解,这突出了马克思新哲学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和主体性。“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5]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与旧哲学的立脚点不同,旧唯物主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立脚点是资产阶级社会,新哲学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这体现了马克思哲学观中的人文关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提供思想武器,为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奋斗。
3 马克思哲学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每一种哲学观的产生都有他特定的理论背景,我们在考察马克思哲学观时,必须回到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是世界哲学,但它更是来自西方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西方哲学的背景是毋庸置疑的,它属于西方哲学的一部分。探究马克思哲学观产生的理论渊源,除了马克思本人的著作文本以外,必须以西方哲学为起点,放到哲学历程的长河中去看个体,做到整体与局部结合。
3.1 西方哲学观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自产生起逐渐形成两条道路:自然哲学之路和自由哲学之路。这两条不同的道路分别是由泰勒士和苏格拉底开创的。自然哲学以探究世界本源为己任,关注的是世界最本质的东西。当时主要是寻找世界的本源,始基是什么,哲学家们对此孜孜不倦的探讨。有人提出是水,有人提出是火,有人提出是原子等等。哲学家的眼光都是放在世界之中,关注的是外在的事物。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开创了以人为主题的哲学道路。“苏格拉底认为,哲学所追求的智慧并不存在于外部自然中,而是根源于人的心灵之中。”[7]哲学即是爱智慧之学。这种智慧不是关于某种具体事物的有限的知识,它是一种无限的向往和追求。苏格拉底的爱智哲学是一种倾尽所有也要为之付出的信念。这种哲学是追求完美,追求永恒的,追求一种永远得不到的永恒。最后苏格拉底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种信仰。苏格拉底的行为是哲学家门的榜样,他做到了言行统一。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的关注,对生活的关注。
柏拉图开创了理性主义哲学体系。柏拉图哲学的主题是理念与理性的统一。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两种世界: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感性世界是事物的外在现象,它是不固定的可以随时改变的。而理性世界是事物内在的,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它是永恒不变的、凌驾于一切感性世界之上。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人评价说他是古希腊哲学的百科全书。面对知识与自由主题的分裂,亚里士多德努力的去综合二者,结果却徘徊在经验与超验的矛盾之中而不得向前。
古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由哲学逐渐占据优势,成为西方哲学的重大主题。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认为爱智慧即是爱上帝,并把这种信仰发展到极端,造成一种无知愚昧的崇拜。这种哲学观念影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哲学是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牢笼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用于解决人们的生活实际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使知识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主题。近代哲学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又分为以培根开始的经验论和以笛卡尔开始的唯理论两大派别。经验论最后走向了休谟的怀疑论,唯理论最终使哲学成为一种空洞的教条。
康德哲学关注的.主要是人,即人的主题贯穿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康德希望综合知识与信仰这种方式,克服近代哲学的缺陷,走出困境。近代西方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頂峰。黑格尔建立了严谨而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把辩证法发展到了极至,但由于思想的片面性,最终导致辩证法的僵化。黑格尔强调哲学的反思性,认为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反思学问。这具有科学性,也突出了哲学的特征,但黑格尔却片面的发展绝对精神,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导致了近代哲学走向末路。
费尔巴哈哲学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费尔巴强调人的独立性,关注人的生活,人的发展。费尔巴哈的“自然界”是和人的活动没有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界,他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抽象的人。费尔巴哈的人只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面对外在的世界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以直观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费尔巴哈关注人的生活也仅仅是一种生存意义上的生活,仅仅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要。
3.2 西方哲学观的困境:
西方哲学家始终把追求智慧、真理以及科学的知识视为己任,但最终却因为偏向于一端而使西方哲学陷入困境之中。知识与自由是西方哲学的两大主题。西方人对智慧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对这两大主题的困惑,西方哲学观的发展也是伴随着二者的矛盾。古希腊哲学将自由与知识对立起来,形成两条爱智之路,出现了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中世纪,由于禁欲主义、宿命论、神秘主义等盛行,最终抛弃了哲学中的全部科学,进而导致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泛滥,信仰高于一切,使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近代哲学科学蓬勃发展,哲学界出现经验论和唯理论。但二者各自走上极端:经验论最后走向了怀疑论,唯理论则使哲学成为空洞的教条。近代哲学知识和自由相互排斥,哲学家们各持己见,未能达到统一意见。
因此,哲学思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每一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矛盾。面对近代哲学的困境,人们的信仰出现迷惘,要求必须出现新的哲学观,再次将西方哲学带出困境。马克思的哲学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马克思孜孜不倦的为人类奋斗的结晶。
4 马克思哲学观的展望
哲学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并不是任何一种哲学可以称之为精华。只有那些解决人类实际生活的问题,关注人类生存的哲学才可以称之为精华。马克思哲学观是由马克思开创的新哲学,它不同于以往哲学,是在批判和继承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改造世界的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不仅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哲学的功能不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实际展现在人眼前的,但它的作用却是长远的。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哲学,哲学位于具体科学之上,指导着具体科学。马克思哲学在经过历史实践的考验之后得到人们的认可。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得到丰富。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根据实际,事实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哲学虽产生西方哲学的背景,但它具有科学性,普遍性。当今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更需要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将马克思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以此来引领中国的发展。马克思哲学观是改造世界的武器,以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为己任。马克思创立新哲学时没有说要建立一种一劳永逸的哲学体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人类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发展哲学。
参考文献
[1] 杨学功:《哲学观的批判和重建》,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页、第121页、第467页.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第215页.
[7] 袁实勇:《论西方哲学的哲学观》,《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马克思哲学观的审视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