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时间:2023-01-21 23:04:32 哲学 我要投稿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精选8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1

  《说文解字》中对和的解释:和,相应也。和最初的本意是单纯声音或指音乐相和。到后来演逐渐演变成儒家重要的中和思想。和体现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万物中。孔子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孟子公孙丑下》中表达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的是如何得人心治理国家;天人合一则强调了人与天之间的和谐。现代社会我们提出和谐发展的概念,不仅要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进一步强调了与世界上各类不同文明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和本身来看,一方面是儒家伦理道德之一,另一方面却又代表着儒家所提出的理想大同社会的最高目标。

  一、和同之辩因中致和

  和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辩证统一,儒家所讲的和乃是中和之意,即因中致和。

  《国语郑语》中洪范的五行说以和与同对举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以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同样的事物相结合,只能得到原来一样的东西,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还不利于优育,且不会产生新的事物;只有将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才能传承下去,不断产生新的事物。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至自由,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梁丘据,字子犹)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是和之的要旨所在了。

  中和法则适用于协调天下一切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不同关系,都应该遵循中和这一协调法则。如在《中庸》中这样的`表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在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焉。

  和为贵的思想运用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如物我之间,物物之间乃至人与自然界,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中和,那么天下万物就都会各得其所,并且能够生生不息了。在《论语学而篇》中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仪节,也是以和为贵的。于是,我们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中和绝对不是毫无原则的为和而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达到协调和谐。那么在总体和的前提下,万事万物得以保持各自本身的特征,并且能够求同存异,和睦相处。《论语》《子路篇》所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正是孔子提炼的著名和而不同理论。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子路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是指君子以当时的道义来团结人的行为;比是以暂时共同利益互相勾结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同样是与人交往,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杨伯峻注释)。由于一个出自公义,一个出自私心,一为小人拉拢人结党营私互为勾结,一为君子和以处众,群而不党。

  同是人云亦云,是非不分,完全盲从于他人的看法,毫无个人观点,彻底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完全取消个性和差异的绝对同一状态。和则意味着在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允许保持不同的看法和个性的一种共同存在状态。《孝经》中孔子曰: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孔子注重礼法,提倡亲亲互隐,父慈子孝的封建礼法。他在这里用:争之。也从侧面反映所谓从父之令,就是同;而当不义,则争之才是君子行事所应该遵循的和,符合孔子对于和与礼二者即礼之用,和为贵的态度。

  三、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

  实践性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一大显著特点。被奉为最高理想来追求的和,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于以和为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和是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天人之间,一个和字,揭示了天下事物遵循的普遍规律并描绘了天下万物最佳的共存状态。

  人伦上,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亲义别序信分别为五伦之行事准则,也就是中和中的中。孟子这段话指出了个人在五伦的每一伦上都应做到中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在总体上也就达到了人伦的和,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和,那么全社会也就实现了和的最高目标;《中庸》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并不空谈和,还给出了实现和的途径,那就是以忠恕为原则。《论语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同则推已及人,异则秉承和而不同以求同存异,达致总体的协调和谐。

  对于国家的建设,儒家提出了以建立天下为公的理想大同社会为最高目标的政治主张。《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里儒家所描绘的就是理想大同社会。内施仁政,外和诸侯,在现实中推行仁政德治以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即便远人不服也可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最后达至协和万邦的世界大同之理想。

  结语

  和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既为公平、正义、合理的原则,又为真、善、美的境界。和的真正价值在于告诉人们:事物虽千差万别,却又是相融共存的;认识和实生物,追求创新发展;认识矛盾运动,面对日新变化;运用中和方法,达到中和境界,才是美好世界。中国的思想先哲们都提倡和谐文化。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目前,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求同存异、因中致和、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之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是可以促进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全球共同繁荣的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2

  一、引言

  翻译是什么和翻译什么差翻译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在翻译理论界巳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尚无定论。翻译是什么和翻译什么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翻译是什么是翻译的本体论问题,而翻译什么是翻译的客体问题。

  翻译理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翻译是什么的问题。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于翻译是什么,翻译理论家的观点不一而足。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有利于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声音探讨中进一步发展。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探讨翻译的本质问题是其中的一个角度。中国的哲学博大精深,对本体的阐释十分透彻。而深受中国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译论思想,钱钟书先生的“化境”和道安的“五不翻,三不易”思想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翻译的本体。

  翻译的客体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指向、认知和改造的对象,是随着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断深化的。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本文不做重点探讨。随着人类认知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人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在认知取向下,翻译象不仅是概念内容,而且是理解概念内容的能力,不同识解维度下概念内容。

  本文从中国哲学本体论角度探究翻译的本体,从认知取向探究翻译的客体。认为翻译的本体是化境,翻译的客体的是概念内容和识解维度。

  二、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的翻译本体探究不同的翻译学家对翻译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

  自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领域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的视角由原文转向译文,研究的方法由规定转向描写,研究的重心由语言转向文化、认知。除了翻译界以外,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也把目光投向翻译研究,翻译的领域越来越大,翻译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如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不一而足。弄清翻译是什么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探讨翻译本体问题。

  (一)中国哲学中的本体阐释

  中国古代农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在人们眼里草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依靠的最根本的依靠。《诗经》的《大雅》中有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这里的“本”的含义是指草木的根、干。逐渐在有的典籍中,逐渐出现了用草木的根本比喻社会人事的说法。《庄子知北游》中说:“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顾;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悯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根本。”这里的根本具有天下万物根据的含义。“本”还有事物的根据、根基或主体的意思。如《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对“本”的重视,是农耕社会中哲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体”的最初的意义是身体,人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能近取臂”是中国先哲创建的哲学范畴和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所以哲学家十分关注与身体直接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首先与人对自己的直接体验有关。《礼记大学》中说:“心微宽体胖”。《论语微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指身体之外,“体”还有“实体”,“形体”,“形状”,“卦形”,“卦状”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有:“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本体”二字,很早就出现了,大量使用是在宋明理学中。其最初含义是“本来面目”,“本来状态”。后来“本体”的含义扩展为“根本性状”,“根本依据”,“根本源泉”等意义。唐代佛教经典《大日经》中有:“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人本体。”这里的本体已经超越了有形的事物而进人了无形之境。到宋代“本体”巳经成为哲学界普遍通用的范畴。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里的“本体”指天下万物本来恒有的状态,具有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学范畴的基本属性。

  中国哲学中本体”含有“最高”、“最根本”、“最重要”的意思,指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

  (二)道安和钱钟书翻译本体论思想

  东晋僧人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指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在道安看来,佛经翻译必须要“案本”,而何为“本”,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道安认为,翻译的目的正是因为人们不通异域之言,因而需要译者传达,使其通而晓之。由此看来,这个“本”指的是经文“大意”。然而,从道安的“五失本”的表达来看,“本”又可以说是包括了内容、形式及文体风格的。一“失”指经文形式的更改;二“失”指经文文体风格的改变;三、四、五失指经文内容的删简。可见,道安对“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他的同代人,他在对翻译之“本”的阐释中不自觉地把内容、形式、风格和意义结合了起来,认为它们都是意义的组成部分。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观点。这样,形式、风格、内容和意义的关系构成了翻译的本体论即“翻译是什么”的论题。然而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中国哲学在没有发展到对本体有着充分认识的时候,道安没有能从正面找到翻译的本体,而是从侧面指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他不拘泥于宇面形式,而且追求翻译内容、风格,抓住了翻译的“根本”,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对“根本”的重视。

  而近代的钱钟书先生饱读诗书,深谙中国国学之道。在中国哲学对本体有充分的认识前提下,钱钟书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翻译是什么即翻译的本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化境”。“文学翻译的最髙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transmigrationofsouls),躯壳换了个,而精神资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从钱先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翻译本体的理解与中国哲学中“本体”的解释不谋而合,翻译的本体就是翻译无形而永恒存在的本来状态。无论“化境”能不能达到,“化』境”就是就是翻译的本来状态。

  在中国哲学体系下,本体是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翻译的本体是“化境”’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理想状态,根本状态,本来状态。但从实际翻译来看,受源语和译语差别、文化知识等等因素的影响,会有道安说的“五不翻,三不易”现象,“化境”很难或者根本不能实现。“五失本,三不易”从侧面体现着翻译的本体。而说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等,都是翻译本体的具体化,是本体的某个方面。

  三、认知视域下翻译客体探究

  从字对字翻译,意对意翻译,到动态对等,文本类类型,再到最佳关联,翻译的对象由最初的静态语言现象,到重视读者反应,到被视为跨文化交际行为,这体现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人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活动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不断拓展,翻译理论也经历了由文本为中心到读者为中心,和文化的转向,认知转向。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翻译的客体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受人类认知水平的决定,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活动,各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和特点,现有的翻译理论都是以某两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虽然语言不尽相同,但是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本能是一样的。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在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下,认知视角为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人点。

  (一)翻译客体研究历史回顾^罗马时代的“字对字”翻译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我们用拉'丁语最贴近的语法对等语替换希腊语的每一个单词。这样,罗马人阅读译文时可以把希腊原文与拉丁译文逐字对照。这与当时人们对希腊源文的崇拜、敬畏有关,也与当时的翻译范围狭窄有关。当时翻译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和宗教文献翻译。“字对字”的翻译方法将单个的字词作为了翻译的客体。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和公元4世纪晚期的圣哲罗姆提出了“意对意”的翻译,将“宇对字”的翻译客体拓展到了意义,包括语言的风格和力量。奈达将翻译客体拓展到意义及其语用范围。奈达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以及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理论获得启示,并借用其中的概念和术语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功能主义学者霍尔兹-曼塔利将翻译视为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综合体”。哈蒂姆和梅森的研究考虑到翻译的语用和意符层面,以及各类话语和话语所属不同社会的社会语言和意涵问题。认知视角下,翻译过程被视为有源语文本触发的心理场景的激活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或刻画该场景的目的文本的选取。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

  (二)认知取向下的翻译客体

  翻译客体的不断演化,从不同侧重点强调了翻译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某一方面,如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而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将这些方方面面全都涵盖起来,实现了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的译文就实现了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方面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的心理场景的激活。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是认知语法的两个术语,可以被借鉴到翻译理论中。概念内容由一系列的认知域组成的,识解能力是人们用不同方式描绘或构建相同场景的能力。

  认知学法学家兰盖克认为语法认知观必须建立在语义之上。翻译同样要建立在源言语和目的语语义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上。兰盖克指出意义是概念化的结果,概念化指的是心理经历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对物质的、语言的、社会的及文化的等经历的理解。但他也强调对语义结构作完整及确定的描绘是不现实的。语言意义都是开放的,在范围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意义要依赖语境及对世界的百科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意义不是自足的或界限分明的成分。意义建立在概念化之上,建立在人类的世界知识上。意义包括语义内容及人对该语义内容的识解,而识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意义是内容和识解作用的结果。认知域给我们提供了内容,认知能力给了我们识解。一个语言表达的概念内容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域提供的。认知域构成意义的基础,但它们本身却不是语言表达的意义。作为认知主'体,人们可以强调不同的认知域,其结果是同样的客观事实不同的语义表达。在翻译理解原文和译文输出时,对不同认知域的强调通过识解的不同维度的侧重来实现,寻求译文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心理场景最大的激活。

  四、结语

  虽然近年来翻译理论家对翻译主体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弄清翻译本体和客体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下翻译的认知取向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宏观、更具普遍意义的视角,使大一统的翻译理论有了实现的可能。本文探讨了中国哲学视阈下的翻译本体和认知视角下的翻译客体。认为翻译的本体是化境,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这与以前的翻译本体和客体理论并不矛盾,而是这些理论的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可以说,以前的翻译本体和客体理论是从某个具体的翻译策略出发的。而化境论和概念内容、识解能力从翻译纯理论角度体现了翻译的本体和客体,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术语。翻译的本体为化境,即翻译“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的本来状态。翻译活动客体不仅仅针对的是文字,而是文字体现的不同识解能力下的概念内容。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3

  摘要:中国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释、道两家思想的综合,因此,茶道中也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正所谓悠悠一片茶,穿越千年风霜与尘土,经历了时间沧桑,凝聚了中华民族奉献、繁衍的不变品格与精神,这些精神内涵奠定了茶道的哲学基础,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哲学关注主体,将道德与生命体验、感通之情作为重点。这种感通不单单人类之间的,也体现在人与物之间,所以,人性与茶性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有关茶的哲学,就必然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母体中国去寻找。

  关键词:中国茶道;哲学;思想

  中国茶道不断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充当着不可取代的角色,中国茶道对“儒、释、道”三家思想有集中体现,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是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研究中国茶道中所蕴藏的哲学意蕴,不但对中国茶道能够做出更加全面的认知,对中国茶文化内涵的系统化发展也有着巨大意义。

  1茶道思想概述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在唐代兴盛,在宋高度普及。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有饮茶的习惯,茶文化在我国有着4700多年的历史,可见茶文化的底蕴深厚。值得一提的是,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思想内涵与教育之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茶文化最开始的兴起,得益于文人雅士的推崇,所以说在当今高校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从茶文化角度来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从教育角度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是奠定学生未来学习以及工作良好心态的手段,也能够把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更加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翻滚,我国茶道精神也被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现代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对中国茶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大部分的学者认为现代茶道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和”,它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具体来说这个“和”可以理解为“和谐”,也可以立即为“天、地、人三者合一”,象征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的精神,在当代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祥和、共和、人和、政通人和以及内和外顺等等,所以说一个“和”几乎涵盖了茶道中的各方面思想,也包容了“敬、怡、真”等内涵,将其作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也不为过。

  2中国茶道哲学思想分析

  2.1茶与“和谐中庸”文化理念的精神契合

  茶文化中的“和”思想贯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血液中,在《说文》中对“和”有这样的解释:相应也,也就是相互合适的,相互协调、不冲突的意思。儒家思想以“和”为主,“和”的思想在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各个方面都适用,万物调和、万事兴和,才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风调雨顺”,一个民族的“兴旺发展”,“和”是理性的,是一种节制,一种气度,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在唐宋时期,茶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因此“和谐”思想也开始在中国更多的领域达到体现。中国的茶,不管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功能,都具有“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首先,从自然属性来看,不管是茶的生长环境,还是采摘时间,都提出了“和”的理念。茶树,最适合在“阳崖阴林”地带种植,将就阴阳和谐,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种植,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在整个茶事过程中,从茶器到饮茶的礼仪,都有一定得动作要领,无不体现儒家的电压风韵以及中和之道。茶是温和的,色香味能够为人不同感官带来不同的享受,在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功能方面,茶成为了维系人类情感的手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一杯热茶,人们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沟通,情感也能够获得交流,这就是一种不冲突、不狂躁的理想社会境界。而中国茶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早已将中华民族的独特处事观融入了其中,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将就以和为贵,崇尚和平。中华民族是从封建社会,逐渐走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密不可分,中国不仅对外坚持和平,对内也在倡导营造和谐社会,提成“求同存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是和平相处,公平、公正的,文化上同样如此,中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强大的包容性,在日常生活中,人民也总之不自觉的寻找这种“和谐”的生活之道,从宏观角度来看,个人的分庭抗礼,是不被认同和提倡的,这与中国人整体思维有直接关系。相对来说,西方人比较喜欢使用法律,喜欢打官司,而中国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选择“伤和气”的。在个人价值追求上,茶文化经过了历代文人的推崇和渲染,为提升到了一个精神领域。茶在操守,励志以及雅致方面,都被历代茶人所推崇,茶是圣洁的,是包容的,是不可侵犯的。茶的精神也不会因为世事变迁而受到影响,同样的,拥有茶一样品质的人,也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我,朴素纯真,不哗众取宠,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和谐统一与真善美,这就是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2.2茶与“天人合一”思想的会通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分析,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观,就是生生不息、大化流行。中国的哲学家在研究宇宙的时候,会将宇宙与人生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统观”,“会通”的方式,将目光放在了天地人我都在不同系统中,认为宇宙中的各个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此,中国哲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能够达到和谐统一。西方人认为,自然就是人的外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中国哲人却认为,自然与人是不能分割的,古人总是将情感融入景色描写中,茶与宇宙精灵都是相通的,这就是茶的清、雅之性,饮茶同样需要在一个幽静、雅致的环境和心态下,从忙碌的生活中跳脱出来,摆脱生活的枷锁,这样身心才能够达到解放,才能够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有很多文人雅士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也会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自然山水以及品茶中,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轼,苏轼一生坎坷,但是性情却十分豁达,陆游、辛弃疾同样钟爱茶文化,并将自己难以抒发的报国之情融入到了品茶的意境中,从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在当代社会中,物欲横流,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加快速,争名夺利,使人身心疲惫,同时很多违背道德行为也不断出现,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诚信原则,也威胁到了同胞礼仪。在研究茶道哲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重点普及茶文化思想,通过文化熏陶,感染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理性的思索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3“茶禅一味”的思想

  中国茶道的创建与发展,都是从僧侣开始的,因此茶道中最突出的文化思想内涵,就是“禅”,中国茶道的“禅”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悠久的影响力,同样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茶道哲学形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日本的僧人从中国寺院中将茶种以及种茶的技术带回了日本,因此日本茶道的源头是中国寺院。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获得一张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墨宝,从这张墨宝中,他参出了“禅茶一味”的境界,此后将其不断发展起来,并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主要标志。而最早的“禅茶一味”的源头当然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茶圣陆羽本身就是生长于寺院,在他接触了茶道之后,开始逐渐将自己耳濡目染的禅学融入到后来的创作中。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是,茶学研究者都认为茶与禅两者有相通的部分。从外在分析,禅宗是坐禅,坐态要端正,头背要直,坐禅过程中内心要宁静,放弃一切凡尘俗世,专注一致。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疲倦的感觉,而茶能够使人清醒,具有生津、消除疲劳的功效,参禅的时候,饮一杯茶,能够达到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更加轻松的完成坐禅。而从内在分析,两者都是源于主体的感受,饮茶要讲究心平气和,参禅同样也是如此。另外,禅宗讲究从心,发自内心去体悟佛性,使人顿悟,使人精神能够达到升华,这是一种超越了逻辑分析、推理的理性思维,能够消除主客、内外物之间的界限,达到天人合一。因此,茶道哲学中“禅茶一味”的思想也被传承下来,茶好似一口心泉,饮者能够精华心灵,回归平静与朴素。

  2.4品茶与“乐道”思想

  乐道,是人对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美好追求。品茶,茶滤不过三,品之则先苦后香,通神醒智,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安逸的思考氛围,打破凡尘的影响,寻找到人生的大智慧,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计策。而这点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事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相一致,二者虽是不同的文化种类,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提供智慧支持,促进事态变化的良性发展,可谓是虽相差千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沏茶、赏茶、闻茶、品茶等习惯展示出了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现象。在社会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并展现了极为强大的包容性,各民族的风俗与生活习惯等不断融入茶文化中,进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中国茶文化。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单纯的种茶、饮茶不能够代表茶文化的形成,它们只是为茶文化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种茶、饮茶的过程中不断的融入文化内涵才能够形成茶文化系统,我国古代文人对茶非常关注,在生活中注重精神享受,在茶具,饮茶方面都十分讲究,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众多门派的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比喻为种子,那么茶文化则所发挥的就是土壤的作用,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基础,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得以发展与壮大的根基和传播途径。结束语茶道哲学是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生存之道,其中的“儒、释、道”思想融进了华夏子孙的血液,小到生活工作、大到治国齐家,茶道哲学都随处可见。传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各种茶学思想,是每一位华夏子孙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文华.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J].农业考古,2012(2):46-65.

  [2]密小华.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J].学习与实践,2014(4):158-160.

  [3]王祖远.茶道中的和静怡真[J].蚕桑茶叶通讯,2010(5):38-40.

  [4]李丽施.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研究[J].茶叶,2015(4):256-259.

  [5]倪晓波.初探中国茶道中的五行学说[J].科技视界,2014(5):2-4.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4

  春秋战国动乱550余年,其间战火连绵,诸侯争霸,生灵涂炭,人民遭殃,社会长期处于兵燹和混乱之中。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将首都从镐迁到洛阳。之后,郑庄公首先称霸,平王时“周郑交质”,各以太子住在对方作为人质;桓王时郑伯祝聃射中王肩,周王的军队被郑国打得大败,从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郑国之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对外扩张,形成很大的霸业;管仲死后,桓公任用小人,以至于自己死而无葬;后宋襄公短暂称霸,晋文公、楚庄王继而争霸几十年,发生过多次大战,最后在宋国大夫向戌的调停下晋楚弭兵,共为霸主,齐、秦与之结盟,其他国家还要朝贡;中原的烽火暂息,但东南的战火又燃起来了,吴王首先称霸,随后越王勾践成就了春秋时最后也是最大的霸业。到公元前474年,春秋时代结束。

  进入战国时期以两件事为标志,一是魏、赵、韩三家分晋,三个大夫瓜分了晋国;二是田氏代齐,田姓长期居于相位,终于称君。战国之后,只剩齐、魏、赵、韩、秦、楚、燕七个大国,大家力量相当,谁也无法称霸。不过,实力还是有相对强弱的时候。始则经李悝、西门豹等改革的魏国力量最强,后来齐国的.孙膑围魏救赵、减灶诱敌,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大败魏国的庞涓,同时,秦国打败了势力不断扩张的楚国,这样,齐国与秦国形成双雄并立的局面。但是随后乐毅率领六国军队打败了齐国,齐国差点亡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地,最后田单用火牛阵收复了一些失地。但齐国还是衰落了,只剩强秦。长平一战,秦国打败了六国中实力稍强的赵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扫平天下,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倡其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纷纷登台亮相,中华文化处于鼎盛时期。

  秦始皇当政后,建立郡县制,也就是层层施控、上级命令下级的人治官僚制度(现代政治文明是法治分权的制度),同时,他采取法家的消灭文化的愚民治国态度,焚书坑儒,苛刑酷政;结果,秦祚短促。汉朝初时,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萧规曹随,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大大增强了国力。但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进入了漫无止境的意识形态独尊的时代,文化趋于毁灭,民族的活力和创造性被窒息。

  这就是中国的特点,国家纷乱才有文化繁荣,国家“太平”必然文化灭绝,“太平”就是政治专制、文化专制、官府垄断资源。

  所幸我们有孔子、老子、庄子,否则我们无以面对人类文明。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重视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书法的起源就是中国哲学的滥觞,这体现在我国上古时代的伏羲氏所创作的“八卦图”上,它既是一种书法形式,也体现着哲学思想。提起道家的哲学思想,“阴阳鱼太极图”不禁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它体现着宇宙万物对立统一,也时刻警醒着人们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事物中寻求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笔者力图阐明中国书法与道家哲学思想的联系。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是我国首位发现书法与道家哲学思想之间联系的人,他认为凡是专心搞哲学研究的人,都能从书法的线条笔画走向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同理,一个专心研究书法的人一样能得到更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随着我国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我国书法与道家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正更加深刻地钻研其中的奥秘。

  一、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书法内在含义的阐述

  书法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创作者对自己心里情感的书写展示。用道家的哲学思想来说,中国书法就是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写物体,通过书法家的运作所留下的各种不同形态的符号、线条,符号和线条之间的组合搭配就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

  老子“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书法艺术也有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发展突破的过程,从生活的需要而被创造,到人们对美观的要求提高而逐渐升华;又是从人们对事物形态的具象模仿,到进一步的文字创造;从毫无约束限制的天马行空,到开始有条款制度进行遏制;还从追求精致完美,到追求最真实的情感抒发。中国书法一直追求着本质美,即摆脱掉世俗繁雜的一切,去寻求一种真实的艺术境界,这便是道家老子的“大巧若拙”思想的体现。

  道家哲学中以一种“循道全天,自然全美”的思想。书法艺术是中华先民根据自身平衡对称的特征而创造的,其中也掺杂着人们对世间万物的审美感受。或许会有人说,中国书法的字并不是对宇宙世间万物的一种体现,但书法是人们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展现出来的艺术形态,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又是依据自身对世间万物的感受与体验而来的,因此中国书法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虽然汉字不是具有生命的物体,但是它依旧是被创造的,因此它也正顺应着“自然”,体现着“循道全天,自然全美”思想。

  二、道家的哲学思想能为中国书法提供什么便利

  (一)道家哲学能为中国书法的创作支招

  中国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我国道家哲学思想的优点。在中国书法的创作中,布白十分重要,一个书法作品的布白设置直接关系着创作者的意境展现。白色的宣纸,当与笔墨有了接触之后就会形成审美效应。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正是对它最好的解释,开始创作前,便是“无”,有了笔墨的线条运动后就产生了“有”,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是灯光,灯管是实物,光亮是虚物,人们需要的是光亮,但不能因为追求光亮而放弃灯管,反过来讲,没有灯管,光亮从何而来。中国书法同样如此,空白的宣纸不是一幅书法作品,单纯的笔墨线条同样不是一幅作品,只有线条与空白同时合理呈现,书法作品才是完整的。这体现着道家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两者平等互存。

  (二)道家的哲学思想能为欣赏中国书法的人们解疑答惑

  书法作品是通过线条来呈现的,其中创作者的内在意图、情感都是需要欣赏者从中研究体会的,需要深厚的.学识作基础,需要不懈的探索与发现。可见,书法作品的解读需要多个角度、多个领域的共同配合。书法的线条是具体的,因为线条是能让欣赏者直接用感官触及到的,但线条也是抽象的,因为创作者的意图并不能仅仅通过简单流畅的线条展现出来的。这也体现了书法的一种艺术美感,即模糊性,人们会对一种清晰但模糊的事物产生更深刻的想象境界,即“望之有形,就之无迹”。

  在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中,人们更加追求一种内在美,真正朴实无华的,又或许是带有遗憾残缺的,这样欣赏者就能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去揣测,去自己体验,这也体现出道家“大成若缺”的哲学思想。

  (三)道家的哲学思想能为中国书法艺术提供理论依据

  老子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身真实的具体情况来发展,不应当利用外在力量去约束,正所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因此,书法的创作者应当在创作时将自己那时那刻的真实情感、真实体现利用书法展现出来,这才是中国书法的精神所在,也符合道家自然之道。

  在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道”是其中的核心范畴,不少古代书法家都以各种形式应和着这一点。例如,“藏头护尾”以及“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等见解,都反映着道家矛盾转化原理的哲学思想。

  三、结语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一向以追求象外之形以和弦外之音为主要艺术雅趣。书法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是被创造的,因此它是存在于宇宙的世间万物之一。中国书法的美体现在其中朴实真挚的情感表达,将艺术的生命力真实而又自然的地流露出来,继而回归到本真中。因此,中国书法与道家的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书法是与哲学共同被创造和发展的。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6

  摘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是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为书写工具,通过一定的点画、结构、运笔、章法,展现书写者内在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和思想内涵等等。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除了它自身的独特之外,也与美学体系中的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书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以它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中国书法;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中庸;禅宗;影响

  一、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书法字体的演变也形成了系统的体系。书法的起源与发展与汉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起源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的。有关汉字的起源众说纷纭,如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汉字的产生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但真正奠定书法发展的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商周到战国这一时期,出现的金文也是脱胎于甲骨文。随着时代的变化,直至秦始皇统一了七国建立了秦朝时,中国书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到了汉代,是书法艺术发展更加完善,字体更加齐全的时代,在小篆的基础上,书法艺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出现了隶书和草书。沿着另一个脉络,出现了草书,这个时候的草书是章草,还没有达到后期的放纵恣肆,只是稍有映带。魏晋时代,二王将章草发展成今草,也就是行书,行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到了唐朝,楷书发展到了高潮,出现了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等著名的楷书大家。总的来说,中国书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仅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哲学思想在书法中的渗透和体现。

  二、哲学思想与中国书法的联系

  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与艺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普遍性的根本规律。也可以说哲学具有一定的理性性,而艺术更多的倾向于感性情感的显现。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但是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理性思维的指导,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哲学思想并不是直接与艺术产生联系的,而是通过美学这一中介才产生的。尤其是中国书法中,更是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包括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中庸的思想和佛学的禅宗思想等等。“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提出来的。提出了“人法天、天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万物本源之理,认为“自然”是永恒存在的,主张一切事物必须遵循其本源,顺应自然,才能使万事万物达到完美和谐的境界。儒家的中庸思想,也被古人称为中道和中和之道。关于中庸思想的解释有多种说法,朱熹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佛学禅宗思想也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思想的发展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产生的。这种禅宗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禅宗思想里所体现出的空灵、幽静、淡然、平和等等的各种思想都对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禅宗思想的出现,使得中国书法出现了的新的气象、新的面貌,这种思想与书法的结合,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哲学思想内涵丰富,对各种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更是积极而深远。

  三、哲学思想在中国书法中的具体应用与体现

  中国书法主要是通过书写者书写汉字,传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是性情的'流露。然而这种率真、自然的思想情感除了书法家自身的天赋以外,也和自身人生经历、文化修养有很大的联系。当书法家有了很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书写功力,再加上大自然对自身灵感的启发,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人书俱老的境界。将哲学思想与中国书法融合在一起的书法家数不胜数。唐代的草书大家张旭从担夫争道、公孙大娘舞剑器等日常生活中领悟了书法的奥妙;同时代的怀素从夏天观云峰随风变化无常体会到草书的变化多端;宋代的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从船夫的长年荡浆领悟到用笔之妙。总而言之,这种类型的书法家主要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学思想使得书法大家能够领悟到其中的真谛。东晋时期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妇孺皆知,被誉为“书圣”,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变古法、创新体,开创了今草之先河。他的《兰亭序》“飘若游龙、婉若惊鸿”变化非常丰富,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书法变化多端,可以说是一帖一面貌,但是他依然能在作品中将哲学思想运用的游刃有余,哲学中的中庸思想就有很好的体现。他能从整体上把握字的章法,也能从局部表现字与字之间的映带、收放。然而,要很好地把握“度”,就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高度、才能达到书法中的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境界。禅宗这种哲学思想根植于我们东方文化这片土壤之中,使得书法艺术产生了更加独特的审美意趣和审美思想。在书法历史的发展中有不少书法家是僧人,他们用禅来比喻书法,将二者相提并论。认为书法和参禅是同样的道理,讲究心无杂念、静心思考,以达到顿悟的境界。

  四、哲学思想与中国书法融合的意义及影响

  书法艺术和哲学思想二者的发展是彼此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结果。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书法家能从中领悟出书写时用笔的刚柔相济、阴阳相生的意味;能正确处理书写时黑白的相互关系、笔墨的浓淡、点画的轻重、粗细;能使书法家的心灵得到净化,不贪图名利,真正的追求艺术中的真、善、美,使书法家的情感能够真实的传达,使得性情可以自然的流露。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融入,哲学思想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使得书法艺术流派纷呈、光辉灿烂,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像齐白石、张大千、启功等这些艺术大师,成为不同时代的象征,成为后世书法学习的代表。中国书法内涵丰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以及各个艺术门类息息相关,它可以称为是纸上的舞蹈,也可以称为是纸上的音乐。书法艺术凝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观念、文化内涵等等,是我们华夏的精髓所在,是我们的骄傲。总之,它里面所体现的哲学思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黄山书社,1990.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7

  一、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困境分析

  针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我主要从高职生思想状况、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职生普遍缺乏“目的意识”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开设于大一年级,大一新生都是刚经历过高中时期高强度的学习,对大学的课程往往产生怠惰的心理,而且毕业相对于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也有点太过遥远,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仍抱着修学分的心态来上这门课程。再加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往往会对课本上的内容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结果课堂上学习不主动,课下对实践内容又敷衍了事,导致严重的“知行不一”;从另一方面说,高职新生往往是经历过高考失利而怀着自卑心理走进高职院校的,对新的学习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都不熟悉,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容易对人生和生活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絮,很难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因为高考失利的原因,许多高职生并不是真正喜欢所学的专业,再加上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也使得在校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躁心理,甚至极端的产生“学习无用论”,消极的应对未来。

  心理上对课程的不重视,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生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意识比较单薄,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知,既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课程体系结构的局限

  今年来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上仍存在许多漏洞,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体系性,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一个学期的课上完后,学生往往被处于不闻不问的境地。同时后续的跟踪服务跟不上,缺失对学生设计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期执行监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针对性,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授课,极少关注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难免流于形式。这也体现在教材的选取上,所有学生不论贤愚都只有一套最基础的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和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少之有少,再加上学生的懒惰心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不显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教师缺乏相关素质

  教师相关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缺失相关的专业素质。因为师资紧缺,许多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代课教师并不十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教师缺乏必备的基本素质,责任心不强,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对于课堂效果和课后跟踪服务做的远远不够。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不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切实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来上课,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真正的了解自我,掌握一些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对学生未来顺利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纵观其上,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其课程目标,可以说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中国哲学思想里的职业观导向

  中国哲学重视人的生命及其意义的实现,认为人生便是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准确定位自己,启发学生的生涯意识,积极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人生的意义。中国哲学思想里的许多精华都对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譬如知行合一、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之以恒等精神对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目的意识的渗透,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新原人》中,开宗明义的提出人生的意义问题:“我们常听见有些人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如其有之,其意义是什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底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切底答案,他们即觉得人生是不值得生底。”①并进一步分析到:“一件事必须对于他所可达到的目的方可说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若就一件事的本身说,我们不能说他是有意义或无意义。”②可见,人生的意义在于为自己所设的目标,在不断追寻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简单的说人生有目的就有意义,无目的便无意义,目的便是意义。

  具体到职业指导课程,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根本。只有抓住这一根本才能使职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实效。只有当学生确定了职业目标,学生工作才会有努力方向,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显而易见,只要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我们便会积极主动的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将大大提高。

  其次,在学生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应渗透儒家“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制定职业目标并非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将自我置于社会当中,实现作为存在的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各个时代的儒者都为了构建和实现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而努力。《大学》八条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起始点在修身,落脚点是平天下,从而成为历代儒者所追求的典范。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爱国之情及心系社会的儒者情怀。

  (二)认识自我,对自我进行审视和重构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除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自我的完善和重构。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对自我的审视和进一步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可是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便需要完成对自己的定位,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来不断的进行自我的修正,形成正确而强大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攀登上事业的高峰。而关于如何进行自我修养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便是向中国古典哲学回归,因为中国哲学里包涵着对自我人格修养的无穷无尽的智慧。

  中国哲学向来注重对人的内心的修养,儒者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后来的儒者更是丰富了孔孟的学说,提出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之以恒等概念;同时道家学说注重自然、清净的内心修养论;佛家境界则是看透世事后的大彻大悟。各派各家的学说对心性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逗有着极其重要的塑造灵魂的作用。国人只有汲取古典精华,才能真正的寻找到“立身处事”的智慧。

  三、中国哲学思想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途径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是能使学生真正得到益处的课程,学生在这门课堂中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真正的认识自我,提高相关的职业能力。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有用的,对于融入的途径,我们课题的相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加入了“每课一句”环节,选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讲解,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时,同时塑造良好的自我。

  例如,为了使学生了解自我修养的重要性,第一节课的“每课一句”便设置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完善自身的修养。只有使自身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平等博爱之后,才去学一些文化知识。在学生认识到德性的重要性之后,便引入“专业”这个词汇,“凡事皆贵在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曾文公”,讲解“专”的重要性,进而切入到学业上来,使学生明白“术业有专攻”的深刻含义。总之,随着主题教育的内容,相应设置相关的中国哲学经典语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同时,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哲学的相关读物,采取激励表扬和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尽量使学生形成每月读一本好书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编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校本教材当中,搜集相关的传统励志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授学的趣味性。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思想中拥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等思想对现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就必须借鉴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使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再进一步演化为自学,最终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只有使学生真正产生了学习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才可能从根本达到教学的效果,学生也才会结合自身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我们参照多本教材和课题组成员的意见,结合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划分总结为九个主题,首先解读职业生涯规划,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分析未来从事的职业环境,然后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后为了帮助学生付诸实施,又进行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健康管理、计划管理等一系列自我管理训练。这九个主题由浅入深,步步紧扣的向学生展现了全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第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我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入了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相关板块。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德性在职业生涯当中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企业用人德为先或企业用人才为先”的辩论活动;为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白理想的重要性,开展了学习先贤哲人的专题读书会。除此之外,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圣地、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在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中国哲学思想。例如定期开展中国哲学堂讲座,同时利用学院的“硬件”、“软件”设施,如文化墙、雕塑、宣传栏、广播、比赛等,积极的宣传和传播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中国哲学思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极大的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得到全面而正确的发展。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 篇8

  一、中国哲学思想概述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其精髓,主旨是对于每一个面向社会的人,要求以礼仪、仁义以及一系列良好的品德来约束自己,以完善自身的标准来完善社会,使人能够向天靠拢来获得舒适自然的感受;而道家则是要求在完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后,升华于社会,回归到田林、山地等自然中去,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道互补的命脉由古到今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实践到每个人的身上的具体形式,则是人必须在社会中竭尽全力完成自身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之后回归到大自然的环境中,达到无欲无求、名利不争的“无为”状态,也就是从“入世”到“出世”的转变。这一点与佛教最后达到的“涅盘”状态非常像,也是不执着、不贪欲,但是佛家达到了这个状态之后还需要回到社会中去,并尽可能地完善更多的人群来继续修行,并且佛教自魏晋传入之后才逐渐汉化,究其根本也是外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同儒家、道家一同发展的还有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其他流派。法家要求以规范或法律来治理国家,墨家以严格的纪律和组织来武装自身,而阴阳家发展到后期与天文、占卜、五行等方术相关,具有了宗教迷信的性质而不能在哲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因此,儒、道两家从众多的学术流派中脱颖而出而成为中国社会中主导的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在长江流域的多水地区就有干阑式建筑,干阑是独立的底层架空结构,底下架空的一层用来蓄养牲畜,人居住在上面而能够有效隔潮并且能防御野兽的侵袭;秦汉初期楼阁建筑的兴起,促使斗拱结构发展;北魏佛教传入,建筑明显受其影响并开始大量兴建寺庙、开凿石窟;转入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唐代建筑气魄宏伟,开明之中又见严整;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赵州桥。北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木构架结构,总结出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

  (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特点

  1、木构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创造出了独特的木结构形式,木构架结构的建筑是古代建筑典型的结构,主要有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木构架结构在屋顶与顶梁的交接处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构件——斗拱,其将屋面的承重由横梁过渡到立柱上,造型美观大方。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中经常采用华表、牌坊、铜狮等依附性建筑来衬托主体建筑的氛围,达到所谓主次分明、相依相衬的整体效果。

  3、封建宗法礼制的设计

  中国古代许多宫廷皇室建筑的组群被均衡分布在了中轴线上,封建社会中的均衡分布、规矩方圆被牢牢限定在了建筑组群中,等级制度相当森严。

  4、庭院式的组合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体,其通过主体建筑、辅助建筑、花草、山木、雕塑、河池等一系列的艺术景观将各个建筑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建筑、生态、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建筑综合体。

  三、中国哲学思想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髓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礼制的运用,“礼”作为日常生活中君子自律的修身规范,被运用到建筑物中则是规矩、均衡、定制的体现。作为皇室宫廷的代表建筑,故宫将封建等级制度的划分发展到极致。故宫的主体和辅助型建筑都被安置在了中轴线上,宫城内外四四方方的布局使主体、辅助性建筑分布鲜明,前三殿与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重要建筑,在穿过前三殿的主要空间之后,又在太和殿布置了一些庭院以强调前朝的尊严。而在空间气氛的处理上,由大清门、天安门和午门形成三处渲染氛围的高潮,大清门和天安门是一段,天安门和午门又为一段,在穿过午门以后,绕过金水河才到太和殿,经过一重又一重的.空间渲染,使人们在进入大殿之前就感到严肃的气氛。此外,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组群也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礼教制度,四合院的大门均不设在中轴线上,路北住宅的大门开在东南角上,路南住宅的大门开在西北角上。大院分前院和后院,以院墙隔开,墙文化是古代建筑中内外隔绝的最好例证。分隔内外院的门设在中轴线上,前院招呼宾客,后院为主人房,宾客不得入内。正房置在中轴线上,一般为长辈居住,厢房在左右两边对峙分布,为晚辈居住,前后院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卑有致,这种根据封建宗法礼制和等级观念分布的主次顺序、内外有别在住房上相当讲究。

  儒家礼制在建筑中的严格规整、均衡分布使封建等级制度的观念深入人心,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等级森严的建筑中生活与居住,不免会感到乏味倦怠,并且文人“入世”后的悲愤不平与无奈妥协又使其灵魂不由自主地要求解脱放松,于是便有了退隐山林的私家园林,文人们在那里畅谈欢笑,将自己淡泊豁达的情怀寄托到山水之中。

  苏州园林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例子。其中最为出名的沧浪亭,在其园门外,有一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水之景借入园中,此乃是古代园林专注《园冶》中“借景”的方法。其余的园林设计包括山、石、池等都模仿自然,以达到《园冶》里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这里,道家的思想尤为可见,在经过规范礼制的社会生活之后逐渐升华自身,修行自己的灵魂,形成“天与人”的结合,将人工雕琢嫁接到自然恩赐上,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结语

  儒道互补的中国哲学思想使古代的优秀历史建筑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反观当今的一些新建筑,频繁地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将形式的运用作为设计的代名词,这些建筑以夸张新颖的造型与技术获得了世人的关注,其“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观念颇符合消费社会的价值需求。但建筑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承载,只有将设计与文化的概念巧妙地结合到具体设计物之中,才能实现建筑设计的实质内涵。

【论中国哲学“和”思想】相关文章:

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生态伦理思想11-17

哲学硕士论文:论中国哲学的特质11-25

论中国哲学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影响02-24

论中国伦理思想下的武德11-18

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研究探析11-16

中国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影响分析11-16

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翻译本体和认知视阈下翻译论文10-08

哲学思想在中国书法的体现分析03-01

浅谈中国哲学关于运动、 变化与生灭的独特思想11-13

论玛吉罗珍的断法哲学思想提纲11-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