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时间:2022-12-29 19:40:08 松涛 主题班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通用11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对主题班会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己教育能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通用11篇)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1

  一、主题班会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体验亲情,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

  2.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内涵,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把这种爱上升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使学生有一种博爱的胸襟。

  二、主题班会活动准备过程:

  1.介绍“父亲节”的由来。

  2.请同学们自己父亲间的小事或矛盾。

  三、主题班会口号:

  “努力提升自己,为父亲撑起一片天空。”

  四、班会地点:

  二年级教室

  五、主题班会程序: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向同学们介绍“父亲节”

  3.同学们讨论此次主题班会的目的。

  4.介绍一些与父亲相处的.情况。学生谈谈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或者说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同学和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染其他的同学从而达到一种感情的共鸣。

  5.让我们一起讨论与父亲发生矛盾该怎样解决。

  6.班主任浅谈自己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7.做一个小游戏休息一下。

  8.主持人的总结,我们不仅要感谢父亲,我们要学会感激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从而达到一种主题的升华。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2

  一、背景

  由母亲节、父亲节引入。

  二、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学生讲《小黄香》的故事。

  3、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并花费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将我们哺育成人。若没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导,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吗?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

  三、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xx

  四、自省自察及今后做法。

  1、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正?

  2、根据平时的观察,表扬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学。

  3、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五、总结。

  1、通过今节班会课的讨论,大家应该知道了对父母的养肓之恩要报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2、齐唱《妈妈的吻》结束本课。

  让学生知道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有的家庭责任感。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以往,我们总是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唱的歌也总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3

  一、活动内容:

  通过教师的引入和一系列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爸爸以及爸爸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和无私的爱。

  二、活动目的:

  (一)知道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懂得向爸爸祝贺节日快乐。

  (二)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三)让学生懂得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四)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

  三、准备活动:

  学生:请父亲填写家长信、准备与自己爸爸的小故事、照片等。

  教师:准备歌曲、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父爱,引出课题

  1、听歌曲,谈感受

  2、畅谈父亲,感受父爱。

  (二)了解《父亲节的来历》

  1.介绍父亲节

  (三)走近爸爸。

  (四)回报父爱。

  1.发起倡议

  2.卡片表达爱

  3.我对爸爸说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4

  一、老师开场白

  人类不能缺少的是人际之间的互爱,就如人的生存不能缺少太阳、空气和水。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开主题班会,首先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进行自己教育的平台。

  同学们,我说一个英语单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thanksgiving day,对,是感恩节,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 “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啃老一族”。我们举行这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诚信守纪,巧学善思,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下面请许文娜同学来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二、第一站—感恩父母。

  1、导入

  是谁,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为我们的人生标记―名字,苦思冥想,希望将美好的品格、强健的体魄寓于其中?

  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心会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们的康复,甚至愿意灾难以数十倍的强度降临于他们身上,以换取我们的平安?

  又是谁,我们的每一次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没错,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许由于学习繁忙,你,无暇在平时时刻记挂着他们。

  那么,就请在今天,紧紧抓住心中泛起的每一丝感动。

  让我们带着这感动,进入“感谢有你”主题的第一站――感恩父母。

  2、问题调查(yes?no?)

  自己生日?父母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日期?你在母亲节父亲节打电话送礼物没?在家陪父母吗?和父母沟通吗?

  3、以手语版《感恩的心》为背景,盛学江讲故事。

  4、学生交流(刘亚琴、王世聪)。

  5、你最想对父母说的是什么?(自主发言)

  6、小结:把自己感恩之心大胆的告诉自己的父母……最好加上四个字:我爱你们!

  三、第二站――感恩老师。

  1、问题抢答。

  2、调查:我们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位?

  3、学生交流(王雪婷、陈克泽)。

  4、小结,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四、老师总结发言。

  感恩的方式其实实有许多,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随时回报于别人。常怀感恩之心,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爱,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会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温暖,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集体、和谐的社会,既要多些感恩之心,更需要每个人自觉的付出自己的爱心。

  举两个反例:受丛飞资助的学生被媒体公开后觉得没面子;湖北襄樊5名贫困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

  老师谈感受,最后真诚感谢每一位同学!

  五、齐唱《感恩的心》

  主持人代表全班感谢各位评委的指导和来观摩的学生,宣布班会结束。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5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材料准备: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流程:

  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

  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3、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

  5、《击鼓传花》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亲子游戏: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

  《跳绳比赛》《针线活》《拔河比赛》《蜈蚣竞走》

  结束部分:

  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6

  一、时间:

  20xx.6.20

  二、地点:

  园内

  三、主题释义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惯例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料理家务,教育孩子。经常是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还未醒;很晚回家时,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亲蒙头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因而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较轻,父亲与孩子的感情也比较淡薄。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

  2、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

  3、知道父亲节的'由来。1910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五、活动准备:

  1、请老师先发校信通与爸爸沟通,给幼儿讲一讲自己是干什么,会干什么和幼儿做游戏拔河、猜拳、大压小游戏

  2、孩子们与爸爸们共同完成“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教师发纸让爸爸印上大手)

  3、图画纸、颜料、音乐、彩色纸等;

  4、成功素质节日主题教材、节日主题音乐

  六、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父亲节的来历。

  2、幼儿分享父亲的快乐(请幼儿说一说我的爸爸会干什么?我喜欢我的爸爸)、

  3、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

  4、幼儿唱“父亲节”的歌曲;

  5、幼儿为父亲自制的小礼物。(皮带、皮包、枕头、眼镜)

  6、回家后向爸爸赠送小礼物,并说出;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学习本文匠心独具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充分感知,精读重点文段。

  2、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能把握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父子深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学习作文也学习做人。

  二、教学重难点

  ⒈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⒉教学难点:

  感悟父子情深,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体验。

  三、方法指导

  先学后导、自主合作、以朗读法、圈点批注法、问题探讨法等学习方式为辅学习本文。

  四、教学资源的采用

  ⒈媒体资源

  ⒉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诵《游子呤》

  诗歌中以其母爱魅力,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我们都知道母爱伟大,父爱呢?人们感恩母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父亲。他或者站在我们的身后,或者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使我们常常看不清,也说不明白他是怎样一个人。现在,也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父亲。

  板书课题“背影”,复习提问:

  1、作者简介;2、文章的脉络;3、文章的线索;4、这篇散文的主题;

  二、正课:读课文

  1、张老师提倡的读书方法

  我的地盘我作主。音量自控,速度自控,情态自控,圈点自控;可以狮吼,可以狼嗥,可以切嚓,可以腹语;欣赏男人味,也尊重娘娘腔;可以闲庭信步,可以走马观花,可以驻足凝视,也可以浮光掠影;每一种读法都各自有不同的收获!“唯书独尊,旁若无人”才最能享受书中滋味!

  2、研讨特写“背影”

  (1)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在课文的哪一段?学生读,请画出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第一次背影(第一段开篇点题,引出背影,即思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背影(第六段车站送别、望父买橘时的背影,即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背影(第六段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即父子分别惜别背影);

  第四次背影(第七段段末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即别后怀念再现背影)

  试给每一背影之前加一个动词“_______背影”,

  板书。学生记。

  为什么四次写背影?加深烙印

  (2)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告诉学生作者不惜笔墨所要描写的内容才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读第六段。

  (3)怎样写“背影”?(找画读说)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突出文章的细节描写,使学生体会父亲那难能可贵的精神;通过对比,学生进入角色,体会父亲灾祸劳累自己一个人扛,把安逸幸福留给儿子的爱子深情,)

  画出这些描写语言,读一读。

  3、学会找关键性语言,反复地读,细细地品味,说说其中滋味。交流,咬文嚼字。朗读。学生补画补记

  (例:“天无绝人之路”句;“终于不放心”句;“胖子”句;“他不肯”句;“蹒跚”句;“攀月台”句;“心里轻松”句;“赶紧拭干了泪”句;“进去吧”句;“等他的背影”“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4、解读父亲的形象,交流,()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板书“父爱子”

  5、写了几次流泪?

  四次流泪:悲伤之泪(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一片狼藉,为家庭的不幸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感动之泪(朱自清很清楚的看到了父亲为自己买桔子的时候那种艰难、吃力、费劲的情景,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感伤之泪(面对分别,想到父亲即将遭受的求职与求生的困难,自己却不能为他分担,十分伤感)、

  伤心之泪(父亲愈老愈脆弱,对生活有了绝望,而自己却没有在他身边尽孝,万分想念)。

  板书,学生记。

  6、感知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

  板书“子爱父”

  为什么写四次流泪?煽动情感

  7、学生情感倾诉。学生交流,

  (1)父爱像一把大伞, !

  (2)父爱是一座大山, !

  (3)父爱是一片汪洋的海, !

  (4)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 !

  领读。写一句。

  8、写作上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找出亮点

  学生交流:选择最动情的事来写。(在材料和形象上作艺术剪裁。)

  选择最动情的一瞬间来写。(截取法。在情感和道德法律之间取舍。)

  来一点淡淡的哀伤。(上演悲情戏)

  写出细节。(入情入境入戏,引起共振)

  一唱三叹,反复强调,震撼心灵。(犹如音乐演奏的四个篇章,有节奏美,读者感情的潮水一次次被这样激荡起来,震荡,起伏,直到汹涌澎湃,直到不能自己,直到泛滥决堤,直到一泻千里)

  学生记,学生读。

  10、在做人方面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

  (看父)相信自己,尽力而为。

  (看儿)珍惜亲情,宽以待人。

  (看父)事在眼前,多为他人想想。

  (看儿)做好你自己。自主自立。学生记,学生读。

  学生质疑。

  11、小结:感恩

  三、拓展认识“爸爸”

  1、怎样理解和对待父亲?

  (张老师寄语:无论官民,无论贫富,无论善恶,无论严慈,无论强弱,无论美丑,无论慧钝,无论健康还是残缺——总之,他就是你的父亲,天伦的老爸,神圣的血亲。你该无条件地疼惜他,爱护他,善待他……)

  学生记,学生读

  怎样理解和对待儿子?

  (张老师倡议:爱他,扶持他,放开他……)

  2、读小品文认识“爸爸”;

  (1、七岁的时候:“爸爸是个伟大的人,他什么都知道。”2、十四岁的时候:“好象爸爸有时候也犯错误。”3、二十岁的时候:“老爸的思想已经过时了。”4、二十五岁的时候:“爸爸什么都不懂。”5、三十五岁的时候:“如果爸爸当年有我现在这么聪明,他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6、四十五岁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应该和父亲商量一下这件事,也许他会给我一些建议。”7、五十五岁的时候:“很遗憾,父亲已经去世了。坦白的讲,他的有些意见的确不错。”8、六十岁的时候:“我亲爱的爸爸,你是一个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只可惜我太迟理解您了。”)

  3、欣赏歌曲《父亲》

  四、推荐几本书

  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匆匆》《绿》学生记

  五、布置作业:1、再品《背影》,期望:有所发现、有所质疑、有所探究……

  2、试做练习册中非《背影》部分的内容。——会思考才最重要!

  六、板书设计

  写背影(父爱子)写流泪(子爱父)

  牢记背影悲伤的泪

  背刻画背影感动的泪

  影惜别背影惜别的泪

  再现背影伤心的泪

  四次(加深烙印)四次(煽动情感)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A.读通课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人世间的亲情莫过于父爱、母爱,他们都是伟大的爱。但是,这些爱也许体现在谆谆的教导中,也许体现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然而,今天我们要来感受这样一对父女,感受父亲那无言的爱。板书:无言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自愿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孩子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在概括方法上予以指导。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父亲“无言的爱”,边读边在文中作出标注,说说自己的理由。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

  (1)引导学生从第一部分内容体会父亲“勤劳实干”的优秀品质。通过自由读课文,从作者叙述的一个个事例中了解父亲的品质,感受父亲的形象,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为有一个“勤劳实干”的父亲感到自豪的情感。

  (2)抓住重点段落中写父亲帮“我”早玩具房子的内容,体会“无言的父爱”,引导孩子自己去读,去讨论,去领悟。通过理解父亲引导、启发“我”自己动手做木头房子的.话,让学生领悟到真正的父爱就是引导“我”“创造自己的天地”。父亲用双手、用行动来表达对“我”无言的爱,要让学生通过度、议,抓住有关语句,深刻理解父亲这种最深沉的爱。

  (3)最后一自然段,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讨论、理解:“我”身上最要紧的部分是什么?父亲给“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一读为本,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重点语句,一定要让学生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五、课堂延伸。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爱是怎样的,从哪些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

  六、作业:

  回家替父亲捶一捶背,沏一杯茶,与父亲交谈一次。

  板书设计

  19、无言的父爱

  小时候生活无定

  很早就养成了勤劳实干的习惯

  父亲 亲手为我制作圣诞礼物

  用双手传达给我“无言的爱”

  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9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圈划的习惯,提高默读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的能力。

  ★体会感受父爱的珍贵,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无言的父爱”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文末议论句所体现的“我”的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阎维文《父亲》的旋律中插入导语。

  父爱像海,宽广深沉而含蓄;父爱像山,稳重厚实而威严;父爱像河,舒缓平静而绵长。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广阔的心田世界,去感受那《无言的父爱》。

  二、粗读课文,了解父亲形象

  在学生粗读课文的基础上,逐一讨论如下思考题:

  1.从文中圈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父亲形象(或工作作风)的一个词语(哪一个词语更能体现父亲的形象?说明理由)。

  2.作者在文中例举了哪几件事告诉我们父亲是一个勤劳实干的人?划出文中表现这些具体事情的词句。

  3.形成父亲勤劳实干工作作风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你认为“随处漂泊,生活无定”是形成父亲勤劳实干的原因?“随处漂泊,生活无定“说明父亲处于怎样的一种生活环境?

  5.从文中看,你认为“随处漂泊,生活无定”是形成父亲勤劳实干行为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A.怎样理解“也许”在句中的作用?

  B.朗读课文第2节,体会。

  C.“双手的价值”其双手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D.看到父亲这些出色的工作成绩,你会有一些什么感想?

  E.父亲与富家子弟的生活区别是什么?他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F.文中还列举了那些事以此来表现父亲的勤劳实干?

  三、细读课文,感受父爱行为的表现及意义

  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品读文章的语言,理解语句的深意。

  1.父亲为什么要做小木屋送我?

  2.穷爸爸也会爱自己的孩子吗?以什么方式来表现?

  3.默读12节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表现父爱的词句并加以圈划,并简述理由

  4.朗读12小节,体会

  5.从以上同学们的圈划分析中可知父亲对我的爱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父亲深深地爱着他的孩子,但课文却为何以“无言的父爱”这样含蓄的词语来作课题?这是为什么?能否从文中找出一句恰当的句子来对此进行解题(释)?

  6.朗读第3小节(体会)。

  7.从全文看,父亲一生让我骄傲的东西很多。如:他所做的汽车绝不比富家子弟的车差劲……可为何最让我值得骄傲的却是父亲送给我的这一并不起眼的小木屋呢?为什么?(分析,讨论)

  A.为什么是的礼物?你是如何来理解“”一词的含义?

  B.父亲是个实干家,以他那双勤劳实干的手完全能够独立完成小小木屋的制作工作,但忙碌中的父亲却为何坚持要和自己的孩子来共同完成小木屋的制作工作呢?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如何来看待父亲这一行为的?

  8.在我和父亲一起共同制作小木屋的那段岁月里,我得到的仅仅是父亲用双手给我制作的小木屋吗?你认为我在父亲身上还有没有得到更加珍贵的东西?

  A.我从父亲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B.我又从父亲双手做事的行为中体会、领悟到了什么?

  C.父亲用勤劳的双手表现对我的爱的行为对我今后的生活起了怎样的作用?

  D.默读14小结,从14小节中划出儿子对这种“无言的父爱”的认识和理解的句子。朗读14小节,体会。

  E.父亲给我的“财富”是什么?

  F.父亲用自己的双手培养了我“身上哪一最紧要的部分”?

  9.父亲为何要以这样一种无言的爱的方式来培养我,教育我?

  朗读第13小节,体会。你如何理解父亲对儿子所说的话的含义?父亲想让孩子知道一个怎样的生活道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10.作为父亲始终以这种“无言”的方式关爱着自己成长中的孩子,那么作为儿子的我对父亲这种“无言的关爱”又表现出怎样的一种感情?

  简结:父亲用自己的勤奋的双手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更是用他勤劳的双手和行为,培养了我用自己双手去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思想与精神品质。父亲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做人的真正价值。他使我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因此,对于这一“无言的父爱”我所能表达的。只有心存感激!

  11.学了文章以后,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对孩子这种爱的行为吗?

  四、课文拓展:

  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教师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1.学了本文以后你认为生活中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与文中父亲所给予孩子的爱在行为表现上是一样的吗?

  2.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很多,你认为那些爱是父母应该必须给予我们的?学了本文以后你是否对爱有了新的认识?请你说一说自己的一点体会。

  3.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感受父爱》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5、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生总结汇报

  本文先回忆了过去:父亲送“我”报考学校和上学,见“我”晚上在旅馆被臭虫咬,父亲心疼的样子。

  在庙会中,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可是自己却舍不得吃,后来还给“我”做万花筒。

  父亲在雨雪天气背“我”上学。

  为了供“我”读书,家里筹钱,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借船送“我”。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总结,汇报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五、布置作业

  1、背写课文的生字。

  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板书:第一个场景

  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

  “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贫苦的情况下,还打算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

  生总结、汇报

  “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2、品读第二个场景。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生总结、汇报

  详细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详细描写各种小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板书:第二个场景

  3、品读第三个场景。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总结,汇报

  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

  板书:第三个场景

  4、品读第四个场景。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

  5、品读第五个场景。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

  生总结,汇报

  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板书:第五个场景

  三、感受写法。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

  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沉的父爱。从儿子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激。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相的?写下来吧。

  五、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那些描写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句子。

  2、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我”梦中的种种场景,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

  2、通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2、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小船、水道、房子……)

  请你给这组画取个合适的名字。(江南水乡)

  3、介绍作者吴冠中。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父爱之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欣赏作者的绘画作品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知道了作者是画家,再引导学生结合画的内容命名,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2、指导书写:考、疼、席、暑四个生字。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渔船报考教训心疼席子庙会彩排糖果抽象

  启迪毕业寄宿师范路费轮换领略意境磨灭

  4、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场景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试着给它们起个小标题。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卖茧子;住客栈;送“我”考学;看庙会;背“我”上学;铺床被;在船里食宿;缝补棉被。

  3、这一个个画面,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活动,这就是——场景。总结概括场景的方法。

  阅读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整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设计意图:阅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本文描写的场景,通过起小标题,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全班交流。

  开头写“是昨夜梦中的经历”,结尾写“醒来,枕边一片湿”,这样写属于首尾呼应;本文是按照倒叙的方法叙述的。

  3、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小组内讨论,概括段意。

  4、学生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5、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这些场景能进入梦乡,说明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的写法更容易表现父爱的真挚和深沉,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也更容易组织情节。

  设计意图:从整体把握课文,明确课文的.表达顺序,梳理文章结构,为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深切的父爱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境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唤醒学生记忆,把握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聚焦场景,体会父爱

  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两三处印象深刻的场景,把感触最深的语句画出来,并做简单批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印象深刻的场景可能是两年一度的庙会、小渔船上、背“我”上学、送“我”入学的场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重点交流以下三个场景,其余场景的体会依据学情简要处理。

  (一)置身庙会中的场景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学生结合文中语句谈理解。

  2、教师相机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材料。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丰年都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荒年就得卖儿卖女。中原地区多次爆发大饥荒,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逃荒的农民上百万。

  3、学生结合资料谈理解。

  教师相机采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小冠中,爸爸带你参加两年一度的庙会,你是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可能谈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去庙会,对“我”来说是十分新奇和激动的,以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朗读中感受父爱。

  小冠中们,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出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地方。随机提问:通过朗读想表达什么?听朗读听出了什么?

  (二)凑钱上学的场景

  1、学生自读,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

  预设:学生比较容易结合“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替我铺好床”等句子体会父爱。在交流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家里粜稻、卖猪……”以及“平时节省到极点”等词句来感受。

  2、相机出示家庭背景材料。

  吴冠中是家中长子。母亲生过九个孩子,成群的兄弟姐妹日渐长大,生活越来越困难。母亲常年患病,要不断服汤药。父亲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养桑贴补家用。

  3、结合资料,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感受?

  预设:学生可以感受到读鹅山高小要凑一笔不少的钱,对于小冠中这样的家庭太难了,但父亲却愿意克服一切困难,凑钱花到“我”身上,父亲的爱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4、交流理解“新滋味”,解决学生认知难点。

  为什么“我”感到“十分心酸”?“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5、这是“我”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也是“我”逐渐成熟的标志,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三)低头缝补的场景

  1、聚焦“永难磨灭的背影”谈感受。

  课件出示: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1)看着父亲的背景,小冠中会想到什么?相机出示前文情境图。

  预设:父亲太辛苦了!您快休息一会儿吧!我一定好好学习!万花筒那千变万化的图案包含您多少爱啊!

  (2)为什么船舱里的背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呢?

  预设:学生可以结合原文、朱自清的《背影》等谈理解,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

  2、讨论能否画出“载着父爱的小船”。

  课件出示: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来吗?为什么?

  预设:答案是开放的,讲出理由即可。比如:能画出,文章中出现了多处描写小舟的场景;不能,小舟载着多少父爱呢,是画不出来的……

  (2)再次出示吴冠中的绘画作品,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预设:一弯小船承载了吴冠中先生太多的童年记忆。可以说,他对父亲的依恋便是从这一条小小的船牵萦开去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印象深刻的场景组织交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资料,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在疑难处交流解惑,在关键处深层感悟,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深情,发展学生语言,激活学生思维。

  三、揭示写法,迁移运用

  1、结合小冠中梦中的这些场景,思考父亲为“我”做的这些事算不算大?为什么?

  2、既然父亲为“我”做的这些都是小事,为什么却让“我”永生难忘呢?

  课件再次复现两份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家庭状况以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谈体会。

  3、揭示文章的写法,迁移运用。

  (1)小结写法: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这种写法叫作“以小见大”。

  (2)小贴士:一是所选素材小事件、小片段、小镜头和生活细节等必须是最典型、最能突出主题的;二是要找准小中的大,挖掘其蕴含的深刻意义。

  (3)小练笔:请同学们试着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描写母亲的一个片断。

  (学生完成练笔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逐步体会“以小见大”这一写法对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并尝试运用这种写法进行练笔,将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巩固内化。

  四、拓展材料,升华情感

  1、理解课题“父爱之舟”。

  作者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2、拓展阅读诗歌《孩子啊,我是多么爱你》。

  全篇文章1500余字,却不见一处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冰心老人说父亲的爱如果说出来,那就不叫父爱了。但是想听听父亲内心的声音吗?

  教师配乐朗诵:《孩子啊,我是多么爱你》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认识。

【父爱如山真情回馈主题班会】相关文章:

父爱如山主题班会教案02-28

父爱如山主题班会内容(精选8篇)06-21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06-22

父爱如山父亲节班会主题教案(通用7篇)05-27

父爱如山的经典句子06-15

人间最美是真情主题班会教案08-26

以真情献母亲主题的班会教案08-26

父爱如山的唯美句子10-21

体现父爱如山的句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