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须知
大暑到来,气温也会越来越高,大家要格外注意身体哦。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大暑养生须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暑时节,这样养生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阳虚症,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药粥滋补身体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
食家禽肉气血双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适宜“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情绪中暑”不可忽视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
大暑养生起居
此节气中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天气太热,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多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外出活动要避开高气温段。
防止中暑
当相对湿度大于85%气温30一3l℃,或相对湿度50%气温38℃,或湿度小气温40℃时人体的体温调节机便会发生困难,发生中暑。一类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另一类高温低湿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补充。预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气候环境,通过凉棚、水幕隔热,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环境降温,对于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防暑降温的饮料和药品也必备的。
发现中署者应立刻进行急救,首先要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然后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也可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18℃左右的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然后四人同用毛巾擦浸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迅速清醒,要注意的对于老年人、体弱者和有心血管病的中暑患者水温不可过低。
预防阴暑伤人
由于酷暑难当,人们常常喜欢晚上到庭院或溪流河边纳凉、休息,或当劳动、运动出汗后立刻用凉水洗澡,有的则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室外铺上凉席睡觉,一觉醒来后却出现恶寒头痛或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或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等,这些都是患了伤暑症,中暑的一种中医学称之为阴暑。
人们夏季对中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证往往认识不足,正如《病论》所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于阴暑祖国医学这样论述的“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意思指夏天酷暑之人们往往贪凉露宿,太过或久卧空调房间,或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无度而患此病症。
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所以阴暑不像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阴暑病程比较长,湿邪缠绵,治疗不对路患者也极为苦恼。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阴暑的原因: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会乘虚而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预防阴暑的发病切不过于贪凉、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还要节制生冷饮食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
【大暑养生须知】相关文章:
2022年大暑节气养生谚语02-22
二十四节气知大暑养生保健方法08-08
「中医养生」夏季如何养生保健08-13
中医养生里的夏至养生08-15
夏季中医养生保健之衣着养生11-15
「中医养生」夏季保健养生小常识11-15
中医春季养生之清明养生201711-04
大暑的谚语01-13
中药养生有哪些常见养生茶08-13
养生保健谚语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