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清明习俗

时间:2022-04-06 17:27:31 常识 我要投稿

广东各地清明习俗

  清明节即将来到,你知道在广州各地的清明习俗有什么不同吗?以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广东各地清明习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东各地清明习俗

  韶关 :采撷艾叶做粄

  韶关地区的客家人在每年扫墓时,都首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铲光,土坡进行清理,然后用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进行祭祀,最后鸣放鞭炮,回家就餐。许多山区群众便会采撷新鲜艾叶,和以糯米、白糖,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这种小食拥有一股独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因此这种习俗在客家地区代代相传。

  佛山:插柳纪念忠臣

  在民国前,过清明节最主要程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开村之人。女人是绝对不能上山扫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参加太公分猪肉的仪式。佛山有清明插柳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为纪念晋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第二年,老柳树死而复生。晋文公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广州:清明荞菜”不可少

  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肇庆:食蔗要食到尾

  在肇庆,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节肇庆还有吃甘蔗的习俗,寓意欢欢喜喜、甜甜蜜蜜。 大人都会叮嘱小孩子,吃甘蔗要从头吃到尾,不能没吃完就扔掉。据说这样子以后做事情才会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客家:清明节不祭祀

  客家人的扫墓时间过去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二月或九月。客家人祭祀祖先的习惯是: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必定要拜祭天地和列祖列宗,感谢一年来的赐福保佑。祭祀祖先还有春秋两祭,但不是清明祭祀。其中原因有两个:

  一、清明节处于三荒四月时候,贫穷的客家人连祭祖的三牲(鸡、猪肉、鱼)也难以办齐,更不要说其他祭品的操办了;

  二、清明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家家户户忙于插秧,一旦季节错过,收成就有问题。

  缅怀先人,礼敬祖宗,国人之重视了。那么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可曾注意过一些禁忌和避讳呢。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劳。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于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不好气场,损害个人的运势。

  三、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比较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絮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四、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容易侵犯。

  五、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着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去参加此类活动吧。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六、坟头长草必须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发不遮额忌买鞋

  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有点常识的朋友大多不会在这天购买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届时麻烦上身就怪不得谁了。

  扩展资料:广东其他地方的习俗

  惠州:敛糕祭祖、插柳

  清明的惠州,除了踏青、祭祀、扫墓等习俗,还有身带末草、包艾粄吃的特有习俗和饮食。在惠州本地习俗中,焚烧祭品以及供奉“三牲”、敛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做法。敛糕原来是礼仪专用食品,惠州居民每当出生、婚仪、寿诞等喜事,就要蒸红敛糕,丧事就蒸白敛糕。

  除了用敛糕祭拜先人外,清明节吃艾粄也是惠州的传统风俗。清明节的艾粄被称为“清明粄”,清明节前夕,市民到野外采摘艾叶,剁烂成浆后与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后分给大家吃。由于艾叶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吃清明粄身体强健之说。

  清明前后,许多人家门前都插着柳枝,这是惠州的老风俗——插柳。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树、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样,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时节插柳与身带末草一样,是为了祛秽。

  东莞:拜山、吃艾粄

  在东莞,清明期间扫墓叫“拜山”,也叫“挂纸”。讲到祭品,清明节比较讲究的,苹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节节高升,乳猪(代表)全家富贵。

  客家人在清明节吃艾粄有不同的说法,而在东莞凤岗,传说是因为清明时节雷雨特别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说吃了艾粄小孩子会更乖。

  潮汕:食薄饼和朴籽粿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据说这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演变而来的。明郭子章《潮中杂记》说:“潮之葱糖,极白极松,绝无渣滓。”由此可见,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葱薄饼之俗。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地区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下面小编带你看看。

  清康熙十四年(1675),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祀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朴籽粿是潮人清明扫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区,杀戮掠夺,民不聊生,百姓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粿”的风俗,沿袭至今。

  河源:迄今仍吃清明粄

  在以客家风俗为主的河源地区,到了清明时节,人们常常会制作应节食品“清明粄”。清明粄食而不腻,属药膳一类,是客家地区具有特色的岁时节日食品之一。

  在清明前夕,客家地区的人们便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粄。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头翁)、莘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器皿舂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块蒸熟即成。

  肇庆广宁:搏“头彩”

  在广宁,称拜山扫墓为“修清”。有“修葺”的意思,指为先人墓地除草平整,把周围的环境修葺一新,拜祭祖先。广宁人称,“修太公清”人人都想搏“头彩”,哪怕是共一个太公的后人,谁家“抢先修得太公清”,谁家就先得到太公祖的保佑,为一年的工作生活开了好头。

  据广宁县志记载,当地清明祭奠祖先的祭品中粽子和发糕糍必不可少。“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而“发糕”则是寓意先人保佑后代发达的意思。清明时节,该县从农村到县城家家户户都会蒸发糕、包粽子。发糕糍是一种叫发糕粉原料配上酵母发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区别肇庆传统的裹蒸粽,以眉豆、花生和猪肉作为馅料蒸制而成。

  但在传统习俗中,广宁妇女不得上山“修清”,尤其是外嫁女不得回娘家扫墓祭祖。自有重男轻女之嫌外,当地农村人更相信清明拜祭先人是祈求福气,外嫁女回娘家拜清扫墓,会把娘家的福气带走,不吉利。

【广东各地清明习俗】相关文章:

国内各地结婚的习俗11-12

各地圣诞节习俗10-23

圣诞节各地习俗10-23

清明节是哪一天以及清明各地饮食习俗盘点12-21

各地圣诞节的习俗10-23

圣诞节的各地习俗10-23

七夕各地习俗大全参考11-22

圣诞节世界各地习俗10-23

有关各地乞巧七夕的习俗11-25

揭秘浙江各地七夕的习俗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