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

时间:2023-05-10 11:07:07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谅解他人,辨别是非,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

  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

  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以下几点

  【心理疲劳】

  影响青少年顺利进行考试的敌人之一叫做心理疲劳。所谓心理疲劳,是指艰苦的学习活动等大脑、神经系统高度和长期的紧张,长期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虽肌肉劳动强度不大,却出现疲劳之极的一种心理状态。出现心理疲劳时,常表现为体力精力下降;主动注意力下降、注意力渙散,常为一些门声、汽车声、说话声等噪声吸引,不能集中力量学习;思维缓慢,诉说学习能力下降、抱怨以前很好使的脑子现在变得不好用,并常出错;心理疲劳持续下去,会出现躯体体征和症状:头晕、眼花、头疼、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发低烧等;还会出现抑郁、焦虑、心烦易怒等心理症状;如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则很容易影响免疫等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躯体或精神障碍,此时,不要说:顺利的参加考试了,连基本的健康状况都不能保证。

  【考试后的心理调整与选择】

  当考试得不理想时,学生往往想的很多:是否复读、考上的这个学校到底上不上、专业、学校不理想怎么办、这次考不好,出国学习是理想的出路吗?

  【学习厌倦】

  有这方面问题的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对考试更厌倦。

  【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找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目标的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

  【考试焦虑障碍】

  考试焦虑障碍应提早治疗。考试焦虑障碍是学生面临或处于考试状态下出现的心情异常紧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对考试结果严重担心等症状组成的心理障碍,在重大考试如中考、考试时症状加重。

  考试焦虑障碍的表现为:

  (一)患者在考试时出现心情严重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身体上出现肌肉颤抖,头痛、心慌、出汗、小便次数增多;对考试成绩的倍加担心等,越是参加对自身有重大意义的考试如中考、考试,焦虑症状就越加严重。

  (二)由于担心重大考试失利,或在既往有过考试焦虑障碍的体验,患者可在考试前几天甚至数月就出现严重的紧张,坐卧不宁,无法放松肌肉;头重脚轻,心动过速,食欲下降;入睡困难,为将来的考试烦恼,睡前胡思乱想、辗转难眠、对周围事物感觉敏感;精力体力也随之下降,平时上课听不进去,记不住老师的授课;越离重大考试的时间迫近,紧张程度就越加重。

  (三)患者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发低热,有38度左右的体温升高等躯体的应激反应;患焦虑障碍时间长了,可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如疲乏无力,易患感冒;心电图检查常显示窦性心动过速。也有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回避反应,如对家长说自己身体有病、头痛而不想去上学了,不想去参加考试了,出现厌学、辍学等现象。部分患者合并抑郁状态,如对事物不感兴趣,认为自己沒有前途,自己什么能力都沒有,悲观失望等症状。

  【青少年恋爱问题】

  考试前,因恋爱而影响学习,甚至导致几年考试名落孙山的男生女生真是不少。由于生活好了,社会风气中恋爱年龄段趋于低龄化,不少同学在高中阶段己经有过几次恋爱的经历。但青少年恋爱对需要集中精力学习的中学阶段来说,确实存在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影响青少年的心身健康。青少年对自己感情控制力差,在爱情面前不是爱的死去活来,就是频频更换对象;在恋爱期中出现问题不敢请教成年父母老师,或自己煎熬、或向同样没经验的同学请教,结果是解决不了恋爱中遇到的情感困难和各种复杂的关系,使自己陷于情感的困境,等家长知晓时,多数已经出现严重的心身障碍;长期心理苦恼的结果是使自己心理、身体受到损害,如头痛、失眠、消瘦,甚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另一方面,失眠、健忘、疲倦和注意力转移到感情的后果是使学习成绩严重下降,更不用说很好的进行考试了。

  【强迫症】

  有的同学是个很用功的同学,但近几个月以来,每当他心力交瘁或心烦意乱之时,脑子里就反复出现这个不必要的话:“鸡为什么生蛋,蛋为什么成鸡。”明知这句话与学习的材料无关,想这话也没有用,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脑子。

  这位同学实际患了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它有许多种症状:强迫思维:总想没有意义的.问题或话语,如“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等,这些想法是自己不愿意要的,可一连几小时想这么一个问题,以至于不能正常复习功课。强迫动作:如强迫洗手,或强迫做各种仪式动作,如锁门,严重者反复上几次五层楼,总怕没锁好门。强迫计数:反复数电线杆、数楼层,严重者数几个小时,以至走不了路等。由于无法不进行这些强迫性思维或动作,也反复想将这没有的话赶出脑子,可就是做不到,挥之不去。自己心烦意乱,甚至发愁抑郁,因此倍感痛苦。强迫症虽不是重性精神病,但这种情况使自己难以学下去,或听不进老师的讲解,反复干扰自己的思维,像一条蛇,纠缠自己的双脚难以前进,如再这么下去,是无法很好的复习中、考试的。在中、考试前,及时治疗强迫症是十分必要的。

  【社交障碍】

  社会交往困难。轻度的社交困难,只是见到生人、半生半熟的人、异性、领导、长辈出现轻度紧张和局促不安;严重者称社会交往恐惧症,这实际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时,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极度恐惧、紧张不安、出虚汗、脸红、心跳加快等植物神经紧张;并感到别人都知道他的内心体验和尴尬表情;有逃避社交的强烈愿望。不少社交困难者终日与电脑等非人的物品交流,进行非直接人与人交流的上网聊天或游戏,从而排解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社会交往困难有着两种危害:第一种是现在的危害,与老师、同学由于交流问题,产生隔阂和距离,这包括脱离集体的活动和心理距离,以及内心的无奈、悲观和烦躁。人有归属和社交的心理需求,得不到这种心理需求的同学是很痛苦的。第二种是潜在的危险,同学们毕业后一定会:择业、面试、与社会各界交往办事、婚恋、成家生子……,人是社会人,人离不开社会交往,有社交困难在社会上寸步难行!社会交往困难对学生极其有害。

  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01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1、主要表现

  (1)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青少年持久地渴望玩电子游戏,游戏冲动失控甚至难以减少游戏时间,乃至上网游戏几乎占据所有时间和精力。

  (2)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不良反应现象包括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出现行为障碍和社交问题,乃至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放弃学习和工作,造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危机等。

  (4)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2、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

  初期:患者会出现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如不能如愿就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出现烦躁、焦虑、暴躁等症状。

  中期:出现躯体依赖,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和颤抖、食欲不振等症状。

  后期:出现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活动瘫痪,学习、工作、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乃至出现生活自理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等严重后果。

  3、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网络游戏具有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性等,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网络和电子游戏是双刃剑,青少年在游戏中获得益智与促进能力的同时,往往不自觉地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防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戏中。那些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多

  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使青少年经受慢性而长期的心理困扰;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难。

  02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有: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先兆为:在真正患病之前常常表现出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并缺乏幽默感等现象。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遗传因素;二是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平衡以及困惑或危机感。这些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有对性的妄想等,也是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03自杀倾向

  1、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心理障碍

  据研究,青少年自杀者中90%都有心理障碍,其中以抑郁最为常见。

  (2)家庭环境

  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父母教育方式不良,不懂得、不理解青少年的成长烦恼,对他们采取消极、拒绝的态度,不能给儿童以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暴力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等,这些家庭压力使脆弱的青少年无力支撑继续承担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迷失良好生活和未来前途的希望。

  (3)学校的强大压力

  学习上的压力、学业上的'失败、教师的高压和惩罚、对青少年自尊心的严重伤害等,使脆弱的青少年个体难以“坚挺”地在集体中“适应”下去而寻求解脱。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如初恋失恋、与异性朋友发生感情上的纠葛和冲突,对违法和犯罪后的恐惧,还有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使他们倍感痛苦、孤立和无助等都会加强他们的自杀倾向。

  总之,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需要面对各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使他们的烦恼突然增多。如果处于不良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会被累积起来,进而导致心理崩溃,最后“逼使”他们采用自杀方式寻求解脱。

  2、自杀倾向的先兆

  他们会表现出各种严重的抑郁症状,如情绪极度低落,不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极度失落。在行为方面,他们开始梳理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的财物整理并馈赠他人等。在言语方面,他们有时以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如说些与亲人、朋友告别的话,或者说“我活着没意思”、“我想死”、“我想知道死是什么滋味”、“我不会再为这事烦恼太久了”等等。如果周围的人和父母对这些自杀先兆信号有所警觉,及时进行“心理救助”,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

  04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严重的趋势,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

  1、“问题家庭”导致“问题儿童”

  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容易“造就”问题儿童。同时,失学、辍学、留守儿童问题对青少年违法也带来严重的影响。

  2、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在青少年期,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社会关系需求增强,同伴的影响逐渐取代父母的影响。青少年惧怕被同伴排斥,害怕被集体拒绝,所以许多犯罪是在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3、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矛盾是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使青少年强烈要求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行事过程中又经常遭受挫折。这使他们情绪波动,逆反心强,容易冲动,甚至导致矛盾的激化。于是,他们在强大的诱惑和压力下,再加下心理抵御能力的脆弱,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便容易走向歧途。

【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识】相关文章:

青少年保健常识03-18

学习青少年礼仪常识,做个文明青少年03-21

青少年心理健康03-30

心理健康的小常识04-03

青少年爱眼护眼小常识大全03-28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04-06

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测04-06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04-05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09-21